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神武不下拓跋普根,其一继位便向我辽东派出使者表示臣服。”

    “拓跋普根病故的突然,等驻守高柳、新平的守军得知消息的时候,拓跋郁律已经继位大单于,根本来不及插手!”

    “唉,可惜了,白白浪费了一次插手拓跋鲜卑的机会!”拓跋鲜卑局势变化太快,卫朔是有心无力。

    “主公无须如此,就算拓跋部落重新统一,可其实力已下降不少,绝不敢与我辽东为敌,若在下所料不错,此时拓跋郁律的使者应该就在路上。”

    “嗯,文冀所言不错!”

    ……

    “陛下,前方传来急报!离石已破,中山王刘曜被辽东军俘虏,守军大部被歼,只有少数人马逃了回来。”

    此时刘聪刚刚吃过早饭,正准备与大臣们商议要事。本来他是没这么勤快的,然而自从大战爆发以来,随着汉国处境越来越艰难。刘聪不得不强撑着身体处理国事,当他他抓起了急报快速的浏览之后,瞬间脸色变得一片铁青。

    “混蛋!该死!统统该死!”

    “陛下,发生什么事了?”

    正当刘聪大发雷霆的时候,靳准、范隆、刘景等辅政大臣走了进来。

    “诸位爱卿,离石丢了!中山王也……也不幸被俘!”刘聪一脸颓然和悲伤。

    “什么?刘曜他……”

    刘景、靳准等人彻底呆住了,前几日刘聪还信誓旦旦表示西河毫无问题,怎么只过了几日,西河郡就丢了!另外刘曜被俘比丢了西河郡更让众人震惊,若是连刘曜都挡不住辽东军,整个汉国还有谁能挽救败局?

    “陛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刘景怎么也想不明白,离石为何说丢就丢了!要知道离石作为曾经匈奴人的根基之地,不但城池高大,里面更是驻有大军,再加上刘曜坐镇,怎么可能一触即溃呢!

    “呼延家暗中打开了城门放辽东军进城,中山王措手不及兵败被俘!”

    “呼延家反了?”

    靳准、刘景等大臣闻言沉默不语,而脸色却是一片煞白,众人似乎已经预见到整个匈奴族在辽东军的打击之下灰飞烟灭。刘聪其实很清楚,是他一手将匈奴族推到今天这个绝境,而且很有可能匈奴人在他手中成为历史。

    足足有一盏茶时间,刘聪才从繁杂的思绪中回过神来,转瞬之间他又变成了那个冷酷无情的帝王。

    只听他冷冷地问:“朕现在只问一个问题,以平阳目前的兵力,如果晋军发动攻击,我们能否挡得住?”

    “陛下,怕是不能!目前平阳总共有近五万兵力,看似兵力众多,但真正的匈奴嫡系只有不到两万人,剩下的皆是各族勇士,根本不足为信。甚至为了防止他们反水,我们还要派出部分兵力看着他们。”

    刘景沉思片刻给出了一个让刘聪心情沉重的答案。

    “可恶,可恶之极!”

    刘聪有理由发火,汉国兴盛的时候,那些氐羌各族首领可没少从汉国身上捞好处,如今见汉国即将覆灭,竟各个争先与汉国撇清关系,生怕将来遭到辽东报复。

    “陛下息怒,眼下不宜在刺激各族首领,不然不等辽东军打来,我们自己就先崩溃了!”

    刘景一看刘聪暴怒赶紧劝了劝,他可不想刘聪一怒之下找其他胡族首领出气,万一激起各族首领的同仇敌忾之心,最后倒霉的还是匈奴人。

    “既然外人靠不上,接下来就全靠匈奴自己了,传我旨意:将平阳城内晋民全部抓起来!”(未完待续。)

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

    “兄长,没想到王桑、赵固真送来了降表!”

    祖该一脸惊讶不敢相信是真的,此次由祖家军推动的北伐实在是太过顺利了。两路大军分别从徐州、豫州出发,一路几乎以横扫的姿态收复了徐州北部失地,最后将王桑、赵固包围在彭城之内。

    “有什么好惊讶的?!自辽东军由陉北南下,满天下谁不知道匈奴汉国已是穷途末路,连青州刺史曹嶷都反正了,王桑、赵固若想活命除了向我投降,还有其他出路吗?”

    北伐以来进展顺利,收复了洪泽湖、淮河以北大片领土,祖逖不禁意气风发。像什么王桑、赵固根本就没被他放在眼里,其目光早早瞄准了北方强虏——石勒。

    “啧啧!镇北将军真是了得,短短月余打得匈奴人毫无还手之力,连败汉国太子刘骥、中山王刘曜等人,如今更是将刘聪团团包围在平阳!”

    “是呀,卫直元胸有沟壑,军政谋略无一不精,无一不通,区区刘聪、刘曜何足挂齿?”

    “兄长如今形势对我极为有利,收复了彭城之后,大军继续北上吗?”

    “嗯,曹刺史危在旦夕,我岂能置之不理?”

    除此之外,祖逖急着北上也想与石勒一较高下,若是以前祖逖自是不敢直面石勒兵锋,而今其坐拥数郡之地,麾下有数万精兵,便有了与石勒交锋的底气。

    “另外,随着匈奴覆灭,整个北地只有河北石勒尚在,若琅琊王能举兵北上,说不定能一举铲除胡虏,收复河山!”

    一提起琅琊王。祖逖就失望不已,早先些年他对琅琊王寄予厚望,谁知多年下来才明白过来,琅琊王志不在北伐。

    “虽然琅琊王未能举兵北伐,但为兄也没想到此次北伐竟如此顺利!”

    “是呀,自北伐始大军连战连捷。更是逼得王桑、赵固来降。而今石勒将兵十万出征青州,若非冀州刺史邵续、镇北将军卫朔竭力相助,怕是曹嶷早就挡不住了。若兄长率军从南边威胁石勒,想必曹刺史定当举手欢迎。”

    “唉,只是北伐太过顺利并不是什么好事!”

    祖逖喃喃自语,不知想到了什么,面上一片凝重。事情正如祖逖所料,对于北地局势变化,琅琊王全看在眼里。早在祖逖着手北伐时,他就下令广陵戴渊做好准备。

    只是没想到祖逖北伐动作太快,不等琅琊王做出反应,王桑、赵固便投降了祖逖。结果,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祖逖实力暴涨,懊恼不已。

    早知胡虏如此不堪一击,琅琊王当初也不会那么干脆利落拒绝祖逖提出的北伐之议,弄得现在倒让琅琊王十分被动。

    有时候琅琊王是真想不明白。为何当初看起来已无可挽回的北方局势,时至今日竟隐隐又有稳定之意。为此让琅琊王颇感郁闷。眼瞅着北方即将光复,而江左作为天下最大藩镇竟在驱除胡虏中毫无作为,日后怎能堵住悠悠众口。

    随着祖逖、卫朔在北地一系列军事胜利,避居江左的世家顿时躁动起来。

    说句不好听的,琅琊王宁愿北地落入胡虏之手,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卫朔统一江北。因为那有可能意味着改朝换代,毕竟还从未有胡虏入主中原之先例,谁也不相信胡虏是天命所归。

    为了应付北地变局,琅琊王特意将各家名士聚在王府一起商议对策。

    “琅琊王来了!”

    “大王!”

    “给大王问好!”

    不多时只见琅琊王司马睿带着世子司马绍走了进来,王导、刁协、刘隗、陆晔、桓彝、庾亮等王府幕僚纷纷起身行礼。

    “诸位无须多礼。请坐!”司马睿面带笑容频频向四周点头示意。

    “诸位,今镇北将军卫朔、徐州刺史祖逖连战连捷已收复了大片土地,匈奴汉国行将灭亡,我江左是不是也出兵北上?以此来向天下人表明江左收复故都之决心,打消外界疑虑?”

    刚开始,一向以英武著称的世子司马绍便迫不及待表示要出兵北伐,说起来司马绍对江左迟迟不愿介入北地一事大为不满。在他看来眼下正是驱除胡虏收复河山的最佳时机,江左应该立即整军北上,联合江北群雄一举荡平胡虏。

    看着一脸稚嫩的儿子,司马睿不置可否,自己儿子还是太年轻缺乏经验,不要说与卫朔相比,连眼前王导、刁协诸人司马绍都未必应付得来,看来还得多多锻炼一二。

    “呵呵,世子之议不无道理,只是出兵北伐不是小事,须得多方计议方可。”

    “就是,就是,世子勇气可嘉,然凡事不可冒进!”

    听着四周世家名士的指责,年轻气盛的司马绍如何能忍,正当他要反驳时,却见其父司马睿冲他轻轻摇摇头示意其不要轻举妄动。

    “好了,诸位莫苛责,世子年少考虑不周亦是理所应当!只是随着辽东军南下并州,北地胡虏势力进一步削弱,而今北地胡虏将灭,收复故都可期,江东若依旧按兵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