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世血仇-第8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带领两个机枪连渡河摸过去,副营长带领炮兵连和警卫排,就在河边布置阵地,准备炮击杨各庄和南陈村。炮击时间为凌晨一点整,十发急速射以后,立即收拾炮具,然后在河边接应我们。”

    河北这里的河汊虽然多得一塌糊涂,但是水并不是很深。虹江河的水深也就齐腰深,涉水渡河并不困难。再说了,现在九月中旬,不冷不热,倒也没什么大影响。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734、抓了条大鱼

    警卫排和炮兵连那边留下了72挺机枪,柯羽新手下的两个机枪连450余人,竟然携带了300挺捷克式轻机枪,另外150人全部携带弹夹充当弹药手。

    也难怪魏冲大手笔,因为上次从大沽造船所和飞马货轮里面,一次就抢劫回来1280挺捷克式轻机枪,子弹四千多万发,现在不用白不用。

    所以每一个弹药手都携带了12个弹夹和三根备用枪管,再加上机枪手身上的3个弹夹,一挺机枪就是15个弹夹300发子弹。300挺机枪就是9万发子弹,一轮突袭过去,应该给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机枪营长柯羽新只带两个连是经过考虑的,因为小鬼子的一个骑兵联队,下辖4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有马步枪119支、轻机枪2挺;1个重机枪中队,下属2个小队,有重机枪4挺;还有一个联队部,下属护旗小队、通信小队、补给中队;算起来也不过两千多人。

    柯羽新认为自己300挺机枪,算起来一挺机枪也就对付不到十个人。再加上一顿迫击炮的突然袭击,敌人肯定有一阵子乱套。这样的偷袭战斗,以击溃原则,难度并不是很大。

    这人类啊,都有一个相同的毛病,那就是贪婪。贪婪是魔鬼啊,可惜人类经常忘记。

    俗话就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头两边都输光。

    走着走着,柯羽新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师长魏冲下达的第二个命令,让机枪营完成偷袭之后,返回雄县带上弹药箱,然后途行军赶到房山独立团那边去接受新的作战任务。

    热河方面军,从来都是马背上的步兵。这一次需要偷袭敌人,目标不能太大,所以机枪营的战马就没有带出来,营长柯羽新今天就觉得很不方便,所以他就想抓一批战马带回去。也不要太多,800匹就够了。

    心中念叨抢劫小鬼子的800匹战马,这还叫不多!

    可见白书杰的兵都是在蜜罐子里面长大的,没有吃过苦啊。他们不知道这世道是多么艰难,也不知道小鬼子对于战马是多么宝贵。

    古人云过了:一念之差,咫尺天涯。

    列宁也曾经警告苏维埃党内的人:“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继续向前多走一步,那就会变成谬误!”

    1937年9月15日凌晨1:00整,虹江河西岸的井田营,突然飞起24只黑乌鸦,分成两组怪叫着,分别扑向河对岸的杨各庄和南陈村,随后就是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紧接着就是一批又一批的黑乌鸦,争先恐后扑了过来,爆炸声此起彼伏,比放鞭炮热闹多了。

    24门迫击炮十发急速射,那就是240发炮弹,在这夜深人静之际爆炸起来,的确具有惊天动地的效果。

    有了炮声掩护,机枪营长柯羽新再也没有顾忌,命令部队跑步前进6公里,然后才一线展开。

    结果两个连分散开来,300挺机枪间距20米,拉开了一条6公里的防线,竟然在杨各庄和南陈村西面200米左右,组成了一道庞大的火力网。

    两个连长都不是傻子,一看营长的架势就不像一般的击溃战,这是要对小鬼子实施毁灭性打击!

    如果是击溃战的话,就会把自己的强大火力集中在一个部位,趁着敌人混乱之际实施突袭,然后开始赶鸭子。兜着敌人的屁股一通猛追,能打死多少就打死多少。

    这种赶鸭子的方法,属于偷袭战最安全、最省力的方法。热河方面军总司令,白书杰也多次强调过。

    可惜机枪营长柯羽新把白书杰的这句话忘记了,就记住了另外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此刻的心态就是:“要么留下小命,要么留下战马,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不把战马留下,一个也不准走!”

    小鬼子,穷啊!巴掌大的小岛,连养活人都成问题,又能养活多少战马?对于小鬼子来说,战马比人值钱!

    突如其来的炮击一发生,第6骑兵联队的联队长猪木近太大佐,就知道现在组织骑兵反击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也来不及。

    因为敌人的炮兵阵地在河对岸。等你赶过去,敌人也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猪木近太大佐发出去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机枪中队,立即保护战马转移!其它中队立即组织防御,骑炮中队立即准备反击。”

    文中交代,小鬼子的骑兵联队里面,有一个重机枪中队,这是最普通的配置。但是这个第6师团刚好有些意外,和别的部队不同。

    原来,这个第六师团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自从碰到了“支那魔鬼”白书杰,从1933年开始就走霉运。

    在攻打阜新的过程中,第23联队丢掉了两个大队被打残;后来在抢占赤峰的过程中,第13联队被全歼;占领多伦之后,重炮联队的大炮全丢了,炮兵变成了步兵不说,担任掩护的骑兵联队又被打成残废。

    1936年初,第6师团才勉强返回本岛整补。好在谷寿夫及时接手师团长一职,第6师团才起死回生。

    谷寿夫这个老杂碎,生于1882年(明治15年)12月23日,冈山县农民出身。

    他参加1904年2月8日至1905年9月5日的“日俄战争”立功,事后还写了一本《机密日俄战史》,据说很有价值。小鬼子说他对日本陆军的军政和军事教育方面有很大贡献,然后开始了晋升之路。

    因为他在小鬼子的军界很有“人气”,所以这一次第6师团的整补,不仅重编了第13联队,而且都是超编完成。整个第6师团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32000余人。

    比如说猪木近太的这个骑兵第6联队,那就和别人只有4个骑兵中队不一样。他下辖6个骑兵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还有一个骑炮中队!

    如此一来,别人的骑兵联队不到三千人,结果猪木近太的骑兵联队却是3758人,相当于别人的1。5倍。

    有了这些底气,猪木近太遭到突然袭击的时候,却并没有惊慌失措。只要战马不丢,或者不遭受太大的损失,猪木近太都不着急。所以一没有发电报“请求战术指导”,二没有下令部下突围。

    联队长不着急,所以下面的小鬼子自然就有了主心骨。虽然迫击炮弹铺天盖地落下来,不时就有好多小鬼子被撕成碎片飞向空中,然后洒下一片血雨。

    但是人家小鬼子真正做到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被炸死的是短命,活下来的走大运。”

    就这么地,四十几个小鬼子冒着头顶上不断落下来的炮弹,竟然把6门75mm骑兵炮推了出来,看样子要反击虹江河西岸的敌人炮兵阵地。

    被炸死了十多人以后,6门75mm野炮终于架起来,而且炮手紧盯着飞过来的迫击炮弹,紧张地计算炮击参数。

    可惜的是,猪木近太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敌人胆大包天,现在就埋伏在自己临时指挥部西面不到三百米的地方,也不担心被自己的迫击炮给误炸了!

    机枪营长柯羽新,手中的望远镜就一直没有放下来。借着炮弹爆炸的火光,他把敌人的所有动作都看在眼里。

    下面的连长、排长有样学样,都端着望远镜死死地盯着小鬼子在那里忙活。对于小鬼子能够在这种极端被动的情况下,仍然不惊慌、不混乱,大家从心里表示了应有的敬意,同时也提起了百倍的精神。

    对于战场上的勇士来说,和这样的对手作战,那就更能激发战斗的**,更能激发勇士们战胜强敌的坚强信念:老子才是天下第一,你他娘的算个屁呀!

    就在小鬼子的野炮兵躲在一个迫击炮弹爆炸的死角,准备把炮弹塞进炮筒子的时候,柯羽新一声怒吼:“给老子狠狠地打!”

    迫击炮的十发急速射还没有结束,轻机枪的第一轮打击开始了。

    200米,捷克式轻机枪的最佳杀伤距离。战士们都看见了4门75mm野炮,所以距离大炮最近的12挺轻机枪,听到开火的命令,全部罩向小鬼子的大炮。

    哒哒哒——叮叮叮——哧溜——轰!

    密集的弹雨打在野炮的遮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