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6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道:“你们听听,南王是何等实力,本王顺从天意拥戴南王继皇帝位乃是为天下苍生计,再说南王也不算外人,他毕竟还有大明驸马爷的身份。”

    范景文反驳道:“殿下此言差矣,大明江山哪里能够交与外姓,南王原是大明臣子,现在又是大明驸马,殿下可以向南王借兵、借钱粮夺回京师重振江山社稷。”

    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成大事、徐文爵、曹化淳等等都如同瞧傻子般瞧着振振有词的范景文,心道:“这小子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吧!”

    连朱慈都觉得这小老头很傻、很天真,知道如果自己靠着这种单纯得近乎幼稚的人来争江山保证会死得很快。

    朱慈决定不和这些清流铮臣磨嘴皮,他道:“诸位无需多言,本王主意已定,劝南王登基称帝利国利民也有利于宗室。”

    范景文、倪元璐等人还想再劝,谁知朱慈根本不愿意跟这些腐儒多说一句,直接拂袖而去。

    后来太子邀请文官武将见面时根本没人通知以倪元璐、范景文为首的反对派,悲催的结果出现了,背判朱明皇室请南王登基的文官武将成为朱慈的座上宾,依旧准备为大明全节尽忠的大臣被边缘化。

    大明太子阐明了立场,亲自出面联络劝进的文官武将,顿时增加了许多支持劝进的文武,反对者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十几个食古不化之人。

    黄家湾岛是黄胜经营了二十年的根据地,这里的居民不仅仅文化程度高,而且对黄胜敬若神明,街谈巷议的内容都是大明群臣试图劝南王成为大明皇帝,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上到官员下到普通居民都激动万分。

    后来有好事者打探出了有十几位大明大臣坚决反对南王成为大明皇帝,整个黄家湾岛的军民官吏都愤怒了,这是一个法度健全的文明之地,没有人去做违法之事,但是采取冷暴力不可以吗?

    没多久倪元璐、范景文等等大臣的家丁就觉得自家老爷太自不量力,有些人已经在考虑是不是重新作出选择,他们有武艺自认为很能打,“南明”的工作机会太多,哪怕被选拔为乡勇也能够奔个前程。

    为什么这些家丁会生出这些心思?因为被冷暴力伤的不轻。

    整个黄家湾岛的人都不待见他们,看见他们都怒目而视,最后发展到倪元璐、范景文等等大臣的家丁拿银币都买不着东西,饭店干脆不让他们进门。

    他们跟别人讲理还说不过人家,连一个普普通通的卖馄饨的汉子都质问他们为什么反对南王做皇帝,然何就如数家珍般讲南王如何如何好,讲在南王治理下老百姓日子过得如何……

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

    大明文武百官汇聚黄家湾岛,超过九成人共议的话题是如何劝南王早日登基。

    他们都在期盼统一的新大明收复京畿,都咬牙切齿发狠要逮住闯贼千刀万剐。

    这些文武对闯贼的仇恨真的发自肺腑,他们中有许多人就是直接受害者,被杀了父母妻儿的不在少数。

    也不是所有的文武都是为了谄媚屁股决定脑袋,许多人是发现“南明”政通人和百姓富裕而心向往之。

    有些文武是因为对大明军队极度失望,才一心一意选择南王,他们都有亲人死于闯贼毒手,胸中埋藏着仇恨的怒火,都知道唯有“战神”子弟兵出手才有机会打垮闯贼为亲人报仇雪恨。

    刘国正和黎喜汉这段时间没露面,他们一直跟崇祯、王承恩同吃同住。

    黄家湾岛是个宜居的自由贸易岛,这里气候宜人干净整洁,南来北往的客商造就了这里的繁华,由于各地富贾都有,因此南北菜系在这里都能够品尝到。

    刘国正有意给崇祯留下难忘的记忆,连伙食这样的细节也考虑得周全,黄家湾岛上知名饭店的厨子带着班底轮流来王府提供服务,果然让以前根本没时间、没心情享受美食的崇祯胃口大开。

    每天习惯了忙忙碌碌的崇祯变成无所事事还真的不适应在黄家湾岛的清闲日子,还好黄胜曾经在这里住过几年,书房里的书籍足够多,根本没有经史子集,大多数是科学类书籍,一部分是兵书战策,这些书很对崇祯胃口。

    住在这里的三个半男人在二十几位侍女的殷勤伺候下,每日的生活很有规律,清晨闻鸡起舞,刘国正、黎喜汉陪着崇祯舞剑跑操,然后洗澡用早膳,接下来四人在书房各自挑选自己爱看的书阅读……

    刘国正没有把皇帝当成笼中鸟看管,他们隔三差五就会化妆去逛大街、下馆子、听听市井之言,瞧瞧芸芸众生。

    崇祯每一次出门都心情大好,他瞧什么都觉得有趣,有时候一个卖糖人的摊子都能够吸引他停下脚步看得津津有味。

    虽然没有了前呼后拥的皇帝排场,但是多了微服出行的自由,深入街市巷弄看到了不加掩饰的市井风光,看到了升斗小民快乐的工作,崇祯觉得无比新鲜,因此乐此不疲。

    他和王承恩最喜欢去黄家湾岛大剧院看戏,也喜欢去望海楼休闲中心享受桑拿,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休闲惬意的生活,崇祯不免有些由恐是梦中的茫然。

    崇祯以前约等于是笼中鸟,来到黄家湾岛闲住,最爱的氛围就是没有人认得自己,能够自由自在逛街,可以和普普通通的路人聊天,可以在浴池里跟前来休闲的商贾谈谈生意经。

    来到黄家湾岛没几日,刘国正告诉崇祯一些好消息,英国公保卫太子成功杀出京城,已经安然来到天津卫,皇后和几位皇子已经启程离开“新杭州”返回大明,用不了多久一家人就能够在岛上重聚。

    遭逢如此劫难,一家人居然都平平安安,崇祯不由得暗自祈祷上苍,他心情更加放松了,以前经常失眠的毛病也好了太多。

    失去过才懂得珍惜,经历过风雨才知道人情冷暖,崇祯这一刻觉得没有什么比一家人都活着还重要。

    他不担心南王会对自己如何,因为他经过观察,发现刘国正和黎喜汉不亢不卑对自己没有丝毫恶意,恰恰相反,貌似他们还有一些歉意。

    这不奇怪,刘国正两个自作主张扣下了大明皇帝跟南王布置的任务完成后火速送皇帝见面大大不相符。

    他们从来没有违背过黄胜的意图,扣下了崇祯总觉得心里怪怪的,不用说这位是大明皇帝,单讲讲这位是南王的老丈人,他们也不能亏待了。

    这一天崇祯带着王承恩又要出门去繁华的大街上逛逛后去看戏,因为昨天他们瞧见黄家湾岛大剧院张贴的海报了,知道今天又有一部新戏上演,“平定辽东”的戏名很吸引崇祯。

    刘国正连忙阻止了他们,因为有太多大明文官武将得知南王即将到来,纷纷赶到了黄家湾岛,许多酒楼茶肆都有这些人在大谈劝南王登基之事。

    出门逛逛已经是崇祯最爱,“平定辽东”这部大戏让他心痒难耐,他知道南王已经把建奴灭国,建奴余孽远遁万里之外,现在辽东、高丽都是“南明”地盘。

    很明显这部戏就是讲述如何打败建奴夺回辽东,如何追杀建奴万里之遥,崇祯当然想先睹为快。

    要出门的崇祯忽然被一直陪伴的刘国正阻止有些奇怪,他问道:“刘将军这是为何?黄家湾岛安定富庶民风淳朴朕不需人陪同也不会有事。”

    刘国正解释道:“陛下,不是安全问题,是因为这几天来到岛上等待南王的大明文武逐渐增加,下官担心陛下被认出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崇祯已经从刘国正口中得知京师传出的消息,闯贼的伪“大顺”朝已经宣布自己和王承恩吊死煤山,还有自己亲笔书写的遗书为凭。

    刘国正的解释是采用金蝉脱壳之计麻痹闯贼,目的是为了保卫他更加容易脱离险境。

    瞒天过海确实卓有成效,情报表明闯贼对于自己已经自杀殉国深信不疑,从京城传出的消息都是贼兵到处搜捕大明文武勋贵,目的只有一个拷饷,没有人询问皇帝的踪迹。

    有自己的遗书为凭,天下人已知大明皇帝殉国好像顺理成章,崇祯认为没有什么不妥。如果不是“南明”出手,这就是自己的宿命。

    现在老天爷开眼,让他有了重生的机会,崇祯觉得不能浪费这大好光阴,为了避免大明群臣认出成天躲着多没劲。

    崇祯跟刘国正协商道:“刘将军,朕相当好奇大明文武百官知道大明天子殉国后的一言一行,朕想去酒楼茶肆一探究竟,将军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