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沓氏霞客笑着道:“主公,看来你把刘参军调到水师是对的,你看他多喜欢现在的生活啊?”

    鉴于水师缺乏人才,大战之后卫朔就把刘总调到水师担任军司马之职,负责营建辽东水师。一开始刘总还不太愿意,可众人当中唯有他在此战中跟随水师一起行动,而且表现还不错,经过众人一番劝解后,他才不情不愿接受了新职务。

    可没想到刘总一上任,马上就喜欢上了漂在海上的生活。再说辽东水师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当初卫朔为了让其迅速形成战斗力,特意将崂山水师一分二,为此还引发了崂山水师统领王维的不满。

    如今经过卫朔平衡后,两地水师各辖水师六百人,大小战船三十艘。但是卫朔也给王维、刘总二人定下了目标,希望他们二人在今后两年内将两支水师扩充至三千人,战船起码有百艘以上。

    这个目标虽然有点儿宏大,可刘总、王维二人得知后却兴奋异常,自家主公如此重视水师发展,不正说明水师未来前景可期吗?

    “主公,你又来查看港口建设啊?”刘总跳下船来到卫朔面前问道。

    “是啊,旅顺港的建设,关系到日后辽东的发展大计,我不得不重视一二。对了,刘司马,如今可还抱怨我把你扔到了水师?”卫朔见到刘总后仍然不忘打趣一下对方。

    刘总赧颜一笑道:“主公,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啦,您怎么还拿出来笑话人?当初我不是没意识到水师的重要性吗?现在您就是拿一个骑兵指挥使来换,我也不愿意离开水师啦。”

    “哈哈哈哈……”卫朔闻言哈哈大笑,他用手指点点刘总笑道:“看来你是真的喜欢上水师生活了!唉,当初为了劝你加入水师,我与其他人差点儿把嘴皮子磨破。既然如今你已心甘情愿做水师统领,那就好好干吧,争取将来留名青史!”

    “请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负主公期望!”

    “嗯,不错,我来问问,如今你们水师招收多少新人了?”

    “说起招兵这事,在下正要跟主公商量一二。辽东本地青壮缺乏,光是招募步兵、骑兵和营建港口就消耗了大半青壮。我们水师根本招募不到什么新人,属下就想向主公讨个将令。”

    “哦?什么将令?说来听听。”

    “我想回青徐二州招人去,尤其是徐州东部沿海地区,人口众多还是主公辖区,正适合招募新兵。而且因为旅顺港还在营建中,我们水师就是驻扎在此地也无法保证训练,还不如暂时转移到青徐沿海一带。既可招到新兵,还能有地方训练,可谓是一举两得!”

    卫朔闻言若有所思道:“刘司马言之有理,行,这事就算我答应了,你即刻去办吧!”

    “遵命!”刘总喜滋滋离去了。

    等刘总离去,沓氏霞客看着险要的旅顺港感慨道,“主公,属下真是对你佩服之极,竟然选择此地作为水师驻地。你看整个旅顺港,港口口门开向东南,东侧是雄伟的黄金山,西侧是老虎尾半岛,西南是巍峨的老铁山,整个旅顺港形势险要,由两山对峙而成出海口。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听到沓氏霞客如此盛赞旅顺地形,卫朔也难免喜形于色,如果不是无法量产火炮。卫朔都想在航道两侧的山上密布火力,一旦有敌人来犯,到时万炮齐发,两侧火力交叉成网,互相支援,必可使敌舰难以靠近。

    “只可惜少了火炮支援,否则此地将更加险要难攻!”

    “主公,什么是火炮啊?”

    “火炮嘛?火炮就是会发火的大炮,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战争利器!只可惜我们还造不出来!”

第126章 四月春耕

    四月初,白雪覆盖的辽地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如今正是草长茑飞时节,旷野上都长出了一层浅浅的绿色,细细的绒草顽强地从地里钻出羸弱的身躯,欣喜地在春风中伸展身姿,咨意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哒哒地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卫朔带着一行人在田间地头视察着。为了春耕,他可是煞费苦心,抽调了整整一个营的士兵,全力帮助辽东百姓进行春耕。

    甚至为了筹措耕马,卫朔用食盐、茶叶、铁器从辽东各部胡人中交易来大量耕马,除了一部分运回徐州外,大部分部分留在了辽地。

    为了开发辽东,卫朔不但大肆推广大农场计划与马耕技术,还广为修建水利设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水车的推广。汉代,是古代农业技术发展的一个巅峰,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提水工具——翻车。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毕岚发明了翻车,“翻车设机车以引水”。翻车出现后,很快就成为民间应用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提水机械,不少工匠都懂得制作。

    翻车的工作原理是:其上、下链轮,一主动,一从动,绕在轮上的翻板就是传动链,这个翻板兼做提水的工作件,一面带动翻车转动,一面把水提上来。

    三国时,马钧对翻车进行了改进,制造了新式翻车,结构精巧,能连续不断地提水,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新式翻车也较省力,儿童都能转动。

    今日卫朔来到马訾水边,就是为了视察几处翻车的建立。在马訾水边建水车,可依靠水力带动翻车,大大节省了畜力。

    预先制作好的十座大水车正静静地躺在地上,等着工匠们安装。看着踌躇满志的工匠们,卫朔大手一挥,众人立即行动起来。工匠们先是在挖好的沟渠边,测量好所需的数据,然后抬着水车架到水边固定好。

    为了增强水车的强度,卫朔可是下了大本钱,在其关键处都用了铁皮、铆钉来固定。在众人不断地欢呼声中,第一座水车终于被架了起来。高达六丈左右的水车,矗立在岸边,显得威风凛凛。

    随着河水流动带动机关,一阵吱吱呀呀声音后,水车顿时转了起来,就见一桶又一桶的水不停地注入旁边的沟渠内,最后顺着沟渠流向远处的田地。

    当水车成功提水上来后,四周正在围观的民众们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作为普通农户,他们深知水利设施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有了这些水车,来年他们就有信心多打些粮食。

    随着第一个水车顺利的通水,工匠们安装水车的手法也越来越熟练。不一会儿,十座水车便一字排开分布在马訾水岸边。正是有了马訾水,西安平四周近数十万亩土地才得以有了灌溉水源。

    卫朔曾与县府官吏们测算过,即使将来辽东遇到大旱气候,只要马訾水不断流,周边数十万亩土地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如今县城内的工匠们正日夜不停地赶制水车,争取尽快将马訾水资源利用起来,好让辽地百姓们早日得利。

    如今西安平共有七万余人,即一万三千余户。根据卫朔提出来的大农场计划,每户民众将分得五百至一千亩良田。如果大农场计划推行顺利,今年辽东将至少开垦出数百万亩土地,明年就可出产数百万石粮食。

    为了方便管理与指导各处农场,卫朔将一万两千户民众划分为十里,每里设里长一名乡老数名,专门管理里中的乡民。官府还会在每个里中派遣数名小吏,他们的职责就是指导各地农场的建设,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随着水车不断被架起来,各里百姓在里长、乡老的组织下纷纷开始忙碌起来。这时马耕技术的优势很快就体现出来,一个壮劳力在使用了新式耕具后,一日间就可耕作数百亩土地。千亩土地也不过数日功夫而已。

    韩寿望着田野上忙忙碌碌的人群,不禁感慨道:“看来,明年我辽东就可自给自足!”

    裴嶷却不乐观道:“明年能不能顺利丰收,还得看几个月后我们能否击退来犯的敌人。”

    “文冀不用如此悲观,尽管敌人十分强大,可也不是没有缺点,只要我等找准时机必可打败敌人,保一方百姓安宁。如今西安平早就今非昔比,步、骑、水三大兵种加在一起有七八千人马。情势危急之刻,我们还可从徐州调动兵力来援。”

    “当初卫某能在徐州以长矛兵击败匈奴骑兵,今日也有信心以长矛兵教训一下鲜卑人!”

    相对于其他人忧心忡忡,卫朔则显得信心十足。一方面来犯的敌人是数方联合,根本不可能一心一意合作无间,西安平完全有机可乘;另一方面,确实是因为随着实力扩张,卫朔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小人物。

    “春耕各项事宜都安排好了吗?可千万不能误了农时!”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