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6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胜不会傻兮兮自废武功,上位后会更加注重皇权的威慑力,锦衣卫、东厂这些监督群臣的特务机构不仅不裁撤还会加大预算。

    让这些特务机构类似于廉政公署、克格勃、督察般存在。

    只不过需要改一改章程,以后东厂未必都是以太监做厂督,因为未来的汉民族不许存在太监。

    前大明锦衣卫、东厂班底还在,这些人里有不少能人异士,也有许多犯罪天才,不能任由他们失去组织混迹江湖。

    如此多的特务没有了组织就会是一场灾难,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超过盗匪、马贼。

    及时让这些人回归组织很重要,给予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工作得到前程、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更加重要。

    刘国正已经着手收编原大明锦衣卫,把有能力、有武力的留下跟亲兵营混搭组建全新的天子亲军,以后锦衣卫的足迹不仅仅要踏遍大明的山山水水,还要把情报机构布局到全世界。

    后期的大明锦衣卫里混编制的太多,混日子的也不少,把这些人清洗出来送去参加乡勇训练,能够完成课程后再考虑是否让他们归队。

    为了制衡,东厂也有一套班底,刘应坤为副厂督,曹化淳为东厂副总镇抚官。

    新东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军情处特工和原大明东厂番役,厂督这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当然应该给钱猛,总镇抚官自然是易发才莫属。

    第一个因为光荣负伤脱离战兵队伍的老兵钱猛确实对黄胜忠心耿耿,这些年在京师潜伏成绩斐然。

    他在京师的行为已经被调查,事实证明完全具备一个厂督的素质,他只对黄胜负责,面对大明皇帝也敢下黑手的狠劲儿无与伦比。

    天子亲军锦衣卫的人数最多,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负责保卫皇帝和所有的七品以上文官、六品以上武将。

    新大明延续“南明”文官武将不得豢养家丁的一贯作风,文官武将身边的亲兵、警卫都是锦衣卫担任。

    东厂人数少而精,只对当朝皇帝负责,他们重要的职能之一是监督锦衣卫和勋贵、王室以及封疆大吏的一举一动。

第八百四十四章:牝鸡司晨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透过表象看本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没有第一手的情报收集如何透过表象?没有情报证实得到情报的真实性来确保不被人蒙蔽,如何兼听则明?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人是最难以琢磨,为了强大的大明帝国长治久安就必须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不许任何官员鱼肉乡里,也不能让哪位权贵无法无天。

    锦衣卫、东厂就是悬在文官武将头上的天子剑,在警钟长鸣下,避免某些文武欲壑难平生出贪念。

    锦衣卫、东厂只对皇帝负责,他们是皇帝的耳目,他们的对手就是敌国和本国的官僚权贵,他们不管理民间诉讼。

    黄胜还争取把锦衣卫的办公地点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打造成老百姓倾诉冤屈、倾诉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地方,为民告官开辟绿色通道。

    新大明帝国虽然谈不上高薪养廉,但是给予的俸禄已经达到原大明同样品级官吏俸禄的五倍以上,治理好了官员才是治理好了国之根本,国家得到大治才能够水到渠成。

    黄胜已经开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诸多劝进的原大明文官武将也得到了相应的职务,有些没有真材实料的文武给他们一个虚衔一份俸禄混退休。

    新大明帝国财大气粗不在意这些俸禄,只要把这些人手上的田亩赎买归于国有即可。

    管理偌大的帝国,国家机器当然要完毕,原“南明”机构当然会升级改造。

    大明帝国户部尚书当然是过目不忘的成大事,礼部尚书是徐光启,工部尚书非赵时敏莫属,刑部尚书给了卢象升,吏部尚书的人选是茅元仪,兵部尚书肯定是黄东山。

    都察院左都御史乃是孙传庭,右都御史是李中正。孙元化当上了工部左侍郎。

    除了保留原大明六部,新朝还增加了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商贸部、铁道国道部、教育部、宣传部、国资部、证监部。

    这八部的官员大多数来自“南明”起家人马,胡建亚、吴有性、方以智、边之名、黎喜明、顾山海等等都得到了重用。

    新朝还有一个举措让人大跌眼镜,有大量女性成为正四品以上级大员,居然有皇妃兼官职。这不奇怪,顾铃儿、赵蕊本来就是“华夏大钱庄”的董事兼高管,如今隶属于国资部,她们是当仁不让的尚书大人。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离不开管理和监督,白牡丹、蓝媚娘几个管理股票交易所多年,成为证监部尚书、侍郎理所当然。

    宣传工作一直都是蓝彩儿、如梦、徐佛家、柳如是等等精心策划,成效有目共睹,如今设立宣传部,她们成为第一任高官实至名归。

    如此多的女性成为大明高官,原“南明”文武、百姓乐见其成,人人津津乐道,导致太多女孩子更加认真读书。

    于此相反原大明文武都觉得牝鸡司晨人心不古祸福难料。

    可是他们家中的女眷得知新朝真的用女人当官,一个个兴奋莫名,小妾、女儿纷纷缠着老爷,要求送她们去读新学,她们想以后获得高官厚禄,争取成就超过老爷。

    男尊女卑的礼教岌岌可危,原大明的士大夫亚历山大,他们还不便公然反对女性为官,因为他们发现几位皇妃也是当朝重臣,自己家中的女眷全部趋之若鹜。

    新朝新气象,封公封侯者不知凡几,封王者也会屡见不鲜。

    黄胜不搞异姓不可以封王的把戏,因为新大明的爵位只不过是荣誉和级别工资,连荣誉都吝啬不肯给劳苦功高的部下,这个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连多发点工资都舍不得的老板当然不是好老板。

    黄胜为了当好皇帝,做好大明帝国的大老板,舍得给手下的管理精英发高工资,舍得给他们崇高的荣誉。

    虽然还没有进行登基大典,但是合二为一的新大明已经开始运转。

    以后历史学家为了区分,把自洪武元年起崇祯十七年止,先后经历了十六位皇帝共二百七十七年的大明称作“朱明”,把自中兴元年起的大明称作“黄明”。

    大量文官武将被重新任免,外放的文武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官署所在地赴任,两广、福建早在黄胜担任两广总督巡抚福建之时就已经被完全渗透,现在以皇权委派文武遭遇抵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云南、贵州是“战神”子弟兵长征路上重点宣传区域,太多云贵子弟投奔了“南明”,现在两国合并成为新的大明帝国,黄胜成为皇帝肯定能够得到云贵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黄胜派遣官员去大明南方省份落地生根,带去一些服役超过五年的战士荣归故里。

    籍贯大西南的“战神”子弟兵不少,有了他们去乡、里担任里长、亭长,新大明地方官建立保甲联防体系进行土地改革就容易太多。

    不出两三年,保甲体系就会发挥效用,这时地方官已经立足稳健,接下来再徐徐图谋各地土司就会事半功倍。

    最后的目的就是打破如同小王国那样的土司格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大明国土上都必须采用一部法律准绳。

    改土归流治标不治本,只不过地方官不是土司老爷而是朝廷委派的知县、知州老爷而已,地方上依旧是宗族势力在统治社会。

    黄胜领导的大明会从根本上打破西南土司明面上服从朝廷管理,暗地里自成体系的隐患,大明中央政权的政令可以一直传达到保甲。

    历史上,大明爆发的奢安之乱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十七年之多,波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四省,死伤军民高达百余万。

    期间数万人以上的大规模交战持续了九年,耗费了太多粮饷,毁掉了许多州府,导致大明国力急转直下,间接地成就了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实实在在的便宜了满清。

    土司为什么能够造反?因为他们有人口、有地盘、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还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第八百四十五章:围而不攻

    中兴大帝执政的大明帝国只有汉人才会拥有武器,所有的汉人男丁都有义务拿起武器听从国家的召唤。

    没有任何私人武装的存在,更加没有任何地方是法律的盲区。

    土司老爷们识相给他富贵,胆敢不识抬举,没收他们的田产、财产迁徙他们的三族去澳大利亚重新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