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6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大明朝廷认可的异民族酋长当然是汉化积极分子,是服王化的标杆人物,不会说汉语写汉字的酋长都会列入即将被消灭或者驱逐的名单。

    出兵攻打不肯汉化的部落当然是“战神”军人带领忠于大明的蒙古部落来完成,一团和气的异族不利于大明统治者,不时地让异族部落之间爆发战争拉拉仇恨是相当有必要的。

    大明内地的战事宣告落幕,倭国战场将要迎来一场灭绝人性的攻防战。

    主将石换金、副将阎应元和赞画们集思广益制定了诱使幕府军集中兵力固守江户围而歼之的战术。

    德川家光自然不甘心失败,征发民夫日以继夜加固城墙,他自认为江户城已经做到了固若金汤。

    与此同时,德川家光一直在调兵遣将,他舍不得用这些军队攻击明军,熟知兵法的他知道这样的打法属于添油战术,会白白消耗掉兵力。

    看着诸多忠于自己的外藩军队来到江户城,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哪一国敌人能够打败数万武士夺下江户城。

    德川家光的计划就是集中所有的兵力死守江户城,诱惑明军打攻坚战消耗有生力量,等明军师老兵疲之时,全力以赴发动反击,争取一战成功。

    双方主将各怀鬼胎,唯有集中兵力在江户城下是殊途同归。

    德川家光等待的明军在崇祯十七年八月初如约而至,可是期待中的明军大举攻城没有进行,与作战想比,明军貌似更加喜欢搞工程建设。

    明军兵临城下才过去了不到二十天,德川家光就觉得头大如斗,因为明军貌似跟自己不谋而合,他们在江户外围修建了古里古怪的工事,好像在以逸待劳等着幕府军前去攻打。

    幕府军探马不断把明军营盘的布置呈报,德川家光和诸多主要将领也用千里镜远眺明军大营。

    里三层外三层的战壕配合铁丝网的近现代立体防御工事岂是这些倭人能够看懂,但是他们感觉到了壁垒森严的肃穆,未战心里就胆怯了三分。

    德川家光自认为没有攻击明军营地的良策,聚将议事之时公开宣布幕府军的战术是以守代攻,目的是保存实力以时间换空间。

    他命令诸将不许擅自攻击明军大营,很明显那是明军的陷阱,明军主将妄图以工事消耗江户的防守力量,我们熟读兵书怎么可以本末倒置,断然不会上当。

    主将严令不可以出击,幕府军当然心安理得龟缩在江户驻防,就这样两军陷入对峙,战局好像进入了战略僵持阶段。

    幕府军的文官武将都认为这个时候应该就是比双方主将的忍耐力和物资储备,幕府军不慌,本土作战本来就拥有天时地利人和。

    而且倭国不是遭遇突袭,他们早就存了和江户城共存亡的决心,为此也早早的做了储备,物资、粮食支撑一年不成问题。

    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江户城的木质建筑占了九成以上。

    明军早知既定战术是火攻,当然会防范火烧连营,围困江户城的壕堑已经挖好,不仅如此还灌水形成了隔离带。

    到了九月初,完成了包围圈建设的明军每天都在翘首以盼。明军将领都在不同位置的钢铁望哨上用高倍望远镜远眺江户城防,他们都在数着日子盼总攻。

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

    成为“战神”将领的历史牛人阎应元这几年很努力,“江阴营”子弟兵不负众望屡建功勋。

    阎应元打仗不盲从,对这一次围攻江户城的布置总是觉得奇怪。

    他毕竟不是中兴大帝起家将领,心里有些想法实在忍不住,想问问主将石换金。

    他其实很佩服石换金,虽然这位主将才刚满三十岁,但是知识相当渊博,临战经验也很丰富,后来才知道早在崇祯二年,石换金就参加了沈阳攻防战,是绝对的老资格,是中兴大帝的嫡传弟子之一。

    一干高级将领完成巡视后几位主将登上了望哨,阎应元终于忍不住开口了,道:“石爵爷,末将有一事不明不吐不快。”

    戎马生涯十五载,石换金这个新学少年中的佼佼者已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儒将,他道:“阎将军不用顾虑,但言无妨。”

    阎应元乃是爽直之人,他道出心中疑问:“末将不能理解为何要把空袭安排在九月十八日?我军已然一切准备就绪,只要天气有利于行动,择日不如撞日岂不是更加具备灵活性。”

    很明显,阎应元言之有理,石换金顿了顿,思索一番措辞后,笑道:

    “据本爵所知,皇上召见孙爵爷和程爵爷面授机宜之时,根本没有以命令的形式要求他们必须在九月十八日进行空袭。皇上只不过建议安排在这个日子而已,主将大可根据战场变化来制定最佳空袭时间。”

    阎应元更加不理解了,继续问道:“既然如此,咱们为什么不早日完成计划?二十几万军民在此,每日消耗钱粮无数啊!”

    “煮熟的鸭子还能跑了不成,这些天气候越来越干燥,等待几天又没有坏处,皇上看准了九月十八日,在天公作美的情况下,咱们做臣子的自然应该力争在那一天完成计划。”

    阎应元虽然不太会做官,但是他不傻,此刻恍然大悟,连忙想着挽回一些影响,道:“吾皇万岁洪福齐天,想必九月十八日一定会晴空朗朗,好风吹拂。”

    石换金看了看这个纯粹的军人笑道:“阎将军,有些东西你根本学不来,保持本性即可,皇上高瞻远瞩洞察入微,只会以军功衡量一位将军的品格。”

    阎应元难得一次拍马屁还被人家道破,羞得满脸通红,拱手道:“末将受教了。”

    李国助、郑森等几位大将也乐呵呵互相打趣一番,虽然是临战状态,明军将士们都能够谈笑自如,将领们都具备“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风度。

    崇祯十七年九月十八日子夜,真的如阎应元所言月朗星稀有好风吹拂,早就集结在江户城上风位置的二百个热气球已经开始腾空。

    可惜已经封爵的孙九歌、程时举被石换金监督着无法亲自钻入吊篮飞去江户城上空投下燃烧瓶。

    培养一位将佐谈何容易,他们肩负指挥几百几千战士的使命,不可以本末倒置把他们当做普通士官消耗。

    新大明帝**纪,不提倡将领亲冒矢石,将领们出现在战场之时着装不能醒目,并且会有锦衣卫提供保护。

    执行任务的四百飞行员一个个兴奋得满脸通红,根本没有一丝在完成投弹之后即将在漆黑的田野、山岗、甚至海上降落而胆怯。

    这些年轻人都是从成千上万报名参加空军的中学生中优选,再进入航海、航空军校学习三年的毕业生。

    他们是热血知识青年,是黄胜花巨资培养的优秀空军,不仅战斗意志足够强大,而且忠于祖国、忠于民族,当然也忠于中兴大帝。

    相信这些热血汉儿哪怕明知发动空袭后无法返航,也会义无反顾地赤身扑烈火,但是黄胜从来都是以人为本不肯轻易牺牲任何人,军中将领也能够做到。

    竭尽所能减少袍泽伤亡是考核每一位将佐的指标,每一次出现战士伤亡,一级级主官和主将都会有详细的报告备案,经过专业评估,属于可以避免的伤亡会向下追责问责。

    因此新大明将领们都明白战士的生命大于天,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更加不会有拍脑袋决策出现。飞行员出动之时,迎接他们着陆的预案立刻启动。

    自从明军围了江户城后,双方没有发生过一次像模像样的战斗,明军没有来攻城、幕府军也没有出城主动挑衅明军大营。

    围城一个多月,本来都在枕戈待旦等待在明军攻城之时给予痛击的幕府军随着时光流逝不免渐渐地懈怠,没有人能够想到毫无征兆的九月十八日会发生变故。

    江户城始建于一百年前,庆长八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并在此设立幕府后,江户便成为倭国的首都,作为政治、经济中心,江户城是倭国绝无仅有的大城、坚城,它还有一个特点容易着火!

    江户城内,一个更夫敲着梆子机械地用倭语嚷嚷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忽然仰望天空长大了嘴巴。

    然后他使劲地揉了揉双眼,瞪大眼睛再看。“纳尼,是天照大神显灵吗?纳尼,天照大神也不应该有这么多啊!”

    与此同时值夜的守城幕府军也一个个傻呵呵看着天上几百团火光在燃烧,一个个都认为是神迹显现,许多人已经在顶礼膜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