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真字楚季,在历史上大名鼎鼎,是慕容家族代表的前燕帝国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先后辅佐前燕慕容廆、慕容皝、慕容俊、慕容暐四位君主,官至侍中、太尉。

    之前卫朔一直在辽东寻找皇甫真的踪迹,直到后来无意中才知道他是皇甫典的弟弟,可惜眼下他年纪还小只有十二岁,暂时还无法为辽东效力。

    这日,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无数辽东年轻人齐聚城北已初具规模的州学大学堂操场上,准备参加首届开学仪式。

    台上刘赞、孔纂、胡毋翼、朱左车四位辽东学政可谓是春风得意,今日比当初奠基时来的人更多,不但以卫朔为首的辽东诸文武全都到场,现场还有大批普通百姓前来观礼。

    两百名年轻士子坐在台下四下打量着学堂内的环境,新学堂对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他们从没见过如此华丽的学堂。不但有巍峨的教室,还有舒适的宿舍,更有许多他们连见都没见过的设施和建筑。

    “操场?这地方为什么叫操场呢?与城内的校场相比有什么不同?”

    趁着典礼还未开始,坐在台下的年轻士子们纷纷四下观察着操场上的一切。入眼处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玩意儿。一些士子耐不住内心的好奇心,忍不住与旁边的年轻人交流起来。

    “在下梁元,祖籍青州,后汉末年迁居辽东至今。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封裕正在想着自家心事,突然听到有人跟自己说话,扭头一看。却见个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正笑眯眯打量着自己,忙道:“在下封裕,渤海人。”

    “不知兄台与前东夷校尉封老大人是……”

    梁元一听自己搭讪的年轻人姓封,顿时吓了一跳。在辽东封家、高家都是势力极为庞大的家族,他们都是多年前就从中原就迁居到了辽东,别看裴家在中原有着巨大影响力,可在辽东却无法与高家、封家相提并论。

    “那是家祖父!”

    “哦,原来是封老大人的后人,失敬失敬!”

    在辽东。封释德高望重,在读书人心中有着巨大影响力。梁元一听封裕乃封释老大人的孙子,顿时激动起来。过了一会儿,梁元又忍不住小心地问道:“封郎君,在下有几个问题想不明白,不知可否与我解惑一二。”

    封裕倒是无所谓道:“梁郎君有话不妨直说,在下一定知无不言。”

    “那小弟就放肆了,若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梁元先是表达了一些歉意才接着问道:“以封家在辽东的影响力,你应该不用到这儿再进学了吧?听说当初卫大人正是得了封家的鼎力相助才在辽东立足。卫大人对你们封家也挺看重的,你怎么会想到再进学呢?”

    封奕轻笑了一声没说什么,此事牵扯到封家对未来的布局,其中细节他当然不会告诉梁元,只含糊道:“平州大学堂乃校尉大人亲自督建,可见其在校尉大人心中的地位。不出意外。日后辽东系官员都将出于此地。封家再得校尉看重,也得自己争气才行。”

    “哦,原来如此!封郎君,你出身官宦世家,关于学堂你是不是有什么小道消息?听说在学堂内我们将待四年时间。期间要学习大量新式学科,包括算学、儒学等等。每隔半年考试一次,考试不通过者不准毕业。”

    梁元这一番话顿时引起其他士子们的注意,他们纷纷加入其中,热烈的讨论起与学堂有关的事情。

    “是呀,是呀,在下也听说啦!其中算学、儒学乃是必修课,第一年每个入学的学子必学完成这两门功课的学业。一年之后,将根据考试成绩和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学习,包括继续深造算学和儒学,也可选择其他如农学、商学、医学等学科。”

    “也不知道校尉大人是怎么考虑的,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治理国家的本事,将来好成为朝廷倚重的治国能臣。现在倒好,学堂内尽开些什么医学、算学等毫无用处的学问,我们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当什么医者、农户、匠人。”

    “哼!你懂什么!校尉大人深谋远虑,岂是我辈所及?他这样做自是有其道理。”

    “诸位同窗,对这个问题在下倒是略知一二。”

    眼见众人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封裕忙开口打断了双方的争论。

    “其实这事说出来不难理解,校尉大人有志将平州州学建成一所综合性大学堂,就像春秋战国时代的稷下学宫那样。平州州学与两汉时期的太学不尽不同,以后我们即使从这顺利毕业也无法像太学生一样获得做官的资格。”

    “你拿到了州学毕业证书,只说明你完成了自己的州学学业,与学徒从老师傅那里学完了技术达到了出师条件一般。有了毕业证书,你就可以自谋生路。无论是开馆做医生,还是给别人做事都无所谓。”

    “那……那要是我想当官又该怎么办?”旁边一个年轻人嗫嗫嚅嚅问封裕。

    “简单,只要拿到了州学毕业证书,就可参加当年官府举行的招募考试,只要你通过了此项考试就能获得做官的资格。”

    “那封郎君知道官府的招募考试考些什么吗?”

    几乎所有年轻士子全都屏息凝神看着封奕,生怕漏掉一个字。只见封奕撇撇嘴道:“具体考什么在下也不知道,只知道将来官府会为此统一发布相关信息,不过据在下了解,其中儒学、算学是基础必考。”

    “怎么还要考算学啊?!”

    在场大多数士子对算学几乎都是两眼一抹黑,有的人甚至从小到大就没接触过算学,如今听到将来官员招募考试将考算学,怎能不头疼。

    也不是所有人对算学感到头疼,像裴开、皇甫真、封裕这样的世家子弟得益于家族的帮助,得知卫朔重视算学后,就曾在这上面下过苦功夫。凭借着高人一筹的智商,在短时间内他们纷纷掌握了相对精深的初等算学知识。

    在纷纷扰扰间,州学开学仪式终于拉开了帷幕。卫朔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年轻人心潮澎湃,眼前的这些年轻人就是他日后争霸天下最大的仰仗,而且是他改变这个时代播下的种子,将来能不能长成岑天大树就看日后的教育成果了。

    仪式之后,两百名学子在学堂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纷纷前往自己的宿舍整理日常用品。从今日起,他们将正式入住学堂宿舍,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士子都必须依靠自己而独立生活,这事对于养尊处优世家子弟来说有不小的挑战。

    两百名年轻士子顺利进入了平州州学,未来他们在以刘赞、孔纂为首的老师团队陪伴下,将在州学大学堂内度过四年时光。

    身为辽东郡守,卫朔自然知道皇甫真等人也加入了州学,对此他表示欢迎。他相信经过这一番深造,未来他们三人必将绽放出比原有历史上更加灿烂的光芒。(未完待续。)

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

    半个月之后,就在辽东境内的祥瑞风潮逐渐退去时,远在建邺的江东却因白鹿的抵达而彻底陷入了疯狂之中。

    建兴元年十月,阳耽护送着祥瑞白鹿安全抵达了建邺。

    这一次辽东人来建邺可谓是受到了琅琊王的热情款待,不但派出新任丞相府司直刘隗、左长史刁协、宁远将军王导三位心腹重臣出城迎接,还将在琅琊王府为其举办盛大欢迎仪式。

    王导、刁协、刘隗三人站在码头上,望着远处逐渐靠近的船只,各自想着不同的心事。不一会儿有人来报,说辽东进献的祥瑞白鹿即将抵达码头。

    刘隗嘿了一声,对身边的王导、刁协二人道:“终于来了。走,茂宏贤弟、玄亮兄与我一同前往迎接祥瑞吧。”

    王导、刁协二人赶紧紧跟在刘隗的后面前往码头。

    到了不多时,便见一艘气派的沙船,在前后两只蒙冲战船的护航下,从远处缓缓驶来。看到那几艘战船阵势严谨,水手动作娴熟,岸上三人心中一凛。那船上没有过多的旌旗仪仗,只有一根旗杆,上面挑着面大旗,旗面上写着个斗大的‘晋’字!

    “呵呵,没想到卫大人竟还有精通水战!”

    看到辽东水师强悍,刁协眯着眼睛突然说出了一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来。

    “卫大人出身青州海边,自然熟知水战之法。”

    王导恍若未闻,而刘隗笑呵呵解释了几句。

    “哈哈哈,在下阳耽,有劳诸位大人相迎!”

    看见岸上站着三位官员,阳耽知道那是琅琊王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