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幽并二州协同合作,未来一定可先击破石勒!石勒一亡轮到刘聪头疼了,到时并州就可全面对匈奴人展开反攻,消灭所有胡虏!”

    刘琨眼前一亮,不禁有几分意动,忙看向卫朔问:“嗯,太真此计大妙!直元觉得如何?”

    “或可一试!”

    ……

    猗卢一死,整个拓跋部大乱,原本依附拓跋部落的晋民在拓卫雄、姬澹二人的带领下尽投卫朔。

    从拓跋部投靠卫朔的人有三万户,而且因长期居于与鲜卑人混居,几乎人人擅长骑射,如果卫朔愿意,他可以轻轻松松拉起三万骑兵。

    考虑到这些人虽以汉人为主,却在大漠生活几十年,甚至年轻人都是出生在关外,早已习惯了游牧生活,卫朔就把众人安置在代郡、陉北一带放牧。

    有了这十万人打底,再加上卫朔从鲜卑人手中解救下来的近万汉民奴隶,卫朔在陉北一带安置了大约十几万人,再辅以均田制,卫朔总算将陉北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石勒在成功偷袭王浚之后,不但没得到什么好处,反倒形成了被以刘琨为首的联盟军包围局面。为了改变自身不利态势,石勒趁着幽州出兵代郡之时,派石虎从邺城攻打兖州刺史刘演,将刘演打得大败,拔除了南部隐患。

    与此同时,愈发显得昏庸的刘聪,被大臣们劝谏得有些烦了,就想着要灭掉长安朝廷,做一个君临天下的大皇帝,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英明神武。

    于是刘聪开始疯狂备战,不仅命各族胡人云集蒲坂,还让国中所有粮食全都运往供应蒲坂囤积。

    不久,汉皇刘聪命汉中山王刘曜率各族胡兵近十万人进驻蒲坂,日夜操练兵马,只等来年时机成熟就将西渡黄河进攻关中。这一次刘曜就没打算再回平阳,他决心打下关中以为立足之地。(未完待续。)

第241章 喜得贵子

    告别刘琨离开雁门关后,卫朔把刘遐连同一万两千步骑留在了陉北、代郡让其负责两地防务。同时为了让刘遐夫妻二人团聚,他又让孙纬返回涿县代替邵玉娘。

    最后安排好一切之后,卫朔则带着韩寿、鲁昌、能臣、卫雄、姬澹、莫含等人快马加鞭地踏上东归路途,准备回襄平过年。

    “主公,前面就是蓟城了!”

    “好!到蓟城稍稍休整一下,过了腊月十五我们就回襄平过年”

    “诺!”听到过年二字,能臣精神一震,大声叫道。

    望着远处的蓟城,卫朔不由地长长舒了一口气。此次远征陉北、代郡历时一个半月,可把他给累坏了,如今再次回到蓟城感觉真的很好。

    “臣等恭迎主公凯旋归来!”

    在蓟城西门外站着不少幽州官员,诸人见到卫朔后,忙拱手施礼高声叫道。

    卫朔骑在马上定睛一瞧,原来是高瞻、刘翰二人出来迎接他。

    见是自己的两位心腹重臣,卫朔忙下了马,走上前去对高、刘二人拱手道:“哎呀,天寒地冻,怎好劳烦两位先生亲自出来迎接我呢?”

    高瞻、刘翰一抱拳高声道:“主公为国事奔走于陉北塞外,尚无惧风雪交加。今日主公凯旋归来,我等出来迎接不过是挨些冻罢了,要是连这点儿苦都怕的话,那还出来做什么官,不如回家做个富家翁舒服?”

    卫朔笑笑没说什么,转身将身边几人介绍给众人。

    “这位就是莫含先生,以后将出任钱庄主事一职,负责货币的发行。站在莫含先生身后的两位大汉,分别是卫雄、姬澹二位将军。拓跋内乱后。卫、姬二位将军率胡汉三万户南奔代县,为幽州掌控陉北、代郡立下了汗马功劳。”

    “哈哈哈,没想到今日我辽东又添了数位英才,真是可喜可贺!主公,正好在下这儿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哦?是什么好消息?”

    “哈哈哈,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前日辽东有消息传来。主母顺利为主公诞下一麟儿!”

    “什么?!真的!”闻言卫朔脑袋发蒙,满脸惊喜,不敢相信是真的!

    这时,旁边的高瞻等人纷纷向他表示祝贺,“恭喜主公!”

    当夜为了庆贺西征胜利再加上嫡长子出世,卫朔在蓟城设宴遍请幽州诸文武。参加者不但有新归附的莫含、卫雄等人,还有高瞻、刘翰等原心腹重臣。众人分坐两列,济济一堂,边品尝美酒边聊闲话。

    卫朔举杯向在席地众人说道:“今日这欢宴既是庆贺西征大捷。又是为我嫡子诞生贺喜。请诸位放开拘束,随意玩乐。另外,朔在此以薄酒一杯,对在场诸位表示感谢!在下先干为敬!诸位,请!”

    “请!”众人轰然举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杯热酒下肚,众人渐渐放开了拘束。一些相熟的人,三三俩俩聚在交头接耳。说些体己的话。唯有莫含、卫雄、姬澹三个新投效过来的人,仍然有些放不开。

    卫朔一瞧忙侧过身来。冲着三人道,“世容以及卫、姬二位将军,你们刚到蓟城,对我不是很熟悉。不过时间长了,你们就会了解到,在下其实是个很随和的人。私下里没那么多讲究。比如在这宴席上,你们大可不必考虑我的感受,只管自己尽兴就是!”

    旁边的鲁昌也趁机插话道:“就是,就是,主公说得一点儿没错!像主公这样好相处的人真是太少。我等能在有生之年追随主公左右,实在是我等的幸运。”

    闻言卫朔用手点点鲁昌笑骂道:“要说在下手下也算是人才济济,却唯昌之最是洒脱不羁。不过,有他一人已够我头疼的了,你们可不要向他学习哦!”

    “哇,哈哈哈……”

    卫朔话音刚落,现场顿时爆发一场轰天大笑,不少人在笑得直打跌。

    莫含看着眼前和谐的一幕,不由得感慨万千。以前在刘琨幕府中,只有当刘琨与人畅谈文学和音乐的时候才会显得其乐融融。

    众人说了一会儿闲话,不由自主得又谈起了公事。尽管已打通了与并州之间的联系,可卫朔依旧对并州局势心忧不已。在雁门关时,刘琨曾多次向他提起并州的困难,有好几次卫朔都立即率军西进并州。

    最后考虑到幽州实情,他就只能暂时按下蠢蠢欲动之心。如今喝到酒热耳酣之际,他不禁再次想起了并州之事。

    “景前先生,刘公特意托我向你表示感谢,称若不是当初你临走之前给他献了一计,晋阳的局势怕是会更加糟糕。”

    高瞻闻言放下酒樽,轻笑一声道:“实不瞒主公,我给刘公献的计策,并不单单只是为了并州考虑,更多的还是为我辽东谋划。”

    “哦?没想到此事竟还暗藏玄机!高先生速速道来,也让我等见识一下!”

    “主公有所不知,刘公之所以死赖在晋阳、阳曲二城不愿离去,除了受到朝堂上影响外,最大的阻力却来自于以太原王氏、阳曲郭氏为首的并州世家。那些世家大族还要仰仗刘公虎威保护宗祠不受胡虏侵犯,如何肯让其撤向定襄?”

    “可现实压力却又逼得刘公不得不向定襄收缩防线!哼,瞧着吧,日后刘公必因此事与并州世家闹翻。不过这样正好,他不与世家闹翻,我辽东又怎会有机会插手并州?”

    高瞻这一番话给众人带来很大震撼,不少人暗道:怪不得当初卫朔费那么大劲请高瞻出山相助,原来人家是真有本事!同时他们又不禁为崔毖感到遗憾,若是崔毖能像卫朔一样重用高瞻,说不定辽东也就没卫朔什么事啦!

    “高先生,你……你这样做可不好!不管怎么说,刘公也是幽并联盟的盟主,同时还是朝廷册封的司空,不该如此算计人家。”

    尽管卫朔心里挺舒坦,可考虑到影响他还不得不做些表面功夫,佯装呵斥了高瞻几句。

    高瞻也很配合,用衣袖遮住脸颊,‘惭愧’而退。

    不料,这时莫含却道:“主公,高长史所作所为固然有算计刘公之意,可对刘公而言未必不是一条好计!而且从并州百姓利益而言,由您入主并州确实比刘公强多了。”

    “当初刘公不纳良言一意孤行,结果晋阳失守,导致数万黎民百姓被匈奴人掳掠而走,可见刘公的确不适合牧守一方。若是主公能进驻并州,定会一扫之前并州军颓势之局面,扭转已危如累卵的防线。”

    卫朔见众人越说越离谱,忙出言打断道:“好了,好了,不必再说啦!”

    倒不是说卫朔不想拿下并州,而是并州局势复杂,而且现实也不允许他再树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