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6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放弃了山东地盘也意味着用不着管这片大地上老百姓的生计,兵祸不断、天灾连年,太多嗷嗷待哺的百姓需要钱粮来安置,大明政府哪里有这个能力。

    “南明”拿下一个地方就必须对这里的老百姓负责,山东许多县城州府都暂时委派了镇抚官和宣传队军官恢复行政管理,与此同时扶危济困也在进行中。

    军管是非常时期用来过度的行政机构,马上就会有“南明”亭长、乡长、县太爷到任,鲁承祖、茅元仪率领的山东勤王人马所过之处,“南明”组织机构顺势搭建。

    救命粮会免息借贷给所有面临饥饿的老百姓,老百姓可以得到土地耕种,得到种子和耕牛的借贷,还会得到低息的帮扶资金用于生产自救。

    “南明”首先圈定无主之地分租给失地农民,连税收加地租不得高于一熟单产的三成,可以用实物支付。

    如果得到的无主之地不足以给失地农民耕种,“南明”政府采取赎买的方法向大地主购买土地。

    与此同时推行统一的田税,士大夫的免税额度最高上限是一户八十亩,升斗小民的免税额度是每户五亩,超过这个额度的田亩收取田赋大约为每亩一斗。

    但是一斗皇粮的税赋泛指所有的土地平均值,肥田、瘦地、山地自然有相应比例,但是有一条,拥有土地者哪怕抛荒皇粮也得交足。

    大量农民租种政府提供的田地,税赋和地租公开透明而且合情合理,遇到大规模减产还会减免,遇到大灾荒政府会救济。

    在大地主跟政府争夺劳动力的情况下,毫无疑问是不对等竞争,地主完全属于弱势人群。

    哪家大地主敢自不量力囤积大量耕地在手上,大有可能找不到人手耕种,得不到收成还要交皇粮会把地主活活拖得倾家荡产。

    “南明”这样的政策法规已经执行多年,山东士大夫也有所耳闻,政府出价公道购买田亩分租给老百姓,大多数士大夫都能够接受,他们拿了银币也不会让资金闲置,购买新股进行投资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其实就是“南明”政府的土改,另一种“耕者有其田”的方式而已。

    没有血淋淋的暴力抢夺,尊重贫苦农民获得耕地的权益,也维护富人的既得利益,富人的积累未必都是强取豪夺,说不定是祖祖辈辈勤勤恳恳劳动所得也未可知。

    “南明”政府不仇视富人更加不仇视士大夫,本着对所有人无论贫富一视同仁的态度执政,只有违法之人才是坏人,坚决打击。

    “南明”会持之以恒走共同发展的道路,对明末严重的贫富不均社会现象采取釜底抽薪的方法徐徐图之,首先解决至关重要的土地矛盾。

    严格规定士大夫阶层享受的减免田赋、丁税等等一系列福利待遇,把免税的福利延伸到升斗小民之家。

    马上在山东大地就会有政府工程开工,修建道路、水库、桥梁需要雇佣大量劳动力,就业渠道多了,基层老百姓渐渐地就会积累起财富,用不着几年,一个欣欣向荣的齐鲁大地就会展现。

第八百一十章:归顺或者毁灭

    鲁承祖用兵也是多多益善,他知道不能让明军失去管理,知道军队跟流寇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没有钱粮供给。

    失去政府的明军在得不到钱粮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大多数人立刻会变成流寇打家劫舍。

    当然要把所有的明军收编并且带上一起行军,哪怕山东明军战斗力和装备不行也没关系。

    给他们“南明”一级乡勇待遇,作为随军劳力参与挖战壕、修堡垒、阻断贼兵逃路,免得失去组织又有武力值的明军祸害地方。

    做这些只需要体力和纪律基本没有危险的工作明军应该能够胜任,保守估计集结四五万明军和地方青壮应该很轻松。

    山东方向,鲁承祖、茅元仪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进兵途中打掉了十几支造反武装,足以确保经过的地方恢复社会秩序。

    留下一部分“战神”军人带领老百姓生产自救,尽快完成保甲联防体系正在进行中,不久地方上的乡勇武装就能够自保无虞。

    鲁承祖、茅元仪统领的山东这一路人马越聚越多,组成部分有少量留在山东发展的“战神”子弟兵,一万余一级乡勇,六千登莱巡抚抚标营人马。

    还有四五万大明山东守备军、卫所军、团练军、衙役、捕快,有三四万被围捕的山贼、流寇也被充当杂役跟随大军挑担、推车、喂马。

    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德州地界时人马已经超过十万,鲁承祖和茅元仪甚至认为凭借这一路人马击溃闯贼打到陕西都不在话下。

    成大事、何可纲已经带着许多前大明文武在天津卫等候南王。

    他们中有松山战败不肯变节的大明宁前兵备道邱民仰、总兵官王廷臣、副将江翥、姚勋、朱文德等文武,还有松山之战带兵溃逃的总兵官王朴、白广恩、唐通以及他们麾下的诸多将领。

    原本洪承畴麾下的诸多文官武将时隔三年在天津卫聚首,一时间感慨良多,特别是以为将要死在建奴手中的邱民仰、王廷臣、江翥等等。

    饮水思源,大家都念叨南王恩德,接下来如何报答南王救命之恩邱民仰、王廷臣等等都有了主意。

    纳入何可纲指挥的有四五万原大明军人,这一次除留下一大半在辽东、朝鲜驻防外,有两万精兵被选拔渡海来到天津卫。

    经过一两年跟“战神”子弟兵并肩作战,这些明军基本被同化,他们也换上了“南明”造,一个个自信心爆棚,打建奴大家都没怂,流寇算什么东西?

    这些从辽东战场归来的明军对于即将对决的流寇嗤之以鼻,人人都想斩杀贼兵换赏赐。

    天津卫早就执行军事管制,所有人准进不准出,连大明、“南明”文武都不例外,他们在等待南王,在等待南王出兵往西摧枯拉朽,他们根本不知道还会等到大明太子和英国公。

    三月份,又有许多大明文武和宦官逃到了天津卫,只要是人大多数都不傻,大明文武在被闯贼截断道路或者干脆被贼兵打散之时都知道一路往东、往海边跑,京津高速大马路的东起点天津卫是第一选择。

    当惊魂未定的文武逃到天津卫时,发现自己的选择太对了,这里井井有条,物资储备充足,“战神”军人和大钱庄警卫早就接管了城防,所有的大明官员都心甘情愿服从“南明”将领指挥。

    会逃跑的大明文武都不是食古不化之人,见风使舵的本事都不含糊,来到天津卫,大家发现这里已经是“南明”天下,所有的发布号令者都是“南明”文武。

    他们马上适应了新形势,不再以大明官位的级别论高低,人人服从“南明”官吏管理。

    屡建功勋的成大事已经贵为“南明”三等护国公,他志得意满,为南王再立新功的愿望尤其强烈。

    他是正经八百的秀才公出身,有许多年大明最底层吏员的工作经历,他还有几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工作能力出类拔萃,是统一的新大明帝国户部尚书理想人选。

    成大事在天津卫展开了游说,许多大明文武向他表态从此归顺“南明”,愿意以成大事马首是瞻,愿意为南王早登大宝尽心尽力。

    成大事成功联系了许多大明、“南明”文武,他们要在南王殿下来到之时集体劝进。

    实力如此,当今天下唯有南王才是天命所归,也只有南王登基才能平息战乱,才能让老百姓丰衣足食。

    成大事倒不是屁股决定脑袋,跟南王相识二十年,亲眼见证了一个强大国家的诞生,为大明子民寻找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带领汉民族走向辉煌是成大事的职责所在。

    成大事的进展顺利,来到天津卫的大明文武有超过九成都愿意为“南明”效力,他们表态到时候会联名奏请南王殿下早登大宝,南王如果不同意咱们大明文武会在南王行辕外长跪不起。

    大明文武如此急切的支持南王称帝,“南明”文武当然乐见其成,他们也纷纷串联,等殿下到来之时,无论南王是否有意,都要逼他黄袍加身。

    三月三日,在“新杭州”作客的大明皇后和皇子终于起程回家,大明官员也恋恋不舍一同踏上归途,这时他们才得知京师危如累卵,陛下已经颁发了勤王令号召各地文官武将带兵入京畿抵挡闯贼。

    想不到流寇祸乱如此,大明文武都瞠目结舌,此时巴巴的赶回京师弄不好被包围进去如何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