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大人放心,只要再给我等几个月时间,我一定给大人再培养些工匠出来,定不耽误大人明年作坊的扩产。”胡匠师拍着胸脯保证道。

    “嗯,以后就有劳大匠师了!”卫朔对此人很满意,不但有一定的管理才能,人也很聪明,愿意钻研俯下身子钻研技术。这种人做起事来不仅可靠,而且还懂得变通,是个可造之材。

    尽管都知道崂山人尊重工匠,但当大多数匠人亲眼看到大名鼎鼎的卫大人如此和蔼可亲,不禁热泪盈眶。多少年了,自秦汉大一统后,工匠的地位再也不复先秦时期鼎盛之局面。

    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为雇佣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秦以后则为定期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对人的控制相对严格,工匠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地位,逐渐沦为比奴仆稍微好点而的贱民地步。

    卫朔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变当前工匠艰难的处境,恢复到先秦时期那种宽松的环境中,尤其是要恢复官府与工匠之间的雇佣关系。决不能再将他们当做奴隶看待,日后生产力的发展可都全看他们了。

    “大匠师,你可曾找到了原料的最佳配比?”

    “不负大人之托,在下经过数十次尝试,发现石灰石与黏土按照五比一的比例成产出来的水泥质量最好,眼下整个作坊内都是按照这个比例生产的。”

    “嗯不错,不过大匠师也不要固步自封,要多尝试其他比例,同时也可以加一些石膏等其他添加物在其中,总之要不断地开发新的配比。”

    “请大人放心,我们一直都在尝试不同的原料配比。”

    此次水泥作坊之行,卫朔十分满意,虽然看到那一缕缕的黑烟后,他稍稍有些担心四周环境被污染,但为了尽快增强实力,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第98章 筹谋辽东

    解决了水泥厂生产的问题后,时间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中旬,他盼望已久的海船终于从江东运抵崂山。

    虽然只是江东船厂交付的第一批订购的船只,但足足有三艘两千料的中型大海船,一艘中型海船就可装载一百五十匹骏马,足足是目前崂山舰队中最大海船的一倍以上。

    有了这三艘中型大海船,卫朔谋划依旧的辽东贩马计划总算可以执行了。如果接下来贩马贸易进展的顺利,就能赶上来年开春的春耕。

    崂山并不是第一次远行辽东,其实早在一个月之前,崂山就开始派出小规模舰队探索前往辽东的航线。如今经过数次试航,崂山商队基本上熟悉了该条新航线。

    “主公,如今辽东局势不稳,不如让在下代你走这一趟吧?”朱文得知卫朔有意亲往辽东,不禁担心其他的安危。

    卫朔知道朱文担心什么,自前年东夷校尉李臻被王浚勾结辽东太守庞本所杀后,辽东本地就陷入了动乱之中,基本上脱离了晋室控制。

    李臻死后,原内附的辽东鲜卑首领素喜连、木丸津假称为李臻报仇,攻陷了辽东所属各县,杀死掠夺士人百姓,多次打败郡属军队,连年进犯抢劫。

    新任东夷校封释无力征讨,只好向素喜连求和,不料素喜连、木丸津却拒不接受。万般无奈之下,辽东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投奔大棘城的鲜卑慕容部落。

    雄才大略的慕容廆则趁机收揽逃亡的辽地逃民,愿意离开的不但不阻拦反而还发给他们食物遣返,愿意留下的就安抚他们。慕容廆借兴复辽东的名义趁机吞并叛乱的二部鲜卑部落以扩充实力,而新任西晋东夷校尉封释对辽东的控制权已名存实亡。

    可以说,李臻的死造成的辽东鲜卑动乱标志着西晋代表的中原汉族政权最终丧失了辽东地区的领土和管辖权,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要一直到公元668年唐高宗灭高句丽后,中原王朝才恢复了对辽东的主权。

    不过,虽然辽东危机四伏,可卫朔却不怎么担心自身安全,不过为了不让其他人担心,他故作轻松状道:“李臻虽然死了,不是还有封释么?虽然封释暂时依附慕容部落,可他在辽东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去了辽东后我先去拜访封释大人,只要有他引荐,足可保证自身安全。”

    “况且此次前往辽东,我可不仅仅是为了购买马匹,最重要的是我要在辽东插入一颗棋子。如今辽东分属平州慕容廆、幽州王浚、乌丸部落等几大势力,正是我们插手辽东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一次,真不知下次还有没有机会了。”

    这时,卫朔起身来到一副辽东地图面前,指着辽东半岛最南端道:“我打算在这里建一座海港,名为旅顺港,作为我水军在辽东的驻地。”

    其他人倒没什么,唯有新加入的刘总却一声惊呼道:“辽东国,这是平州下属的辽东国,此地距东夷校尉以及平州刺史府的治所襄平县有三百多公里,主公为何选在此地建港?选在汶县西边岂不更好?”

    卫朔笑而不语,他总不能告诉外人,这里是日后著名的港口——旅顺港吧?故只能含糊其辞道:“此地虽然荒凉,但与辽东各方势力相距遥远,属于三不管地带。我们在这里筑城,起码不会引起他人注意,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如果选在汶县西边,不但要时刻警惕乌丸人,还要担心慕容鲜卑的入侵,就是幽州刺史王浚以及段部鲜卑怕是也不会放过我们。”

    朱文眉头紧皱满是担心道:“主公此言虽有理,可选在旅顺我们也不得不防备三韩以及高句丽人的侵扰。”

    “诶,子文多虑了,以某看来高句丽、三韩皆不足为虑,辽东最可虑者乃鲜卑人!尤其是慕容部落首领慕容廆,此人政事修明,且爱护人才,故辽地士人和庶民多归附之。如我所料不错,不出三五年辽地必归慕容部落所有。”

    卫朔却没将高句丽、三韩人放在眼里,在他心中辽东只慕容廆一个敌人。他之所以急着在辽东建港,无非就是延缓慕容部落统一辽东的步伐,最好是能取代慕容廆在辽东的地位。

    “慕容廆有这样的本事吗?”朱文、刘总等人对卫朔的话颇有怀疑,认为其夸大了慕容廆的本事。

    没想到卫朔却叹息道:“你们可别小看了慕容廆,当年要不是他当机立断,慕容部落说不定早就被朝廷剿灭了。太康年间,慕容部落为复仇发动叛乱,我朝武帝调遣幽州诸军讨伐慕容廆,在肥如晋军大败慕容廆。”

    “此后,在与晋军的多次交锋中,慕容廆吃了不少亏,慕容部落也越大越弱。后来慕容廆发现一直叛乱下去不是个办法,立即停止了叛乱与我朝重修旧好。与晋朝恢复了和平后,慕容廆借此机会休养生息,没过几年慕容部落再次雄起于辽东大地。”

    “因此,在我看来,无论王浚还是段部、宇文两部鲜卑,都不是慕容廆的对手!”

    卫朔之所以对慕容廆如此了解,还要多亏了金大侠的《天龙八部》,里面有个慕容世家一直念念不忘复国。好奇之下,卫朔就在网络上查了查‘慕容家’,结果就查到了慕容廆这个祖宗头上。

    朱文、刘总听了卫朔对慕容廆的评价不禁瞠目结舌,显然他们没想到卫朔会对一个小小的鲜卑首领竟然如此了解。

    不知过了多久,朱文、刘总二人才回过神来,只见他们二人对视一眼齐齐拱手道:“主公英明,属下等不及也!”

    “哈哈哈,二位客气了,不知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没?”

    朱文略一沉吟道:“日后旅顺港一旦建成,必可成为我水师来往辽东最重要的补给驻地。”

    卫朔兴奋地接茬儿道:“不仅如此,有了此港,我们还可就近招募辽东属民,我们的商队还能通过此地为逃民们运送粮食等物资。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旅顺港就会成为辽东郡最繁华的地方,成为日后崂山攻取辽东的后勤基地。”

    “而今幽州王浚正与石勒争夺冀州,无力弹压辽东各地胡族,使得辽东本地庶民流离失所,一旦我们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就可光明正大的招募辽东逃民,为我们日后收复辽东各地打下基础。”

    “听主公这么一说,在下也突然觉得眼下的确是插手辽东的最佳时机。”听罢卫朔的一番分析后,刘总若有所思道:“眼下无论是东夷校尉府,还是各地郡守府,都无力安抚辽地庶民,如果此时主公对外提出招募流民修筑港口,必可吸引大批流民前来。”

    “如果能说服东夷校尉封释那就更好了,不过此人眼下正与慕容廆打得火热,也不知他对我们的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