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成功地跟澳洲人签署了一份贸易协定。从澳洲人控制下的临高、香港等地获得了大量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更妙的是还可以使用各种货物,而不是稀缺的白银来支付货款。

    虽然不知道这些“澳洲人”是如何彻底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做到了东印度公司多年来都没能实现的事情,但到手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可不是假的,所以巴达维亚方面对此次突破感到十分满意。

    而对于困在大员港这个穷乡僻壤里苦熬的普特曼斯总督来说,就更是喜从天降了:

    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和海南岛临高的“澳洲人”元老院签订了贸易协定之后,大员港立刻摆脱了过去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从被人遗忘的偏僻角落,变成了双方之间的重要贸易口岸。

    此前,四处碰壁的普特曼斯总督,原本已经对打开对华贸易的局面失去了信心:在他看来,中国商人过于狡猾,一贯背信弃义,不用武力为贸易保驾护航的话,公司的业务就很难取得像样的突破。偏偏不幸的是,中国沿海的局面在这些年是如此的纷乱,而公司在东亚地区可供支配的武力又太过于微弱。

    然而,在巴达维亚总公司和澳洲人签署贸易协定之后,大员港的局面几乎是立刻就为之一变,澳洲人的船只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员港,运来了无数荷兰人曾经梦寐以求的中国货物――丝绸、茶叶、瓷器,还有大量越来越畅销的“澳洲货”。而且自从高雄开埠之后,澳洲人的供货周期还在不断缩减――普特曼斯总督很快就发现,澳洲人在高雄建立了巨大的中转仓库,积存了大量商品用以对荷兰人和日本人出售。

    与大员港荷兰商馆以前的主要供货商——总是朝令夕改,喜欢不断提条件的郑芝龙和其它海盗集团相比,这些澳洲人的“契约精神”显然十分到位,在履行合同方面一向都是分毫不差。当然,他们在要求别人履行合同的时候,也一贯是那么的严格甚至严苛。

    幸好,这也正是荷兰人的强项:如果连起码的契约精神都没有,荷兰人怎么可能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于是,普特曼斯总督的业绩很快蒸蒸日上,巴达维亚的总公司对他褒奖有加。而他个人的好处也滚滚而来——这让普特曼斯总督多少感到有点羞愧,因为这完全是捡了总公司的便宜,而不是靠他自己的努力。

    总之,协议签订之后不到半年,大员港就从一个几乎要被放弃的破产贸易据点,一跃成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业绩表上的一颗“明珠”!特别是这些“澳洲人”不像福建和广东的中国商人那么迷恋白银,而是对公司能够提供各种货物都有极好的胃口——从金属到木材,从染料到皮革,还有奴隶、麻布……几乎什么都收购。这使得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中的“银荒”局面大为缓解。

    然后,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滚滚而来的巨额利润,不仅让大员港的财政状况首次扭亏为盈,职员和雇佣兵都补齐了欠薪,还让总督大人有了足够的经费,来继续修建原本已经被迫停工的热兰遮城堡。

    但由此导致的坏处也是有的——在巴达维亚总公司那份双边贸易协定的基础上,普特曼斯总督不得不跟入主台湾的澳洲人又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承认台湾是澳洲人的土地,然后澳洲再将大员港以及周边的一部分土地划为荷兰租界,租期二十五年,租金则是象征性的一个荷兰盾,逾期可以重新商议续租。另外,荷兰人可以在租界以外自由旅行,但不得在租界外从事贸易之外的活动,比如向原住民征税或结盟等等。

    从此,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势力,就被压制在了大员港附近的方寸之地——虽然限于微薄的人力物力,他们之前也仅仅在岛上占了这么一小块地盘,但并不妨碍普特曼斯总督把整个岛都在地图上插上荷兰的奥兰治亲王旗。可现在,他却只能坐看澳洲人的军队和移民如潮水般涌入台湾,以惊人的速度在打狗地方兴建起了高雄市,同时迅速扫荡周边的猎头族土著,开垦出一片片稻田、菜畦和甘蔗园……

    早在澳洲人登陆之前,那个名叫张伟的家伙就已经剿灭了距离高雄最近的塔加里扬社土著人。到了今年秋天,伴随着一场空前血腥的大扫荡,澳洲人又毁灭了曾经打败过荷兰人的麻豆社,据说麻豆社的首领莫纳带领族人无比英勇地战斗到了最后一兵一卒,而他的妻子儿女也壮烈地选择了集体自杀……但在“澳洲人”的强大实力面前,他们的反抗就如同挡在车轮前方的螳螂一样,从一开始就注定只有被碾碎的下场。

    随着麻豆社的毁灭,台湾南部的所有土人部落,全都惊恐地跪倒在了澳洲人的脚下。包括之前长期依附荷兰人的新港社土人,也毫不犹豫地更换了主人,跑到高雄去磕头纳贡,让普特曼斯总督感到很不舒服。但不管怎么样,原本对大员港有着很大威胁,经常在城外“出草”、“猎头”的土人们,眼下已经基本被澳洲人打垮和驯服,从大员到高雄的陆路也变得安全起来,澳洲人甚至开始在两地之间修筑一条道路。

    而与此同时,另一支更加强大的澳洲人军队,也在海军战舰的炮火掩护之下,对台湾北部鸡笼地区的西班牙殖民据点圣萨尔瓦多城发起进攻。很可悲的是,城内那些西班牙人的抵抗意志甚至还不如麻豆社的土著勇士,据说攻防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四十八小时,忍受不住炮击的一百多名西班牙雇佣军,就主动献出了圣萨尔瓦多城。接下来,淡水的圣特多明哥城更是主动派出使者来谈判投降条件——他们总共只有极为可怜的二十个人,还染了瘟疫,在澳洲人的强大军队面前恐怕连一个小时都撑不住。

    在这一系列充满血与火的战争风暴之中,大员港的荷兰人却得以享受到隔岸观火的宁静——在那份和约的保障之下,澳洲人对大员港的荷兰人一直表现得毫无恶意,而且堪称善意十足:

    荷兰人不仅随时可以到高雄采购各种新鲜的食物,来丰富自己单调的餐桌,还能买到卷烟、酒类和盐汽水之类的新奇饮料作为消遣。如果愿意出大价钱的话,甚至能买到消暑的冰块!真不知澳洲人是怎么弄出来的!以至于巴达维亚方面认为从此不必再向大员运送任何补给品,因为除了火药和枪炮之外,在高雄“什么都买得到”。这样就能腾出舱位,运输更多的贸易商品去进行交易。

    大员港的荷兰水手和士兵,最近也经常去高雄的商业区消遣和娱乐——比起大员港那个简陋的集市,高雄的商业区毫无疑问有着更多的选择。如果他们生病了,还可以在高雄接受中国医生的治疗,比起那些浑身臭烘烘只知道灌肠和放血的德国医生,中国大夫的药物和针刺疗法总归来得稍微有效一些。

    而澳洲人出品的朗姆酒、盐汽水和格瓦斯,更是荷兰人和其它欧洲国家水手的最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员港的几百号荷兰人变得越来越依赖高雄市那些澳洲人的物资供应,他们普遍穿上了高雄被服厂用进口荷兰麻布缝制的汗衫、衬衣和长裤,穿着海南岛制造的藤制凉鞋,戴着藤编的凉盔——它们比荷兰人原本累赘又闷热的欧洲式衣服更适合福尔摩沙的气候。

    到了后来,就连修船的工作,也被偷懒的荷兰人给外包到了高雄的修船厂--那里有大型的干船坞和重型吊车,比大员港这边的设施要完善得多,修理维护几艘荷兰圆船根本不在话下。

    ——难得的和平,繁荣的贸易,宽裕的财政收入,丰富的业余生活……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但是,作为一名精明强干的商人和冷静狡猾的冒险家,汉斯。普特曼斯总督并没有被这一片“澳荷协和”的大好局面所迷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澳洲人这个新邻居都并不“爱好和平”,他们对岛上土著的屠杀,以及对北部西班牙据点的远征,都充分说明他们一旦到了需要动手的时候就绝不会留情,其手段甚至堪称残酷。澳洲人如今跟大员港之间的和平友好氛围,无非是他们还需要跟东印度公司进行贸易合作而已。假如某一天这种贸易对他们来说不再重要了,他们就必定会来进攻大员,进而占据整个福尔摩沙岛。

    可是,即使是看透了这一点,普特曼斯总督还是拿不出有效的对策来。

    如何才能保证荷兰东印度公司势力在福尔摩沙的继续存在呢?很显然,依靠武力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