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含毫不在意鲁昌的谩骂。只一脸淡定道:“含愿陪主公去一趟建邺,也见识见识传说中的江南风物!”

    众人似乎都被莫含表现出来的那份自信、淡定、从容所感染,刚刚还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

    “世容,且细细道来!”

    莫含拱手说道:“正如裴长史所言,在外主公是名震天下的晋室功臣,在内手握重兵坐镇一方,多重顾虑下琅琊王必然不敢轻易加害于您!当然了,此去建邺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风险还是有的。”

    “为了以防万一,可从崂山、辽东两支水师中抽调精锐随主公一同前往建邺,并在海上随时待命,一旦形势对主公不利,水师立即登陆建邺接主公从海路返回辽东。”

    “相反若是此行有惊无险,水师就当是进行一次长途演练。主公此去建邺,可以对琅琊王表示一下‘忠心’,尽力将两地的联盟维持下去,这对辽东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最后,在江左还有不少寒门人才,主公也可趁机为辽东招揽些人才!”

    听了莫含的话,卫朔终于拿定了主意,决定亲往建邺一趟。他立即回书琅琊王,表示将在下个月前往建邺述职。消息刚一传到建邺,便激起一阵波澜,无数江左百姓翘首以盼都想看看名震天下的卫大人是何等人物。

    趁着还有些时间,卫朔便暂停出兵昌黎的军事计划,反而开始着手整军。在原来十二厢的基础上又在扩编了十五厢职业士兵,其中十厢步兵、五厢骑兵,加在一起共八万一千名职业士兵。

    翌日,卫朔在校尉府召集各级将领商议整军事宜,随后便向全军宣布整军后的人事调整:

    指挥使、裨将军刘遐统三厢骑兵驻陉北善无、新平城,以防拓跋鲜卑;

    指挥使、昭武上校尉邵玉娘统步骑两厢驻代、高柳,以防拓跋鲜卑;

    军司马、昭武左校尉孙纬统步兵三厢驻涿县,以防河北石勒;

    军司马、昭武右校尉卫雄统步骑六厢驻徐无城,以防段末波、慕容廆;

    指挥使、裨将军张统步兵三厢驻望平,以防昌黎;

    指挥使、裨将军速丸统步骑四厢驻襄平;

    军司马、昭武上校尉曹宏统步骑两厢驻徐州;

    军司马、昭武上校尉杨黑子统步骑两厢驻崂山;

    崂山水师统领、昭武上校尉王维统水师一厢驻崂山;

    辽东水师统领、昭武上校尉刘总统水师一厢驻旅顺;

    高瞻领校尉府长史坐镇蓟城,暂代卫朔都督幽州诸军事;

    鲁昌领参军司主事坐镇襄平,暂代卫朔都督平州诸军事;

    幽、平两州政事皆由郡守府处理,长史裴嶷暂代卫朔全权统领郡守府,其余诸人协理。

    当安排好一切之后,琅琊王再次来信催促卫朔南下,并准许其自带三百护卫。至此,卫朔才算是放下心来,便带着莫含、韩寿、张彪、能臣、段文鸯以及三百护卫,在六千水师的护送下前往建邺,准备觐见琅琊王。(未完待续。)

第248章 抵达建邺

    建兴三年,三月二十,平北将军、平州刺史卫朔走海路顺利抵达建邺。

    卫朔诸人生平第一次见到与大气粗狂的塞外风光截然不同的旖旎春色,三月的江南,到处是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仿佛空气中都带着一股芬芳。

    “建邺原名秣陵,三国吴主孙权建都秣陵,并改名建业,建兴元年避天子讳又改名建康。其东傍钟山,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临后湖,处天然屏障之内。琅琊王移镇建邺之后,便以秦淮河为界,分置建康、秣陵二县。”

    “主公,建邺虽无外郭城,但其西南有石头城、西州城,北郊长江边筑白石垒,东北有钟山,东有东府城,南面有丹阳郡城,都屯有重兵。且东南两面又沿青溪和秦淮河立栅,设篱门,作为外围防线。”

    莫含喘了口气举起手指着远处的台城道:“主公,那里就是建邺的中心宫城,琅琊王应该会在那里接见大人。上岸后须绕过东北钟山,从南边正门大司马门而入,走过两里御道便是都城正门宣阳门。”

    卫朔深吸一口气大吼一声道:“战船靠岸,诸位随我入城!”

    “入城,入城!”张彪、能臣、段文鸯等人激动地连声吆喝起来。

    三百名侍卫拥着卫朔催马飞奔起来,一路呼啸着穿过钟山。

    ……

    奉琅琊王谕令出城迎接卫朔的是老朋友丞相府司直刘隗以及左长史刁协。

    刘隗今年四十二岁,中等身材,容貌俊伟,看上去神情却有些委顿,想来近来休息不怎么好,而望向卫朔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忧虑。

    而刁协则不然。其神情兴奋,盯着卫朔仿佛如待宰羔羊一般。

    卫朔一抬手,三百名铠甲鲜明的侍卫齐刷刷下马而立。其整齐划一的动作让刁协心头一震,这才想起卫朔乃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悍将,不敢再多瞧一眼,忙整整衣衫与刘隗比肩迎了上去。

    “直元。别来无恙乎?时间过得可真快,当年彭城一别,眨眼四载过去。”

    “原来是刘老大人,幸会幸会啊!”

    卫朔拉着刘隗寒暄,后来又在刘隗的介绍下,认识了刁协。他知道眼前两人皆是琅琊王心腹重臣,便小心应承不敢怠慢。随后在刘隗、刁协二人的陪伴下,卫朔一行飞一般驰进了大司马门。

    ……

    “大将军,听说姓卫那小子已住进了驿站。哼!在下没想到他真敢单枪匹马来建邺,难道姓卫的就不怕有人刺杀他吗?在这建邺城里,可是有很多人看他不顺眼。”

    说到这儿,钱凤眉头一皱不满道:“大王也真是的,竟允许他带三百亲卫入城,他才多大的官?有什么资格带三百亲卫?”

    “世仪不要这么说!”王敦嘴角露出一丝讥讽之色道:“刘琨守着晋阳屁大点儿地方都被朝廷任命为司空,而卫朔依战功早该升到三公之一,只可惜朝堂上没人替他说话。要不是上次靠着祥瑞白鹿升了一级。到现在怕是还挂着太守头衔。”

    “大将军,卫朔不是大王的心腹爱将吗?为何大王不替向朝廷鸣不平呢?”

    “心腹?哼!在大王心中。除了刘隗、刁协、戴渊等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外,其余哪个又被琅琊王视作心腹?琅琊王此人外宽内忌,对像祖逖、苏峻、陶侃、卫朔以及本将军这样的统兵大将,防范甚深。”

    “哼!也就是像陶侃、祖逖这样迂腐之人,才会只知忠君保国,而不懂得经营巩固。苏峻倒是野心勃勃。又懂得左右逢源,然志大才疏不足为虑。”

    “唯有刚刚进入建邺城的卫朔,心机手段远超常人,日后颠覆晋室江山者,必是此人!”

    钱凤没想到王敦对卫朔竟有如此高的评价。他小心翼翼看了王敦一眼,建议道:“既然大将军如此忌惮姓卫的,不如找个机会将其除掉!”

    闻言王敦瞟了一眼钱凤,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道:“大王为了保护卫朔在建邺的安全,派了一百宫卫随行保护他的安全,却不知这点儿人对世家来说还不够塞牙缝。咱们且先不要轻举妄动,有人比我们更着急。”

    ……

    江南自古便是人杰地灵之所,尤以吴郡人才最盛,吴郡四大世家:顾、陆、朱、张,自汉末以来便执江东牛耳。当初司马睿刚刚渡江时,为了在江左立足也不得不对四家施以怀柔之策,先是征召顾荣随身参赞军机,后顾荣去世,又以陆晔代之。

    吴郡四大世家皆是书宦高门,各个人多势众,财大气粗,相互间又联姻不断,势力盘根错节,暗中控制着江左的经济大权。

    本以为能一直这么舒服的活下去,不料前段时间,辽东发行新币让江左世家损失巨大。而今‘罪魁祸首’竟堂而皇之地来到他们地盘,顾、陆、张、朱四家便聚在一起密谋不断,准备好好教训一番卫朔。

    陆晔虽然已五十二岁了,但保养的非常好。其面色红润,气息绵长,三绺长须颇有一点仙风道骨之风范,他一路寒暄着把几位故友让进书房。

    纪瞻恨恨道:“卫朔已住进了驿馆,大王为了保护他特意调一百宫卫负责驿馆安全,若不是看在大王的面上,真想立即动手!”

    纪瞻比陆晔还大十岁,出身世宦家族,为江南士族代表之一。与顾荣、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永嘉年间,纪瞻与顾荣等在协助琅玡王司马睿立足江左时多有功劳。

    “哼!大王派宫卫保护卫朔不就是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