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6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跟以往大明高官来此截然不同,没有一个文武是不得已或者是不情不愿,一个个都是积极主动上赶着来拍马屁,人人几乎竭尽所能,送的孝敬当然比约定成俗的常例多了不知多少倍。

    李文友带领北通州财阀出手大方,八十几个大家族一共送上银币一百五十万块,扬州盐商也不含糊以郑家牵头几十个大盐商凑齐了二百万块银币,诸多地主老财出手助饷,初步统计到手财物以银币计将要达到一千万块。

    其实大明此时经济发展呈现畸形,太多官宦积累财富的行动进行了了二百多年,太多穷人家无隔日粮。

    大明建国二百多年,整个国家的财富当然是正增长,白银、黄金等等贵金属都是呈现流入状态,贵金属产量也是年年递增。

    大明不到一成富人手里聚集了了大量财富,总量超过建国初期三十倍也不止。

    因此大明政府没钱,大地主官僚的钱不要太多。

    一个人最不缺钱的时候钱财反而唾手可得,在南京过年的黄胜深有体会。

    黄胜从来没有流露出索贿的态度,但是来拜见的大明官宦没有一个人空手而来,都精心准备了厚礼,他们还说得冠冕堂皇,让黄胜无法拒绝**。

    来往的官员都是以南王出兵辽东,即将靡费粮饷不知凡几为由头,送上的金银财宝都是让南王厚赏为国征战的将士,这当然不好拒绝。

    穷得叮当响的大明崇祯皇帝号召群臣助饷,所得寥寥。富得流油的南王根本没有向任何人索要钱财,大明文武上赶着送钱、送粮。

    为了笼络人心,黄胜把所有的孝敬全部收下并且让临时秘书长柳如是安排秘书们认真记账,此时主动拿出大量钱财助饷的大明官宦好心将来会有好报。

第七百七十四章:陈圆圆

    黄胜早就知道大明的既得利益者贪得无厌没有底线最后导致亡国,如何整治他们有太多办法。

    黄胜不准备把国家搞得阶级对立剑拔弩张,准备采取依法办事的方法让大明官宦把吃到肚子里的连胆水都要吐出来。

    办法很简单,清查隐田和隐匿的丁口,严格按照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计算每一位大户应该缴纳的田赋、丁税。

    从崇祯元年开始计算,多退少补,采取温柔的做派,要钱不要命,计算出地主豪商达官贵人偷税数额后,按照情节轻重予以一倍至十倍的罚款。

    这年头没有财阀不是大地主,他们名下的田亩太多导致大明政府收不上来田税,投靠的丁口太多导致朝廷收不上丁税。

    其实“一条鞭法”规定了每家每户可以免税的田亩和男丁的数量,根本不是没有底线,较起真来没有哪个达官贵人不欠朝廷税赋。

    大明政府执行力太差,既得利益者抱团取暖没有人敢冒千夫所指来较真,连海瑞这个刺儿头来主持丈量田亩、清查隐田都执行不下去就可见一斑。

    “南明”政府的效率和工作作风完全不同,“战神”军人又属于外来者跟大明当地官绅毫无瓜葛,知识青年军人来依法办事谁也不可能跑得了,也没有谁有这么大能量能够在短时间内腐蚀整个“战神”军人群体。

    牵头做这样事情的人选黄胜心里都内定了,即将被解救的崇祯皇帝应该有这个能力,到时候依旧让他当信王,把追缴欠税的差事交给他办,给他几万“战神”退役军人调度。

    想必能够得到机会狠狠的整那些导致他差一点吊死的文官武将,崇祯会觉得快慰平生。

    黄胜通过事实教育大明既得利益者的同时也教育了崇祯皇帝,让他亲眼看看把朝廷流失的税赋收取应该是多么巨大的财富。

    想必眼睛里不揉沙子的崇祯发现这些达官贵人居然黑了朝廷如此多的税赋应该气炸了肺,是不是杀几个也未可知。

    但是黄胜一定不会允许崇祯动辄杀人,黄胜对待汉人还是采取教育为主,实在不像话的判刑三族流放“澳洲”、西伯利亚即可。

    “南明”没有得天下之时,主动助饷的大明文武都是本着结个善缘而来。

    他们有可能想不到善有善报,在拿下大明江山秋后算账之时,达官贵人、地主老财今天拿出的钱财会抵扣所欠税款,而且只要他们安实多退少补,免于罚款。

    贪婪的铁公鸡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让他们几辈子的积累全部变成罚没是个不错的选择。

    黄胜已经很仁慈,不斗地主,也不无休止羞辱地主、官僚、资本家,也不会让他们生活无法继续,只要他们拿出大部分的钱财让大明帝国基础建设投资的资金宽裕就行。

    总而言之一句话,做事留底线,不践踏任何人的尊严,而且给大家留下养家糊口的田亩和资本,以后只要按章纳税,所有人一视同仁。

    在南京逗留期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也千里迢迢从京师赶来了,他走通了魏国公的门路要求觐见南王。

    他属于有备而来,准备把府中戏班可遇不可求的第一美女加才女送给南王。

    擅长做这种事情的当然是崇祯的老丈人田弘遇,因为田贵妃在去年香消玉殒,左都督田弘遇日渐失势,他在大明不太好混了,为了自己的将来毅然决然来抱南王大腿。

    大明外戚这个群体相当敏感,要妥善处理,黄胜即便心里厌恶此人也不能由着性子来。

    千金市骨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要让大明勋贵、宗室、外戚感觉到南王真的会善待每一个愿意投靠之人,才会起到巨大政治影响。

    黄胜接见了田弘遇,并且邀请他饮宴表达了足够的善意。

    黄胜不拿架子,跟田弘遇推杯换盏聊得很投机,席间黄胜告诉田弘遇可以来“南明”投资兴业,这里有机会发挥他的特长。

    他完全可以进军娱乐业,可以组建戏班、剧组,网罗佳丽培养成名角,这门生意以后真的会淌金流银。

    黄胜其实很佩服田弘遇看女人的眼光,认为他与众不同的美才女养成手段乃是一门绝学。他能够成功养成田妃、陈圆圆两个出类拔萃且多才多艺的极品美人就可见一斑。

    这样的人才生在乱世的大明太可惜,要是生在后世,一定会是大红大紫的大导演、经纪人、影视投资人加制作人,或者是戏剧学院的大校长……

    现阶段“南明”演艺界全部控制在蓝彩儿、柳如是、如梦、徐佛家手里,“南明大剧院”相当于是“南明”外戚的垄断经营,长期以往一定会固步自封。

    因此引入竞争机制势在必行,田弘遇属于此道高手又有本钱,让他投资成立一个“南国大舞台”也进行巡回演出,效果一定不错。

    “南明”老百姓大多数已经家有余资,看戏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娱之一,看橄榄球比赛的人也不少,许多球迷还给自己看好的球队下注,小赌一把无伤大雅。

    “南明”当然要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戏剧这样的精神食粮也要不时变换口味才对,正能量和封建社会小情调并存是个不错的办法。

    田弘遇见南王不仅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还特意和他喝酒闲聊,给他出谋划策指明他日后的发展方向,没有流露出一点点鄙视,激动无比。

    他借着酒胆跪下请求南王收下他精挑细选的佳丽,并且以他阅美人无数的资格保证,这位美人已经属于绝无仅有。

    黄胜的脑海里顿时涌现出了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

    历史被改写了,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等等都改变了命运,如今是“南明大剧院”当红巨星,风头大有直追柳如是之势。

    秦淮八艳中的几位大腕以及太多江南佳丽、红角被蓝彩儿、柳如是、徐佛家网罗到“南明大剧院”成为签约演员顺理成章。

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布置

    因为自从“血火辽东”剧组诞生的那一刻起,只要认为自己有才艺、有姿色的大明贱籍优伶都会争取被黄家剧组录用。

    优伶们人人珍惜为剧组效力的机会,巡回演出时都不辞劳苦,因为只有在黄家剧组她们才能够活出人样,才能够有机会摆脱贱籍。

    秦淮八艳大多数人已经活出自我,这个陈圆圆怎么还是如此命运不济,依旧落在田弘遇手上成为他送人的礼物?

    好奇害死猫,黄胜只不过好奇陈圆圆究竟是何等倾国倾城,略微犹豫片刻,田弘遇立刻打蛇随棍上,吩咐人带来了祸水级红颜。

    黄胜见到了陈圆圆,根本不为所动,因为在现代人眼里没有倾国倾城,每一个漂亮的女人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