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9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牧师收走!

    很显然,即使是她们现在的这种生活也不可能维持很久,接下来的人生旅途该怎么走,真是一片茫然。

    不过,尽管伊丽莎白认为自己这些人很可能前途无亮,命运晦暗,简的看法却远远没她那么悲观。

    “……确实,你说的这一切都很有道理,如果我们找不到有钱的丈夫,接下来就会被扫地出门,搬到比这儿更差的房子去住,然后很可能在绅士阶层之中找不到理想的好丈夫,最后变成一个老姑娘……”

    简一脸淡定地如此说道,“……可是,如果往好一点的方向去想呢?不管怎么样,我们至少还不需要亲手从菜地里去挖萝卜和土豆,不用给马儿洗刷和准备饲料,不需要每天动手洗一大盆子的衣服衬裙和床单毯子,不需要亲自下厨操办饭菜,不需要给房子打扫卫生,不需要担心挨饿受冻,不需要担心战火突然降临……即使有着许多不如意,我们的这双手也不用像家里的女仆那样,需要整日劳作才能维持生活。

    在朗伯恩这个村子里,跟班纳特太太打交道的乡绅和中产阶级,总共只有二十四家。但是实际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口,肯定远远不止这么点儿。光是在我们的房子里,把管家仆人花匠马夫这些全部加起来,也有十多人了吧。实际上,像我们这种阶层的人群本身,在整个国家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小撮。

    哪怕朗伯恩的房子最终被那位柯林斯牧师给收走了,我们也还有‘母亲’给我们准备的五千英镑嫁妆,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只要小心谨慎一些,别被骗财骗色,就不至于流落街头。如果我们不是穿越到了英国,穿越到了乡绅班纳特一家,而是穿越到了别的什么地方,很可能过得还不如现在呢!”

    “……呃……没想到你这样精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现实主义的辩证思考方式……”

    ——对此,伊丽莎白也不得不点头承认,简前面那番话说得很有道理。毕竟早就有无数的事实证明,不管你觉得自己的处境有多么艰难,可在远比你更加艰难的境地里,依然有很多人能够生活得有滋有味:实事求是地说,比起网络上那些女性穿越小说里常见的清穿、明穿、唐穿、民国穿、红楼穿、架空穿等等的,自己能够穿到十九世纪的英国乡村,还是在年收入两千英镑的乡绅之家,其实已经算是很不错的选择。

    在这边,至少是在衣食无忧的乡绅之家里,未婚少女们的生活就是看看书,缝缝衣服,参加各种茶会、宴会和舞会,然后再和自己的朋友通信八卦一下,像只米虫一样整天吃吃喝喝睡睡,最后找个男人嫁了……除了实在有点太闲了以外。基本就是一只米虫的最理想人生,比起穿越成中国传统世家里的闺阁小姐,那可真的是要幸福多了:不用裹脚,不用早晚请安,不用锁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可以比较自由的逛街、郊游、参加舞会。在英国也不必担忧战争的威胁,甚至还不用承受西方女性的传统酷刑——束腰。

    ——在拿破仑战争时代,因为社会上洋溢的浓厚反法情绪,英国这边的淑女贵妇们都抵制来自法国的束腰习俗,而是穿着更加类似现代女装的宽松裙子,以此来标榜爱国。直到英国打赢了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上流社会妇女才开始像欧洲大陆的女人一样束腰,用鲸骨等材料把裙子变成能够勒死自己的刑具……

    即使在婚嫁和交际方面,英国的乡绅小姐们也比东方的同行们更加自由一些,虽然家族包办的婚姻依然是主流,但小姐们也可以在符合社会标准的情况下,跟同性或者异性建立友谊,恩,如果能够发展成为恋爱关系再结婚,同样也是一桩美事。至少基本不会出现到了洞房花烛夜,新人才第一次见面的囧事。

    西方上流社会的夫妻在婚后一般分房睡觉,以便于尊重彼此的**。虽然离婚这种事情目前很难被社会接受,但上流社会那些缺乏感情的夫妻,在婚后自己各玩各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个虽然算不得什么好事,但至少也象征着某种意义的平等。而且也不用担心丈夫不停地娶小妾什么的,男人去找情妇,女人也可以找情夫,看看《纸牌屋》之类的美剧就知道,现代的很多上流社会夫妇不也过着这样的日子?

    接下来,简又异常犀利地指出了伊丽莎白刚才那些自怨自艾的最荒谬之处。

    “……而且,你难道真的以为,年收入两千英镑的班纳特一家,居然算是穷人么?”

    ※※※※※※※※※※※※※※※※※※※※※※※※

    ——虽然在《傲慢与偏见》小说的剧情之中,因为男方亲戚对班纳特一家的各种讥讽和鄙视,总有一种贫穷女方高攀富豪贵公子,“霸道总裁爱上贫穷打工妹”的错觉。但事实上,班纳特一家名下拥有超过两千英亩的广袤土地(考虑到这片土地距离伦敦只有二十五英里,那地价就更夸张了),有着自己的庄园,森林、河流和小湖,绝非某些读者误以为的那种经济条件差的穷乡绅,而是真正的剥削阶级土豪世家。

    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家庭的班纳特五姐妹,也是真正的白富美大小姐,而不是什么灰姑娘。只是架不住另一边的男方更加高富帅,身家更夸张——娶了简的宾利先生拥有十万英镑的资产。娶了伊丽莎白的达西先生则拥有足足半个郡的土地,以及一大堆位高权重的厉害亲戚,家里的庄园豪华得好像宫殿……所以,伊丽莎白嫁给达西先生的确是有点高攀了,但也仅仅是有那么一点儿而已,距离惊世骇俗还差得远呢!

    那么,班纳特一家的两千英镑年收入,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近代的英镑是一个很大的货币单位,而且在铸币时代,英镑就是贵金属铸造的金币,由它衡量的长期物价基本稳定不变,虽然有市场价格的高低涨落,但一般不会有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所以,在那个时代,只要拥有三十到五十英镑的年收入,一家人基本就可以衣食无忧了。由此可见,那时候的一个英镑,购买力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元到两千元人民币,这绝对不会是过分的估计。

    然后,当时英国的辅币却少得可怜,在英镑下面就只有先令和便士两种。一个英镑等于二十先令,一个先令折合十二个便士,而便士则已经是近代英国面值最小的常用辅币,小于一个便士就没法卖。一便士的购买力约摸相当于现代中国的五到十元人民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在今天的中国,面额最小的硬币是十元钱,商品标价都是以十元为单位,再也没有更小的辅币,那么市场上将是一副怎么样的崩溃情景——上班族早餐买油条必须一次买几个人吃的份儿,买白粥则足以把一个人给撑死,家庭主妇们买青菜、白菜、萝卜、番薯和土豆的时候都得拿篮子或麻袋装,因为一次最少也得买十元的。可口可乐也只能卖大瓶的,或者强迫消费者一次买三个易拉罐,因为没有面值更小的钱币……(在1860年前后,英国曾经发行过一种比便士更小的硬币“法斯”,但这距离《傲慢与偏见》书中描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

    在十八世纪末的伦敦市场上,一磅牛肉的价格大约是两到四个便士,一磅海鱼的价格是一到两个便士,跟现代中国的物价差不多。而河鱼由于泰晤士河严重污染的缘故,基本是便宜得好像白送。

    相对于食品的廉价,由于技术水平不发达的缘故,各种工业品的价格就比较昂贵了。当时的成衣店很少,绝大多数欧洲人的西装都需要去裁缝铺订做,每年做两件新外套就算是富翁。而那些不太阔绰的中产阶级为了有一件能够撑场面出席宴会和舞会的体面衣服,不得不去旧衣铺子里淘富人不要的二手甚至三手货。因为英国政府征收很高的印花税,所以一份合法报刊的价格高达一先令,但是贪便宜的穷人都喜欢看盗版或非法小报,这样每份报纸就只要一个便士了。由于大英帝国不搞义务教育,所以学校的学费很贵。比如著名的伊顿公学,学费是按星期收的,一周最少一个先令,而且课本和纸笔还要学生自己额外购置。

    说完了物价,再说收入。当时伦敦城内一个临时工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的薪水,大约只有两三个便士,一周只赚一两个先令。而签了合同的正式工人,十二小时工作制下的日薪也不过四到六个便士。总体而言,在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