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乘坐大铁船的“髡贼”,于崇祯元年登陆此地以来,大明琼州府的临高县,这座中华大地上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县,就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脱胎换骨,成为了“澳洲人”征服大业的前进基地总部。

    纵观临高县境之内,在百仞滩头修筑的百仞城,是穿越者元老院的统治中枢;依附于百仞城的东门市,已经发展成整个海南岛最繁华的贸易市场;马袅堡是中央军事基地;南宝镇是县内的工矿业中心;至于原来的县城,差不多已经成了被遗忘的地方。而屡经扩建的博铺港,乃是临高穿越者集团通往外界的窗口。

    对于习惯了农业社会慢节奏生活的古人来说,临高这个穿越者的大本营,简直就如同蜂巢一般忙碌。

    凡是第一次来到临高的人,通常只要一登上博铺港口的码头,就会充分感受到这里忙碌、紧张和活跃的快节奏气息。当他们深入到文澜河两岸的那些工农业区和居民区之后,这样的感受恐怕还要愈发深刻。

    ——桅杆如林的港口里,各式各样的船只来来往往,专门用来牵引船只的小艇上竖着铁皮烟囱,喷吐着浓厚的黑烟,尽管没有划桨手,力量却很大,可以轻而易举的就能将满载货物的大船拖动。

    依靠一系列长长的栈桥,绝大多数抵达博铺码头的船只,通常无需耗时费力地使用小艇来趸运货物和人员。货物可以用起重机吊运下船,人员直接从舷桥上下,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整个东亚恐怕也唯有在博铺港这里,船只的周转率是能够以“小时”和“天”,而不是以“星期”和“月”来计算的。

    接下来,在离开码头,进入内陆后的每一条主要道路上,都塞满了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小火车头牵引着的敞篷车皮上,不是堆满了货物就是挤满了人。尽管有关部门早已颁布了安全规定,不许出现“挂票”的情况,还增加了在车站上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国民军士兵,但是无论管理部门再怎么三令五申,每次到了出车的时候,车厢外边依旧总是挂满了超载的人。以至于每天都有人从车上摔下来。幸亏这种蒸汽小火车的速度比步行快不了多少,乘客的伤亡率才保持在了一个有关当局勉强能够忍受的地步。

    每一天,都有无数人来到这里,又有无数人从这里离去。来来往往之间,让这座新兴都市日渐繁荣。

    然后,在崇祯四年的冬日暖阳之下,又一批旅客乘着一艘福船来到了临高。其中有两名身穿半旧儒衫的年长书生,正好奇地站在甲板上,注视着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博铺港——伸入海中宽阔如大街一般的石栈桥、高大的吊车、在轨道上冒烟喷火拉着车厢跑着的“自动车”……最后还有巍为奇观的“大铁船”!那艘被澳洲人称为“圣船”的巍峨巨舶,在此时亲眼看去,果然是望之如山岳,让人看得咋舌不已、

    虽然这两人在江南老家就见识过一些精美奇巧的“澳洲货”,搭船来临高的一路上,也听说了不少有关“澳洲髡人”的奇闻,但当这座“髡贼”统治下的港口,真正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这两位在如今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书生,还是一下屏住了呼吸——眼前的场景,完全是一个超越他们理解范围的奇异世界。

    ——无数高低错落的烟囱,正在向空中飘散着黑烟,随着低沉的金属零件撞击声,白色的蒸汽被喷吐出来,弥漫在码头上空,犹如一层淡淡的云雾,无数密密麻麻的管道和轨道在码头上交错纵横,哨子和汽笛尖锐的呼啸着,此起彼伏。造型奇异的房屋在这里随处可见,而海岸边的炮台更是巍峨得好似一座小山。

    “……真是鬼神之力啊!仲昭兄。”那位稍微年轻一些的中年书生看了半响,忍不住对同伴感叹道。

    “……是啊,简直就像是《西游记》里边记载的妖魔国度一般,都让人不敢相信这里还是大明地界了!”另一位被称为仲昭兄的硬朗老儒生,也点头附和着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当真是群魔乱舞!”

    “……哼,髡贼跳梁,奇技淫巧尔!此辈冒称天水朝宋室后裔,却髡发短服,以夷变夏,轻贱缙绅,蔑视礼教。如此倒行逆施,不知圣人教化,纵然船坚炮利,又岂能成就大事?”站在他们身后的一位从广州上船的年轻士子,虽然穿着一般,却是拿着折扇做出指点江山状,满眼的鄙夷不屑之色,“……髡贼在海外习得奇技淫巧,却忘了天地正理、圣人大道,以为靠着铁船火器就能称霸一隅,还以小利诱惑刁民剃发易服,当真是欺我大明无人也!只待朝廷天兵一到,必能涤清丑类,绝此等海外蛮夷窥觊中华之心!”

    听着这个狂生不知天高地厚的叫嚣,两位年长儒生只得摇头苦笑,明末很多不更事的读书人都有着这样的通病,一方面是极端的蔑视本朝武夫,认为他们不配领一粒米一两银的军饷;另一方面又对“朝廷天兵”的军威有着盲目的自信,一个比一个把调子喊得更高……而且还丝毫不觉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矛盾!

    “……呵呵,你这位好说大话的后生仔,真是吹牛不打草稿!还说什么朝廷天兵?记得王德尊总督在去年就发兵来讨伐过澳洲人一次,还没摸到临高县的边儿呢!就被澳洲人一路撵回到广州城里去啦!”

    一位胖乎乎的矮个儿圆脸商人,一边翻着一本不知从哪儿搞来的半旧《战争史研究》杂志,阅读《大雪满弓刀――大明经略辽东始末》一文作为消遣,一边随口说道,“……如今天下大乱,皇帝老儿的北京城听说都被辽东蛮夷给围了两次,中原也是流寇遍地、烽烟四起,朝廷哪里还有余力顾得到这个千万里之外的边陲小县?澳洲人至不济也要在这海南岛上裂土封疆了!再说了,你自己原本不也是打算投靠澳洲首长吗?如今还没上门自荐呢,就在这儿贬损人家,你到底还想不想在这里混了啊!”

    ※※※※※※※※※※※※※※※※※※※※※※※

    ——事实上,自从“澳洲人”兵犯广州,震动岭南以来,这两年陆续就有一些读书人觉得这“澳洲匪帮”似乎粗鄙无文,应该是没有什么读书人,现在去投到澳洲人门下,或许也能谋个好前程。于是纷纷前去投书攀附,其中很多人都是不第秀才或是老童生,俱都是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之人。

    这些士子原本以为临高髡贼是僻处南疆的蛮荒之人。自己在读了多年的圣贤书之后屈尊到了这里,就算不能如那白衣拜相之人,至少也是仿佛宋朝奔入西夏的张元等辈,大可以建立一番功名,谋求一番富贵。

    谁知髡贼的广州站虽然确实一直在招募流民没错,但不拘士农工商,都要统一当做移民处理,首先“净化”一个月,剃头洗澡换衣裳掰开屁股检查自不必说,如果想要在澳洲人这边出仕当“干部”,也没法凭着几卷策论一步登天,而是还要在那里重新一级一级地考文凭,考试内容也不是八股时文,而多半是与圣人之道无关的杂学。即使当上了“干部”,也要从小吏做起……这让诸位自视为国家栋梁的士子们如何能忍?气得这群圣人门徒不时的背地里咒骂:“……澳洲贼寇折辱士子,不尊圣人之道,早晚必被天雷亟之!”

    甲板上这位年轻士子,就曾经兴冲冲地想要投靠髡贼当个清贵谋士,却在广州那些澳洲人的“办事处”门前碰了一鼻子灰,气得他一下子从“澳粉”变成了“澳黑”。但接下来在广州实在找不到什么当幕僚清客的门路,只好揣着几篇生平得意文章,又到临高来碰碰运气,看看能否撞上一个慧眼识人才的澳洲首长……可惜心态一时还没调整过来。如今被人揭开了老底,又看到其他旅客也在不住的指摘嘲笑,当即脸皮涨得通红,趁着那商人不备,一把抢过他手上看得津津有味的《战争史研究》,祭出了转移话题的无赖招数。

    “……尔这铜臭逐利之徒好不晓事!我辈士人之所以不辞艰险、深入贼窟,舍身饲虎,也是为了向蛮夷传扬我儒门大道啊!这澳洲人粗鄙无知,实在是需要我辈圣人门徒好生的教化一番!看看,如此精美洁白的纸张,却印了如此粗俗不堪的文字,还用这些缺笔少划的字体,当真是可笑之至啊!”

    他用几根手指捏着这份从商人手中抢来的《战争史研究》杂志,仿佛那是人间最低俗不堪之物,脸上满是厌恶之色——虽然这“澳洲杂志”乃是用上好白纸装订印刷而成,上面图文兼备,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