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贝勒代善白发人送黑发人内心凄凉无比,身子骨每况愈下,再也不能理事,红歹是给了他最高待遇,让他安度余生。

    自从得知南王不谋夺大明江南花花世界而是替朝廷出头北伐辽东后,洪承畴每日失魂落魄,他懊恼不已长吁短叹,每天都在自言自语。

    本来就颓萎不堪的汉奸开始整夜失眠,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睡不着的洪承畴每天都胡思乱想,满脑子里都是奇怪的念头。

    洪承畴本来以为黄胜兵强马壮应该不肯成为大明附庸国,早晚会拉下脸夺取大明南方,他选择投降满清是认为满清有夺取大明北方的能力。

    谁知自己想当然了,黄胜不计较得失,放着唾手可得的大明锦绣江南无动于衷,不辞劳苦选择万里北伐。

    洪承畴知道“南明”的经济实力和动员力,更加知道“战神”麾下知识青年军人的战斗力和期盼杀敌建功的无限热情。

    他意识到南王出手大清国旦夕之间就会土崩瓦解,自己如果落在“战神”人马手里弄不好会被装入囚笼穿州过府无休止游斗。

    贼将军左良玉的下场乃是前车之鉴,洪承畴想明白了,与其被羞辱几个月后处死,不如自己来个了断吧!

    在一个凄风苦雨的深夜,洪承畴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可耻而短暂的汉奸生涯,终于没有变成某些学着认为的:不计较个人名节,为民族融合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功臣。

    唉!何苦来哉,在松山城破之时以死全节多好,苟延残喘几个月最后还是命赴黄泉还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洪承畴吊死了,满清上上下下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谣言四起,有许多汉人都肯定的认为“‘战神’未出兵,先吓死了成亲王岳托,再吓死了大汉奸洪承畴。”

    满清暗流涌动了,太多汉人阿哈和汉军有了期盼,他们知道只要在“战神”大军到来之时选择反戈一击都能够得到南王宽恕。

    连高丽阿哈和高丽奴才军都想得到归顺南王的机会,他们开始消极怠工,甚至出现了大量逃亡……。

    主子准备向“南明”纳贡求和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满清八旗军顿时泄了气,建奴厌战的情绪在蔓延……。

第七百四十九章:汉奸出使

    眼看着满清主子不行了,鞑子们当然要翻脸,集结在锦州城外的蒙古联军已经准备开溜。

    他们不敢、也不愿意再留在锦州城下,许多头人以这样、那样的理由要求红歹是放他们回家。

    有些蒙古大小台吉根本不等红歹是答复,收拾东西拆了蒙古包带着人马灰溜溜回家。

    上一次跟随满清入寇大明关内劫掠的蒙古诸部五万轻骑兵全军覆没,只有一千战士被“战神”施恩放归,大草原早就流传“撼山易,撼‘战神’难”。

    没有蒙古人敢跟“战神”为敌,这一次之所以跟随建奴出战锦州是因为满清方面信誓旦旦表态:“战神”远在万里之外的南方跟几十万南**队打得难解难分,根本不可能会来辽东搅局。

    现在已经明了,鞑子们知道又上当了,骗他们的还是蒙古人一直瞧不上眼的愚昧建奴。

    鞑子们肠子都悔青了,此次出兵伤亡不少好处没多少,还狠狠地得罪了“战神”,以后遭遇“战神”人马的疯狂报复十之**。

    过了十几天,红歹是继续朝议,经过数夜辗转反侧前思后想,满清军事贵族已经不像上次议论臣服“南明”纳岁币买平安时那么激动。

    他们都发现了下面奴才们的情绪变化,看到了蒙古诸部已经不肯听从调遣,意识到大清国在“南明”大军攻击下灰飞烟灭不是耸人听闻,一个个外强中干的野蛮人认怂了。

    缴纳岁币买平安貌似可以有,反正建奴军事贵族手里阿哈不少土地很多,不打仗了,就可以让所有的阿哈种田、捕猎、挖高丽参,抛除给“南明”的孝敬,自己也亏不了。

    建奴准备“量辽东、高丽之物力、人力,结‘南明’之欢心”。于是乎,在大清国危如累卵之时,和谈代表闪亮登场。

    代表团收集了两千张貂皮、三千斤高丽参,还有上好东珠一千颗,鹿茸一千对,其他贡品也不少不一一列举。

    称臣国书言辞卑微,大清国乞求成为“南明”藩属国,尊黄胜为“南明大帝”,从今往后红歹是自去掉帝号以藩王自居。

    以后大清国每年会朝贡“南明”上国骏马一千匹,貂皮、高丽参、鹿茸、东珠等等若干。

    代表团人数三百余,红歹是相当精明,把曾经作为俘虏被黄胜释放的一百人从农奴里找来,释放被圈禁的阿巴泰、多铎参加谈判。

    委任上一次走马换将换回来的略赫哲,刚阿泰、葛尔嫩三人作为使团武官随行。

    这五人都曾经被“战神”俘虏过,再次去“战神”军中没有心理障碍。可是他们都是粗鄙莽夫如何能够完成外交谈判?

    没辙,这样的事情还需汉奸来完成,红歹是亲自点名使团正使由秘书院副理事张文衡出任,汉军镶红旗梅勒章京孟乔芳出任副使。

    孟乔芳知道黄胜杀汉奸绝不手软,听到主子点名让他出使“南明”吓得面如死色身子不由自主颤抖起来。

    这小子在崇祯二年建奴入寇攻陷永平府之时主动投降,和他一起投降的还有知县张养初、兵备道白养粹、副将杨文魁、游击杨声远等十五个大汉奸。

    红歹是见到了孟乔芳的糗样子阴沉着脸道:“孟爱卿,此去出使‘南明’肩负重任,有何想法可以如实奏对。”

    见主子脸色不好看,这个奴才哪里敢讨价还价,连忙战战兢兢跪下道:“陛下委以重任,臣当万死不辞。”

    红歹是点点头道:“南王连大清贝勒都能够放还,这明明是示好与大清,况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诸位爱卿大可放心大胆出使。”

    奴酋定了调子,满清军事贵族有可能还会讨价还价,汉奸反而都是无条件服从,孟乔芳只能选择自吞苦果,祈祷‘南王’真的不斩来使。

    跟孟乔芳这位大明降将不同,张文衡乃是大明秀才公而已,因为投靠主子红歹是获得赏识一步步爬到了高位,今天主子委以重任,这个汉奸骨头都酥了。

    张文衡乃是主子任命的正使,如果在这关系大清国运的紧要关头,他能够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南明’跟大清国罢兵歇干戈,他回来时该是何等风光。

    大汉奸想着想着都快要流口水了,诸葛亮出使江东舌战群儒是何等雅骚?他张文衡此次建功归来恐怕不诸葛亮过犹不及也!

    历史上大汉奸张文衡在满清混得风生水起,历任满清秘书院副理事官、山东青州知府、淮安知府,最后一直做到封疆大吏甘肃巡抚。

    孟乔芳更加不得了,他原为大明副将投降后累封至汉军梅勒额真,隶属汉军镶红旗,清军入关后,官至刑部左侍郎,后来官运亨通出任陕西三边总督,最后进封兵部尚书、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太子太保。

    但是有了黄胜横空出世,孟乔芳、张文衡的汉奸生涯应该到头了,如此坏蛋怎么可以让他们得以善终?

    汉奸们无法得知此行的祸福,跟随代表团前往旅顺口想办法完成主子交托的任务去了。

    为何不直接出使还要想办法?那是因为建奴没有海船,海上完全是“华夏海军”的天下,建奴要远渡重洋必须请求“南明”派船运送方能成行。

    而建奴跟“南明”属于敌对国,根本没有官方联系方式,张文衡和孟乔芳商议,想请驻防旅顺口的孔有德派人去黄家湾岛联络。

    时过境迁,大明越来越虚弱,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本来还暗自庆幸投靠大金国是做对了。

    谁知“战神”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辽东海面上来往的都是“华夏发展”商船、货船,巡航的战船会把辽东湾内所有的船只抓捕或者击沉。

    孔有德等人失去了做走私生意的机会,这几年完全是坐吃山空,从登州逃跑时带出来的几百万两银子也所剩无几。

    无他,因为辽东粮价高得离谱,孔有德部驻扎的旅顺口又无法大规模屯田,要吃饭填肚子当然必须掏银子。

第七百五十章:一飞冲天

    清军都是八旗自筹粮饷,红歹是不但不发饷还要各地驻守部队交纳钱粮与公中。

    孔有德部这几年虽然没有挨打,可是仅仅过日子也使得他们举步维艰,麾下将士苦不堪言,军中已经怨气冲天。

    张文衡和孟乔芳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