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陆仁真正的目标是摆平安息,为此也是好不容易的才与罗马之间达成了协议。可是在这个时候撤军回去,陆仁又怎么向罗马那边交待?等到再打回来,并且再次的希望罗马能牵制住安息的时候,罗马那边会选择相信自己?

    所以说,很多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作出选择的。

    荀的战略眼光不用多说,所以他比谁都清楚陆仁目前的难处。好在他也不是真的想让陆仁在这个时候带兵回来,放弃目前中亚那边的大好格局。看看陆仁的脸黑得难看,荀就轻叹道:“上奏天子的表文,老夫已经连夜写好了,义浩你要不要看看?”

    陆仁点点头,荀就取出表文草稿给陆仁过目。上面的意思是说麻生明步和曹丕的那俩心腹是死于乱军之中,意义上属于平定藩国叛乱之中的“玉石不分”,这算是给陆仁推脱掉一些责任。然后陆仁向曹丕道个歉,并且请献帝刘协代为调解。当然了,陆仁这里会拿出不少的财物算作是对曹丕的补偿。

    这不是服软,而是一种政治上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争取道德至高点。用通俗点的话来说,麻生明步的死是属于陆仁的“无心之失”,毕竟藩国叛乱打得乱七八糟的,谁又能做得到面面俱到?因此荀找出来的这个说法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话又说回来,某些锅陆仁绝对不能去背,不然在社会舆论上真心不太好交待。

    不过陆仁和荀的心里都清楚,这种表文递上去无非就是和曹丕要打一打嘴仗笔仗,争取一下社会舆论而已,而曹丕既然是铁了心的要翻脸,那即便是献帝刘协的调解……好吧,献帝刘协本来就派不上什么用场的说。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舆论陆仁和荀必须得去争,因为争到了的话,至少可以对曹魏境内的那些个士家豪族产生一些影响,那么之前陆仁对曹魏方面用过几次的招数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再用出来,然后让曹魏的那些士家豪族去反对曹丕的出兵。这里也还是那句话,如果陆仁把这个黑锅给背实了,那等于就是触犯了华夏文化之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人伦大忌之一,曹丕的出兵行动就十分的名正言顺,曹魏的士家豪族也不好开口劝阻。但如果陆仁只是“无心之失”,那些士家豪族就比较好开口了。

    当然了,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说出实情,因为说了没用,没谁会认为曹丕会下那么狠的手,再说也没有证据去证明,回过头来的结果多半会是大家都认为这是陆仁在推脱罪责与陷害曹丕,那陆仁反而没有好果子吃……这种事,用陆仁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政治真他吗的黑暗”!

    这些还都只是“文”的,陆仁和荀都知道曹丕既然已经是铁了心要搞事情,那么陆仁这里辩解得再多也没用,曹丕只要一口咬定要找陆仁报仇就行,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要靠战争来解决掉问题。

    “荀公,辽州方面将要到来的战事就得看你的了。我现在不在夷州,你那边的事你可以便宜行事,用不着事事问我。相关的兵力调整、将领安排什么的,你看着办就行。”

    荀向陆仁很郑重的点了点头。对荀而言,辽州将要到来的战事不仅仅是陆仁的事,也是他自己的事。因为他知道,辽州地区一但落入了曹丕的手中,那么就意味着陆仁这里对曹魏方面的遏制能力会大打折扣。而陆仁对曹魏的遏制能力一但打了折扣,谁能保证曹丕接下来又会不会做出什么很过份的事,那些让荀难以接受的事……

卷三 第三百三十六回 难兄难弟

    马六甲北部。

    曹彰和曹冲这俩兄弟从马六甲港出兵之后一路进展都比较顺利,目前拿下来的地区如果是用后世的图册来看,就是从新加坡出兵,经由吉隆坡已经打到了宋卡。换言之,就是马来西亚南部的那个蕃薯形的地区已经被拿了下来。

    说真的,如果不是陆仁再三的交待曹彰和曹冲一定要稳扎稳打,要尽可能的避免北方士卒在亚热带雨林地区发生疫病的情况发生,曹彰和曹冲完全可以打得更快,毕竟当时的那些地区里的土著或是小王国,哪里会是大汉精兵的对手?

    这样的速度慢固然是慢了一点,如果领兵之人只是曹彰的话,搞不好还真不怎么会按照陆仁的意思去做,而这也就是陆仁会把曹冲放在曹彰身边的主要原因。毕竟相比起作战虽然勇猛,但性格相对来说比较急燥的曹彰,曹冲的脑袋瓜子要聪明得多、冷静得多,兼之在陆仁的身边呆了几年,在某些方面能够完全领会陆仁的战略目的,实际的作战时也可以及时的修正一下曹彰。

    就拿目前的局势来说,曹冲就很深刻的领悟到陆仁对马来西亚地区的目的可不是单纯的进行征服与占领,而是要进行殖民,所以曹冲贯彻了从陆仁那里学来的东西,在打下一片地区之后并不会急于去攻占下一个地区,而是马上就将掳掠回来的土著进行编籍、分配,同时分出适量的士卒带领着这些土著去进行耕种。

    另外教导方面的事没问题,这么些年下来,陆仁开办的学院可没少培养出这方面的……不说人才,就说是相关的人员可不在少数。再一个,陆仁让曹彰和曹冲去打地盘,但在行政方式上却会按陆仁这里的格局走,所以陆仁也必需派出这方面的人员跟在曹彰和曹冲的身后。

    除此之外,曹冲还按照陆仁的要求,对他们麾下的两万五千北方将士进行宣传与诱导,号召那些佃农出身且家中无地的士卒写信回去,把自己的家人给接到这里来。只要肯过来,官方会按人头给予相应的土地,而战功人员也会根据战功得到奖励的土地。

    这一招很管用,或者也可以说是很毒。之前也说过,汉末三国时期,特别是在老曹去逝之后,那些士家豪族的势力开始愈发的坐大,对土地的兼并现像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失去原有的土地而沦为佃农。而陆仁想出来的这一招,可以说完全就是针对着这种现像来的……所以说陆仁一直以来都要在明面上保持着与曹魏的友好关系,要是双方交恶的话,陆仁的船队又怎么可能跑去曹魏的沿海港口接人?

    多了不说,曹彰和曹冲率领的两万五千北方士卒之中,就有相当一部份是家里没地的贫苦佃农,甚至可以说他们那时候选择从军,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仗打好了居然可以得到土地,那还不赶紧的牵家带口还外带呼朋喊友?要知道在华夏文明的传承思想之中,对土地的渴求都是非常在意的说。

    所以说到目前为止,曹彰和曹冲带的兵力其实并不算多,才两万五而已,可是从曹魏那边拉过来种地的人却已经突破了五万之数。当然陆仁也明白这些人里肯定有不少来混土地的,但陆仁不但不在乎,还希望这样的人更多一点才好,而曹魏方面对此也是拦都拦不住。甚至可以说曹丕下定决心要找机会、找借口和陆仁翻脸,多少也有点这方面的影响在内。那个时代的君王,谁他喵的愿意看到自己境内的人口就这样流失掉?

    而曹冲在得到了这些人口之后,虽然整体的数量还不多,但在陆仁这里较为先进的耕种技术的帮助之下,基本上可以做到粮食方面的自给自足,只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而已。最主要的是曹冲明白将来这片地区会是他们两兄弟的地盘,那么基础建设就一定要搞好,所以反过来又使曹冲进一步的去贯彻陆仁的殖民思想。

    这一天曹彰和曹冲正在屋里商量着下一步是进击还是继续稳固地盘,忽然却收到了陆仁拍过来的电报,上面说希望曹彰和曹冲到仰光去一趟。但如果不方便的话,俩兄弟只去一个也可以,不过最好是曹冲过去,说是陆仁有要事相商。俩兄弟再一商量,最后还是决定一起去见陆仁。

    说实话,曹彰多少还有点不放心,在担心陆仁这是不是见他们俩兄弟拿下了马来西亚之后就想来个卸磨杀驴再顺手接收新地盘,曹冲却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担忧。这里还是那句话,曹彰和陆仁打的交道不算太多,所以对陆仁还有些不了解,但曹冲自建安二十四年跑到夷州之后已经跟了陆仁几年了,对陆仁则是比较了解,知道陆仁一般不会做这种事。

    闲话少说,这俩兄弟很快就完成了准备,然后乘船赶赴仰光。到了仰光之后连岸都没上,直接就接舷登上了陆仁所在的登陆艇……

    船舱之中,正在眺望海面的陆仁缓缓的转过了身,向曹彰和曹冲微笑道:“你们来了。说真的,我还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