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睁开迷离秀眸,裴颖儿抬眼见到卫朔火热的目光直视下来,不禁心头一烫,眼睁睁看着卫朔厚厚的嘴唇向她的小嘴上印下,身子骨登时变得酥酥软软,如同抽丝过的柳条,一丝娇吟从嘴里迸出。

    “咿……唔……呀……”

    裴颖儿高高昂起螓首,小嘴向外拼命吐着气,眼眸中光亮大盛,过了一会,却又猛地黯淡迷乱,软绵绵的躺倒在榻上,身下香汗淋漓,如同飘在云端之上。

    不知过了多久,房间内喘息声渐渐停止,只见裴颖儿小脸赤红,小嘴微张剧烈吐着气。

    卫朔气旋嘘嘘得趴在她身边,转手将她搂进自己的怀抱中,闭目屏息了好一会,方才呼呼轻笑道:“好舒服啊!”

    “夫君!”

    裴颖儿轻媚小脸上,分明挂足了满意晕色,偏偏又被卫朔一句话逗得羞臊无比。突然她发现自己玉体裸露在外,忙不迭拉了一床裘被过来,将小脸深深埋在里面,香臀儿在后面高高翘起。

    不料,她这副样子,却又勾起了卫朔****。他用手动情得抚摸在美臀上,臀肉绷得紧,入手却是一片火热。

    初时进入时,倒还算是卫朔主动,用足了挑情的手段,到了后面,裴颖儿反而能咬着小牙,紧闭双眸的配合着他,散发出万般撩人的少妇风情。

    情潮刚过,裴颖儿芳心美满自足,刚刚一波接着一波的快潮冲击的她头晕目眩,到了现子骨软绵绵的,抬起手指头都做不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忙完政务后,卫朔总是隔三差五抽出时间来陪妻子儿女。虽然卫朔此举只是受现代思想影响,可在外界看来却有贪恋后宅之嫌。而裴颖儿见丈夫温柔体贴,感动之余又让她觉得压力倍增。

    如今二人成婚已有两年时间,连儿子一岁了,可卫朔身边却只有裴颖儿一个女人,外界已有人在谣传说她善妒,霸着卫朔一人不让其他女人染指。为这事连裴颖儿婶娘都亲自过来询问,直到裴颖儿委屈地解释再三,才让婶娘打消顾虑。

    卫朔的专情让裴颖儿感动不已,但她的出身决定了裴颖儿看得比一般人要远,未来卫朔的成就绝对不可限量,就是问鼎天下登上九五之尊也不是不可能。因此,不管是为了体现她的大度,又或者为了政治考量,卫府后宅绝不可能只有她一个女人。

    “夫君,公主一个人在蓟城听可怜的,不如过几天将公主接到府上住如何?”

    “为何呀?”卫朔颇为不解,“这些年她不都是一个人过的吗?”

    “夫君,如今你是名震天下的镇北将军,坐镇一方执掌数州之地,可夫君不觉得府上后宅女人太少了吗?有点儿配不上夫君的地位?”

    “夫人今日怎么了?为何提起此事?”

    “夫君,身为卫家主妇,自是希望卫家枝繁叶茂。再说主公高居要位也该考虑一下外界感受,高家、宋家、封家、刘家等几位家主多次通过叔父向妾身提起给卫府后宅增添女子,只是夫君一向忙于政事,根本无暇顾及此类小事。”

    “正好过年后夫君有闲暇,妾身便想着将此事给办了,以此来安抚辽东众豪门。”

    卫朔闻言沉默了下来,他一直深受现代影响,倒也没想着故意要三妻四妾。只是裴颖儿说的有道理,随着他地位越来越高,有些事将不再受他支配。拿此次纳妾一事来说,辽东豪门肯定是担心,未来有其他后入家族抢先,才纷纷急着往卫府后宅送女人。

    这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越是成功人士,越有下属主动送女儿巴结,要不然古代皇帝的妃子为何大多数都是臣属的女儿。

    “好吧,这事就交给夫人去办吧!”

    既然无力改变,卫朔只好主动接受,再说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果然,刚一过完年,裴颖儿便以卫府主母的身份,分别向高家、刘家、封家、宋家等辽东豪门提亲,几大家族得讯后,迅速将早就准备好的女儿敲锣打鼓送进了卫府。如此仅仅几天过去,卫朔便多了几房美妾。(未完待续。)

第316章 一声惊雷

    相比于娶妻纳妾这样的小事,辽东第一届科举引起的轰动绝对是超出任何人想象。

    一时之间,具有“自由报名,不论出身,仅凭才选”特色的科举如同一声惊雷,瞬间传遍了整个华夏大地,让所有寒门士子为之欢欣鼓舞。

    建兴四年,正月,随着九月份将举行科举的消息传遍各地,不少寒门士子纷纷背起行囊,呼朋唤友结伴朝蓟城而来。

    而在凉州其中一名年约十五岁的年轻士子得知科举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即背起包裹踏上前往蓟城的旅途。此人便是日后名垂千古的谢艾,别看谢艾年纪小,可已是满腹经纶,只因出身寒门,却一直无法得到凉州官府重用。

    由于张轨本人出身大族,后来他能立足凉州也是多亏了河西豪族支持,故凉州一直以来奉行的便是依赖豪门统治地方。

    在凉州只有豪门大族才有机会进入仕途,就拿当今凉州四大谋主来说,各个出身河西豪门。宋配出身敦煌宋氏,是敦煌乃至河西的强宗盛族;氾瑗代表的氾氏同样是敦煌望族;阴澹、阴充两兄弟更是出身武威著姓——阴氏。

    而谢艾虽身负才学却因出身寒门始终无法进入凉州官场,要不然历史上谢艾也不至于直到四十多岁才受到重用。不过,这一次受科举影响,谢艾已不打算留在凉州浪费时间,他决心前往蓟城参加科举。

    ……

    “自辽东宣布九月份举行科举以来,各地寒门士子跋山涉水千方百计赶往蓟城。而开科举之道,为寒门子弟提供了进身之阶,主公必因此而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

    高瞻不禁为卫朔坚持推行科举感到钦佩,短短半月功夫,有关科举的消息便传遍天下。成为新年以来最引人瞩目的大事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幽燕之地士子,连河北、中原、关中、江左等地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只是尔等且不可大意,务必要招待好来蓟城的士子。九月份将是辽东第一次举行科举,你们好好好好准备,可千万不能出现意外。”

    “诺!”

    高瞻、刘翰、皇甫岌、皇甫典等不敢怠慢,虽然首次举办科举对细节不够了解。好在时间充裕,足以让牧府上下好好总结经验。

    “主公,按照预计仅仅是幽燕就将有数百人参加科考,若是考虑到正往蓟城赶的各地士子,前后加起来大概会有超过一千余人参加考试,甚至还有可能更多。”

    “呵呵,天下英才尽入吾罄中!”卫朔得知各地士子正纷纷往蓟城聚集,心中得意万分。

    虽预计有超过千人参加科考,可最终录取人数不会超过三百人。即便如此,在这个时代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才选拔。这还是卫朔考虑到要为日后并州、雍州储备官吏,否则录取人数只会更少。

    “参加科考的都是寒门子弟吗?”

    “是的,主公,据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多半人出身寒门庶族,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可能是世家子弟。而且大多数世家子还是幽燕本地出身,外地世家子弟来蓟城参与科举的人太少。”

    “尤其是幽州世家此次对科举一事十分热心。像卢氏、寇氏、刘氏、苑氏、董氏等各大世家纷纷准备派出最优秀的子弟参加科举。相反河北、中原、江左等世家对科举的态度就有些不好了。”

    要说这一次对辽东科举最热心的便是原幽州世家,随着卫朔统治日益稳固。再加上其愈发显得是天命所在,让幽州世家逐渐意识到早日融入辽东的重要性。而此次科举,便给了世家们一次机会,故幽州世家才爆发出极大热情来。

    “嗯,这很正常,各地世家对辽东抱有极大成见。想要他们支持科举不太可能。”

    卫朔点点头,并没有表现出太大失望,以他与世家的关系,人家不拆台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来给他捧场。

    “再说我本来就没打算录取那些世家子弟。只知夸夸其谈不懂治政经济如何能牧守一方?辽东举行科举是要选出一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对于那些崇尚清谈的世家子弟,一个也不要录取。”

    “请主公放心,我等一定谨记教诲,绝不敢坏了主公大业!”

    “嗯,科举选士关系到辽东兴亡,半点都马虎不得。”

    ……

    其实并不是所有世家都抵制科考,比如京兆韦氏便决心派出家族中最出色子弟韦謏(音同笑)前往蓟城参加科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