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头就是飞狐口。可有鲜卑人在此布防?”

    孙纬指着前面起伏险峻的山势,小声询问身边的斥候道。

    前面就是将河东山区和河北平原分割开来的太行山,在巍巍太行的群山之间,有那么几条山谷孔道,横贯太行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个飞狐口。更位于太行山、燕山、恒山的交接点,其军事价值更加重要。而且飞狐口地形十分险峻,最宽处只有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最窄处,只有二米到三米,仅可错过一辆牛车骡驮!

    易守难攻,可见一斑!

    “回禀军司马,关上共有八百鲜卑人驻守。”

    “八百人?”

    孙纬闻言眉头一皱,感觉有些不妙。八百守军再加上雄关险隘,仅凭他手中的六千刀盾兵,正面强攻真不一定就能拿下飞狐口。可到了眼下地步,也由不得辽东军退缩,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必须得拿下飞狐口。

    不到一会儿功夫,刚刚还寂静无声的飞狐口,眨眼功夫便喊杀声震天。六千刀盾兵冒着鲜卑人的箭雨,在三千骑兵充当弓弩手的掩护下。前仆后继地涌上关墙。

    一时间关上关下箭矢如雨,擂石纷飞。在鲜卑人的顽强抵抗下,攻城的晋军损失惨重,飞狐口仍是岿然不动。

    “好一座雄关!我辽东军攻打数次竟无功而返,本以为胡虏不善守城,不想关上的拓跋鲜卑却也不弱我汉家男儿!”

    孙纬脸色阴沉,见战场上陷入焦灼之态。晋军一时半会儿拿不下关墙,突然高声喝道:“来人,取我盔甲!”

    孙纬打算亲自上阵,却把随行亲卫和录事参军等人吓坏了。战场上流矢不断,防不胜防。城头上不时有滚木礌石抛下,万一主将有个好歹,日后追究起责任来,在场众人谁能承担得起?

    录事参军立即劝阻道,“大人使不得呀,您为一军之主将,岂可亲自冲锋陷阵?”

    其他几名参军和护卫纷纷挡在孙纬前面,连连哀求他不要上阵。

    孙纬似乎动了真火,拧眉喝道:“尔等闪开,某要亲率儿郎杀进飞狐口去!”

    当然了,孙纬并不是真的要亲自上阵,他是要借此激起部下的血性!幽州厢军、府兵刚刚完成整编,尽管其基层将领皆是辽东军老兵担任,可毕竟大多数是新兵,不管是战斗意志又或者战斗技巧皆远远不如辽东老兵。

    果然,大小各级将领被孙纬激起了血性,纷纷主动请战,“请大人为我等观敌料阵,不攻破城池,绝不后退半步!”

    孙纬将手中长枪往地上一插,那根沉重的长枪噗地一声入土半尺,沉声喝道:“好,某以此枪为线,凡我三军将士当死命向前,退过此线一步者杀无赦!”

    主将阵前亲自督战,晋军士兵见了这般阵仗,哪还有不誓死效力的?立即掀起一波攻势来,不断有人被箭矢射中,也不断有人被抛下的巨石砸成肉泥。一旦有人死掉就立刻有人补充上去,就像大海上连绵不绝的巨浪咆哮着一遍遍冲击着鲜卑人的防线。

    “杀!杀!杀!”

    城下的晋军各个红着眼睛,嘴里怒吼着疯狂地涌向关隘。而城上的鲜卑人不断地往城下射箭,同时还不忘用手抱起巨大的石头狠狠砸向晋军,企图阻止晋军不断地往关上攀爬。

    敌我双方围绕着飞狐口打得异常惨烈,孙纬带来的六千刀盾兵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出来的精锐,却在短短的一个时辰里,损失了近一千五百人左右。

    晋军损失惨重,关上的鲜卑人同样也不轻松,不时传来各种各样的惊呼声,晋军掩护攻战的羽箭,一刻也没有停止朝着关头上倾泻。城上的鲜卑人只能躲在巨盾后面抛石浇水,然而晋军射出的羽箭实在太过密集,稍稍露出身子,就会被射中,然后发出一声惨叫后倒地毙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飞狐口守军实在是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伤亡人马已经不下于三百人,如果再没有援军增援,飞狐口必将落入晋军手中。

    飞狐口攻防战,终于到了最后关头,负责守城的鲜卑人已伤损了七七八八。而晋军伤亡同样不轻,六千人刀盾兵的基层军官,中坚骨干,几乎损失了一半,普通士兵伤近三分之一,可见这一仗打得有多惨烈!

    不过这一战打得不是没有收获,起码经过此战洗礼,六千刀盾兵将从新兵完全蜕变成老兵,今后再碰到同样的战事,其损失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大。

    孙纬似乎察觉到对手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决心给敌人予以致命一击。

    为大将者,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再藏着掖着,义无反顾,进行到底,直到达成战前目标。

    随后晋军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势,顺利就登上了关墙,很快关上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欢呼!

    破关了!

    关上关下,到处是晋军发出的震天响的欢呼声!

    而关下的骑兵甚至拔起腰间的马刀,不等刀盾兵打开关隘就顺着云梯爬上了城墙!

    守城的鲜卑人终于到了穷途末路,纷纷丢下手中兵器,再也不管什么守关不守关,只想早点儿逃离如同地狱一样的飞狐口。而某些机灵的鲜卑人则趁乱夺了关内的马匹,打算抢出关去。可惜却被已进关的晋军骑兵当成了移动靶子,纷纷射下马来。

    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好在辽东晋军顺利拿下了飞狐口。孙纬站在关口上,望着血迹斑斑的关墙,总算松了一口气。他将伤亡的士兵安置在关内,同时鉴于刀盾兵伤亡惨重,已无力再战,孙纬决定留下剩余的刀盾兵负责看守飞狐口。

    拿下飞狐口就等于打开了直通边塞的飞狐峪南口,孙纬带着三千骑兵,沿着飞狐峪北上准备直抵代县。(未完待续。)

第237章 终遇莫含

    建兴二年,十月初十,晋军从涿鹿出发,沿着桑干河西进,杀入了后世大同盆地一带,也就是前汉雁门郡北部、代郡一线,将驻守代、平舒、当城三县的鲜卑人完全孤立起来。

    十月十四,卫朔指挥晋军步骑联军四万两千人在桑干河南岸击败一万鲜卑人骑兵,斩杀七千余人,俘虏两千,逃走者不足千人,而晋军自身的损失不过千余人。

    此战之后,代郡、陉北境内的鲜卑人再也不敢出城与晋军野战,只龟缩在各个县城内固守待援。

    十月十五,辽东军主力兵临代县城下。

    卫朔突然出兵代郡把鲜卑人吓了一大跳,驻守在盛乐的拓跋六修既恼怒幽州趁火打劫,又不敢派兵前往代郡,生怕被堂兄拓跋普根坐收渔翁之利。

    权衡利弊之下,拓跋六修只好派人前往代县修好卫朔,表示拓跋部落愿意从管涔山以东撤离,但幽州必须在管涔山停下脚步,不得再向西北盛乐方向前进一步。

    “哈哈哈,没想到拓跋六修竟主动求和,省了我们不少麻烦事。”

    “是呀,反正我辽东暂时也无力越过参合口收复阴山河套平原,主公不妨做个顺水人情,答应拓跋六修的请和。”

    卫朔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鲁昌的提议,此次为了保证幽州不出兵盛乐,拓跋六修可是下了大本钱。不但放弃了已被幽州占领的代郡,甚至连南都新平城都割给了辽东。

    “拓跋六修怕我辽东与拓跋普根联合,才不得不放弃管涔山以东地区。传我将令:刘遐统步骑九千,由代县渡过桑干河北上高柳古城(前汉代郡治所)、平城二地;能臣统骑兵六千向西进驻旧地善无城(前汉雁门郡治所)。”

    “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复故地,将管涔山以东的鲜卑人全部撵到长城外,然后依托长城建立起新的防线。为下一步移民开发打下基础。”

    “诺!”能臣、刘遐二人起身领命而去。

    ……

    收复代郡的行动顺利地有些出乎卫朔的预料,除了在飞狐口打了场血战外,其余各地无不是传檄而定。

    看来盛乐那场内乱,给拓跋部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但各地守军无心恋战,就连新任大单于拓跋六修也无意与幽州为敌。

    当卫朔忙着接收陉北各地时。莫含带着卫雄、姬澹二人赶到了代县。

    得知莫含来访,卫朔高兴极了,他赶忙丢下手中的公务跑出大厅,只留下鲁昌、韩寿两人面面相觑。

    没过多久,就见卫朔笑吟吟地拉着一短小中年人的胳膊步入大厅,身后还跟着两名全副武装的将军。

    只听卫朔边走边冲着厅内的鲁昌、韩寿喊道:“哈哈哈,昌之、梦华二位先生快来看看是谁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