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当然不会轻易的放弃夷州,可正如将军之前所言,中原正爆发胡患,听说那辽东亦有敌人在侧,还要争霸中原,肯定不会将所有精力放在偏僻遥远的夷州。”

    “再说辽东出身酷寒之地,其士兵本就不适应在炎热潮湿之地打仗。另外,我们还可以此为煽动夷州土著仇视晋人。如此一来我扶南就同时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何愁大业不成啊!”说罢范瑶一拳重重的砸在了地图上。

    范瑶的雄心壮志让范力振奋不已,以前一直认为扶南王虽有雄心却无有才能,可今日一看才知道范瑶也不是个庸才,起码比他强了不知多少倍。扶南有这样的大王执掌大权,将来必不能打败辽东。

    范力抬头正色道:“大王理想宏大,臣愿赴汤蹈火助大王完成心愿,让您成为一个像先扶南大王一样的圣明之君。”

    “好,有忠勇范卿相助,寡人何愁大业不成!这事暂时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就交由范卿一人办。记住此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等待扶南的将是万劫不复之地。”

    “请大王放心,这事叫交给臣下去办,臣保证一定将辽东水师主力消灭在夷州、夷州两处基地内。”范力恭敬而又自信地领命道。

    ……

    随着时间来到建兴五年二月初,经过大半年筹备,辽东终于拉开了南征序幕。大批生活物资、甲械、粮草、兵员开始不断地通过海路运抵夷州、朱涯两处基地。

    刘总这位刚刚上任的南海舰队提督,大半年来正日夜不停地为征战南洋做准备,一刻也不敢放轻松。这里几乎集中了辽东水师全部精锐,三亚、基隆两港不但驻扎了全部目前可用远洋作战的全部主力战舰,同时还有四厢水师陆战队。

    录事参军一看刘总拿起外套要出去,不禁问道:“提督大人,您又去查岗了?您每天白天不但要掌管水师训练,晚上还要查岗,是不是太辛苦了?”

    “小心一点总没错,扶南不是傻瓜,时间长了肯定会有所发现。万一其吃了熊心豹子胆发动偷袭,而我等又疏忽大意岂不危哉?”

    刘总刚刚执掌南洋舰队,可不想成为辽东水师史上最悲催的提督,自然会小心警惕一些。他可是知道扶南水师实力不弱,若换成是他也不可能放过眼前这个机会。

    “那些蛮夷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吗?”录事参军眉头紧皱道。

    “谁知道呢?扶南到底敢不敢来袭击谁也不清楚,只是我们自己小心谨慎些总没有错!”

    说着刘总就一人走了出去,他要到四处查看一下岗哨,同时向负责巡逻的水师战船询问一下是否有异常发现。

    走在基地内,刘总望着挥洒在地上的皎洁月光,再看看停泊在港湾内那一排排水师战船,不禁豪情万丈。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辽东水师有多么需要南洋之战,以此来彻底为辽东水师正名。

    他四处看了一下,发现在基地四周有不少陆战队士兵在巡逻,同时海上还有巡逻船在警戒,可以说守备森严。若扶南水师真敢来偷袭,一定不会得逞。也许刘总不知道,今日这一番警戒,为日后避免了一场巨大灾难。(未完待续。)

第370章 南阳王野心作祟

    经过连续数月折腾争吵后,关于石勒反正一事朝堂上下似乎渐渐有了定论。然而只有少数目光敏锐着才能清楚感受到,当前局势并未因石勒反正而缓解,相反比以往更加凶险万分。

    当辽东在石勒反正一事上表现出暧昧态度后,全天下有心人都意识到长安天子与辽东之间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没了辽东支持,长安虽然有新投诚而来的石勒支持,可其声势依然下降不少,也引得野心勃勃之辈,开始觊觎天子之位。

    建兴五年,二月,上邽南阳王府内司马保正跟心腹裴诜、淳于定、张春、杨次、杨曼、王连、胡崧等商讨夺取长安的计划。

    司马保恨恨道:“司马邺竟敢赦免胡虏石勒,实在是大逆不道,不配做我司马家后人!”

    “哼!大王,小儿司马邺自己作死,不正好给了大王谋取皇位的机会?如今辽东与长安之间因石勒而起了嫌隙,如果大王打着反对招抚石勒,以及给罹难的司马家子弟报仇雪恨的旗号,进犯长安!”

    “嘿嘿!”参军杨曼一脸阴笑接着道:“我想各地诸侯藩镇中对胡虏缺乏好感,又同情罹难宗室的人定然不会与大王为难,甚至连辽东也不可能再出兵助守长安。没了辽东相助,长安怎么可能是我秦州对手?”

    “只要打破长安,将索綝、麴允一干逆臣以通虏之名绳之以法,接下来还有谁可阻挡大王登基继位?”

    参军杨曼的话虽然让司马保心花怒放,但他还是要听听其他人意见,特别是以智谋著称的淳于定。这个人虽然有时很让司马保恼火,可他也知道淳于定智深如海,曾多次帮助他父亲先南阳王。

    “淳于先生觉得杨参军的建议如何?”

    淳于定虽不怎么赞同杨曼建议,可他也知道自己无力改变南阳王对皇位的野心,故而只能全力相助司马保,以此来报答先南阳王的知遇之恩。

    只见淳于定略一沉吟道:“大王,杨参军之议颇为可行,只是……”

    “真的?淳于先生也觉得寡人有机会入主长安登基即位?”司马保满脸惊喜道,之下他总算放下心来,可以说淳于定一番话,才真正让南阳王下定决心举兵进犯长安。

    “是的,只是大王还需找些盟友来,如此才能营造出一种大势所趋,民心归我的景象!让天下人都看得出,大王之所以进犯长安,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铲除朝中奸佞,扶正朝纲!”

    “嗯,不愧是淳于先生,说出来的话就是那么中听!”南阳王啧啧赞道。

    其他人亦是满脸钦佩得看着淳于定,还是人家淳于定厉害,经他这一番谋划,本是秦州举兵叛乱谋夺皇位,而今却变成了铲除奸邪的正义之举。

    “可四方藩镇诸侯又有谁愿意与寡人结盟出兵长安呢?”

    裴诜摸着下巴道:“辽东卫朔固然对天子招抚石勒不满,可他们也未必愿意与长安刀兵相向!而凉州刺史张寔、司州刺史李矩、豫州刺史祖约、冀州刺史邵续、徐州刺史祖逖诸人要么与长安相隔千里,就算有心怕也无力相助;要么就是与辽东一样,虽对长安心有不满,可不会举兵进犯长安!”

    “臣思来想去也没找到合适盟友,只是不知淳于先生可有对策?”

    望着眼巴巴的司马保,淳于定暗自嗟叹一声道:“大王,这次联合四方进犯长安说白了只是皇室内部一场纷争,只要稍有见识的四方诸侯自然不会轻易起兵。然而诸位却忘了在西北一带还有数股可观的胡族势力,而他们才是秦州应该争取拉拢的对象。”

    裴诜目瞪口呆,满脸不敢置信之色道:“什么?淳于先生你没发烧吧?大王高举驱胡旗号,到头来却要拉着一帮胡虏上阵,岂不是自打嘴巴?如何堵住悠悠众口?万一被辽东抓住痛脚反过来指责秦州通虏不是作茧自缚吗?”

    南阳王以及一大帮幕僚亦是不解,不明白淳于定为何提出这样糟糕的建议。在众人的质疑声中,淳于定仍然是一副智珠在握样子。

    “是呀,先生既然我秦州要打着驱胡的旗号,为何又有联合西北诸氐羌呢?”

    “回禀大王,臣之所以要和西北诸氐羌联合,除了秦州需要盟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与作乱中原的匈奴、羯人不同,他们中除了割据武都的杨茂搜、杨难敌父子外,其余大部分氐羌首领并未公开反叛朝廷。”

    “相反诸如苻洪、姚弋仲之辈仍然一直以晋室藩属自居,当年镇北将军西入关中剿灭了各地胡乱,却止步于陇山,放过了近在咫尺的陇右苻洪,不正好说明其从没将苻洪之类列入叛逆胡虏?”

    “故而以在下来看,大王拉上苻洪、姚弋仲等人一定不会激怒辽东,反而会壮大声势!”

    “哈哈哈,好,好,好!太好了!寡人有淳于先生之助,何愁大事不成?”

    “臣等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希望大王早日得偿所愿!”

    “嗯,诸位放心,只要他日寡人登上皇位,绝不会亏待诸位!”

    ……

    匈奴汉国的灭亡对各地影响巨大,很多人都再也看不明白局势发展。但至少有一点所有人都清楚,那就是胡虏真真是到了穷途末路,再不复万日嚣张跋扈。等到石勒也选择了臣服之后,对各地胡虏更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