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5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就打定主意要给嚈哒人一个大大的教训,以彻底打消嚈哒人对西域的觊觎之心。

    就在卫朔站在窗前想着自家心事的时候,却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瞧,发现鲁昌正举着一份军报匆匆而入。

    “昌之,是不是伯山那边有消息了?”

    “呵呵,大王神算!这是刚刚接到的捷报,邓都督已击溃了嚈哒人,将其全部赶出了乌孙故地。战后,邓都督为了不过分刺激嚈哒,同时保证乌孙之地稳定,其不仅没有趁势攻入嚈哒,只是迫使嚈哒承认燕国对夷播海以东以南领土拥有主权。”

    “嗯,伯山此举十分妥当,眼下燕军没有实力越过夷播海进攻嚈哒,若能迫使其暂停向东进犯,便能为燕国稳定瓜州争取时间!”

    得知邓岳出兵不过半月,便连败嚈哒数万大军,顺利收复整个乌孙,卫朔原本阴沉的脸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这时鲁昌继续道:“大王,随着嚈哒兵败乌孙,康居、大宛等葱岭以西国家无不纷纷表示愿意向燕国称藩。”

    “哼!一群墙头草而已。”卫朔颇为不屑道:“那康居、大宛原本是嚈哒属国,若非伯山大胜嚈哒,康居、大宛两国未必会有胆子向我燕国臣服。”

    “话虽是这样说,但是大王还需接受对方臣服。如此不但可削弱嚈哒势力,还能在燕国完全掌控西域前,让其充当燕国西边屏障,将强大的波斯国挡在西域之外。”

    “嗯,言之有理!除了大宛、康居外,还有哪些人过来请求臣服?”

    “回大王,的确还有一伙儿特殊的客人,他们自称是大月氏后裔,生活在大宛以西、康居西南,以昭武九姓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城邦联盟。”

    “什么?!昭武九姓也派使者了?”闻听昭武九姓使者求见,卫朔大吃一惊,据史书记载昭武九姓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曾经十分频繁的活跃于华夏大地上。

    根据《隋书》记载,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迁至中亚河中地区,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

    昭武九姓的史料始见于《魏书》、《北史》、《隋书》、两《唐书》中的各《西域传》。

    据说昭武九姓人善商贾,和华夏通商很早。

    唐朝时在华夏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国人、石国人为主。

    当时,在河中地区,昭武九姓人建立了十多个小国,由于其王均以昭武为姓,故又被称为昭武九姓国。

    “昭武九姓人提出什么要求了吗?”

    “昭武九姓使者表示愿意向燕国称藩,但同时又请求大燕为其提供保护,以免受北边嚈哒侵扰,最后他们还希望燕国能支持他们在河中独立立国。”

    “呵呵,他们提出的要求可真不少!”

    卫朔想了一会儿才道:“短时间内燕国没有实力越过葱岭,因此接受大宛、康居,乃至昭武九姓城邦的臣服是当前最符合实际的选择。昭武九姓不是想独立建国吗?行,没问题!只要他们愿意遵从《藩属国管理条例》,燕国可以充当他们的宗主国。”(未完待续。)

第671章 东晋变天(上)

    刚刚处理完几件大事,卫朔感到有几分疲惫,遂吩咐侍卫送上茶水、点心,打算与鲁昌小憩一会儿。

    然谁知茶刚入口,却见温峤面色慌张走了进来,嘴里还不断嚷道:“主公,大事不妙!”

    “怎么了?发生了何事?太真莫急,慢慢说,天塌不下来!”

    或许是被卫朔的沉稳镇定所感染,温峤慢慢平复一下心情,满色凝重道:“主公,刚刚接到后方枢密院急报,称东晋近来有爆发内讧之迹象,内阁奏请大王速速结束西征,尽快返回洛阳坐镇,以便应对江东变局。”

    闻言卫朔腾地一下做起,从温峤手中抢过急报快速浏览起来,很快就被上面的的内容给震惊了。看完他先是深吸一口气,让原本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稍一思索便有了决断。

    他目中精光一闪道:“如今西域大局已定,寡人再待下去作用不大,我意留温峤暂时兼任安西大都督,统领安西瓜、沙两州一切军政。另外,寡人再留下三万大军威慑地方,如此便不虑西域局势有任何反复。”

    “陈安、荀灌娘、索苞、冉瞻四将带三千侍卫与三千铁骑护送寡人先行返京,剩余兵马交由刘遐、阳鹜统领,慢慢班师回朝。”

    “臣等遵命!”

    命令一下,整个西征大军迅速行动起来,除了留守西域的温峤、苻洪、邓岳、姚益生、姚兰等将,其余众将都接到了班师回朝的命令。

    只过了一日时间,卫朔带着六千铁骑一路向东疾驰。

    众人虽不清楚燕王为何突然提出东归,但他们不傻,大多数人都猜到毕竟是天下大势有了巨大变化,才让燕王不得不放弃刚刚打下的西域东返。

    ……

    五月中旬,正值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整个江南犹如花的海洋。

    原本此时节恰是世家纨绔子弟呼朋叫友到野外踏春赏花之时,但随着天子病重,导致建邺城内气氛诡异,各大世家纷纷约束起家族子弟胡闹。

    司马绍虽说只登基不到两年,但其几乎几乎每天都在为新政操劳。朝廷重臣之中,王导是元勋,庾亮是国舅,但在治国问题上,他更依赖郗鉴以及像卞壶一样的次等士族或者寒门。

    不过,除去国政事务,寒族出身的卞壶与望族出身的郗鉴几乎无交集。特别是卞壶,对清谈、放诞之风几无好感,得罪了一大帮重臣。

    王敦之乱结束不到一年,司马绍莫名其妙的患了重病,露出下世的光景来。原本新政便推行不易,而今随着天子病重更是举步维艰。

    眼看新政即将半途而废,司马绍不得不向世家做出妥协。然而司马绍却不知,世家已对他失去了耐心,早打算另立新帝取代其本人。

    这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司徒王导、太宰司马羕、中书令庾亮、尚书令郗鉴、领军将军陆晔等人连夜进宫,奏请皇帝在还算清醒的时候口授遗诏。

    “遗诏?你们要朕现在立遗诏?”司马绍一怔,连忙问道。虽说他自感时日无多,中间也曾多次欲立遗诏,但由于他内心总有一分不甘,想着自己正值壮年,说不定眨眼间病体就会安好,便一直拖着没有立遗诏。

    然没想到今日却被数位世家重臣联合逼迫请立遗诏,一丝不妙的预感不由涌上心头。

    这时,周勰缓步入内,微笑着拱了拱手:“陛下,孝元皇帝刚刚托梦给臣等,提及思念陛下,是以臣特来送陛下去见孝元皇帝,使你二人父子团聚。”

    一瞬间,司马绍现脸上露出了惊骇欲绝之色,正要开口大叫,周勰已是电步上前,一把捂上了司马绍的嘴。

    司马绍就觉得面孔仿如被一座山峰压上,巨大的压力令他连呼吸都不顺畅,只得以惊慌失措,又带着丝哀求的目光望向周围的王导、庾亮、郗鉴等人。

    但很可惜原本都是他心腹重臣的几人仿佛没有看到天子动作,如石像一般一动不动。

    这下司马绍哪里还有想不明白的?他已被世家抛弃了,成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弃子。

    想到这儿,司马绍脸上露出一丝悲哀之色,身体如同被抽干了气力,顿时跌坐在榻上。

    “这就对了,臣也不瞒陛下,朝中公卿大臣均已背弃陛下,您还是直接认命吧!不然若不小心惊扰到其他人,伤到不该伤的人就不好了,陛下,您说可是?”

    说完之后,周勰这才得意地笑了笑,遂把手移开。

    闻言司马绍彻底失神,双眼空洞,世家的背叛让他感到绝望,也不知过了多久方扭头看向王导等人,喃喃问道:“司徒,尔等为何行此大逆之事?难不成怨恨朕疏远王家么?”

    王导面无表情道:“陛下自小聪慧,如何要臣点明?”

    “朕不明白!”

    司马绍深深吸了几口气,使自已的思路稍稍清醒了些,急声道:“朕知道平定王敦后对卿家有点儿疏远,但朕从未想过要彻底铲除王家。连庾元规几次要朕罢黜卿家,都被朕挡了下来,没想到卿家还是背叛了朕……”

    “唉!”王导长叹一声,唏嘘回答道:“北地燕王曾有言:利益决定脑袋!以前老臣以为此话市侩,不解其意!而今方才知晓,燕王不愧为惊世之才,看问题往往一针见血!老臣虽得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