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大司马恕军师未曾远迎之罪,实在是军师病体虚弱,根本无法起身相迎。”

    卫朔摆摆手表示自己对此毫不在意,他轻步上前,看着骨瘦如柴的张宾躺在那里,浑身上下沐浴着夏日清风,很难想象这还是数年前曾在蓟城与他论道的河北智者。

    “军师,大司马来看你了。”

    “在……在下没有出门迎接,请大司马恕罪!”张宾在冉瞻的搀扶下,挣扎起身拱手道。

    看着气喘吁吁的张宾,卫朔知道对方已重病缠身,当即吩咐他不必多礼。随后众人以卫朔、张宾为中心,自动围成一个圆圈坐下,在最外围则是手持环首刀负责警戒的侍卫。

    “此次辽东兵不血刃拿下襄国,先生功不可没。也请先生放心,某说话算话,曾答应先生的事一定会做到。”

    张宾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宾……宾自知罪孽深重,只能以此来赎己罪。”

    卫朔顿时了然,看来张宾担心自己秋后算账,这才一再贬低自身。

    不过,考虑到张宾为辽东平灭羯胡立下大功,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张家留一线生机。

    “在下也不瞒孟孙,消灭羯胡之后,标志着困扰大晋十多年的胡患被彻底终结。接下来我辽东肯定会对造孽的胡虏以及助纣为虐的汉奸进行清算,到时会有不少人人头落地。”

    听到卫朔公开表示要对胡虏、汉奸进行清算,张宾还没什么,反而站在他身后的冉瞻被惊出一身冷汗。冉瞻不禁暗暗庆幸,多亏当初上了张宾‘贼船’,不然今日他也是被清算的对象。

    不得不说冉瞻多虑了,他却不知卫朔虽下定决心要清算汉奸,但清算对象重点放在了世家以及读书人身上,至于像他这样武将,除非特别有名且犯下十恶不赦之罪,不然一般情况下几乎受不到波及。

    “原本中山张氏肯定是要被灭族的,但念在孟孙先生有大功于辽东,因此我会考虑为张氏留下后代子嗣,不会让张氏断了传承。”

    “多……多谢大司马厚恩,只是张氏已因宾之名而遗臭万年,留下子嗣怕也……”

    对于张宾的顾虑,卫朔自是十分理解,不过他虽理解却不打算对张宾网开一面。在他的计划中,张宾、徐光、程遐、郭氏都是重点被惩处的对象,不然日后如何警示后人?眼下他也只能以虚言安慰张宾。

    “张氏固然名声尽丧,但只要后代知耻后勇,未必没有机会一雪前耻。”

    张宾同样不看好后代表现,张家毕竟不是顶级豪门世家,只能算是一般士族,家族底蕴太低,族人中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才,反倒有大批碌碌之辈,以这样的人才储备怎么可能有机会反盘?

    “后人自有后人福,我虽号称智计无双,却也管不了后代之事,一切看天意吧!”

    卫朔闻言没有作声,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他举起茶杯向面露苦涩的张宾遥敬一番,然后一饮而尽。

    张宾看了一眼卫朔突然认真道:“今生宾只恨上天让你我成为了敌人,若是大司马早出世两年,或许某也不会在无可选择之下投靠胡虏,以至于害己害人。”

    “其实在下也很遗憾,孟孙先生可谓是当世最出色的谋士,却始终不能为华夏复兴大业效力,实在是一大憾事。”

    说起此事卫朔同样遗憾不已,但是正如张宾所言,确实是造化弄人,没有让当今华夏中最出色的两个人才合作,不然哪有胡虏什么事?只可惜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年张宾入仕时,卫朔没来到古代。

    直到两个时辰之后,卫朔才带着人离去。

    随后不久辽东便对外宣布张宾因病去世,结果张宾一死,张氏族人就被辽东以汉奸的名义统统抓了起来,同时也拉开了反攻清算的风潮。(未完待续。)

第574章 反攻清算

    辽东军进驻襄国城,标志着其在黄河以北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

    今后其军事打击重点将放在淮河两岸,对盘踞在淮南的羯胡余孽发动最后一击。

    对付夔安已不用卫朔亲自出马,其任命谢艾为征讨都督,督姚弋仲、贾坚、姬澹、段文鸯等将,统八万步骑联军南下支援毛宝、孙纬,而他本人则坐镇襄国城处理战后事宜。

    在原后赵王宫内,卫朔接见了一批又一批的求见者,其中既有河北各大世家家主,又有原后赵官员,更有无数慕名求见的名士人才。

    “禀主公,晋阳王卓求见。”只见刚刚调到秘书监任职的郭诵走进来禀报道。

    看着朝气勃勃的郭诵,卫朔十分满意,他笑着问:“述之可还适应秘书监工作?”

    “多谢主公关心,蒙皇甫大人照顾,在下已基本上熟悉了秘书监活计。”

    “嗯,那就好,好好干,我很看好你!行了,去把王家主请进来吧。”

    “诺!”郭诵一拱手便匆匆离去,不一会儿再次有脚步声传来,却见王卓走了进来。王卓是晋阳王氏家主,加入辽东已有好几年。晋阳王氏在他手上又再次重放光芒,当年因辽东入主并州而遭受的损失基本上已得到恢复。

    “不知文宣千里迢迢来到襄国有何事啊?”

    “额?”王卓没想到大司马会如此直接,竟一时怔住不知该作何回答。今日王卓之所以从晋阳赶到襄国拜访大司马,主要还是为了郭氏被抓一事。

    随着辽东拿下襄国城,对胡虏、汉奸的清算行动亦渐渐展开,其中像郭氏这样的典型代表自然不会有好结果。郭氏上下几百口人已被辽东收押,只等着日后押到洛阳受刑。但郭氏毕竟是天下顶级世家,人脉关系遍及各地,连王氏也不得不受人之托前来求情。

    “怎么?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这……这个,听说郭氏全族已被收押?”

    看着欲言又止的王卓,卫朔顿时了然,这又是一个前来替郭氏说情的人。自从将郭氏收押之后,每天前来为郭氏讲情的人络绎不绝,尤以各地世家最为积极。其中既有新投靠而来的河北世家,又有早就加入辽东的其他世家。

    虽然卫朔十分反感众人纷纷替郭氏求情,但是由于众人不曾违反什么法律法规,他也不好呵斥众人,只能不断向众人解释不能赦免郭氏的缘由。

    “呵呵,看来文宣也是来替郭氏求情的,我早解释过多次了,郭氏罪大恶极,没有任何被赦免的可能。”

    见卫朔没有发火儿,王卓胆子不由大了几分,说话也流利起来,遂替郭氏申辩道:“主公,郭氏罪孽深重理应重罚,尤其对郭太、郭祥、郭殷、郭敖等几名《汉奸录》上榜上有名之辈更应该斩首示众。”

    “但是上天毕竟有好生之德,绝人子嗣有损阴德,万望主公大发慈悲,饶了郭氏满门妇孺老幼。”

    “唉!”卫朔长叹一声将手中公务放下,不由道:“近来有不少人来给郭氏说情,各种理由是千奇百怪。现在我都有点儿怀疑,你们是不是有其他算计?你们不会还想着‘刑不上大夫’吧?要知道在辽东可没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不不不,主公多虑了,臣绝没有其他心思,纯粹是还人情。”

    见卫朔一个大帽子扣下来,王卓赶忙摇头否认。虽然他不曾步入仕途,但王氏内却有不少子弟在辽东做事,对辽东各项政策知之甚详。而辽东与前朝历代区别最大的便是无论世家贵族,又或者庶民百姓都必须交粮纳税,同时也没有刑不上大夫之说。

    “没有最好,我辽东没有人可以逃脱法律制裁,就跟此次惩罚郭氏等汉奸一样,只要是汉奸出身,我不管他出身什么,统统依照灭族来处理。如果我单单对郭氏网开一面,其他人会怎么想?部分权贵会不会认为辽东不再是以前的辽东?开始违法乱纪、为所欲为?”

    见卫朔将惩治郭氏与辽东推行的以律法治国之理念联系在一起,王卓再不敢为郭氏说一句好话,只能怏怏而退。

    王卓刚走,温峤却走了进来,一进来就笑着调侃道:“主公,又有人来给郭氏求情啦?”

    闻言卫朔忍不住对心腹温峤抱怨道:“是呀,自打辽东着手开始对汉奸、羯胡进行清算,每日里来给各路求情的人是络绎不绝,搞得我头都大了一圈。”。

    “哈哈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此次河北大地受到辽东清算者,七成以上都是世家,剩下的也多是寒门官宦之家。这样的家门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免不了会有各色人等迫于人情世故前来求情。”

    温峤出身世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