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10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这是个佛教朝圣旅游团,所以绝大多数的游客都选择了素餐,不过王秋坚持要了荤的,因为他总觉得汉堡顶不了晚饭,同时也难以想象素汉堡是一种什么样的玩意儿——没有肉馅的汉堡还能叫汉堡么?

    然后,他就看到旁边座位上那位点了素餐的成功男士,皱着眉头得到了两种素汉堡,一种是面包夹着油炸土豆饼,一种是面包里塞了绿豆咖喱糊糊。配上一些菜丝和番茄酱,还假模假式地用一张锡纸包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土著人看到航天飞机,就自己用木头搭了一个,并以为就应该同样能穿越大气层了一样。

    而这两种素汉堡的口味也一样的糟糕——那位成功男士只咬了一口就摇头丢掉了。

    很显然,这样奇怪的素馅汉堡,在印度之外的地方肯定都卖不出去……但王秋的非素餐也好不到哪里去,甜米饭似乎是用羊油和糖搅拌而成的,半生不熟,而且非常腻人,结果他只好可耻地剩了许多。

    等到晚餐用完,天色也渐渐黑了下来。由于是夜间行车,也没有什么可看的景色,如果是在国内的高速路,估计乘客们早已昏昏欲睡了,可是在印度,却被颠簸得根本睡不着——说起来,印度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连小山包都(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远在地平线尽头的另一端)都难得见到一座,土地也还算结实,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容易修建公路的,至少比中国人被迫在西南云贵的山沟里架高桥挖隧道来得容易许多。可事实上,现代印度的公路系统似乎也跟印度铁路一样,还是当年英国人留下的,即使是旅游大巴车行驶的所谓“高速公路”,其实也不过是硬化路面的普通公路,有些路段甚至干脆是土路。每一段路上都能看到游荡的神牛,完全封闭式的高速公路极少,而高架桥上的高速公路更是传说中的存在……收费站倒是多得吓人,每隔十几公里就有一个,可惜路面却保养得极差,到处坑坑洼洼……

    佛教朝圣旅游团的旅游大巴车就这样停停开开,始终快不起来,最后在一个类似加油站服务区的地方,终于停了下来,领队宣布让大家下车去上个厕所,然后就在车上休息一夜,明天早上继续出发——看来,旅游团的组织者大概也已经清楚,以印度的道路条件,是没法让乘客在行驶的大巴车上入睡的。

    于是,一车游客就这样挤挤挨挨地下了车,可是真的到了那个厕所门外,却又忍不住一齐捏住了鼻子:因为加油站的这间厕所非常脏乱,里头的地板上到处积满了湿漉漉的水渍,白色的瓷砖都变成了奇怪的屎黄颜色,水渍上头还漂浮着各种诡异的液体和虫子,以及未冲刷干净的粪便残渣,至于抽水马桶上的马桶圈,则布满肮脏的鞋印,想来是使用它的游客为了避开污秽,只得直接踩在马桶圈上面所致。

    面对这样的情况,男人们勉强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女游客,尤其是那几个穿了长裙的女游客可就犯了难,若是她们就这样走进去上厕所的话,恐怕裙子会变成一条吸水抹布,甚至沾染到地上那些秽物……王秋也不知道她们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只是在回来的时候,却发现鞠川静香居然根本没下车。

    “……呃,你不用下去方便一下吗?总不能憋一夜吧!”王秋好奇地问。

    然后,这位胸围很惊人的金发蠢萌女校医,就给了王秋一个囧囧有神的回答。

    “……没关系的啦,人家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事先就在裙子里面穿好成人用的纸尿裤了……”

    ——应该说,鞠川静香老师虽然胸围严重超出了亚洲人的平均水准,但思维上果然不愧是日本人吗?

    ※※※※※※※※※※※※※※※※※※※※※※※※

    虽然这辆旅游大巴不是卧铺车,但是只要把座椅放倒,也就变成了一张躺椅,可以将就着对付一夜了。

    ——在上过厕所之后,一部分疲倦的乘客戴上眼罩和耳塞,裹着导游分发的毯子开始入睡。而另一些还有精神睡不着的乘客,则戴上蓝牙耳机,津津有味地看起了车载电视里的印度佛教历史文化宣传片。

    在东亚各国,基本只要是个人就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大家同样也知道,早在近千年之前,佛教在印度就已经进入了末法时代。唐僧上西天取经的时代,已经是印度佛教最后的辉煌,再往后,就是一路下坡直至崩灭——最迟到明朝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天竺之地实际上已经是无经可取了。

    说起印度佛教的由来,就得从印度文明的诞生谈起——印度这个名词的语意原来为“月亮”的意思,在中国西汉时代,印度被称之为“身毒”,到东汉时又被称为“天竺”,一直到了唐朝才确定被称为印度。古印度是和中国、古埃及、两河流域同时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将近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不过,跟中华文明的五千年一脉相承不同,印度文明却有过好几次的中断,甚至连“印度人”这个概念的含义,也发生过巨大的改变——就像没人会把现代美国人和古代的北美印第安人归为同类一样。

    跟东亚的黄种人一统天下不同,印度次大陆最初的居民人种就已经比较混杂,有非洲类型的尼格罗人种、澳大利亚类型的黑棕色人种、类似我们中国人的蒙古人种和来自地中海地区的达罗毗荼人等等。

    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达罗毗茶人是印度最早的文明种族,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系列辉煌宏伟的城市,比如著名的摩亨佐达罗遗址,还有好几座被沙漠和海水淹没的神秘古都。

    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原本活跃于中亚、中欧大草原一带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驾驶着马拉战车,越过了中亚大平原,从兴都库什山口侵入了古印度。他们征服了原本栖息于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茶人城邦,占据了印度北方的平原地区,并把达罗毗茶人和其他部族向南方或者向北方的山地、森林地带驱赶。

    同时也将雅利安人的吠陀文化传入了印度,开始建立起许多个阶级分立严明的雅利安王国。

    “吠陀”一词,源自于梵语,原意是知识的意思,它是雅利安人在漫长迁徙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伟大经典。它的内容方面包罗万有,即使宗教圣书也是史料总集、文学诗歌,可以说是集雅利安人的智慧之大成,最后甚至成为印度文化的代名词。现代印度人就常常自称他们的文化属于吠陀文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雅利安人的社会形成了三个群体,第一个是战士集团,称为刹帝利,第二个是祭司集团,被称为婆罗门,这两个集团为争夺雅利安人的政治权利进行了斗争,结果是婆罗门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个集团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他们就是吠舍。接下来,许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纳入了雅利安社会体系,成为了雅利安社会的第四个集团,首陀罗——通常来说,吠舍往往是有些产业的农场主、商人、手工业主、地主,而首陀罗则是在农场工作的农民或者在手工作坊进行劳作的雇工。

    在雅利安征服之后,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地位,雅利安人逐渐建立了许多社会和宗教制度和规则,使得这种阶层的区分被永久固定下来。种姓制度由此产生——为了对印度的土著民族,进行长期而有效的支配,雅利安人便根据吠陀的内容创造出原始的婆罗门教,并且根据经典里头的教义,将人民区分为四个等级:首先从创造神梵天口中生出的,是身为祭祀阶级的婆罗门,从双臂出生的,是身为王族阶级的刹帝利,从大腿出生的,是身为平民阶级的吠舍,最后从双脚出生的,则是身为奴隶阶级的首陀罗。

    由于征服者雅利安人的浅色皮肤和当地人的深色皮肤对比鲜明,所以肤色是和种姓制度紧密联系的一大因素。我们熟悉的“种姓”这个词,实际上是16世纪来到印度的葡萄牙旅行者创造出来的名字。在印度,种姓其实被称为瓦尔那,瓦尔那这个词就是很直白地指“肤色”,其本意和阶层、地位毫无关系。

    不过,经过了3500年的悠久岁月,雅利安人的肤色也在变化,因为在热带的太阳下,只有深色皮肤的种族才能更好的生存,浅色皮肤容易因皮肤病而夭亡被淘汰,雅利安人基因中的黑色成分被遗传和强化,浅色成分被不断淘汰,所以到了现代,已经不能完全用肤色来判断印度人的种姓高低了,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