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6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百姓已经没有人东躲西藏,他们不敢误了农时,早就在田间地头忙碌。

    在北直隶同样会执行“耕者有其田”的惠农政策,但是不会无偿送五亩地作为私产给每家每户,这里的土地所有权尽可能收归国有,无主之地直接圈地,有地主的采取赎买的一贯方针。

    宣传队广而告之,得知自己租种的田亩总计缴纳的地租和税赋不会超过单产的三成,还有每一户五亩的免税额度,农民们爆发了生产热情,这片辽阔的土地在恢复生机。

    抓捕的贼兵越来越多,聚集的流民也不少,“战神”从来不白白养着壮劳力,政府工程即刻开始,小流域治理造就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南明”技术员指导下有条不紊进行中。

    田间地头、水利工程的现场、修路的工地上到处是歌声嘹亮,“北直隶大地上光芒照四方,南王就是那红太阳,他把每一个老百姓心中照亮……”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新修的沟渠在良田旁流淌,大明有了英明神武的南王,所有的老百姓都会富足安康……”

    “唱首歌给大家听,我把南王比双亲……”

    有些歌曲是**裸地宣扬对黄胜的个人崇拜,听起来相当肉麻,但是汉人无所谓,汉人搞这一套驾轻就熟是传统项目。

    黄胜最注重宣传战,刚刚有了自己的队伍就不遗余力组建剧组宣传建奴暴行,如今又在宣传土地政策、宣传执政纲领,当然也夹带着神话自己的私货。

    有了强大的宣传机构,更加容易统一思想,拧成一股绳的汉民族、团结的汉民族无可匹敌。

    北直隶周边州府和军镇此时已经全部收复,抢农时修水利已经在满盘开花,“南明”基层官吏已经着手接管诸多暂时进行军管的城池。

    被闯贼教育了一次的大明军民、官吏都不约而同箪食壶浆欢迎“战神”军人的到来,在“南明”官吏和农业技术员指导下恢复生产进行得很顺利。

    与此同时顾山海牵头的路桥测绘已经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由几百专攻路桥设计和施工的大学生组成的团队以小分队的形式在南直隶、北直隶、山东辛勤工作。

    京沪铁路是后世铁路的南北大动脉,黄胜当然知道这条铁路的重要性,也大体知道这条铁路的位置。

    考虑到大战过后百废待兴,会有成百上千万战争难民嗷嗷待哺,此时正是以工代赈的最佳时机,发动百万劳力修建贯穿南北直隶的铁路能够较好地解决就业危机,解决南北粮食调运费时费力的历史顽疾。

    “南明”执行全民教育,相信科学,尊重知识,努力学习数理化已经形成了氛围。

    由于南王鼓励发明创造,舍得给科学家、高级技工、有贡献的普通劳动者荣誉、地位和金钱,刻苦钻研之风已经形成。

    科学研究院携手几座大学苦心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太多科学领域被攻关,太多新产品问世,太多技术被改良。

    两年前蒸汽机火车头就出产品了,测试和改进一直都在进行中。

第八百四十章:永无止境

    准备量产的蒸汽机火车头一年前确定了机型,现在已经在试验场累计跑了超过一万里。

    经过实践证明,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二十年长足发展,钢铁质量突飞猛进,轨道钢的质量虽然还差强人意,但是完全可以满足蒸汽机动力的火车头拉动几十节载重不超过二十五吨,时速不超过三十公里的铁路需要。

    有了钢铁质量的提升,又有质量已经合格的混凝土,理论上建造长江大桥都具备可能性。

    但是考虑到风险和造价,现在暂时不挑战这个世纪工程,火车过长江还是采取长江大桥出现前的办法,通过摆渡船来解决。

    混凝土沉井技术已经被“南明”工程师掌握并且广泛使用在桥梁施工中,马上他们会接受挑战架起铁路桥梁跨越黄河。

    黄河孕育了汉文明,汉人对它又爱又恨。在古代,黄河基本上三十年就会有一次改道,因此才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句民间谚语。

    这句谚语可知道出了多少辛酸?黄河改道一次会导致多少汉人流离失所,多少良田变成荒滩?

    在大明皇朝,大运河乃是国家命脉所在,承担着南北漕运的重任,而这个时代漕运船过黄河费时费力。

    因为黄河水位高运河水位低,为缩小它们之间的水位差,不得已采取弯道法,故有“三湾顶一坝”之说。

    因此靠近黄河的运河段与黄河之间就变成“之”字形弯道。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征集民夫开凿引河,以人力、畜力牵挽,漕船才能出闸通过黄河。

    而修通了“南北直隶”铁路,原来需要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时间才能够到达的漫漫长路,火车皮运输只需要两天足以,这还不要过多在意老天爷的脸色。

    因为铁路运输除非遇上极端天气都可以畅通无阻,而水上漕运不确定性太多,上游涨水、河道冰冻、枯水期等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行程的例子多不胜数。

    黄胜真的迷信要致富先修路,“南北直隶”铁路会以股份制形式出现,在年底前就开始募集资金,这个大工程是自己成为大明皇帝五年计划中的重点工程也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为了保质保量成功修建这条具备里程碑意义的铁路,整个国家的技术力量都会全力以赴。

    资金不用愁,股份制会完美解决这个大问题,毕竟“南明”、大明的银子真的很多,随着资本市场逐渐成熟,各路资金一定会争着购买“大明铁路”这支股票。

    在兵荒马乱刚刚过去之时,嗷嗷待哺的老百姓在能够得到钱粮的情况一定不会对工作挑肥拣瘦,此时发动人海战拿下这个大工程事半功倍。

    以后会在上百万劳动力中挑选肯干、机灵的人留下,给予高薪,把他们培养成为专业的修路工人、技术人才,这些工种应该在几百年内都不会失业,天下何其大也,修桥铺路永无止境啊!

    消灭闯贼后会加大黄河的治理,科学调配水量冲刷河床,增加干流的可通航里程,力争不让它经常改道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危害。

    崇祯十七年的气候面临转折点,小冰河时期快过去了,极端天气逐渐减少,天气开始转暖。

    有了“南明”政府不遗余力投入大型水利工程,发动老百姓大生产,神州大地又会到处都是勃勃生机。

    虽然还没有产出,但是老百姓都已经得到了救济,解决了生存问题的老百姓又得到了帮扶资金用于生产,人人对接下来的日子有了美好的憧憬。

    “战神”宣传队一直在不遗余力宣传南王的爱民举措,深有感触的北直隶老百姓也主动歌唱南王,人心向背一目了然,黄胜得天下当皇帝的时机成熟了。

    在旅顺口盘桓了半个月,黄胜终于来到了黄家湾岛。

    来港口接驾的大明和‘南明’文武有上千人,小坤兴当然要来迎接夫君,她也早早的来到港口等候,身边多了两个大太监王承恩和曹化淳。

    崇祯当然不可能来港口迎接南王,他心如止水,知道应该是图穷匕见的时刻接近了,他告诫妻儿,接下来不管有什么变故,都不可以跟南王反目。

    王承恩自告奋勇来港口迎接南王,他其实是想着能够有机会叩求南王不要过于威逼陛下,他想告诉南王,陛下已经萌生退意,只要能够让陛下一大家子体面的过日子,陛下放弃帝位水到渠成。

    黄家湾岛的港口人山人海,军民们喜笑颜开,当“华夏王爵”号热动力战列舰徐徐靠港之时,码头上欢呼雷动。

    “南王万胜,战神万胜!”的口号声不绝于耳。

    紧接着等候多时的军乐队奏乐,宣传队高歌一曲“伟哉大明”,在“大明、大明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的雄浑歌声中,黄胜踏上红地毯铺就的码头。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来迎接的大明文官武将齐刷刷跪倒山呼:“臣恭迎万岁!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当然是吴镶、梁廷栋等等大臣牵头,目的就是造成事实,逼南王黄袍加身。

    为什么大明群臣的动作如此统一,他们难道已经统一了思想认识?那些清流铮臣难道都妥协了?

    哪有如此容易。以倪元璐、范景文为首的几十位依旧忠于崇祯的大臣又臭又硬,恐怕要他们转变思想有可能真的要等到海枯石烂。

    在今天这样的好氛围下,来几十个人高喊反对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