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铸币权收回来后,您打算让哪个曹管理呢?钱利可是一块大利润,历代官府负责管理铸钱的官员都会从中大肆贪墨,有的官员靠的就是往铸钱里面掺假获取钱利。”

    “呵呵呵,我打算新设立一家官营的钱庄专门用来负责五铢钱的铸造与发行。”

    “钱庄?主公何为钱庄?”

    “钱庄嘛,主要以经营货币间的兑换、存取、贷款为主要业务!官营钱庄将直接负责货币铸造和发行,故不从事其他业务。钱庄主事将由官府直接任命,直接对我以及郡守府负责,不受其余诸曹管辖。”

    鉴于目前金银储备不足,因此前期卫朔只打算发行五铢钱一种货币,等日后时机成熟了,他就能推出银币、金币等两种货币,并彻底建立起完善的货币体系。至于纸币,除非晋朝一下子步入现代社会,否则他连想都不敢想。

    金属货币虽然也会贬值,可不管怎么说也比一堆废纸强不是?他可是深知当老百姓手里的钱全都变成废纸的时候,比老百姓没饭吃更可怕!

    听卫朔介绍完钱庄的职能,在场三人不得不感叹,钱庄主事绝对是肥的流油的一个差事,不比崂山、旅顺两地的市舶司主事差多少。高、鲁二人身为军方一员,自不会对眼馋这个差事,可刘翰就不同了,如今他身上还没个正式官职,自然迫切想执掌钱庄。

    可惜刘翰却不知,关于钱庄的掌舵人,卫朔心中早就有了人选,没错就是之前高瞻跟他提过的那个并州莫含。莫含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商业人才,对卫朔来说是非常急缺的人才类型。可惜眼下莫含还属于刘琨,他还没找到机会向其开口讨要莫含。

    “几位先生,今日所谈内容暂时不要向外界透露,若走漏一丝风声,休怪我不念旧情!”

    临了,卫朔还不忘叮嘱高瞻三人,发行货币是一件大事,必须慎之又慎,自然不想让外界闹得沸沸扬扬。(未完待续。)

第232章 代县榷场

    建兴二年,八月

    幽州与拓跋部落的榷场正式开通,韩寿代表幽州早早赶到了代郡代县。在这里,韩寿将与拓跋比延一起主持榷场开市仪式。

    不出幽州所料,拓跋猗卢还是将主持开市一事交给了少子拓跋比延,此举引发了拓跋六修的极大不满。

    为了让拓跋比延立功,拓跋猗卢特意请滞留在盛乐的莫含在一边指导拓跋比延。本来莫含无意帮鲜卑人做事,可后来得知榷场是由辽东人发起的,他顿时来了兴趣,表示愿意陪拓跋比延走一趟代县。

    与胡人开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但榷场内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入关的货物,还要防止有人趁机走私,更要防范有人闹事什么的。

    不过,由于榷场是在鲜卑治下,故一切俗事都有鲜卑人负责,韩寿此时正坐在屋内一边优哉游哉地品尝着茶水,一边欣赏着四周环境。

    距离榷场开放还有一段时间,可四周已有部分鲜卑士兵在巡逻,且在两边的入口处已挤满等候交易的商贾,众人皆不敢高声喧哗,仅聚在一起交头接耳,小声兴奋地谈论着什么。

    吉时已到,韩寿、拓跋比延一起慢慢走上中间的高台上,接下来将由他们主持榷场的开市仪式。

    拓跋猗卢十分兴奋地站在台上,高声讲着代县榷场的意义,并重申了榷场内的规矩,要求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遵守。

    接下来轮到韩寿代表辽东一方讲话,他看了看下面商贾,朗声道:“各位,从今日起代县榷场就算正式开市了!榷场开通,乃是拓跋部落与辽东双方的大事,接下来将由我与拓跋少主一起来完成第一宗货物的交易。”

    台下等候多时的商贾终于等到了开始的一刻。不少人忍不住热烈欢呼起来,或许只有商人才知道榷场对两地经济发展有多重要。

    不一会儿,就见两边代表带上了第一种要交易的货物。辽东一方拿出的自然是青盐、丝绸、瓷器、铁器等日常用品,而拓跋部落不出意外的将牛羊马匹作为主要货物。

    当韩寿看到拓跋部落奉上的马匹质量时,不禁暗自撇撇嘴,暗自腹议拓跋猗卢太过小气。很显然拓跋部落并不希望开通榷场后。部落中的战马流向幽州,因此此次拿到榷场交易的马匹质量均是中等以下。

    基本上只能用作耕马或者驮马,却不能用来做战马。好在辽东有自己的牧场,对战马的需求并不旺盛。而且随着济州岛马场开始产马,未来辽东的马匹数量将会大副增加,要不然卫朔也不会将辽东马贩卖到江东去。

    首次交易完成后,标志着榷场正式开通,随后两边商贾迅速涌入,然后自由寻找合适的交易对象。官府除了保证榷场的正常运转并收缴税赋外。将不插手商贾之间具体的贸易行为。

    榷场内人山人海,道路两边摆满了各种要准备交易的货物,而走在路上的鲜卑人、晋人随心所欲地挑选着让自己称心的货物。

    整个榷场俨然和菜市场一样的繁华喧闹,到处是讲价的声音,激烈地讨论声。拓跋比延早就根据莫含的提示,命令部落中税官去市场上收税,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商贾,拓跋比延心中是说不出的高兴。

    榷场开通之后。对拓跋部落来说,终于可享受白花花的青盐。在草原上是很很少能见到青盐的。因此目前榷场内前来购买青盐的鲜卑人很多。

    而辽东商贾显然不在意良马的质量,而是大肆得购买在牛羊牲畜。随着卫朔大力提倡食肉,各种肉类消耗极快,仅靠辽东还无法满足两地百姓对肉类的消耗。而代县榷场的开通,让拓跋部落过剩的肉类大量涌入幽州市场。

    由于是第一天贸易,两边的商贾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甚至到了正午吃饭时间,依旧热闹异常,人流没有丝毫减少的迹象。

    看到这情景,拓跋比延心中很是得意,心中想着这榷场开通以后。贸易增多了,受得税就多了,不禁想着自己的实力会越来越大。

    不过,在一旁的韩寿同样十分开心。种子已顺利种下,就看何时开花结果了。

    不像站在台前的拓跋比延那么风光,而作为促成拓跋部落开市的幕后功臣——莫含,只能站在一边笑吟吟看着眼前的一切,如果不是有心人,绝对不会有人想到他会是榷场开市的主要策划者。

    莫含之所以答应拓跋猗卢前来代县,首要原因就是是为了近距离观察辽东。对当初韩寿在盛乐的表现,他多有耳闻,以他的智商自然看出了辽东对拓跋部落没安什么好心。

    莫含与拓跋猗卢的私交是非常好,可他也没打算提醒一二。不管怎么说拓跋部落都只是异族罢了,若辽东真吞并了拓跋部落,对并州来说未必是什么坏事。

    终于到了日落的时候,榷场关闭的时刻到来了。不少商贾依依不舍地收拾起自己的货物,打算先到城内客栈休息,等明日再来榷场交易。而韩寿与莫含二人趁着交易间隙已暗中约好晚上见面。

    在一处秘密据点内,韩寿拉着莫含的胳膊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肆无忌惮的笑容响在了偌大的密室中飘荡着。

    莫含纳闷地看了一眼韩寿,想不明白他为何发笑,不由得开口道:“不知韩大人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不妨出说来让在下也开心一下。”

    韩寿轻轻摇了摇头,道:“莫先生,在下如此开怀大笑非是别的缘故,只因先生耳!。先生有所不知,自高长史从并州返回蓟城,向我家主公举荐了先生后,主公就对先生念念不忘,恨不能早与先生相识。”

    “此番韩某奉主公之命赴拓跋部落除了促成双方开市贸易外,还身负一个非常重要的秘密任务那就是寻找先生!”

    韩寿的话让莫含有些动容,他出身商贾,在这个世家当道的年代,尽管他天纵奇才却依然不受上位者欣赏。

    在并州,刘琨只是借助他与拓跋猗卢之间的交情来维持双方的友好关系,除此之外他根本无法进入到刘琨的核心集团中。

    拓跋猗卢虽然非常欣赏莫含的才华,也曾多次请求他留在盛乐。然莫含却心怀故国不想为拓跋猗卢效命。历史上也是因刘琨反复劝说,更是拿大义来威逼莫含,才让莫含最终前往拓跋部落效命。

    从不受人重视的莫含,如今听闻名震北方的卫朔竟为了他竟不惜派人寻找,不禁感动不已。

    “含一介贱民而已,怎敢有劳卫大人挂念?若非在下身不由己,定当亲往蓟城当面拜谢。”

    “若是主公得知莫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