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1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英国人来搅局了——于是越南内战的局势一下子陡然逆转……

    ——为了执行丘吉尔“收复东方”的疯狂计划,皇家东方舰队在炮击中国红军的海南岛根据地,救出日本人遗留在三亚战俘营的美英战俘之后,就转而投入了对越南的干涉战争之中。

    不得不说,正所谓烂船犹有三斤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曾经吊打全球、统治七海的世界霸主,即便此时的大英帝国已经是垂死挣扎,但仅仅是凭着昔年积攒的余威,就足以在那些殖民地国家搅动起一番狂风暴雨——英国舰队带着一批戴高乐的“自由法国”组织成员刚到越南,被胡志明揍得抱头鼠窜的各路败将就纷纷来投。刚刚被苏联红军再次赶出法国、一时间无处落脚的戴高乐,闻讯之后顿时大喜,居然亲自带着一大票人飞赴香港,随即转乘英国驱逐舰前往越南,在越南南部的第一大城市西贡主持重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政府。而丘吉尔也下令皇家东方舰队联合少量驻华美军北上炮击海防港,与风头正盛的越盟开战。

    在经历了一番短暂的滩头防御战之后,严重缺乏海空军的越盟军队不得不放弃海防港,逐步退往内陆。而英法美三国联军和各路越南“伪军”则随即跟进,沿着红河溯流而上,继续向着越盟首都河内进发。

    然后,他们就在红河三角洲的淤泥、滩头和热带树林之中,整整被阻击了四个月之久。

    此时,在越盟首都河内城郊外的热带雨林之中,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依然在激烈进行之中。

    所谓的热带雨林,可不仅仅是经常下雨的树林而已,对于贸然踏入其中的陌生旅人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会让人做恶梦的绿色地狱——红树、榕树的繁复根系,与从上方垂下的大量的气生根纠缠起来。树木间到处密布着一脚踩下能陷进去膝盖深的沼泽,还有冒出一股股臭水的低洼地。各种色彩斑斓的蛇虫在腐朽的树干和藤条上聚拢,有毒蜘蛛的网缠绕在干枯的枝叶之间,遮挡住流动的空气,而密密层层的树叶让光线难以透入,明明天空中骄阳似火,雨林深处却依旧一直处于昏暗之中。

    整个越南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这样的热带雨林夹杂水稻田的地理环境。即使是在旱季,雨林中的空气也总是那么的闷热潮湿,让人动一动就浑身汗湿,简直透不过气来。此外还弥漫着腐烂的,足以叫人掩鼻绕行的酸臭气味。一旦到了绵长而沉闷的雨季,无休无止的大雨更是足以浇熄任何勇士的斗志。

    很不幸的是,当登陆海防港的英法美三国联军,开始出兵进攻红河三角洲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越南的雨季……于是,潮湿的热带雨林变成了泥泞的沼泽地,在离开了海岸线之后,诸位英国、法国和美国大兵们,不得不顶着大雨在泥浆中跌爬滚打,在水蛭密布的溪流里跟神出鬼没的越盟游击队员搏斗——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越南本地人,早已适应并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但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白人士兵可吃不消这样的苦头。更何况,就算人能勉强坚持得住,那些坦克火炮卡车之类的重装备又该怎么办呢?

    从海防港到河内的陆路在雨季变成了巨型泥潭,令人望而却步,从海防港到河内的水路同样也不好走。红河三角洲地区自古水网密布,有些水道宽如河流,有些则只是一步就能跨过的小溪。在天然的河道之间还有许多人工开挖的运河,大多数只可供小舢板通行,但也有一些宽阔到可供较大的机动船行驶。若有不知底细的外行人驾船闯进去,那简直是仿佛一头撞进了迷宫般的茫然。而到了洪水泛滥的雨季,随着水位的骤然升高,红河三角洲所有的水道又会重新发生剧变,即使有地图也不是很管用——至于相对比较安全和稳定的红河主航道上,又被越盟布设了水雷和障碍物,河道两侧的岸边还有炮台进行火力封锁。

    在另一个世界的越战之中,美国人花了好几年功夫,才在类似环境的湄公河三角洲战场,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并且为此建造了专门的浅水内河炮艇,让海豹突击队驾驶着它们打得越共闻风丧胆。

    然而在这个时空,干涉越南内战的英法美三国联军并没有这么多思考和研究的时间,也没有特殊设计的内河舰艇和专业装备,甚至连投入的兵力都少得可怜——仅有大约六千名士兵、三艘驱逐舰和一艘轻巡洋舰被派遣到了北越战场,外加一艘提供空中掩护的护航航母(由客轮改装而成),不到四十架军用飞机……

    没办法,在眼下这个世界大战的烽火方兴未艾,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横扫太平洋,苏联红军铁甲洪流席卷欧陆的时候,美英两国实在是挤不出多少力量来干涉远东局势,眼下一支干涉越南的联合远征军,其中三分之一的兵员还是刚刚从日本战俘营里放出来的,手里的家伙也是缴获的日本三八大盖呢!

    而且,就算是在远东战线上,越南战场的重要性对于美英两国而言的重要性,也还远远不如中国战场和菲律宾战场。无论是数以百万的中国红军还是与日军拼杀数年不落下风的菲律宾“胡克”游击队,战斗力都不是越盟这种仓促组建的半吊子红色军队可以相比的。对付这种弱鸡还想要搞什么海豹突击队?做梦去吧!

    至于戴高乐的“自由法国”组织?这货如今已经基本变成是蹭饭的流亡政府了,只能当个幌子来用。

    嗯?还有越南本地的天主教会等等一系列反♂共盟友?拜托,如果他们这帮战斗力不足五的渣渣,能够靠只自己的力量就打得过胡志明,如今还用得着麻烦诸位高贵的白人老爷们勉为其难地亲自出马么?

    虽然越共的红色军队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之中,差不多应该算是最弱的一支,军官普遍缺乏专业素养,打起规模稍微大一点的战斗来就会掉链子,仅仅是比乌合之众好一点。但是胡志明在国内的对手……嗯,那已经是连乌合之众都算不上了。因为他们都是在日本人撤退之后才开始拉起的队伍,比胡志明还要更加一穷二白,很多势力连最起码的步枪手榴弹都搞不到,要靠长矛镰刀跟越盟战士拼命呢!

    偏偏如今的欧美盟军也是手头很紧,自己都要用缴获的日械,自然没有多余的武器分给盟友了。

    由于上述原因,欧美干涉军及其同盟者在红河三角洲的战场上陷入了僵局,迟迟无法攻入河内。

    不过,到了九月下旬,随着越南的雨季进入尾声,枪声又将再次响起,鲜血也将继续流淌。

    ※※※※※※※※※※※※※※※※※※※

    清晨的雾霭之中,三艘被涂装成黑色的明轮小火轮正在红河上逆流西行,巨大的明轮在船舷两侧翻卷起混浊的水花,不列颠的米字旗和法兰西的三色旗在桅杆上耀武扬威地飘扬着。煤炭在底舱的炉膛里熊熊燃烧,让已经拥有至少四十年历史的古董蒸气机喷吐出一股股醒目的黑烟,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噪音。

    而在这三艘古董明轮式蒸汽船的甲板上,英法两国干涉军的水兵正在操纵着临时加装上去的重机枪和小口径机关炮,紧张地将黑洞洞的枪口炮口对准被茂密植被覆盖的河道两岸。

    说真的,这样的船队放在十九世纪末,或许还有点儿耀武扬威的感觉,但放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哪怕是在远离欧美“文明世界”的越南,也已经是让人笑话的老古董了。但干涉军方面也是无可奈何,红河支流的水深不够,远洋海军的舰艇根本不敢冒险深入,否则就有搁浅的风险。而他们手里又没有适合深入内河的浅水炮艇——十年之前,英国在中国的长江和珠江上倒是有过一支规模不小的内河炮艇,可惜到了如今这会儿,早已在中日战争的烽火之中灰飞烟灭。而战前的法国印度支那殖民地当局为了镇压越南人反抗,同样也有过一些吃水浅、火力猛的武装小艇,但如今却先是被日本人收缴,然而又全部转到了越盟的手里……

    结果,这支东拼西凑到处捡垃圾的穷逼干涉军,只得临时改装了一批缴获的内河民船,焊上各种乱七八糟的机关炮和重机枪凑合着用,相比接收了日军遗留舰艇的越盟,反倒是干涉军这边显得更加落魄。

    很显然,这么破烂杂牌的水上力量,肯定是打不过越盟的。雨季里在红河流域的几次水上交锋,都是以干涉军的一边倒惨败而告终。被逼急了的英国水兵,甚至不管不顾地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