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胜有些晕菜,连忙道:“哎、哎、你等一会儿再哭,先回答我的问题,后面还有没有建奴?有几个?大概离这里还有多远?”

    狗儿坐在地上喘了几口气,才道:“真的没有建奴,他们在几天前就回去了,辽东已经开始农忙,大家都不敢误了农时,如果今年收成再不好,又会饿死许多阿哈了。”

    黄胜道:“那么这个叫塔姆达的建奴马甲为何还在这里?他家就不要种田吗?”

    狗儿道:“他是为了找弟弟塔骨堪,求牛录额真让他在这里留几日。”

    原来如此,黄胜终于松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没有了敌情,消除了戒备状态,此时只感到浑身酸痛,一丝力气都没有了。

    这时听见黄明理的声音:“黄明道你快来,这位明军兄弟好像还有口气,应该还活着。”

    随后就是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黄明道的声音响起:“没死也跟死了差不多了,我掐人中这么久都没有反应。”

    黄胜道:“黄明道,你把那位明军放平,暂时不要动他,等我休息一会儿去看看他。”他累坏了实在懒得动。

    大家休息了大概不到半个时辰,黄东山给大家拿来了食物。大家吃了些东西后,黄胜恢复了些体力,安排所有人开始打扫战场。

    他自己来到那位明军身边看伤情,体温正常,呼吸也正常,身上中的几支箭已经被拔出来了,箭矢入肉不深,血也流得不多。

    黄胜试着按了几个穴位毫无反应,判断他是后脑遭到重击深度昏迷,运气好自己能够醒来,运气不好就成为植物人。至于何时能够醒来只有天知到。这小子有血性,总不能就把他抛弃在这荒郊野地。

    黄胜想了想做出了决定,现在自己已经缴获了八匹马,完全有能力把这位明军送到宁远中左所交给那里驻守的明军,而且他有可能就是那里的兵丁,明军总应该有随军医生才对,或许医生有办法救他一命。

    黄胜洗掉了满身血污,换上了文士服,佩戴了象征有功名在身的文士巾。其他几个人知道要去城里了,也都把自己收拾了一下,黄东山把狗儿的猪尾巴剪了,两人都戴上了帽子。

    两次伏击战,有惊无险,收获巨大,银子就搞了六百多两,还有些金首饰,珠宝之类的东西。有骑弓、步弓各三张,斩马刀一把,虎枪两杆,顺刀两把。锁子甲两副,棉甲三副,铁甲两副,还有许多东西不急细看,统统带走。

    黄胜一行来到离宁远中左所五里,被一大群明军骑兵发现,他们马上就被团团包围了。还好黄胜一身大明士子打扮,很醒目,明军没有乱箭齐发,把他们射死当场。

    天启二年八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老大人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他虽然心里实在不愿意辽东这个浑水,多次上奏本提出辞呈,无奈木匠皇帝就是不准。

    此时辽东战局糜烂兵无战心,老大人无可奈何只有采取守势。一到任马上着手实施保正山海关固若金汤的大计划,他认为欲保关门,必先固辽西。欲复辽东,亦必先固辽西。他制定了战略计划,积极部署关宁防线。

    天启三年九月,孙承宗老大人命祖大寿修复宁远,并令驻军尽速恢复山海关至宁远沿线被焚弃各城。召辽人回故居,垦荒屯田,重建家园。又发展采煤、煮盐、海运等事业,以充实民力。

    随着宁远城防的日渐巩固,他想把明军防线往前延伸到被建奴攻取后搞了一次拆迁后放弃的锦州城。如果能够恢复锦州,政治意义可就不简单了,那可是光复故土的功劳,虽然建奴根本没有要这个地方。

    所以今天黄胜正好一头撞上了,护送辽东经略孙老大人一行亲自来前线实地考察的关宁骑兵。一瞬间人喊马嘶闹哄哄一片,黄胜不慌不忙一个人大摇大摆走到那些骑兵队伍前。

    他昂着头大声呼喝道:“我乃大明广宁府士子,带家丁四人报全家二十余口被建奴杀害之仇,经过血战斩杀真奴三人,并且救得一位大明兵丁。”

    黄胜接连高喊几遍乱糟糟的声音才渐渐地小了,一个百总军官越众而出来到黄胜面前。他眼睛斜了黄胜几眼狐疑道:“这位相公,你真的杀了三个建奴?救了大明兵丁?那位大明兵丁何在?”

    黄胜见在场的人马火红一片,大明的军队崇尚红色,战袄也是红色的。一时间也搞不清有多少人,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这小子不敢黑了自己。

    他大大方方让黄明道把建奴的三颗脑袋扔在了地上,那个百总看见了人头,喜不自胜,跳下马拎起仔细查看真伪。他把三个建奴首级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才放心了。

    百总恭恭敬敬来到黄胜面前一抱拳道:“公子真不简单,有如此厉害的家丁。首级都是成年男子,个个都是真奴。公子你立下大功了,今天孙老大人也在这里,得了这个彩头应该会给公子厚赏。“

    他看了看地上的人头又道:”公子,能不能打个商量,由本官带着这些首级去回禀大人?公子放心有这么多人看着,某不会吞没了公子的功劳。“

    黄胜道:”如此甚好,就有劳将军了,我们还把这三个建奴的铠甲和兵器都缴获了,将军可以一并带去禀报大人。“

    黄胜看着明军兴师动众来了许多人,知道他们应该是得到了不准确的探报,以为有大股建奴来袭,道:”将军也请放宽心,我们一行从西面而来,除了被我们斩杀的这三个建奴,并未发现其他建奴人马。“

    这个百总是总兵官马世龙的心腹家将,名叫马世虎。他带的这个百总是马世龙的家丁队,一路保护孙承宗老大人来到宁远中左所。

    在一个时辰前,得了派出的哨马探报,前面发现建奴骑兵,人数不详,己方跟建奴前锋接战三人没有能够回来。这跟总兵官马世龙收集的情报不符。

    马世龙大惊失色,他就是得知这里没有危险,才敢保孙大人来此地。如今敌人出现,敌情不明如何是好?他赶紧安排心腹家将马世虎点齐了一个千总的骑兵来探查建奴兵马的虚实,自己召集众将准备护着孙大人开溜。

    就在宁远中左所里的明军收拾行装准备转进时,心腹家将喜滋滋来报喜了。马世龙得知情况后大喜,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他干脆把马世虎带到孙大人的临时官厅。让自己的爱将能够多在上官面前多露脸,是一种提携手下的方式。

    孙承宗大人捻着胡须听完了马世虎的禀报有些动容,让他赶快把那位英勇的士子带来一见。这时黄胜一行已经被一个千总的骑兵簇拥着进了宁远中左所城。

    一个姓尤的百总已经得知黄胜救回一个大明兵丁的消息,匆匆忙忙赶来,早上去探查的明军哨马就是他派出去的。他看了昏迷不醒那位被救出的兵丁,正是他麾下夜不收李大钢。尤百总对这个兵丁印象深刻,是他队伍里的刺儿头。

    李大钢是个脾气火爆的硬汉,个人技艺十分了得,可惜老是惹是生非,上官都讨厌他。他虽然屡立战功,也都是功过相抵,至今还是大头兵一个。

第七章:否极泰来

    尤百总挥手叫过几个手下把李大钢抬回去了,对黄胜说了几句不咸不淡感谢之类的话告辞而去。不一会儿,前去回禀军情的百总马世虎兴冲冲来了。

    他见到黄胜就笑呵呵道:“公子,难得您今天交了好运,孙督师让您前去参见呢。”

    孙承宗可是明末牛人,黄胜如雷贯耳。这位老先生官居一品,老而弥坚有血性,曾经以七十多岁高龄率领家中子侄、家丁死守高阳与建奴血战到底,最后城破慷慨就义,他家被建奴斩杀一百多口。

    他现在是辽东和山海关一带的最高长官,而且是文官,是帝师、是阁老。大明朝以文制武,文官为大,武官哪怕是一品总兵官都得听从一个五品兵备的调遣,兵备道就是朝廷用来管理兵马钱粮的文官。

    一品大员孙承宗在辽东是多么牛掰的存在,就可想而知了。自己运气不错刚刚来到大明,就能够见到这位封疆大吏,黄胜不敢怠慢连忙随着马世虎来到了官厅。

    黄胜乃是士子,见了如此高官应该叩拜才对,可是他不理这一茬,而是恭恭敬敬抱拳以学生之礼拜见。

    官场,其实官做得越大越不在乎这些虚礼,显得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反而是那些小芝麻官怕别人轻视,故意端着。孙承宗大人见到一身儒服打扮的少年郎,心里有些喜欢,对黄胜口称学生以师礼参见毫不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