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甘卓临战经验丰富,倒也不曾慌了手脚,一边吩咐麾下后撤分散避开火船攻击。一边不忘安抚诸人:“尽管我军有战船数百艘,但长江水域宽敞,只要我等躲避灵活,不虞火攻。纵然辽东水师放来三千艘火船,也无损我军兵威。”

    水战火攻,除非敌船静止不动,否然,火攻之策,一般只能充作辅助,而不能倚为决定利器。当年赤壁之战,东吴火攻之所以能建功,多是因为曹魏集结船只,铁锁拦江,难以躲避。正是因此,虽见江东水师放船来攻,甘卓等江东出身的将领却浑然不惧,坦然面对。

    刘总见江东水师处惊不乱,倒也露出几分钦佩之色,江东水师底蕴果然强悍。不过即便如此,江东水师已被辽东水师扰乱了阵型,不宜再战,本来就很纠结的甘卓这下不再纠结了,立即下令撤退。

    看着缓缓退去的江东水师,刘总可算是松了一口气。别看刚刚他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其实他也害怕真与江东水师拼个两败俱伤。

    “主公,末将迎接来迟,望讫恕罪!”

    “欸,志轩不负众望,逼退了强大的江东水师,乃是有功之人,何罪之有啊?”

    没了江东水师拦路,卫朔等人终于踏上了返回辽东的旅途。然而正当舰队时,却又遇到一件麻烦事。

    原来江东水师被逼退后,长江航道再次开通,本来聚集在北岸临淮境、广陵两地的北地流民纷纷趁机南下。

    此时屯驻于江淮之间受琅琊王委署的流民帅,多数曾有在北方抗拒胡羯的历史。他们所统的武装力量长期相随,多少具有私兵性质。虽然琅琊王不得不重视他们,却又不敢放心大胆地使用他们。

    一般说来,琅琊王是按照流民帅原有的地位高低和兵力多寡,委之以太守、刺史、将军之号,划分大致的地盘,羁縻于长江之外,拒绝他们过江南来。

    比如当初祖逖率众南来,行达泗口,琅邪王司马睿“逆用”之为徐州刺史;再后来苏峻率部众由青州泛海入长江,达于广陵,不久也受命北返睢陵作战,历官淮陵内史、兰陵相;而蔡豹以清河太守避难南行,司马睿以为临淮太守、徐州司马之职屯居江北。

    如果不是卫朔改变了刘遐的命运,将来刘遐之军也只是活动于下邳、彭城、泗口一带,最南不过临淮。

    一般说来,拥众南来而止于江淮间的流民帅,或者门户不高,或者虽有门户背景但本人不具备名士风流旨趣。如祖逖出于北州旧姓,但其本人“好侠”,“有豪气”;蔡豹出陈留高门,而其“有气干”,其素质不类士族子弟;苏峻“本以单家,聚众干扰攘之际”,门第与品格均不得入于士流。

    这些名义上附晋的流民帅,曾长期置身于北方多种政治势力之间,须随时窥测形势,以谋自存。他们南来后对于江左若即若离,在政治上保留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甚至于玩忽朝命,跋扈专横。他们雄据一方,各行其是,无王法亦无军纪,有的还要靠打家劫舍,拦截行旅以筹给养,连祖逖、苏峻、蔡豹所部也是这样。

    看着在波涛中挣扎的流民,卫朔目光阴沉不定,他不清楚会有多少人为此而葬送鱼腹,可他知晓就算侥幸安全抵达了南岸,等待流民的绝不是安稳的生活。大批老弱妇孺将沦为豪族奴仆,而青壮将被江左强征入伍。

    “世容,你说若是我们在江北设立以收容所,然后将聚集在北岸的大批流民接到辽东安置如何?”

    卫朔有此提议,一是不忍流民南下受苦,二是辽东地广人稀,正需流民填充。江左世家以为流民全是负担,却不知没有足够的人口如何打得过胡人?既然江东不想要背这个包袱,卫朔不介意将流民安置在辽东。

    “主公,此议虽好,不过却需江北祖逖、苏峻、蔡豹三人配合!只要他们愿意,就算琅琊王也无法阻止流民北上。”

    “嗯,看来得亲自前往淮阴拜访一下祖刺史了!”

    想起祖逖,卫朔不禁又回忆起当初在徐州的岁月。(未完待续。)

第256章 淮南群豪

    本以为可顺利返回辽东,不成想半道又被江北流民给拖住了。

    卫朔先是让刘总带着人沿途劝说流民北上辽东,然后便坐船沿着邗沟北上淮阴。

    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阴以北的淮河,开凿于春秋时期,是沟通长江和淮河的运河。

    邗沟,在东汉末年,地方割据,三国时为孙、曹兵争之地,其运道并不通畅。

    淮阴扼邗沟入淮之口,为江、淮、河、济四大水系的枢纽,不但是交通运输的要冲,且江淮地区发生战争,必争淮阴。

    如历史上东晋刘宋与北魏之争,唐末五代周世宗讨伐南唐,均曾在淮阴发生大战。在多次抵制北方群雄争霸,江东统治者亦以淮阴为据点。

    “淮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祖刺史以此为根基,试图北伐中原。却不想在后方以琅琊王为首的世家大族根本就无意北伐大业,结果让祖士稚这样一个大豪杰、大英雄在淮阴蹉跎了数年之久!”

    卫朔欣赏着运河两岸的风光,不禁为祖逖的命运感慨万千。历史上祖逖最终抑郁而终,也不知今世他能不能逃脱原有命运。

    “主公大发感慨难道有意招揽祖家军?”莫含陪在身边随口问道。

    “呵呵,没有!朔深知只要祖士稚存在一日,祖家军便一日不会解散!祖逖便是祖家军的象征、灵魂,辽东没有能力消化掉铁板一块的祖家军。”

    “想来这也是琅琊王为何对祖逖总是打压不断了,换成任何人都不会允许有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搞小集团。说起这茬儿,在下倒是对主公钦佩不已,早早施行了文武分制之策,从根本上避免了权臣、藩镇出现。”

    “哈哈哈。世容过誉了!”

    得到心腹重臣的夸奖,卫朔自是得意非凡,可他随后又开始为淮南局势感到担忧。

    “世容,由于琅琊王的有意纵容,使得淮南局势有些复杂。蔡豹、祖逖、苏峻、戴渊各统一方,谁也不服谁。而且相互之间还看不顺眼。戴渊身为琅琊王心腹,坐镇广陵城,其主要任务就是为了监视江北各个流民帅动向。”

    “祖逖觉得戴渊虽有名望,却无才干,而且是他在前方千辛万苦挡住了胡虏兵锋,保全了大半个徐州,结果琅琊王派了戴渊来摘果实,心中颇为不快。”

    “而徐州司马、临淮太守蔡豹虽有才干,却无名望。很是让世家出身的祖逖、戴渊二人瞧不起。蔡豹无奈只好驻屯盱眙县。”

    “那个苏峻算是既有才干又有名望的人啦,可惜却又因北伐一事与祖逖闹翻,而戴渊虽器重苏峻,却不过是借其势来牵制祖逖罢了!”

    莫含耳中听着卫朔介绍淮南局势很是头疼不已,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淮南之地竟分属四人,而且四个人还各个心怀鬼胎。

    “难怪这么多年来,连祖士稚这样厉害的角色,都只能窝在淮阴止步不前!看来琅琊王也不过如此。想靠他收复故都驱除胡虏怕是没指望了!主公,您得加把劲啦!”

    “哈哈哈。难道我一直不够努力吗?”

    ……

    “什么?你说谁来访?”祖逖不敢置信地望着祖该问道。

    “兄长,卫刺史,卫刺史来了!”

    “真的?走,随我前去迎接卫大人!”

    得知卫朔来访,祖逖喜出望外。这些年他能在淮阴活的有滋有味,多亏了卫朔帮助。每年祝其县都会给他送来大量援助,才让祖逖有能力维持数万兵马。

    “哎呀,卫兄弟,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我早想北上辽东当面表示感谢,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淮阴的支持。只因被俗务缠身。北行之愿却总也无法实现。”

    “呵呵,兄长客气了,小弟能有今日之成就,当初也是借了您的光!前日受琅琊王相召到建邺述职,今日走到长江口,突然想到兄长正坐镇淮阴,便顺路过来看看。”

    “走,走,走,咱们到屋里再谈!”

    说着祖逖挽着卫朔的胳膊朝府内走去,祖该、莫含等人紧随其后。

    “兄长,今日小弟冒昧来访,一则是为了看看兄长,二则嘛乃是有事相求。”

    见卫朔请他帮忙,祖逖忙出言道:“哦?不知是何事?卫兄弟不妨直言,只要是兄长力所能及的范围,在下一定尽力而为!”

    这些年来,祖逖一直受卫朔帮助,早想找机会回报一二,今日卫朔求上门来,却是正和他心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