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刘晔四下张望了一下,忽然抓起一个茶杯在地上摔开,随后拾起一块碎片左掌心划出一道口子,几滴鲜血滴入酒杯中:“我以此血对天启誓,我刘晔赌上这条命,一定会陪你陆仁把这个天下豪赌玩到底。”

    说完刘晔把碎片递给了陆仁,只是陆仁看看那片锋角上还挂着血痕的碎片,尴尬的抓了抓头道:“子阳,歃血为盟这一套咱们还是免了吧?既然你决定了和我一起干,关键是今后要怎么样去做,这些所谓的盟约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天下间负约背盟者又哪里会少了?”

    其实陆仁还有几句话没敢说出来:

    “这一套我就是学不来!还有,动不动就划伤手,流点血什么的,知不知道很痛的啊?像你这样共用一把刀,很容易破伤风的。”

    刘晔的脸色先是微微变了一下,随即大笑道:“不错!空盟假约无甚用处,真正要做的就是认认真真去做。”

    说到这里,刘晔又开始对着地图苦苦的思索。陆仁给出的这份地图在很多地方早就超出了刘晔原有的认知范围,刘晔既然是准备要跟着陆仁干,那么他就要重新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而这种事不是短短的一个晚上就能摆定的,有时间就得多想想才是正理。

    ————————————————————

    转眼便是月初,而这个月初的例会有一点特别,那就是除了在老曹那里还没回来的赵雨、郭弈、田畴,以及高顺、陈宫这样的客卿之外,其余的人几乎都到齐了。以至于陆仁都在心中暗自嘀咕道:“哎,说起来这还真是难得啊!平时的小会总是有人在外未归,人还从来没有这么齐过。”

    笑着把一块糕点扔进口中,大嚼下肚。而他的左手坐着刘晔,右手坐着徐庶。徐庶到还没什么动静,到是此时的刘晔也不知是从哪里弄来了一个水晶镜片的放大镜,正好奇的用放大镜去观看手中的书本。听见陆仁这么说,抬头看了下厅中已经到齐的众人,笑道:“义浩,差不多了吧?”

    陆仁摆摆手道:“一般也没我们什么事,让他们去争。”

    刘晔其实参加过一次例会,多少知道一些事情,当下就放下书本与放大镜,沉吟道:“争来争去,主要都是想多争几个人丁吧?”

    陆仁苦笑道:“没办法。现在夷州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特别是青壮男丁劳力,太少了。”

    说着陆仁取过甄宓交给他的图册,看了几眼便一个劲的摇头。有人会问陆仁既然有一定的海运实力,又地处夷州这么个中心点,去四方抢人来当奴隶不就行了?其实陆仁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也可以说这是他早先定下的策略之一,更是一直都在这样做,但实际上想这样做还有不小的难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回 令其发挥

    为什么说陆仁吸纳人口的事还有不小的难度?

    别看夷州现在已经有十几万人,但实际上主要的一次大增长是在建安九年到建安十年间的那一次,别的时候都只能是慢慢的、缓缓的吸纳。而如果把那次的大增长给剔除掉的话,那么夷州现在的人口基数可能还不足十万。大致的诂算一下,大概每年也就是能吸纳个万把人的样子而已。

    陆仁当初设定为掠夺人口目标的东南亚、南亚、三韩、倭岛,在现时点的情况其实还并不怎么明了,自己这里最近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派去这些地方的船队减少了很多,而如果是冒然而为就与浪费时间、人力、财力无异;

    其次陆仁手边的船队看上去是很庞大,到现在有各类大、中、小船只过百艘,实际上大部份要用来保持与江东、河北地区的的海运贸易,至于甘宁的专属船队,平时是调动不到的。要命的是甘宁现在正吵着要去地中海,陆仁苦口婆心的劝了很久,这才让甘宁答应只是先到锡兰附近,期限是订在两年;

    再次陆仁一直在想办法先从中原一带抽调人口来夷州,主要就是想保证一定的汉族人口基数,而这么做的目的可能有些让人不知所谓……他是想避免外族人口过多反到会导致夷州的汉人被外族给同化掉……

    “唉……难那!”

    刘晔看着陆仁在那里不停的摇头,最后蹦出来这么句话,笑道:“义浩,可是在为人丁不足之事而忧心?”

    陆仁点点头。

    刘晔道:“你一直是在从河北、徐州一带收拢流民并转运至此,另外也有想过以夷州出产之物去曹公那里交换降俘,此计本无不可。只是海路转运千里,往返所需的时间往往都很长,且海运人口终究有限,现在至多不过一趟三、五千。而且流民的收拢也比较难,一般来说北地流民都会迁往内陆的青、扬、荆这几州求食,真正会迁往沿海一带的少之又少。如此算来,一年能从北方迁到此处两趟四千人都很难得了。”

    陆仁道:“是啊,这确是我的失策。”

    刘晔道:“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义浩也不必介怀。我这里到有一策,义浩要不要听听看?”

    “哦!?”

    陆仁赶紧用力的拍拍桌子,让厅中众人都安静下来,大声道:“子阳有何良策,我等着洗耳恭听!”

    刘晔见厅中众人的目光都投向自己,干咳两声清清喉咙,心里也知道这是自己获取大家信任的一个机会。

    这会儿厅中安静下来,刘晔不是马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向陆仁问道:“义浩,你一直是从北方转运人丁至此,那为什么没有想过就近去南海、山越等地招纳人丁?”

    陆仁连连摆手道:“我怎么会没想过?你当我在泉州、香港、珠崖等地设立的港岸只是个摆设啊?这不,不久前我们也在泉州附近招纳了两千多人过来的。只是我迟迟不在南海、苍梧、山越这些地方下手也确有我的苦衷。”

    刘晔道:“愿闻其详。”

    陆仁整理了一下思绪道:“这几处地方要说人丁是能招纳到不少,但主要是以山越部族为多。山越部族与孙权交兵数年,对我们汉人心中有仇视之意,只怕是人还没有招到什么,我们就已经先和山越打起来了。

    “其次嘛……说真的,我一直不在山越、南海诸地着手,就是不想引起孙权的注意。万一夷州渐渐富足的消息传到孙权那里,让孙权留下心,扫平山越诸乱之后发兵来袭,我这里就什么都完了。当然,现在我被朝庭诏封为夷州牧,孙权那头自然会留意到。”

    刘晔点点头,却跟着又摇了摇头:“义浩所虑固然有其道理,但你不觉得你虑之太过了吗?”

    “虑之太过?”

    刘晔道:“正是,义浩你虑之太过了。其实孙权与山越诸族交兵,虽能平,却难治,充其量不过就是与之相安无事而已。想要真正把山越、南海、苍梧等地归入治下,不费上个十年之功只怕根本不行。而在这十年中,义浩你能做多少事了?”

    (瓶子按:根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的记载,陆逊出仕后先任海昌屯田都尉,之后孙权采纳陆逊的建议,让陆逊去平定山越诸乱,这打了多少年的仗书中没有记载。不过陆逊回到建业与吕蒙图谋荆州时已经是建安二十四年。如果按陆逊于建安九年出仕,十一年去山越平乱来算,前后连打仗带治理有十二到十三年的样子。)

    “这个嘛……”

    刘晔接着道:“义浩你知我的为人,就算是身在许都、邺城之时,也会对老曹将要面对的对手多加留心,因此也打听到不少江东与山越间的消息。现在在夷州住了快三个月,我又仔细考较过你这里的船只。我认为,孙权的水军精锐尽在长江、鄱阳一带,而其战船舟舯只适何江河水战,若论海战争锋却难有其利……甘兴霸,你纵横驰骋于水上多年,可认为我说得在理?”

    甘宁是水战的行家里手,闻言捋须沉思许久后道:“江河水战我是打过不少,可这海战到还没怎么真正的打过,所以不好妄加评论。不过从舰船的性能来看,你的确说得很是在理。寻常的江河战船桨多人众,意在尽快接舷搭板施以白兵,虽都载有巨弩强弓,却只是为了压制对手。这种战法真要是在广阔的海面上怕是难有用武之地……”

    一旁的雪莉接上话道:“行军打仗我不懂,不过我听你们的话好像听出点门道。那个战法在于船速够不够快,如果船不够快就难和敌手接舷。不是我自夸,上月新建造出的三只中型‘海鸥’采用的是船尾螺旋桨结构,与同等大小全桨全员的船只相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