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翰儿骁勇,本单于十分欣慰!我这就任命你为此战前锋,统一万骑兵进驻辽河一线!但你必须谨记,不得我将令,不可擅自出击。你的任务是监视对岸晋军的动静并随时向我汇报!”

    “此次晋军大举来犯,对整个部落而言。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战!战后慕容家族能不能存在下去,还能不能继续生活在温暖湿润的辽河平原,将取决于此战能不能战胜眼前的敌人!”

    “另外,为了防止西路晋军北上抄我后路,命慕容皝率一万士兵驻守大棘城!”

    “希望诸位务必齐心协力,为了慕容家族的荣耀牺牲自己的一切!”

    “我等誓死捍卫慕容家族!”

    为了发挥鲜卑骑兵的优势。慕容廆将决战地放在了地势平坦的辽河平原上,利用慕容部落唯一的骑兵优势,一举将晋军聚歼!

    “与其窝窝囊囊去死,倒不如轰轰烈烈大战一场!既然晋军想战,那我们就和他们来一场真正的决战!命令大棘城、昌黎、宾徒、柳城四地守军。除了留下少量士兵外,其余主力全部做好出击准备,五日后全部开赴辽河西岸!”

    “遵命,大单于!”在场鲜卑众将起身拜倒在地。

    随着慕容廆一声令下,昌黎全境迅速动员起来,各地兵马都被调动起来,纷纷向东部辽河一线集结。慕容部落不愧为辽东极为强大的势力,就算没有段氏支援,仍然集结起八万骑兵。

    在慕容廆的行军大帐内,慕容廆、慕容翰、慕容仁等鲜卑将领齐聚一堂,商议接下来的行动方案。

    “大单于,如今敌我双方隔河相望,我军该如何诱使晋军渡过辽河呢?”

    “卫朔熟读兵法,自起兵以来百战百胜,他岂会不知半渡被击的危险?若换做我是他,也不会在敌军的监视下渡河。”

    说到这儿,慕容廆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着大棘城道:“甚至我怀疑对岸的晋军正在等西路晋军的消息,一旦西路晋军消灭掉辽西段氏后,整军北上大棘城,切断我军后路,此时对岸晋军再乘势渡河夹击,定能一举将我等聚歼在辽河岸边!”

    “什么?!”慕容翰、慕容仁闻言脸色剧变,他们都没料到晋军竟暗藏如此歹毒心思。

    “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慕容廆眉头紧皱,正思索破局之法。众人不敢打搅,纷纷开动脑筋,看看用什么办法可将对面的晋军吸引到辽河西岸来。

    不知过了多久,就见三子慕容仁站起来狠声道:“大单于,不如我们将昌黎境内的晋人全都抓起来,然后以此来威胁晋军?”

    “不行!此计太过歹毒,即便成功了,日后难保不会有给慕容家族带来什么后患!”

    不等慕容廆表态,长子慕容翰便否决了慕容仁的建议。这就是蓟城屠胡带来的影响力,若是没有蓟城发生的一切,难保鲜卑人不会这样做,可现在他们也就只能想想。

    慕容廆一开始还有些心动,可一想到卫朔他就不得不按下此心思。

    慕容仁脸上带着几分不服气嘟囔道:“都到这地步了,用得着顾忌这顾忌那吗?”

    慕容翰瞪了弟弟一眼反驳道:“你懂什么?!失民心容易,得民心难!大单于经过数年经营,好不容易才赢得昌黎晋人拥戴,你这样乱搞会把晋人逼反的!”

    “大战尚未开启,却先把自己人逼反,这不是要把慕容部落往绝路上逼吗?”

    “嗯,翰儿言之有理,此战不但关系到部落生死存亡,同样也是与辽东争夺幽平两地主导权的关键一战。日后还需仰仗那些晋人,不可逼迫甚深。”

    “大单于英明!”

    “可若是不这样做,又怎么才能引诱晋军尽快与我决战呢?”慕容仁忿忿不平道。

    “儿臣倒是想到一计,就是不知行不行?”

    “哦?速速讲来!”慕容廆精神一震,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最器重的一个儿子。

    “大单于,我想咱们可以做出北撤草原的迹象,以此来诱使晋军与我决战。”

    “北撤草原……”

    慕容廆摸着下巴喃喃自语,仔细琢磨了一会儿,觉得慕容翰提出的计策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卫朔既然摆出这么大阵势,肯定存了要全歼鲜卑人的野心,其一定不希望慕容部落不战而逃。

    假如让慕容部落逃到草原上,卫朔固然可轻松收复昌黎,却给日后边防留下了隐患,其北方将永无宁日,每年都要担心受到鲜卑人的入侵。

    慕容廆相信以卫朔之雄才大略,其一旦知晓慕容部落有北逃迹象,肯定再也无法安坐在辽河东岸,会立即起大军追击。

    “好!翰儿此计大妙!”

    果然,没过几天,本来还聚集在辽河西岸的慕容骑兵,纷纷拔营起寨,一下子惊动了对岸的晋军,没费什么功夫,卫朔就得知了慕容部落打算北逃草原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264章 段氏末路

    建兴三年,开春后,辽东晋人与鲜卑人爆发了激烈冲突,虽然战火没有烧到高句丽境内,却让高句丽人受到极大影响。

    高句丽王宫,乐声齐作,婀娜多姿的宫娥正翩翩起舞,而端坐在王座上的美川王高乙弗却无心欣赏,其心思全在辽东大战上。

    自卫朔入主辽东之后,一改先前晋人在辽地的颓势,霸武强兵,而今更是打得强悍的鲜卑人毫无还手之力。一想到高句丽还霸占着带方、乐浪二郡,高乙弗就觉得心惊肉跳,谁知道卫朔哪天想起这事,辽东铁骑就会跨过边境线,把他的脑袋砍下来。

    为了加强高句丽实力,高乙弗决心征服南边的三韩半岛。他端坐在王座上,手指保持着节奏敲击着案几,心中不断想着高句丽该如何南下攻取三韩。

    作为高句丽大王,高乙弗自然明白要征服整个三韩半岛并不容易,最大的困难在于高句丽和三韩之间多山地丛林,后勤补给不易,而且如东且沃,挹娄,百济等当地土著彪悍难制。

    因此要想征服三韩除了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外,还必须利用半岛上各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损耗。

    曲终舞罢,高乙弗挥了挥手,撤去了歌舞,只是留下几名心腹大臣商议国事。

    “国相,寡人欲取三韩之地以充实国力,不知是否可行?”

    “大王可是在担心晋人灭掉鲜卑人后会将兵锋指向我高句丽?”

    “没错,魏晋乃虎狼之国,其一旦强盛起来必将找我报带方、乐浪之仇!”

    “大王,三韩半岛上居住的多是彪悍土著,桀骜难驯,且其与我高句丽之间有山川相阻。若要取三韩必先解决后勤补给难题。”

    仓助利之所以不怎么愿意对三韩半岛动手,便是因为补给不易,三韩和高句丽之间道路难以通行,大军出征后勤补给将全靠人力为主,其损耗将数以倍增,如出动五千大军。起码需要五万民夫为其运输粮草。

    “寡人知道,不过寡人还是坚决要打三韩!不打下三韩,未来面如何有底气与晋军对抗?”

    “至于后勤补给一事,国相无须担心,寡人自有对策。”

    “哦?不知大王有何妙计?”

    “水师!当初晋军不就是靠水师给孤军守城的张统送去了粮草吗?高句丽同样可以以水师绕过山地,直接在三韩登陆,将粮草送到大军手中。”

    说到这儿,高乙弗兴奋地站起来,走到一副巨大的半岛地图前。道:“三韩之地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以辰韩、马韩、牟韩为首的部落联盟,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当地土著固然彪悍,可论战阵之道却远不如我高句丽。”

    “以寡人之见,只需派出三万人足以踏平三韩之地。”

    “大王,此战唯一地难处便在于补给不易,所以我军要速战速决,不可久战。”

    趁着辽东忙着对付鲜卑人。无暇顾及高句丽之际。在美川王、仓助利二人的策划下,高句丽出动三万大军在水师的帮助下。南下三韩半岛。

    ……

    阳乐城,原是辽西郡治所,后被段氏鲜卑霸占。

    随着晋军大举进攻,阳乐城内气氛越来越紧张,几乎每天都有鲜卑士兵从阳乐北上、西进,又有从前线撤退下来的鲜卑士兵来到这儿进行休整。

    这日。又有数千残兵从前线归来走进了阳乐城,一些鲜卑牧民堵在街道两边看着对方议论纷纷。

    “难道,伟大的鲜卑勇士又被晋人打败了吗?”

    看到这样一队垂头丧气的鲜卑士兵,几乎都有人都这样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