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澳洲景”之后,徐霞客和那位跟他搭伴南下的族兄,已经是觉得眼界大开、不虚此行了。谁知在他们兄弟结束了对临高县的参观,并且跟着“澳洲髡人”的商队,到岛内深山的黎区寨子里转了一圈回来之后,居然又赶上了海外四方“大宋后裔”的船队,踏破万里海涛的阻隔,一齐会盟于临高县境的空前盛事!

    看着这些来自美洲、澳洲等不同遥远异域的“大宋后裔”,留着几乎一样的“短毛髡发”,穿着类似款式的奇装异服(现代服装),甚至说话都是差不多的口音(普通话),驾驶着一艘艘巍峨如山的巨舶跨海来到此地,趾高气扬地耀武扬威,让那些天竺人、波斯人、大食人、南洋人,还有红毛夷尽皆俯首帖耳,衷心拜服。至于曾在江浙沿海凶名赫赫的倭寇,更是被他们驱策如仆役,徐霞客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华美、东岸、澳洲……哎,想不到昔年大宋于崖山覆亡之后,居然还有那么多遗民余裔散落海外各地,而且日子过得这般发达兴旺!历代赵宋天子官家若在地下有知的话,想必也能含笑九泉了吧”

    但是,一想起自己在这些天里出于对“远方同胞”的好奇心,从华美舰队官兵与商人之中打听到的若干该国内情,尤其是那些完全违反了明朝士人观念的东西,徐霞客的表情又逐渐凝重起来。

    ——在徐霞客面前的石桌上,摊开着一本略微泛黄的日记册子,其中的最后几页,正记录着他刚刚打听到了华美国传闻。以大明士人的眼光来看,这个国家简直没有半分唐宋风韵,把礼义廉耻都丢了个精光:

    “……华美,虎狼之国也,华美以战立国,灭国无数,独霸亚美利加北方膏脂之地,地域广大皆所夺也,立国初时,仅乃曼城一隅,今号北美霸主,挟滨海水运之利,横贯南北,地广万里尤嫌小,东征西讨岁岁不绝,贪得无厌可赛暴秦。国府号曰华美虽大,无寸土多余,贪婪之尤莫过于此。然美人却深赞之。

    去岁,华美国府号召西进,百姓庶民无地者踊跃,挟枪西去者众,大军押后,土人何辜遭此横祸,杀绝盈野,盖因美人索土无度,美兵暴虐而嗜杀,国府庶民闻战则喜,毫不顾忌,报纸新闻每日鼓吹,今日得十城,明日获五城,俘敌兵为奴,买与泰西诸夷为苦力,劳役虐待至死者不知凡几,美人只问卖奴获利几何,土人生死皆不为意,获利少者则顿足捶胸,懊恼无比,获利多者则眉开眼笑,大怀畅意。

    美人如此好战暴虐,盖因美兵骁勇善战,杀敌者众而兵马折损者少近无,杀敌数以千计而折士卒寥寥数十,百姓谓之平安仗,虽国内百业兴旺、衣食无忧,每岁募兵仍人潮踊跃,青壮只恨不取,与国朝迥异,入选者皆精锐也。另,华美民风尚武,投军入伍者众人皆羡之,盖因军饷优厚,出行采买又皆受优待,所谓军人优先之铁律,百姓士绅人皆敬之,号最可爱之人,乡绅业主多喜嫁女与军官,可见一斑……

    余思国朝士大夫鄙视武人,尤可哀也。呜呼,华美号源自前宋,却风气迥异,轻文重武,尤重格物,鄙视仁义,与前宋大不相同,可谓南辕北辙,更类暴秦。余曾观华美报纸数份,其上之宋词诗赋已近绝迹,所刊皆白话也,文风粗粝不堪入目,多有鼓吹杀伐屠戮之文,所谓桔生淮南而为枳,余今信矣……”

358。第358章 、八方风雨会琼崖(三)

    第四十九章、八方风雨会琼崖(三)

    而更让徐霞客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哪怕这个自称继承了前宋余风的所谓“华美国”,在他看来分明已是这般粗鄙不文、穷兵黩武、杀伐无度,贪婪残酷堪比古之暴秦。然而,即使是这样残暴铁血的华美国,却居然还被另一个同为大宋余裔的东岸国,嘲笑成是一群心慈手软、优柔寡断的文弱书生,认为他们生活奢侈、懦弱胆小,不如自己那么擅长打仗……那么,这个东岸国又是何来历呢?

    ——根据徐霞客这几天零星打探到的一些传闻,东岸国的人口和版图,似乎略逊于华美国一筹,土地貌似也不如华美富庶。但东岸国四周的蛮夷却远比华美国的邻居强悍,哪怕只是为了生存下去,东岸国的军民也不得不与强者为敌,跟四方恶邻无日不战,其征战之频繁,连塞外建奴和鞑虏都要瞠乎其后。

    如此严峻的军事压力之下,东岸国几乎是丧心病狂地把举国人丁财货都投入了战场,弄到了“全民皆军户,男丁皆兵卒,女子亦提刀”的程度,连国中村镇都多以“某某堡”命名,可见其武风之盛。

    如果说华美国虽然轻文重武,为大明士人所不齿,但其国中好歹还有些唐宋文墨的遗韵,略知圣人礼教的话,那么东岸国除了还没忘却华夏文字之外,其凶悍好战风气之盛,都已经到了与嗜血蛮夷无异的程度——虽然因为继承了宋朝的若干典章制度,东岸国中也有类似国子监的御用书院,但却不是教人读圣贤诗书、明事理知廉耻的,而是从小就教导孩童杀人之术,长大了好上阵杀戮。故而给小童开蒙的教材,也不止是《三字经》之类,还有一首字里行间都浸透着血腥气,让徐霞客看得眼皮乱跳的《男儿行…杀人歌》: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刺客盟,义气重然诺。

    上马即杀人,身比鸿毛轻。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朝出哨所去,暮提人头回。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

    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

    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

    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

    如此丧心病狂、鼓吹杀伐,既有违道德礼仪,更无半点仁心的诗文,在徐霞客这样的明朝儒生看来,简直是只有吃人魔王才能写出来的邪物,偏偏却被这东岸国奉为至理名言,令垂髫小儿日夜诵读……由此推断,这劳什子东岸国恐怕已经不能用粗鄙不文、有辱斯文来形容,而是差不多都变成了《西游记》里的狮驼国,举国百姓皆被邪念附体、化作了人皮妖魔。而朝廷之上的执政者,更是一个个地狱大魔头了!

    “……唉,前宋因重文轻武、百年积弱,遂有靖康之耻、崖山之亡,故而宋室后裔吸取祖宗教训,希冀于树立尚武之风,或许还有些道理。可是这华美国和东岸国如此倒行逆施,一口气矫枉过正到了这般田地,都已经不是尚武,而是嗜杀了啊!这不仅全然失了圣人的仁恕慈悲之心,也毁弃了我华夏的道统理念,等于是跟蛮夷和野兽为伍啊,纵然能拓地万里、灭国百千,不过是为祸世间而已,又有何荣耀可言?”

    ——看着港湾中那些异邦巨舰上,猎猎飘扬的各色军旗,徐霞客忍不住长长地叹息道。

    如此一比较之后,相对而言,如今盘踞在琼州府的这些“澳洲髡人”,虽然同样有着“不识圣人大道”,“重格物而轻儒学”,“不够礼遇士绅”等等颇为值得诟病之处,但是跟东岸国和华美国的屠夫杀人狂比起来,这些“澳洲髡人”却居然已经是让徐霞客感觉最正常,也最容易接受的一伙“宋室苗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