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人将茶端来,庞统接过亲手奉上,方绍起身接下,笑道:“士元真是的,你我之间讲究什么客气,我自己来。”

 

     讲究过一番客套之后,庞统感慨道:“中正呀,想当年先帝东征西讨,你我辅佐于左右,并肩而战,那是何等激荡的一段岁月呀。”

 

     方绍也叹道:“是啊,此时想想,那些激荡的岁月,恍如昨日一般,只可惜现在我们都已青春不在,老啦。”

 

     庞统呵呵一笑,豪然道:“老不怕,就怕没给后世留下点什么,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庞统说到这里,已经开始有所暗示。

 

     方绍浅饮过一口茶,脸上忽然现出几分歉然之色:“士元说得对啊,其实这些天我一直也在想这个事情,你我当初联手辅佐先帝,打下这大大的江山,如今却何苦各执一念,徒做那无用之争呢,仔细想想,你我都是想为大江的社稷好,想为后世留下点有用的东西,目的其实是一致的。”

 

     方绍的话也在暗示,而且暗示得更明显。

 

     庞统限珠子一转,随即会意,便道:“中正你说得不错,说到底,你我虽然有所争论,但目的却是一样的,却不像某些人那样,明是为国,其实却是为一己之私。”

 

     方绍叹道:“是啊,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曾经的那个人一心为大局设想,而今却怎会变得这般自私,莫非权力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理想不成?”

 

     很明显,他二人口中的“那个人”,自然就是诸葛亮了。

 

     “唉一一权力这玩意儿,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没有了平衡,只会迷失在权力之中,最终为其所吞噬。”

 

     庞统所谓的平衡,指得即是他们三人之间的相互制约,而他口中的“没有了平衡”,显然又是暗指如今方绍倒向孔明那边对付自己。

 

     方绍摇了摇头:“士元所说,我又何尝不知。其实我也想把那人从权力的泥坛中拉出来,只是我一人势单力薄,除了退让屈从,还能怎么做呢。”

 

     方绍间接的解释了自己今日在朝上,为何会授意糜太后,做出准备倒向孔明那边举动的原因。

 

     这般低调的跑到自己这个政敌这里,拐弯抹角的说了这么多“不该说得话”,聪明的庞统这时总算明白了方绍的用意何在。

 

     心中顿是大为兴奋,庞统拉近了与方绍的距离,诡笑道:“中正你并非势单力薄,如果你我二人能齐心联手,必能将朝中的权力结构,重新的拉回平衡上来。”

 

     方绍神色一振:“士元兄,你果然愿不计前嫌,助我一臂之力吗?”

 

     庞统哈哈大笑:“我早说过,你我之间之争,都是出于一番为国之心,何来’前嫌’之说。”

 

     方绍点了点头:“士元兄既是倾心向待,那我也就不相瞒了。其实我也早有此意,今日朝上之事,只不过是为了麻痹那人而已。若你我二人能够联手,必可给予那人出其不意的一击。”

 

     方绍终于道出了他此来的用意,庞统也总算搞清楚了方绍今日在朝上所为的用意,心中暗赞司马懿料事如神,果然到最后方绍还是要跟他那老师诸葛亮翻脸的,而且翻脸之前还耍了这么一个阴招。

 

     二人又是一番合计,方绍方才带着与庞统的秘密协议而去。

 

     方绍走后,司马懿从屏后转出,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之笑,仿佛在说:瞧吧,方绍那小子的所作所为,的确都在我司马懿的预料之中吧。

 

     “仲达,先前我们还在忧心如何足艮方中正联手,现在他自己倒主动的送上门来,这件事你怎么看?”庞统问道。

 

     司马懿抚须笑道:“方绍与我们联手之心毋庸置疑,我们自可与其联合整垮诸葛亮。而方绍主动与诸葛亮决裂,他这番做法,必然会令荆襄士人大为不满,到时候诸葛亮一垮台,这些人更会蜂拥的倒向士元兄,到那个时候,再整垮他方绍就是轻而易举之事了。”

 

     司马懿的分析,庞统是全盘赞成,此刻他志得意满,不禁是哈哈大笑,神色之中充满了鄙意:“方绍啊方绍,你号称鬼谋,终于还是有算错的一天啊,真是天助我庞统,哈哈一____,,几天之后,为糜太后大摆宫宴,庆祝生辰的诏命便由皇帝刘泰亲自下达,三辅的诸多官吏,以及朝中大多数的官员,统统都在人宫参宴的名单上。

 

     皇帝在诏书中也说了,近日大臣们为国事劳心忧思,皇帝摆下此宴,一则为皇太后庆生,二来也是慰劳群臣,潜台词就是调节群臣之间紧张而敌对的关系。

 

     诏书下达以后,群臣并无异议,并且纷纷上表,称颂皇帝和皇太后仁慈之德。

 

     于是,宫内宫外,争论的气氛渐淡,为皇太后庆生的喜庆之气却日渐浓厚。

 

     转眼半月已近,两天之后即是皇太后的庆生宫宴。

 

     这一天的晚上,方绍府中密集了诸多文武幕僚,姜维、邓艾、王平、王潘等心腹之臣皆集于此。

 

     方绍环看着阶下,以年轻面孔为主的幕僚集团,脸上涌动着兴奋,遂道:“众位即已集齐,我便可宣布决定了。”

 

     这时,王平忽道:“大司马,幼常尚未至,是不是该等一等他。”

 

     方绍冷笑了一声:“马幼常是诸葛丞相安插在我身边的眼线,这等重大的决定,我岂能让他来参加。”

 

     此言一出,众人的皆为之一震,他的精神随之激动起来,他们从方绍的眼神和口气中已然预感到,接下来必然有极为重大的事要发生。

 

     方绍环看着这些心腹之臣,这些人他用了十佘年时间方才聚集在身边的少壮精英之辈,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他就要用这些人完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深吸一口气,方绍肃然道:“我已奉皇太后密诏,两天之后的宫宴之时,率尔等引军入宫,一举擒拿庞统司马懿一千逆党!”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备为其主

    果然是个惊天动地的大计划。

 

     尽管群僚们已然猜测出**分,但当方绍亲自宣布出来时,众人仍难抑内心的激荡与兴奋。

 

     东征西讨,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他们对即将发生的斗争并不畏惧。他们之所以激奋,是因为他们知道,这场即将发生在帝国中心的战争,决定是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辱,而是整个国家未来。

 

     大汉帝国何去何存,将在两日之后决定。

 

     没有人反对,这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事业与命运,都紧紧的与方绍相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论出于私心还是对方绍的感恩,他们都必须无条件的站在方绍这一边。

 

     决定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对京城的控制。

 

     汉国目前的常备军大约有近三十万,其中外军约十五万,中军约十五万。

 

     外军中,一万驻扎于黎阳,控制黄河南北通道,一万驻扎于幽州,防备北方胡人及警戒辽东公孙氏政权,三万驻扎于兖州豫一线,这五万兵,主要用于对原魏国两河腹心一带的控制,五万兵马皆由魏延都督。

 

     在原吴地,同样驻扎了约五万兵马,由费棉、关兴、马岱所都督,负责监视,并镇压吴地的反抗势力。

 

     剩余五万兵马,则分散驻于益州、凉州、并州,主要为防备南中、西域及塞北诸胡。

 

     除此之外,汉廷尚有近十五万的中军,与同等数目的外军形成内外制衡的局面。

 

     这十五万的兵马,两万驻于陈仓一带,负责拱卫长安以西,两万驻于北地郡,负责拱卫帝都之北,另有约三万驻扎于弘农一线,用于应对来关东的威胁,此外尚有一万驻扎于三辅备郡。

 

     这总计八万的兵马,负责京城外围的防御。剩余七万兵马,则驻扎于京城长安,分别负责京城备门,以及皇宫的警戒任务。

 

     魏延出身寒门,又是方绍至交,一旦长安事变,原魏地司马懿一党的地方官吏若起兵造反,以魏延的能力足以平定。

 

     吴地士人基本没有参与到汉廷的争权夺利中,故无需担心因为京城事变而生叛,即使有部分人趁中央生乱起事,费样、关兴、马岱等辈虽然不是方绍最亲近的嫡系,但朝中的斗争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