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记忆力的同时,脸色也有些难堪。尤其是那些被点到了名字的的人,此刻更是憋得脸色通红。

    “罗彦,你这是挟私报复。”无言以对的这些人只能重新构陷一个罪名安在罗彦头上。不过,显然让他们失望了,罗彦确实承认了:“我确实在报复。但是,是不是先把你们恶意构陷的事情说清楚。”冷笑着,罗彦压根不怕事情闹大自己遭难。

    听完罗彦的话,这些人脸色一阵铁青。虽然罗彦的官衔不高,可是被人家在朝堂指责恶意构陷,这得多大的罪责?

    “行了行了,尔等也不要再炒了。方才罗彦念道名字的这些人,罚俸一个月。至于罗彦你,虽然事出有因,但是私心甚重,也罚俸一个月。至于这灭蝗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今日下去,便由中书省通传京畿,勿令京畿道各地都奉行罗彦所说之法。此外,京畿道外,也要让地方州县时刻观察,一旦有蝗灾的迹象,立刻依此法处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李世民心里也相当高兴。从罗彦这篇详细的灭蝗论里头,他发现要是完全按照里头说的做,效果必然是非同一般的。

    没有再给罗彦许诺什么,此时李世民就等着,看一个月以后,京畿各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满朝文武,在一声退朝中,怀着复杂的心情各自散去。田假中被忽然叫来朝会,还遭遇了这样一件蛋疼的事情,群臣心里头说没有什么不痛快,那绝对是假的。罗彦那会儿三个问题的一番抢白,让很多人心里头也陷入了迷茫。这天灾到底是怎么回事?

    房玄龄有些深色复杂地走过来,对着还站在那里的罗彦问道:“进之,方才你那三个问题,在你心中,到底是怎么看的?”

    房玄龄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他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原本转过去正要离开的身体,一个个都停下了脚步,静静站在那里等候罗彦的答案。

    “旱涝是天灾,各个州县却年年兴修水利,而户部更是将此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一个方面。蝗灾也是天灾,难道就要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在我看来,凡有损生黎有损社稷的,即称之为灾,不过是邪祟,哪里还能代表天意。生老病死都是天意,那我等生病就医都是逆天。如此看来,天意不过是催我等活得更好罢了。”

    有感于这个时代眼界的狭隘,罗彦一番话,说的房玄龄有些晕乎。可是个中的道理他却是听明白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拍拍罗彦的肩膀,笑着说道:“亏我等痴长几十岁,却是没有你这个后生看的通透。你说的对,凡是有损生黎社稷的,都是邪祟。而今,我等便与这蝗灾斗上一斗。”

    凡事讲究个师出有名,这灭蝗大事,正好假借罗彦所说的这番话。想来从此之后,便无人再敢说什么蝗灾是天意了。

    蓝田县。

    陈玉如这两天日子过的很艰辛。听了罗彦的建议,他是想也没有多想,便依照吩咐下发了文书,告知四里八乡必须按照文书上边所说的去做。为了最大可能地保证这件事情能够施行下去,他甚至借用了罗彦的名头,告知百姓这是罗彦星夜前来告诉他的。

    可是,他想得实在太过乐观了。百姓们爱戴罗彦是不假。可是数百年来对上天的信奉,完全盖过了对罗彦的信任。虽然各个乡村每天都传来拣出蝗虫卵几斗的消息,或者就是用铁耙耙了多少地的汇报。可是真正到了田间地头去看,土地哪里有动过的痕迹。之前汇报上来的,完全就是糊弄人的。

    更有些顽固的老人说道:“蝗灾是上天降下来的灾祸,哪里是罗彦那种毛头小子能懂的。不要反抗,乖乖承受着便是。”这样的话传到了陈玉如的耳朵里,简直气得他暴跳如雷。

    这一刻,他是多么希望蓝田县明事理的人多一些。偏生这件事情只是他和罗彦两个人在做的,压根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应允。原本依靠劳役和赈济都是可以强行将这件事情摊派下去的,可是没有正式的文书下令治蝗,他这么做可就是违规的。眼看着田间的蝗虫越来越多,陈玉如是心急如焚。

    罗彦走后的第三天,陈玉如心情苦闷地坐在衙署中。正要准备再次下乡劝说那些顽固的老农必须灭蝗的时候,忽然听到外边有人说京中来了文书。

    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内容,可是光是从京城来的,就足够让陈玉如重视了。待驿卒将文书奉上,陈玉如在回执上签了名,差人给这驿卒一些赏钱,这才进屋翻开文书查看。

    “闻京畿各地有蝗灾迹象,特令各个州县以如下方法严格处置……”落款,赫然是户部的官印。陈玉如大叫一声好,连日来的苦闷一扫而光。

    带着文书走出门外,只听他喃喃自语道:“这下子终于可以放开手做这件事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真有人阴奉阳违

    朝堂上的一番激辩之后,罗彦的建议最终还是得到了实施。

    对于这一点,罗彦还是有些得意的。防治蝗灾本身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是自己在百官的反对下强行说服了李世民。放到谁的身上,轰轰烈烈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都是极为舒畅的。何况,现在罗彦想起当时在朝堂上那庞峯城憋的有些发紫的脸,还有那些满怀恶意的官员心虚的表现,罗彦心中就更是痛快。

    罗彦比较庆幸的是,自己没有被李世民拉出来当什么处置使。说是处置使,不过就是临时救火的官职。这京畿道有蝗灾的预兆,偏偏又是他罗彦发现端倪的,而且详细的处理办法也是他提出来的。按理说,这个职务是非他莫属。

    可是罗彦自己还有任务在身,要是连续几个月去搞蝗灾处理,这学生还教不教了?任务是硬指标,要是错过今年,那就得再等一年。时间太长,罗彦可不放心。

    而且蝗灾的治理办法自己在条陈中已经写的非常详细了。随便找个人上去,只要熟读条陈,基本上就和他亲自上阵没啥两样。

    不过这舒服的日子也就是持续了几天,很快他便不得不带着阿全,动身回金州去了。这田假还是短了些,还没享受一下京城风光呢,就已经到时间了。策马回头看长安城门的时候,罗彦不禁感慨一声。

    心里还牵挂着蓝田的百姓,罗彦这次没有直接从子午关前往金州,而是特意绕了路,想要在蓝田看一看,然后出蓝田关,取道商州,绕一个圈子返回金州去。

    这样虽然路程是遥远了一点,可是一路上看看灭蝗的效果,同时见识一下其他地方的风情,也是极好的。

    蓝田的灭蝗工作做的确实很好,一路走来的两三个县,也就蓝田做的更加细致和彻底,这一点罗彦感觉很满意。对于陈玉如做的事情,让阿全从乡民口中打听到的情况已经让他点头不已了。想来,就冲蓝田蝗灾治理的情况,今秋吏部核查的时候,就能够给陈玉如一个上上了。

    没有打扰陈玉如,罗彦就这样静悄悄地和阿全主仆两人在蓝田转悠了一圈,然后离开。

    蓝田关虽然依山而建,可是山并不高,一道关卡过后便是商州的治所商县。虽然不属于京畿,也不属于关内道,可是商州的旱灾情况和京畿地区也是如出一辙。毕竟这里可不像是金州一样,有着秦岭阻隔,气候条件基本上没啥太大的差别。

    因为陈玉如的大手笔,如今在荒郊野外居然也能看到捉蝗虫的乡民。对于蓝田这样的情况,罗彦还是很开心的。站在关前等候核验身份过关,罗彦还有心思听那些乡民的谈话。

    “我说,这罗县令还真是神了。我等活了这么久,今年才知道这蝗虫喂鸡比用谷糠喂鸡更好。这几天,我家那十来只鸡都能看出来肥了好几圈不止。”

    “那是,罗县令是什么人,那可是百年难遇一个的好官。知道这点事情,还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惜罗县令才在蓝田呆了几个月就走了。算了,还是说说今天收获如何吧?”

    “今天收获不错,我这里差不多捉了一篮子。还是这关口处蝗虫多啊,县中如今能够捉住大量成虫的也就这里了吧。”

    “是啊。这地儿毗邻商县。那些懒汉一个个的都在求神仙,哪里想着捉蝗虫的事情。因此这里每天都有大量虫子飞过来。嘿,要我说啊,这商县的百姓也是倒霉,据说新上任的县令是个不管事的。虽然朝廷下发了文书要灭蝗,可是没有县中的扶持,大家都没有那个心情。”

    “嘿嘿,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