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拓跋六修发动内乱以来,拓跋普根无时无刻不为统一大业而谋划。拓跋六修称王让其感到深深危机,为了尽快完成部落统一,趁着辽东南下并州与匈奴人大战之际,拓跋普根发动了统一战争。

    刚一进入二月份,拓跋普根便兴兵进犯拓跋六修,两部在阴山南麓前套平原上集结了数万骑兵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拓跋六修大败溃逃。但拓跋普根也因损失巨大,没能趁势南下盛乐。

    拓跋六修早在拓跋普根进犯之初,迅速向蓟城派出使者求援。拓跋使者越过管涔山南下陉北,一路跋山涉水横穿代郡,直到二月下旬才风尘仆仆赶到蓟城。雕梁画栋的建筑、笔直宽阔的长街以及军容严谨的士兵,都给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路过代郡时,代郡的变化让拓跋使者十分震惊。只是过了两年时间而已,代郡似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当初拓跋部落占据时显得愈发繁荣。

    “小的拜见镇北将军!”拓跋使者恭恭敬敬站在卫朔面前。

    “拓跋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不知你家大单于派你过来有何贵干?”

    “回禀大将军,自去年得天子册封,拓跋部落便发誓永为大晋藩篱,双方永结友好!不成想部落叛逆拓跋普根,纠合中部部落犯我边境。小的奉大单于之命,前来向辽东求援。望镇北将军能早早发兵援救盛乐。”

    “拓跋六修进犯盛乐?”卫朔闻言暗喜不已,不禁腹议道:“拓跋普根终于不当缩头乌龟了!”

    “嗯。按理说你家大单于刚刚归顺朝廷,又突逢灾难,辽东不应袖手旁观,只是辽东主力正集中在并州前线,怕是暂时抽不出兵力北上。不过请贵使放心,一旦我辽东拿下并州。必起大军北上支援。”

    “这……”拓跋使者脸色十分难看,可他又知道卫朔说的是实情,不知该如何措辞。

    “拓跋使者人马劳顿,今日就先到这里吧。”

    随着卫朔一声吩咐,立即有人引着拓跋使者下去。使者固然不甘心,却只能先离开再说。

    拓跋使者离去之后,卫朔立即将高瞻、速丸、张统、刘翰等人找来商议。

    高瞻得知草原变局后忍不住开口调侃道:“拓跋普根终于动手了,他若再不动手,辽东就忍不住先下手了!”

    “哈哈哈!”众人闻言开怀大笑。

    连卫朔也忍不住莞尔道:“好了,如今拓跋鲜卑终于按照辽东设想的那样发展,不过接下来也不能放松,务必密切监视拓跋部落,争取让拓跋普根‘如愿’打败拓跋六修。”

    “主公,我看咱们还可以暗中使绊子,向拓跋六修支援一批粮草、军械,如此不但可安抚拓跋六修,又能让拓跋普根付出代价。日后就算他统一了拓跋部落,实力也会大减,为日后征服阴山河套平原减少阻力。”

    “嗯,景前言之有理!”卫朔微微颔首,十分满意高瞻的建议。

    “除此之外,将军府还可调部分厢军府兵北上高柳、善无、新平城三地,万一出现不利局势,大军可随时出兵干预。”

    “嗯,好,就依景前之言,只怕这样一来定会让拓跋六修不满。”

    “哼!他不满又能怎样?别看拓跋六修实力超过拓跋普根,可期内部矛盾重重,就算他得到了晋室册封,其内部仍有不少反对势力。相反那拓跋普根镇守中部鲜卑多年,继承的又是其父拓跋猗迤基业,内部团结一致,远非拓跋六修可比。”

    “若是没有辽东支持,拓跋六修如何有信心战胜拓跋普根?故而就算他心有不满,也只能深埋心底,在没有完成统一之前,无论拓跋六修又或者拓跋普根,均不敢得罪我辽东。哪怕拓跋六修就算野心勃勃,却不敢进犯我辽东边境一步。”

    “呵呵,拓跋普根固然野心勃勃,可惜身体不咋样!”卫朔嘴角一哂。

    整个辽东按照当初莫含提出的设想,一直采取的都是明面上支持拓跋六修,其实暗中支持的拓跋普根。定下此计的重要因素便是拓跋普根身体不好,拓跋部落很有可能因此而再次爆发政治危机。

    “日后能不能收复河套平原,拿下阴山南麓,全靠今日之谋划能否实现!世容真大才也!”

    连卫朔也不得不为莫含才华而赞叹不已,幸亏刘琨不能尽用其才,才给了他横插一脚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辽东上下无不对莫含才华钦佩不已,他不但具备十分罕见的商业才能,在治政、军事上也有独到见解。

    就在拓跋使者以为此次南行将无功而返时,没想到镇北将军府左军师高瞻亲自接见了他,代表辽东向其致以歉意,并表示辽东愿意支援拓跋部落一批粮草军械,以此支持其对抗拓跋普根。

    辽东此举虽不足以完全消除拓跋使者内心的不满,但也让其对拓跋六修有了交代。再者辽东南征并州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人家以此为借口不派兵倒也说得过去。如今能白得一批粮草军械已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敢问高军师,不知辽东可支援盛乐多少粮草、军械?床弩、神臂弩可否支援一部分?”

    高瞻忍不住翻翻白眼,暗道:“拓跋鲜卑不会把辽东当凯子了吧?”

    “怕是要让拓跋使者失望了,由于床弩、神臂弩产量有限,目前辽东尚未有余力供给外界。考虑到辽东今年还有一场大战,故而支援拓跋部落的粮草以及军械数量有限,除非拓跋部落花钱来买。”

    直到这时拓跋使者才搞明白辽东人打得是什么主意,原来所谓的军械援助不过是个由头罢了,辽东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发战争财!

    早知道晋人奸诈,没想到竟奸诈如斯!拓跋使者虽恨不得将高瞻碎尸万段,可脸上仍旧不得不装出一副笑脸,与对方斤斤计较讨论起交易价格来。(未完待续。)

第323章 谢艾与韦謏

    “人可真多啊!”

    黄河渡口边,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年轻士子站在码头上,望着穿梭于大河两岸密密麻麻的船只,不由心生感慨。

    “呵呵,小郎君有所不知,自镇北将军西入关中收复上郡后,河曲渡口边就成了连接并、雍之间的重要通道。每日里来往于两地的人群络绎不绝,老汉在黄河边生活了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盛事啊!”

    听了船夫的解释,年轻士子眼中精光一闪,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笑容。站在河边的年轻人便是谢艾,其自凉州过安定、北地诸郡,历时大半月才赶至河曲渡口,打算从此地过大河而入陉北,再想办法前往蓟城。

    谢艾随意观察了一下,才猛然发现码头上等待过河的人竟大部分是与他一般的读书人,想来众人与他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到辽东参加科考。

    “在下韦謏,京兆人,不知小郎君高姓大名?”

    正想着自己心思的谢艾猛然听闻有人说话,转身一瞧只见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个二十左右的读书人,正笑吟吟地与他打招呼。

    “原来是京兆韦氏子弟,在下谢艾,凉州人。”

    谢艾心中微微一动,镇北将军一向敌视世家,辽东推行的各项政策无不以限制、削弱世家大族为要,故而天下世家少有愿意出仕辽东者。只有少数眼光独到者,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替辽东效力。

    对于谢艾异样的目光,韦謏早有所料,只是京兆韦氏愿意选择辽东自有其道理。历史上京兆韦氏真正发达时期是在隋唐,眼下京兆韦氏远远算不上顶尖豪门。

    “谢郎君是去蓟城吗?”

    “没错!听说镇北将军欲行科考,不论出身简拔人才。小弟出身寒门,留在凉州毫无前途,只好远赴蓟城碰碰运气。兄长既出身京兆豪门,为何不前往长安求职,怎也千里迢迢前往蓟城?”

    “呵呵,长安城内多是碌碌无为之辈。如何会有我立足之地?相反那镇北将军,不但以一己之力挽回关中颓势,又大力赈灾救民,使得关中百姓多赖其而活命。为兄心生仰慕,欲往蓟城拜访之。”

    “既如此你我二人一同上路如何?”谢艾见韦謏风度翩翩,又没有一般世家子弟那种高傲,不禁向其发出邀请。

    “固所愿不敢请耳!”韦謏十分爽快的答应下来。

    等了很长时间,谢艾、韦謏二人才坐上渡船。谢艾率先进入船舱,找到位置后挪挪屁股。给韦謏腾出一点位置,好让两人能坐在一起。

    旅途非常美好,客船顺利地在抵达东岸,走出船舱之后,谢艾、韦謏在河曲城坐上了一辆公交马车,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