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并州刘公岌岌可危,其盟友拓跋部落又是出工不出力,若是再无外援的话,刘公很有可能就支持不下去。刘公在北方拥有巨大影响力。其一旦败亡,胡虏气焰必将高涨,而各地抗胡势力必将因此而陷入低谷。”

    “不知主公有何妙计?”

    “妙计倒也算不上,只是不知韩寿大人可愿前往拓跋部落走一遭?”

    卫朔派韩寿前往盛乐,明面上是为了商讨通商、设立榷场之事。其实是为了趁机挑起拓跋内乱。

    高瞻摸着下巴砸吧一下嘴道:“煽动拓跋内乱,倒也不失为一条妙策!只是该如何取信拓跋猗卢呢?”

    “若是没有其他好处,只靠一张嘴自是无法说动拓跋猗卢。”

    说完,卫朔指了指案几上的茶盏道:“诸位,崂山、辽东盛产炒茶、青盐、铁器,这些可都是胡族急需的东西。只要韩大人拿这些东西在拓跋猗卢面前走一圈,恐怕拓跋猗卢会自己主动提出合作。”

    “只要崂山商贾能进入拓跋部落,我们的斥候就就可趁机散播谣言,以此挑拨拓跋猗卢、拓跋六修之间的关系。相信用不了多久,拓跋部落就会陷入内乱,到那时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主公此计大妙,属下愿意往!”韩寿当机立断,决心前往拓跋部落。

    翌日,韩寿在一队骑兵的护卫下,踏上了前往盛乐的路途。

    盛乐是拓跋鲜卑的北都,原是西汉定襄郡成乐县,东汉归云中郡。曹魏时期,定襄、云中被乔迁内长城一带,成乐地区被“弃之荒外”。

    拓跋猗庐被封代公后,以盛乐为北都,平城为南都,统治着西至黄河,南至雁门山、恒山,北至阴山,西至太行山一带辽阔的‘恒代区域’。

    “见过大单于!”

    韩寿顺利抵达了盛乐,并受到了拓跋猗卢的热情欢迎。对于拓跋部落来说,在辽东强势入主蓟城之前,并不十分了解辽东。然自辽东逐渐在幽州站稳了脚跟,拓跋猗卢渐渐感受到了来自西边的压力。

    “韩大人不必多礼!”拓跋猗卢语气十分客气,看来他暂时无意与辽东为敌。

    “大单于,拓跋部落一向与我晋室交好,之前又屡次出兵相助并州刘大人,乃我晋室盟友。我家主公得知拓跋部落急需食盐、茶叶、铁器等物资,就特意派在下前来,希望与拓跋部落建立贸易关系。”

    韩寿的建议让拓跋猗卢颇为意动,之前拓跋部落的贸易对象主要是并州莫含,然莫含实力有限,根本不可能满足整个拓跋部落的需求。拓跋猗卢早就有意开拓新的贸易对象,没想到辽东竟亲自送上门。

    “卫大人真有意与拓跋部落在边境开市的打算?”

    “当然是真的,想必拓跋部落应该听说过崂山青盐和炒茶吧?那就是卫大人的产业,只要拓跋部落愿意对辽东开放边境,拓跋部落急需的茶叶、食盐等物资就可通过代郡源源不断涌入拓跋部落。”

    “而且交易时拓跋部落不必全部以良马支付,牛羊耕马甚至羊毛、皮革一样可以用来交易食盐、茶叶等商品。”

    “嗯?”这下拓跋猗卢不仅仅是感到欢喜了,甚至有几分惊异。辽东人上来给出如此好的条件,想来所求甚大,不由得顾虑重重道:“韩大人,不知辽东何以厚待我拓跋部落?是不是……”

    “呵呵呵,大单于多虑了!辽东的确有求于拓跋部落,但对大单于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辽东慕容廆不服王化,屡屡侵犯我幽州边境。卫大人有心出兵慕容部落,却又担心大单于误会。”

    哦!原来是担心我拓跋部落出兵相助慕容廆啊!拓跋猗卢暗道。拓跋部落与慕容部落一向交好,如果换做他是卫朔,必定也会有同样的顾虑。

    “嗯,只要幽州愿意来我拓跋部落行商,本单于可以保证不会插手贵方与慕容部落之间的争端,如何?”

    与幽州建立贸易关系,对拓跋部落十分有利,拓跋猗卢自然而然就抛弃了慕容廆。

    “多谢大单于!”(未完待续。)

第230章 挑拨离间

    以贸易诱惑拓跋部落中立,自是托词之言罢了,卫朔的真正目的乃是借贸易之机挑动拓跋内乱。

    不过,韩寿之言却未引起拓跋猗卢的怀疑,就连辅佐他的晋人卫雄、姬澹二人也没猜透辽东的真实意图。

    “大单于,不知拓跋部落认为双方在何处交易较为合适?”

    以往与胡族贸易,中原王朝都会将贸易之地选在边境某个城市中,而今情况却有些不同。拓跋部落控制的陉北、代郡等地原是中原王朝的边疆,他们自然想将贸易之所建在拓跋境内,以便就近控制与监视。

    “韩大人看代县如何?”

    “可矣!”

    “好!韩大人爽快!”

    拓跋猗卢见辽东没有坚持将开市之地选在辽东一方十分高兴,他并不傻自然知道无论选择哪边城市开市,都会给当地带来巨大利益。

    “大单于,代县一旦成为开市之地,必将吸引大批商贾前往,很快就会成为繁华之地。如此重要之所,不知大单于准备交予部落哪位大臣掌管?”

    韩寿话一出口,大帐内所有人都停了下来,纷纷注视着拓跋猗卢,巴不得自己被大单于指定为管理开市的官员。任何一个人都清楚,一旦与幽州开市成功,代县将成为炙手可热之地,谁能坐镇此地,就意味着将拥有取之不尽的财富。

    “这……这个……”拓跋猗卢吞吞吐吐,显然有些拿不定主意。

    韩寿却不管这些,他喝了一杯酒继续道:“我闻大单于膝下有一子,名拓跋六修,乃少年英杰,高居右贤王之位。曾多次协助刘刺史击退匈奴人,若是此事交给他处理,一定会办得妥妥帖帖。”

    此言一出宴席间瞬间变得寂静无声,韩寿仿佛没有注意到四周的变化,继续朗声道:“大单于,若是由右贤王坐镇。一则可威慑不法之徒从中渔利;二则,右贤王参与贵部事务多年,处理政务手段娴熟,完全可胜任这个职位。”

    “不行,我不同意!”

    韩寿话音刚落,就见对面站起一年轻男子高声反对韩寿的建议,在狠狠地盯了韩寿一眼后,转身向拓跋猗卢请命道:“父汗,大哥镇守新平城。负责管理南部部落,平日杂事繁多,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开市一事?儿子不才,愿代替大哥坐镇代县!”

    看着满脸怒气地拓跋比延。韩寿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以拓跋比延年轻无经验为由拒绝了对方,继续坚持提议由拓跋六修坐镇代县。他这一举动自然惹得拓跋比延大为不满,若不是有拓跋猗卢压着,拓跋比延说不定会一刀砍了韩寿的脑袋。

    拓跋猗卢没想到辽东坚持让拓跋六修坐镇代县主持开市一事。又因之前辽东让步甚多,故他也不好直接驳了韩寿的建议。但他绝不愿拓跋六修坐镇代县。如今长子已掌握了拓跋南部部落,若是再掌控了代县的开市利润,未来必将威胁到他本身的利益。

    再说少子拓跋比延的实力本就不如拓跋六修,拓跋猗卢还想借开市之际好好培养一下少子,如何肯让长子再插手代县?

    “韩大人,至于究竟让何人坐镇代县主持开市一事。我看倒也不必急于一时,日后本单于必选一合适人选赴代县上任决不让辽东方面因此而吃亏,今日我等只管饮酒作乐,且不必管其他的事情。”

    “好……好吧,就依大单于之议!”

    拓跋猗卢见韩寿不再纠缠。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自然打得一手好盘算,等韩寿回到蓟城后,主持开市的人选还不是任由他选派?果然,接下来众人均不再提和开市有关的事,纷纷谈起了风花雪月。

    ……

    没过多久拓跋部落与幽州之间将开市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拓跋部落,镇守新平城的拓跋六修自然也知晓了大单于有意将开市一事委托给他弟弟拓跋比延管理。

    深夜,当新平城内的鲜卑人纷纷安然睡去时,只有拓跋六修望着大帐外黑漆漆的夜幕默然不语,周围站满了身形彪悍的鲜卑勇士。

    别看拓跋六修表面上沉静如水,其实胸中如同藏着一团火焰,仿佛要将他燃烧掉一般。有时他真想冲到盛乐城中,当面问问他父亲拓跋猗卢,难道他拓跋六修不是大单于的亲生儿子吗?不然为何要如此对待他?

    拓跋猗卢废了他母亲,拓跋六修忍了,大不了把母亲接回自己的部落养活;拓跋猗卢让他把骏马让给弟弟拓跋比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