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江池畔见过之后,我等就派人前往庐州调查小友的身份。”

    听到这里罗彦心中一紧,眼神也随之严厉起来。

    倒不是因为气愤,对方越是这样做,越能说明对方对自己的看重。但是,自己得到系统前后,差别也着实有些大,这点非常值得人怀疑。

    陆夫子等人时刻盯着罗彦的神色,这会儿见到罗彦眼神的凌厉,还以为是罗彦因为这个有了意见。若是个普通人,陆夫子看到他这样的表情肯定不会再抱拉拢的心思。但是罗彦不一样啊,能够随随便便把海水晒盐的方法送人的,要么是自己傻,要么对于这样的东西人家还不值得当做宝。

    毕竟还是对罗彦有着好感,所以陆夫子在内心里还是希望罗彦能够投靠到秦王的阵营里来。于是乎急忙解释:“毕竟如今朝堂局势有些复杂,想必小友在秘书省里也有所耳闻,所以我等也不得不慎重。小友的才华,也不是能在秘书省呆长久的。”

    听到陆夫子的解释,罗彦反而放心了。对方没有怀疑自己的变化,还这么急着解释,明显地特别看重自己了。

    想清楚这一点,罗彦也就摇头:“夫子多虑了,这件事情小子也明白,只是毕竟被人怀疑,心里还是不会好受的。”

    这个时候孔颖达又跳出来:“嘿嘿,小子,谁都知道这用人不疑的道理,但是谁又能真正对一个陌生人没有戒心。也就你小子是个怪才,这才如此匆忙地找你,要是别人,怕不得有好些年时间,才能与我等像今天一样同一桌饮酒。”

    坐在罗彦身边的于志宁深有同感:“是啊,我等几人不像那些武将一般是与秦王殿下有生死的交情,所以每每有新人,不得不花好大一番功夫来考查。”

    旁边的李玄道以及盖氏兄弟也是一阵唏嘘。

    见罗彦神色已经很坦然,陆夫子就继续说道:“至于授官这件事情,其实是我吩咐不要插手的。前些日子,罗小友仅仅是与我等见了两面,这太子的势力就已经下手了。那时候还没有完全查清楚小友的身份,我担心是太子一方的苦肉计,所以索性不管。反正能把人从秘书省拉过来的办法很多。”

    “哦?”这下罗彦倒是惊讶了。秘书省如果没有像编修史书这样的事情,一般也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虽然罗彦以前也自我安慰说见皇帝的机会多,其实皇帝哪有那个时间去外皇城转悠。

    但是听陆夫子这么一讲,似乎在这些大人物的手里,从秘书省往外边弄个人挺简单。

    见罗彦疑惑,李玄道就开口:“小友不会忘了前些时候的条陈吧,我等已经将奏疏写好,虽然是以秦王的名义,但是上面还是说清楚了,这些都是小友的建议。所以,就凭这个,小友就可以去一些上等县做一任县尉然后升官了。”

    罗彦先是一喜,但是想到自己的成就任务,还有就是接下来秦王与太子的博弈,罗彦还是开口拒绝:“这件事情怕是小子要辜负各位的期望了,小子之志,不是这官要做多大。”

    这下子可就彻底让陆德明这些人惊讶了,还有人不想自己官大的。

    看着众人一脸的奇怪,罗彦心里是一阵暗爽,装逼的时刻终于到了,要的就是你们这个表情:“小子之志,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小子才疏学浅,怕是还要在这秘书省多待几年。”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让一众大佬呆若木鸡。

    ps:今天更的晚了,见谅。到白天的时候,开启两更时刻。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大家。

第二十四章 成功加入秦王势力

    看到这些在后世大名鼎鼎的牛人们,面对自己的几句话就被震的哑口无言,罗彦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不过,虽然是抄袭了横渠先生的名言,但是,罗彦被系统裹挟之下,这么说也没有什么不可。难道要让他在这些大佬们面前说,啊,本来我就想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结果被系统胁迫了,要跟你们一样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还得成为一代文宗。

    罗彦相信,他要是敢这么说,不用系统收拾他,在场的这些人就能把他拉回去当妖怪给做了。不是谁的智商都低下到随随便便让人糊弄的,尤其是这些人。能把李世民扶上皇位,智商和魄力哪个会少了。

    惊讶过后,众人开始对罗彦的志向敬佩不已

    “小子,孔府藏书过万,你随时可以过来借阅。”孔颖达率先表态。毕竟是孔圣世家,历次战乱,有了先祖的庇荫,他们经受的损失总是最小的。因此,其藏书之丰富,恐怕也就只有秘书省可以比得上。而且,恐怕里边还有不少的孤本,这才是最珍贵的。

    孔颖达的表态可是让众人羡慕坏了。孔子世家藏书丰富,相应的对书籍的保护也十分严格,基本轻易不外借。在座的几人,虽然都能够从孔府借书出来,但是远远没有孔颖达给罗彦的条件这么好。

    盖氏兄弟跟着说:“这可真是把我兄弟两羡慕坏了,孔助教家的书,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借出来的。上次我借了一册孤本,居然费了两坛剑南烧春。”

    又是一番调侃孔颖达小气之后,陆老夫子说道:“这书也有了,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友若是平时有空,尽管来国子监找我,你我二人可以探讨一二。”这算是变相地要教授罗彦了。

    陆夫子的才华,在这大唐算是顶尖的了,要是这会儿他放出风声要收弟子,怕是排队的人能绕长安城好几圈。之所以不直接收罗彦为弟子,也是考虑到罗彦的成长速度和他将来走的路。陆夫子虽然学问是专精,但是其他方面也只能给罗彦提些意见。

    随后就是李玄道等人在其他方面的承诺。基本上,在今天过后,罗彦就就算是正式加入了秦王府的势力。

    但是这会儿问题又来了,这海水晒盐的奏疏上罗彦既然不愿意署名,那么到底该以谁的名义送上去。

    既然被这些人承认,罗彦也就毫不客气,直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奏疏还是由秦王写好,快马送来长安,就以秦王署名。这样一来,陛下碍于秦王的面子,不会让太子彻底得了好处。”

    罗彦这样的决断,出乎了众人的预料。虽然罗彦刚才就表示对于这份功劳他不粘手,但是按照罗彦现在的办法,完全是把他自己摘得一干二净,这让众人很是难为。

    “进之,你真的打算置身事外么?要我说,我们之前写的奏疏完全可以递上去。至于陛下酬功,你可以再以初入仕途资历不足为由拒绝,这样至少可以让你简在帝心。这样将来外调或者升迁,也就好办一些。”由于这会儿众人已经把罗彦当做是同辈,也就直接称呼罗彦的字,李玄道如是劝解罗彦。

    “诸位前辈多虑了。正所谓有大忍耐者必有大图谋,这个时候早早地简在帝心,怕是要揠苗助长了。小子还年轻,简在帝心的机会有很多,不必急在一时。”罗彦很是傲娇地说道。

    看到罗彦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众人也就不必多说,开始商量起这件事情的最佳利用方案。

    秦王一直以来都是以军功鸣世,所以与太子一系长时间呆在长安相比,文官的势力还是要弱一些。按照以往李渊对太子一系的偏袒,哪怕这件事情是秦王的建议,到头来最大的好处还是要分给太子。

    众人对于这样被动的局面很是无奈,这要是在山东打仗,你李渊再偏袒,敢这么明目张胆么。到了长安就不一样了,文官力量的博弈,比军事上的直来直去,那就复杂多了。

    商量了很久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众人再次陷入沉思,一时间,雅间里寂静到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见。

    罗彦毕竟是个官场初丁,因此很多人事任命他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从大致的方略上边来思考。海盐可是个聚宝盆啊,每年通过海盐制造的利润怎么说也抵得上十分之一的国家税收了吧。考虑到海盐的大规模生产,罗彦的心里就热突突的,这得是多少钱啊。

    想到这里,罗彦顿时开了窍。前世看过不少辫子戏,里边可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这江南官场的窝案特别多,尤其是淮扬地区,官员奢侈到不拿黄金当钱。并且是去一个陷一个,简直就是深不见底的泥潭。

    这下罗彦的心思活络起来了。既然拿不到利益,那么可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那不就行了。

    盐政可是国之重器,那么到时候新生的缺少说也得四品。太子一方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