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1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苏联原子弹,更何况是马耳他岛呢?”

    注视着海平面尽头渐渐消散的蘑菇云,默默地思考了一会儿之后,艾森豪威尔上将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转身对一群参谋们吩咐道,“……你们尽快做一个撤退计划出来,记得务必要把撒丁岛上的教皇和枢机主教们一起带走!然后,我们的下一步基本作战方针,应该是以埃及为基地,背靠苏伊士运河这条生命线,继续在东地中海跟苏联人展开周旋,就像当年英国人在北非对付意大利人和德国的隆美尔一样……”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一位满头冷汗的秘书就匆匆赶来,带来了一条新的噩耗,全盘推翻了他的战略规划:“……报告长官!苏联人在对的黎波里投掷原子弹的同时,还核爆了苏伊士港!苏伊士运河被切断了!”

    这个可怕的坏消息,让猝不及防的艾森豪威尔上将,顿时感到眼前一阵天旋地转——直布罗陀海峡目前已经被堵上了,苏伊士运河再一被切断,他艾森豪威尔和目前陷在地中海战场上的美国海陆空三军,就等于是成了被关在笼子里的困兽,既无后勤给养,也无退路可逃,只能在东地中海这个坚固的笼子里愤怒地咆哮、蹦达、呲牙,却没有冲破笼子的能力,最终的命运,多半会是慢慢地消瘦和饿毙,直至随风而逝……

    而在此期间,核弹储备似乎很充足的苏联人,恐怕还会再多搞几次核爆,以求能够起到杀鸡儆猴之效。

    上帝啊!苏联人到底准备核爆到几时?他们究竟造了多少原子弹?现在莫非是玩核爆玩上瘾了不成?

    然后,捅死艾森豪威尔这头笼中困兽的另一根锋利长矛,也从地中海的第三个口子那里被戳了进来:

    “……报告将军,最新收到的准确情报!苏联人在今天上午对土耳其宣战了,并且在宣战的同时,就派遣战略轰炸机群核爆了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他们的红旗黑海舰队就要从达达尼尔海峡冲出来了!”

    听到这个更加要命的噩耗,艾森豪威尔上将不由得两眼一黑,脚底一个踉跄,差点儿要晕厥过去……

    ※※※※※※※※※※※※※※※※※※※※※※※※

    PS:我上本书的脑洞,AKB偶像内阁要动画化了!5pb手游企划《偶像事变》宣布TV动画化,2017年1月播出,全日本所有政党都由萌妹子当党首来争夺御宅族选票的神奇故事,大家届时一定要记得看哦!

    唉,如果现实世界的日本也能变得这么废萌就好了,现在这个日本国的废萌度还远远不够格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三章、新月旗坠落(上)

    第一百零三章、新月旗坠落(上)

    土耳其共和国,伊斯坦布尔

    这座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都城,坐落在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点,黑海和地中海的交汇处。

    自从古罗马帝国晚期的君士坦丁大帝,在这里定都建立君士坦丁堡以来,这座城市就成为了帝国、霸权、威严和光荣的象征,引得西方世界无数野心家如痴如醉。在之后的上千年历史之中,上帝和真主的信徒都犹如飞蛾扑火一般,为争夺这座伟大的城市而先后发动了无数的战争,几乎为此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而原本只是一个偏远落后的突厥部落的奥斯曼土耳其人,也是因为在1453年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才真正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衣钵,从此脱胎换骨、一飞冲天,以西方第一大帝国的身姿,所向披靡,横扫地中海和黑海无敌手,席卷巴尔干和北非,兵临维也纳,饮马多瑙河,让欧洲基督徒足足做了两个多世纪的噩梦。

    虽然之后的土耳其帝国渐渐腐朽衰落,版图大幅度收缩,但只要他们依然掌握着这座伟大的城市,以及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峡要道,就依然有着在国际舞台上叫板的本钱。

    时隔将近五个世纪之后,又一场同样残酷的攻防战,降临在了这座曾经被称作君士坦丁堡的名城之上。

    只不过,跟1453年那场终结了拜占庭国祚的君士坦丁堡攻防战相比,这一次的攻守双方阵营,却是很微妙地互相换了位置……唯一相同的是,守城者都是同样的势单力薄、孤立无助和前途黯淡。

    ※※※※※※※※※※※※※※※※※※※※※※※※

    ——作为相互之间打了足足十一场俄土战争,前后血腥厮杀了三百年的生死宿敌,土耳其和俄罗斯之间的仇恨可谓是刻骨铭心,比天高比海深。因为土耳其地处欧亚大陆交汇点,把守着关键的战略要道。所以在二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各国使节就蜂拥而至,希望用各种阴谋诡计动摇这个年轻共和国的中立立场。

    然而,土耳其共和国尽管对俄国一直怀有刻骨的仇恨,但同样也并不相信“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奥斯曼土耳其就是因为仇恨俄国而不幸站错了队,才导致了庞大帝国的土崩瓦解,以及奥斯曼家族的皇冠落地……如果不是大英雄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在最危急的关头站出来力挽狂澜,那么根据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土耳其人恐怕得从此跟爱琴海和伊斯坦布尔说再见,只能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北部最贫瘠荒凉的一隅之地苟延残喘,连现在的这么点儿版图都保不住。

    鉴于上述的惨痛教训,土耳其共和国在二战之中的策略非常保守,甚至可以说是懦弱,完全没有了恢复昔日帝国鼎盛时代版图的雄心壮志,仅仅是跟交战双方同样签署了贸易协议,换来双方对自己中立地位的承认。整个战争期间,土耳其同时向德国和英国出口矿石等资源,换回武器来保卫自己,并寻机索要各种好处,比如要求德国帮助土耳其建设公路和铁路,要求英国帮助土耳其建设机场和港口,怎么看都是一副小家子气。

    依靠这样的墙头草政策,土耳其共和国利用自己的铬铁矿和铜矿石,从国外换回了一些武器,组建了一支八十万人的陆军,但基本都是轻步兵,火力和战斗力大约跟民国年间的北洋军相似——按照当时英国外交官对土耳其军队的形容:“……他们没有任何一种现代化武器,而自1940年5月起这些现代化武器就证明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空军也极为落后脆弱得可怜。他们既没有坦克或装甲车辆,又没有制造和供应武器的军火工厂,更缺乏训练有素的人员和官兵使用这些武器。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高射炮或反坦克炮。他们的报警系统也十分落后,对雷达一窍不通。他们也缺乏包括接受所有这些现代发展的能力的军事素养……”

    没办法,土耳其这个“西亚病夫”的头衔,可不是白叫的。虽然身处于东地中海,几乎是在家门口看着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但由于宗教因素的妨碍,土耳其人对现代工业和科学的接受程度,甚至比同时代的日本人和中国人还要差一些。任何最微小程度的技术引进和改革,都要仔细考虑是否符合一千多年前的教义,然后引发一场全民大辩论,甚至是导致流血冲突。举例来说,像印刷术这么基本的技术,在土耳其居然一直被禁用到了十九世纪。而厕纸这种东西,更是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还在理论上被禁用(因为工人必须用手擦屁股,所以生产的清真食品肯定细菌超标,卫生不合格)。清末的中国无论如何糟糕,好歹已经有了自己的钢铁厂、造船厂、纺织厂和自行建设的铁路。而同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却是一个比清朝还要更纯粹的农业国,连面粉、糖和布匹都基本全靠进口,请德国人援建的铁路也是莫名其妙地修成了断头路……

    这么扑街的帝国,在列强争霸的西方世界显然是混不下去的。在一战的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还可以凭着辽阔的版图和庞大的体量,以及德国提供的军火,硬着头皮跟英国殖民地三流杂牌军(印度人为主)周旋一二。到了二战时期,土耳其共和国的版图只剩下了八十万平方公里,人口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万,工业建设方面虽然经过凯末尔改革,略有起色,但却是以纺织之类的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的规模极其可怜,海军舰队在建国初期全灭过一次,到此时依旧几乎跟没有差不多,陆军的枪械弹药在相当程度上也得依赖于进口。

    跟欧洲列强相比,土耳其共和国不仅在工业上不如人,在海军和空军上惨不忍睹,陆军同样也无法应付一场机械化战争,甚至连人口都仅仅只相当于法国的一半,德国的四分之一(此时的土耳其还没有完全开始人口大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