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1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里南),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和她的荷兰流亡政府已经搬过来挂牌很久了。再隔壁的法属圭亚那,还有差不多同时搬来的戴高乐先生,以及他领导的法国流亡政府……这三家过去在欧洲是扎堆过日子,如今到了南美依然是扎堆过日子,当真可谓是孽缘天长地久了……

    ※※※※※※※※※※※※※※※※※※※※※※※※

    总而言之,在杜鲁门总统看来,自从成功核爆苏联本土之后,一切事态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对抗苏联的正面战场总算是稳定了下来,双方的大军都被海洋和沙漠分隔,暂时脱离了接触,也让之前被揍得喘不过气来的美军,有了调整和补充的闲暇。盟国之间虽有骚乱,却也更加忠实地团结在美国的周围。国内的民意也稍有振作,至少各种反战游行的数量已经减少了很多——当然,这更有可能是戒严令的功劳……

    当然,民意什么的,对于掌权的利益集团来说,根本就是渣渣……只要利益集团内部没有分裂的话。

    最近这阵子,给杜鲁门总统带来最多烦恼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冷得过了头的倒春寒天气。

    ——在一九四七年的这个春天,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天气实在是神鬼莫测,一言难尽。年初一月份的时候,天气冷得非同寻常,波士顿的大雪积了五米厚,把两层楼都给埋了,纽约的海峡居然结了冰,而华盛顿的波托马克河同样成了溜冰场。好不容易等到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了,上个月底又突然再次气温骤降,毫无征兆地下起了冻雨,那可真的是滴水落地即成冰,一场春雨过去,花园中的山茶杜鹃貌似火红一片,可是只要走近一看,就会发现每朵花都被冻在了整块的冰坨子里,死得是千娇百媚、栩栩如生,敲下来就是艺术品。

    即使日历翻到了四月,华盛顿的天气也没有丝毫转暖的迹象,反而连续下了两场大雪,看着窗外白雪皑皑的草坪和灌木,冰冻的喷水池,这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让杜鲁门总统恍然觉得自己好像还在过圣诞节……但事实上,如今这个时候,距离去年的圣诞节,已经过去了将近四个月……

    这个春天真是冷得邪门了!该不会当真是什么魔鬼的诅咒吧?感觉有些冷得杜鲁门总统猛地打了个喷嚏,然后撇了撇嘴,伸手将暖气调得更高了一些,便再次沉浸到了批阅文件的工作之中。

    他不知道的是,发生在华盛顿的这一场恼人的倒春寒,仅仅是随后两年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开端。

    ——再接下来,这个地球在战火弥天之余,还将要连续迎来两个阴森恐怖的“无夏之年”……(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这个算是核冬天吗?(中)

    第一百二十章、这个算是核冬天吗?(中)

    对于公元一九四七年的欧洲人来说,这一年的春天显得格外寒冷,简直是冷得令人绝望。

    一月份的时候,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寒潮席卷欧陆,给这片因为饱受战火蹂躏而满目疮痍的欧洲大地,带来了持续一个多月的极寒天气——英国伦敦的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度,而东欧山区和乌克兰的气温则一下子跌到了零下四五十度,当真是滴水成冰,撒尿成冰柱……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北意大利的波河和英国的泰晤士河,在这一波寒潮之中全线冰封,船只都被冻了起来。就连素来几乎不会降雪的西西里岛,也在这个冬天下了半米厚的大雪。甚至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人,也惊讶地看到了小小的雪花在撒哈拉大沙漠上徐徐飘落。而很多埃及人更是在有生之年里第一次看到,尼罗河上居然漂起了细碎的浮冰……

    至于欧洲各大城市就更惨了,罗马和马德里的积雪厚达一米,巴黎和柏林的积雪厚达三米,刚刚挨了核弹的阿姆斯特丹,因为靠近海岸,水汽充足,积雪居然厚达六米,连屋顶的烟囱都被积雪给埋了,很多倒霉的荷兰人都被大雪活埋在了家中,没被活埋的则开始试着学习爱斯基摩人盖冰屋。水城威尼斯的气温也跌到了零下十五度,市民发现自己的城市被冻在了一个大冰坨里,可以不用划船,直接走在冰面上四处逛街了。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政府肯定会竭尽全力,采取各种救灾措施,比如征用中小学教室和闲置的酒店舞厅,设立临时供暖中心,向遭大雪围困的村庄空投食品,出动扫雪车和撒盐车疏通道路,恢复交通运输等等。

    然而,在三战时代的欧洲,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各国的城市普遍遭遇严重的战争破坏,公路铁路运输也都没有完全修复,等到特大寒潮一来,河流和港口冰封,连水运也跟着断了。更要命的是,马德里、巴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这些欧陆大都会,都是刚刚挨过原子弹(接下来要挨核弹的还有斯德哥尔摩、列宁格勒、赫尔辛基和塔林),还有不少城市遭到地毯式的战略轰炸。至少一千万人被迫栖身于废墟瓦砾之间,住在简陋的窝棚和帐篷里。此时的他们没有暖气、没有电力、没有燃料、没有房屋、缺少衣服,连食物供应都非常短缺。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天气里,除了绝望地冻饿成僵尸之外,似乎再也没有别的出路了——即使想要逃荒,在这种严寒大雪的天气里,又是长期缺吃少穿的单薄体质,怎么看是也走不了多远就要倒毙!

    事后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个多月空前凄惨的极寒天气里,全欧洲大约冻饿而死了三百八十多万人。好不容易熬到天气稍微转暖,虽然公路铁路还是不通,但至少没那么容易冻死人了。不料大洋彼岸的美国又来送温暖,给欧洲人民献上了一份名为原子弹的情人节大礼——这核爆的闪光,还真是……够温暖的啊!

    但是,不管在冬天死了多少人,还活着的人都得为了生存和繁衍而继续挣扎。核爆之后又过了几个星期,欧洲大地总算是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了。饿得精瘦的欧洲农夫赶紧开始耕耘土地,播撒下种子……谁想到农作物才刚刚发芽,又是一场倒春寒带着鹅毛大雪呼啸而至,让气温再度回到了零度以下!

    看着白雪皑皑的田野,想着颗粒无收的前景,欧洲各国的老百姓全都是欲哭无泪、愁云惨淡。

    而更可怕的是,像这样噩梦般的日子,他们还得再经历好几回——前提是他们还能活得下去的话……

    ※※※※※※※※※※※※※※※※※※※※※※※※

    五月十二日,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

    虽然眼下正是一天中最亮的中午时分,但贝尔格莱德的天空却阴霾密布,宛如黄昏。

    结束了对首都周边农村地区的视察之后,南共总书记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一脸憔悴地踏上了归途。

    虽然已是四月下旬,但贝尔格莱德的街头还是纷纷扬扬地一直下着小雪,刮雨器费力地除去毛绒绒的雪片。公路上一片泥浆,汽车一过,泥浆就高高地溅射起来。望着车窗外迷茫的风雪,铁托不由得有些发呆。

    今年南斯拉夫的天气十分可怕,一月份和二月份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暂且不提,三月份刚刚暖和了一点儿,可是从四月中下旬开始,各地气温就再次违反常理地暴跌,最冷的几天甚至跌到了零下十三四度,而现在也还有零下两三度。南斯拉夫全境的大多数地区下了冻雨,首都贝尔格莱德街头的积雪没过脚面。

    在这样违反时令的寒潮之中,已经年纪不小的铁托总书记也不慎患上了重感冒,咳嗽得肺都快要咳出来了,哪怕吃了再多的阿司匹林,喝了再多的热茶也不见好,最后打了抗生素才稍微健康了一点儿。但是,尽管健康状况如此堪忧,铁托总书记还是拖着病体四处巡视极寒灾害的情况,然后越看越胆战心惊。

    ——遍数整个南斯拉夫,恐怕都没人见过这么寒冷的春天。五月的天气依然像冬天一样,天空中总是不时飘着雪花和冰屑,人们发现绵羊冻僵在了草场上,刚刚绽放的柔嫩花蕾被冻死了,水塘和河里结了十厘米厚的冰,地里新种的庄稼经受着酷寒的蹂躏,农夫们只得穿着厚外套,戴着手套在田间忙碌,企图尽力挽救一些残存的庄稼。然而,这样违反时令的寒冷,是这个纬度的小麦和玉米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哪怕依靠南斯拉夫农夫们的努力奋斗,今年的庄稼最终不至于颗粒无收,可最起码恐怕也是粮食减产大半的下场!

    因此,在巡视的一路上,所有的官员都在向铁托诉苦,表示今年下半年肯定会有规模空前的饥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