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1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疯狂扫射,更多的日本兵甚至来不及逃出,就被烧成焦炭。

    不到半小时,躲藏在这片山坡里的日军就被全部肃清。

    这种打法,吓坏了阿拉山的驻守日军,见到自己的士兵被大火赶出山洞活活烧死,不得不死守每个洞口。这样一来,反而给陆战师和151步兵师留下明确目标。数十辆坦克掩护着步兵,根据洞口微弱的射击火光,来来回回反复争夺。只要找到一个,不是往里狂甩手榴弹,就是火焰喷射器伺候。等夺取洞口后,就学三排,用油管做成超大号喷射器,往山洞里狂喷汽油。

    正如廖长风所说,栗林忠道的最大问题,就是不了解中亚战争。面对比久米岛不知强了多少倍的苏军要塞和坚城,国防军早就锻炼出一套稀奇古怪却很实用的攻坚战术。像这种“火攻”战术,也是被逼出来的。当初在塔什干要塞的攻坚战中,为清剿阴暗弯曲的夯道和地下工事,不知多少将士倒在血泊中,最后部队打急了,干脆叫来油罐车,将满灌的汽油喷入这些工事。

    为对付琉球群岛的要塞和各种岩洞,海军陆战队早就改装出几艘专用运油船,还订购了数百辆用废旧坦克改装的重甲油罐车,就是要将“火攻战术”发扬光大。

    国防军火烧阿拉山的消息,让栗林忠道坐不住了,决定发动夜袭。凌晨一点,他亲率步兵发动了两次夜袭。但部队钻出岩洞后,却遭到疯狂地火力覆盖,尤其是连夜赶来的炮艇机更是无解,最后丢下足足两千具尸体,继续回缩姑米山当地老鼠。

    到第二天早上,两万名将士奋战一夜,消耗掉整整两千吨汽油后,阿拉山的日军已经不成气候。久米岛上的三角大阵,终于露出破绽。

    。

    。(未完待续。。)

第996章 台风(五)

    预想的日本偷袭舰队,并没有出现,当烈日再次光照琉球群岛,防备海上夜袭的陆军重炮营加入了酣战。身处孤岛,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在这种环境里,根本没有回旋闪避的余地,即使最普通的75毫米野战炮,也能从岛的一头打到另一头,所以岛屿争夺战从来就没有后方只说。

    对双方的数万名将士来说,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死亡,要么胜利。

    面对栗林忠道精心布置的久米岛防御工事群,陆战队和步兵师的战士几乎是一寸一寸的“啃”着前进,每前进百米,都要付出极大地代价。为尽早拿下,上午十点,舰队回来后,廖长风再次投入两个步兵师,还将三个特种工程装甲营送上岛,加强进攻。

    年轻的张天瑞背着电台,和战友趴在弹坑里,用瞄准镜搜索山坡上的日军火力点和工事。他是一名炮火引导兵,任务是找到目标,为后面的重炮提供准确坐标。虽然校射飞机越来越先进,却还是无法替代他们的任务,尤其在山地、密林和狭窄地区,人工引导依然是炮兵最重要的辅助手段。“那边!”战友的提醒下,一根75毫米炮管从山崖峭壁上伸出。可以看到,这个工事设计很巧妙,炮击窗口像一闪推拉门,门是由类似花岗岩颜色的厚钢板制成。每次开火后,日军都会迅速缩回炮管,关闭大门,等找到下一个目标才会重新开启。而且因为深入山崖,又背对大海,所以很难被炮火直接瞄准。但这次,引导瞄准它的,却不是不是普通火炮。“天后山。目标种类坚固花岗岩,高度122、标尺37、坐标。。。。。。。”

    “卧倒!全部卧倒!”

    “轰轰!”

    呼叫火力压制后,部署在奥武岛的两门305毫米“碾压机”重型迫击炮开始发威。这种近程破障压制的火炮,不如昨天的大口径舰炮那么威武,但绝对是步兵的最爱。使用了钨合金的460公斤特重型钻地弹,落在了炮兵工事的山顶,弹头轻易就扎入五米深的山体内。两次猛烈的连环爆炸,直接在日军掩体的位置上,炸出一个直径三十米的巨大缺口。整个工事,都随着碎裂崩塌的岩石飞上半空。弥漫的烟尘中甚至还能看到日本兵残破的尸体。

    “汽油机!冲上去!火力掩护!”受过严格训练,天天与海岛和各种地形打交道的陆战队反应很快。当掩体被炮弹掀飞后,立即有军官指挥炮火,集中火力压制掩体四周的零散火力点,步兵们也迅速向两侧迂回,引开敌人的火力,保护两辆模样奇怪的履带装甲车向山坡上爬。

    说奇怪,是因为这两辆装甲车模样非常怪异,看上去就像个极其厚实的巨大“方盒子”。这就是被士兵亲切称为“汽油机”的油罐坦克。油罐坦克。完全是按照36型坦克的防护标准改装的,连较弱的顶部装甲也得到极大加强,轻武器打在上面,连火星都溅不起来。但别以为它是为别人的油罐车。事实上它是一台可怕的全机械化纵火机器!伴随“汽油机”还有两辆步兵师的36型丙工程坦克。这种在中亚扬威,让苏军一筹莫展的工程坦克,喷着长达百米的火焰,一路碾压。当靠近“碾压机”炸出的缺口后。“汽油机”上面,伸起一根长达二十多米的可折叠喷枪,油枪慢慢升起。从二十米高的缺口探了进去。顷刻间,整整两吨高压汽油从喷口涌出,长达两百余米的高温油气流钻入工事深处的地洞,沿着最细小的通风口和裂缝,不断深入。躲藏在里面的一百余名日本兵刚庆幸从在重炮下逃过一劫,就被烈焰烤焦融化,甚至连呼喊都无法发出。

    论单兵能力、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日军绝对能在世界强军中排上号,但国家实力和对机械化作战理念的严重缺乏,让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打一场机械化战争。而中国国防军虽然不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搞全军摩托化,但他们有一位精通机械化作战的统帅,可以从二十年就普及机械化作战理念,然后集中财力物力去研究,并为陆战队这样的精锐部队,配备足够的机械化装备。这些装备中,既有制式的坦克装甲车,也有类似“汽油机”这种,纯粹由士兵按照消防车设计,自己拼凑的应急武器。但无论是制式还是拼凑,都说明部队已经摸索总结出机械化战争的思想和战术。

    山崖上火海肆虐,低海拔的日军永备工事也遭到灭顶之灾。对付这些工事更加简单,士兵们先在海滩上搭建起临时水泥搅拌站,然后用喷火坦克烧掉一切敢于反抗的对手,最后用铲车或工程坦克,将水泥混凝土倾倒在这些洞口。数十吨重的快干水泥混凝土,只需要几分钟,就会迅速凝结,里面的日本兵也将注定在黑暗和恐惧中慢慢缺氧而死。

    陆战队和步兵师的进攻不紧不慢,稳扎稳打,“碾压机”砸开缺口,“汽油机”和喷火坦克跟进放火,最后是水泥封门,只有实在是机械化爬不上去的地方,才会交给步兵一点点清剿。每抢到一个洞口,就肯定会有一根油管伸进去,然后就是几百上千吨的油气,喷入山体内大肆纵火。这种打法别说普通的日本士兵,就连栗林忠道都无法想象。

    到最后,为抵挡对手的凶猛攻势,日军甚至发动了“肉攻战术”。在一些对手会经过的路上,利用夜晚埋下空桶,让士兵抱着地雷钻到里面,然后覆土掩埋。等国防军经过,就引爆地雷同归于尽。还有些日本兵干脆全身绑满炸药,躲在山崖和峭壁间,见到坦克靠近,就引燃炸药然后对准目标跳下去。。。。。。。但这些疯狂的自杀性战术,也无法挽救久米岛败局。铺天盖地的炮弹、燃烧弹,专用破障钻地重型迫击炮,奇形怪状的喷火坦克,最后加上水泥堵门。。。。。。为一座小小的久米岛,就出动各类机械化装备数百件,动用数万吨弹药、向山体和岩洞灌了几千吨油气,还用宝贵的运输船运来上万吨快干水泥。。。。。。这里的每一项,都足以羡慕死靠节衣缩食,压榨民脂民膏,才好不容易武装起来的日本“皇军”。

    到4月20日下午,登上久米岛的各类中**队数量已超过八万,花数月修建,在日军眼中坚固无比的永备工事、岩洞和掩体,就剩下几处机械化设备无法攀登的孤峰山崖,其余全部被摧毁,近两万守岛士兵更是死伤大半。而对手,甚至已经开始在岛南修建机场,完全无视姑米山的残敌。面对这种再也无法挽回的败局,战前就明确表示不应该中国开战的栗林忠道仰天长叹。但更让他气愤的是,几天来,海军别说主力舰,就连一艘驱逐舰都没派来过,气得他直接给天皇发去了决别电报。

    “战局已临最后关头,目下弹尽兵寡,决作孤注一掷,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