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三七开!卫朔心里不禁冷哼一声,暗道:话说这姓王的心挺黑啊!给了我三成利润还像施了天大的恩惠似的,看来对方强势惯了。不过眼下他还不能跟对方翻脸,不管怎么说他暂时还得通过对方销赃。

    否则的话光是官府这一关他就过不了,古代贩卖私盐可是杀头的大罪。说起来卫朔贩卖私盐也有一段时间了,可从来没有受到过官府的刁难,看来这王东家的背景也不简单。

第12章 拖!

    “怎么?卫先生感觉哪里不妥?”王东家见卫朔沉吟不语,不禁眉头一皱,难道对方胃口太大,看不上这三成利润?

    “不不不,这分成比例到没什么,只是您说反了,具体的利润划分应该是你三我七。”卫朔放下茶杯,语气坚定的看着王东家。那眼中的坚定之色告诉对方,他是绝不会为此做任何让步的。

    嘶!王东家脸上的怒色一闪而过,随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在心中暗自嘀咕:行,先让你小子吃点儿甜头,等回头把秘方弄到手之后,看不把你一脚踹得远远的。

    “好好好,就按照卫先生说的算,不过这作坊的事是不是咱们合计一下。”

    刚刚王东家提出要卫朔在县城里开一家精盐作坊,张大郎的心就一直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卫朔就答应了,好在卫朔提出了对方看似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可他还没把心放在肚里时,这位王东家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此时所有人都把目光对准了卫朔,没想到卫朔却还在慢条斯理地喝着茶水,“好茶,真是好茶。”

    “呵呵,这茶可是专门从江东运来的,卫先生如果喜欢的话,回头我送你一点。”

    卫朔一摆手道:“这茶叶的事,可以先放一放,咱们还是先谈谈合作的事。扩建作坊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的了主。”

    “这制盐的办法不是掌握在卫先生手中吗?”

    “制盐秘技的确是我发明的,但前几天我们成立了一家商社,我以秘技入股占据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所以如今这方法已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啦,准确地说应该是属于我们崂山商社。该不该建新作坊,又或者在什么地方建作坊,这需要商社全体股东决定。”

    “崂山商社?股东大会决定?卫先生你不是在耍我吧?”王东家被卫朔说的是一头雾水,根本就弄不明白他到底在表达什么意思。

    卫朔笑了笑指着张大郎道:“哈哈哈,王东家你可是我们商社目前唯一的主顾,我怎么敢耍你呢?这商社的事你可以问问张大郎,目前他也是我们商社的股东之一。”

    “咳咳,王东家,卫兄弟他没骗你,我们的确成立了一家商社,专门从事制作、销售精盐。只是商社刚刚成立,还没来得及告诉您一声,希望王东家见谅。”

    “哎,你们……”王东家目瞪口呆得看着一唱一和的二人,他不确定这事是二人事先商量好了,还是临时发挥。

    卫朔一看忙接过话茬儿说:“王东家,建新作坊的事确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定的,再说了,就算要建新作坊不也得有新的工匠不是?否则就算建好了作坊也没工匠开工呀!”

    听着卫朔对着王东家睁着眼睛说瞎话,张大郎差点将笑出声来,作为曾经亲自动手提纯过精盐的人,他很清楚根本没什么作坊,也不需要什么工匠,是个人只要看过几遍就能掌握精盐的提纯方法。

    王东家耷拉个脸暗自琢磨了一会儿问道:“那卫先生能不能给我个准信儿?”

    “嘶,这个嘛,我得仔细想想。”卫朔皱着眉头假装沉思了一会儿,“王东家你也知道这工匠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培养出来的。今天我路过城门的时候,看到墙根儿下聚集了不少难民,我正想着把他们带回去,等这批人培训出来,新作坊就能开建了。”

    “这么前后一算,我觉得起码也得两个月之后,最快也得一个多月的时间。”

    “一个月啊……”王东家面露失望之色,不过如果等这点时间就能将制盐秘技弄到手,他也不是不能等待,怕就怕两个月之后卫朔又要闹新的幺蛾子。

    卫朔伸出食指放在眼前笑着纠正道:“不不不,不是一个月,是两个月。”

    “好好好,两个月就两个月吧。”

    ……

    “卫兄弟,两个月后你真要跟王东家建新作坊?”刚一离开盐店张大郎就迫不及待的向卫朔求证。

    “你觉得我是那种不靠谱的人吗?别说他给我七成,就是给了九成利润我也不可能答应,这钱咱们自个儿赚多好,干嘛要和别人分成。”说完卫朔双手一摊,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

    张大郎闻言一怔,“可,可,可你刚刚不是答应了王东家要在两个月后建新作坊吗?”

    “两个月……哼!两个月后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卫朔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在现代不要说像这种没签任何协议的口头约定,有时候就是签了协议也有可能被毁约。在公司里,这种事卫朔可是见多了,用来对付一个心怀叵测的奸商他一点儿心里负担都没有。

    “哦,原来卫兄弟在蒙他,可这么做合适吗?我看王东家也不是什么简单出身,万一将来他要报复咱们怎么办?”刚解决了建新作坊的事,张大郎却又开始为担心卫朔受到王东家的报复。

    “怎么办?凉拌呗!”

    “凉拌?卫兄弟,凉拌是个什么意思?”张大郎摸摸脑袋满头雾水,搞不明白卫朔说的是什么意思。

    噗嗤!卫朔再也忍不住了,肩膀一抖一抖地,大踏步的往回走,只留下张大郎莫名其妙的站在原地。

    卫朔倒也没有敷衍张大郎的意思,对付王东家他眼下唯一能做的只能拖,尽量的往后拖,拖得时间越长,他自身的实力就会膨胀的越大,等到将来他足以傲视天下的时候,就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顺利的话,崂山商社可以提纯近五千斤精盐,换成铜钱可是百万钱。百万钱对那些世家大族来说不算什么,据说晋武帝时,世家大族日食万钱,竟然还说“无下箸处”。

    但对以卫朔为代表的庶族黎民来说,百万钱足以让他们过上小康生活。而且有了这百万钱,卫朔就能加强护卫队的力量,起码让自己有自保的力量。也幸亏现在天下大乱,青州处于半独立状态,否则的话他还真不敢耍对方玩儿。

    “对了,张大哥,咱们山里还剩多少粮食?”

    猛然间卫朔想到将要有流民去崂山,他又开始担心起粮食的问题,前段时间他费尽心血才购买了十五石粮食,再加上打猎、采摘野菜、打渔等收入,才让六百多人勉强度日。

    “粮食?山里早就断粮了,大伙儿都等着这笔钱下锅呢!”提起粮食张大郎就忍不住头疼,现在是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粮食,粮食的价格已经涨到一石万钱,比太康年间涨了十数倍,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粮食。

    卫朔闻言不禁暗自发愁,煮盐虽然随时可产盐但效率太低了,晒盐虽然产量高,却有远水不解近渴啊!希望两个月的时间能来得及收获第一笔盐田收入。

    “算了,你先用这些钱尽量多买些粮食回去,总不能让大伙饿着肚子干活吧。”

    ……

    “东家,咱就这么放他走吗?”账房孟先生面带不解之色询问自己的东家。

    “不然还能怎么着?”王东家没好气地瞪了对方一眼,“你没看到那那小子身边站着五十个虎视眈眈的壮汉吗?只要咱们稍有异动,他们绝对会拼死护着姓卫的那小子杀出去的。既然没把握留下对方,我们就不能轻举妄动。”

    “眼下在这不其县城里可是有不少势力在盯着我们,一旦被他们找到破绽,说不定会把那小子直接推到对方怀里。眼下先稳住对方,虽然这小子今天在跟我打马虎眼,但我也看出来了,对方也非常忌惮我们。”

    “哼!只要对方忌惮咱们,就不怕他逃得出咱们的手掌心。”

第13章 安抚流民

    众人安安全全回到了崂山,此时山上的张大叔、杨二叔他们正焦急地等待众人归来。

    “回来了,回来了,大郎他们回来了。”

    卫朔、张大郎他们刚一来到山谷迎面就撞上了前来迎接的亲人们,老人、妇女、小孩儿一脸喜悦得望着众人,尤其是看到众人肩上背着着粮食后,大伙儿更是兴高采烈。

    “卫小哥儿、大郎,这次事情办得还顺利吧?”

    “还行,我们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