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1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王宝玉正搂着火丫睡觉,被一阵轰隆的雷声惊醒,仿佛有人在敲打着窗户。

    王宝玉起身打开窗子,只见彝陵的上空,浓云如墨,狂风骤起,一场大雨即将到来。

    恍惚之中,屋内出现了三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关索、马谡和张苞,三个人都面带笑意,一起朝着王宝玉屈膝下拜。

    王宝玉连忙冲他们摆手,只不过三人并未言语,起身后再度躬身行礼,瞬间消失不见。

    “宝玉,你傻愣在那里做什么?”火丫迷迷糊糊的起来,替王宝玉披上了一件衣服,又关上了窗户,埋怨道:“瞧你,也不怕着凉。”

    “有人来向我告别!”王宝玉遥指远方。

    “谁啊!我怎么没发现,见鬼了吧!”火丫惊恐的靠在王宝玉的身上,斜眼儿看了看外面,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到。

    “鬼,不过是另一种存在的状态,最悲哀的事情,恰恰是连鬼都做不成。”王宝玉感慨了一句,拥着火丫再度躺下。

    “即便有天火丫做了鬼,也要跟宝玉在一起。”火丫甜蜜的说道。

    “别煽情了,快点睡吧!”王宝玉搂紧了火丫,很快听到了火丫微微的鼾声。

    窗外雷声渐渐远去,大雨倾盆而下,冲刷着世间的一切污浊,王宝玉睡意全无,借着夜明珠透出的光芒,无神的看着屋顶。

1949 日眠夜醒

    刘备、关羽、张飞、诸葛果、张纮、马超、马良、马谡、张苞、关索等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和鲜活的面容从眼前飘过,让王宝玉心生一种无力之感,再次感觉到他只是历史中的一个过客,无法改变什么,只能在滔滔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若是有一天离开,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大梦,只有在史书中寻找昔日友人的痕迹。而若停留在此,自己又处在什么位置?何去何从?

    王宝玉眼睛睁着,到了凌晨才迷糊糊睡去,第二天上午,侍卫前来汇报,迎仙台上又出现了异兆。王宝玉翻身起床,连忙赶了过去,果不其然,发现又有三尊雕像亮了起来,正是张苞、关索、马谡已经归位。

    左慈不在,王宝玉搞不清雕像所代表的人物,只能等着日后再问。

    迎仙台上这一百零八尊造型各异的神兽雕像,如今亮起的还不到三分之一,自从王宝玉得知这些雕像即便全部亮起,也不是自己穿越回家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此便不再热衷。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左慈讲过,这里有一尊九尾凤,象征着庞统,便是今日的陌千寻。左慈、管辂等早就替他算过,陌千寻寿元八十不止,此时他感情美满,事业顺利,活得那叫一个滋润,所以要想等到雕像全部亮起再踏破虚空回去,几乎没有可能。

    每一尊雕像都象征着一位历史大人物的陨落,还有一些已经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虽未呈现金色,但关键部位也开始变得赤红,预示着眼下已经陨落的英灵们等待着归位。

    虽然不能指望这个迎仙台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是感怀这些人的生前作为,王宝玉不忍其游魂飘荡,回到大厅之后,思量再三,还是亲笔写了三封信,派人分别送给魏蜀吴三国的当今皇上,让他们将这些年陨落的重要人物的灵位都送过来,让豪杰归位,灵魂得安。

    三国纷乱,英豪无数,怎能只有一百零八位?咱们的故事以王宝玉为主,迎仙台上的自然是穿越之后,与他有关系的人物。

    虽然迟迟没有动笔,但是张苞的事情拖不下去,王宝玉提笔又给诸葛亮去了一封信,说明张苞旧疾复发,已经陨落,天命如此,自己尽力了。

    此时的诸葛亮正埋头研究战略,收到信之后,很是意外,确实受到了不小打击,不免痛哭失声,接连几日,茶饭不思,身形消瘦。

    众位将士纷纷落泪,关兴更是哭得几度昏厥,捶胸顿足,感伤万千,直叹兄长走得太过匆忙。姜维则深感歉疚,后悔不该让张苞先行,以至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遗憾,于是给诸葛亮递交辞呈,请求让贤。诸葛亮难免对姜维一通安慰,生死有命,张苞陨落亦是天数。

    不过,也有些人质疑彝陵的态度,先前不是说已经治好了吗,怎么人又突然没了呢?好与不好,都由他们说了算,总该派人前去调查一番。不过诸葛亮信任理解王宝玉,对此事闭口不提,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悲痛过后,一切仍将继续,无论少了谁,都不会阻止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诸葛亮兵出三路第三次北伐,姜维这边夺下阴平、武都连同建威三地,震慑魏国,而魏延那边也等于战败了郝昭,可谓是成果颇丰。

    两处战线处在僵持状态,诸葛亮安排姜维带人在此地修建两座用于驻扎兵马的城池,随后率众返回了南郑城。

    却说张云、邓芝率领的一路三万兵马,离开南郑之后,朝着斜谷推进。

    这次战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防范牵制长安的曹真大军,因此,队伍推进的速度异常缓慢。赵云总是面带笑意,显得心不在焉,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斜谷百里外扎下营寨。

    此时,另外两处的战役基本宣告结束,曹真得知连连失地折将,气得是暴跳如雷,摔了一大推东西。

    “司马懿现在何处?”曹真近乎咆哮的问道。

    “回禀大都督,根据回报,司马懿大军受阻于新野,正跟荆州大将田野厮杀不停。”一名侍卫回报道。

    “此人分明是拖延战局,若非张郃将军及时赶来,只怕天水陈仓都将失守。”曹真郁闷道。

    “大都督,恕臣下直言,荆州王宝玉何等枭雄,手下能人异士数不胜数,州郡防范甚严,司马懿本不可能沿汉江而上。”谋士程武很公正的说了一句。

    “休要啰嗦!”曹真狠狠瞪了程武一眼,咬牙道:“没有司马懿相助,本都督一样可以战胜诸葛亮,传我令,整肃兵马,兵出斜谷。”

    “大都督,此次驻防斜谷的蜀将乃是常胜将军赵云,不可与之交战。”程武急忙说道。

    “你安敢小瞧本都督?”曹真冷声道。

    “属下不敢!”

    “当年你为夏侯楙谋士,怎就敢与赵云交战?”曹真不依不饶的问道。

    “当日臣以为赵云老矣,却未想其威风不减当年,韩德父子皆被其所杀,众人有目共睹,大都督当引以为戒啊!”程武道。

    “退下,若不是看在你父程昱的面子上,先治你一个惑乱军心之罪!”曹真毫不客气的将程武轰了下去。

    曹真随即整理起五万兵马,直奔斜谷而去,他的想法也不无道理,已经有两处战争落败,军心不稳,必须要战胜赵云,扳回一局,不然的话,无法跟圣上曹叡交代,枉担大都督一职。

    赵云在斜谷下方扎下营寨,依旧经常白日酣睡,夜晚起来呼来喝去的练武,有时还会旁若无人的哈哈大笑,嘴里嘟囔几句外人听不懂的话。这让邓芝深感忧虑,赵云不该是这幅样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子龙将军,邓芝今日定然要问个明白,因何日夜颠倒,不思战事?”邓芝找到了赵云,直截了当的问道。

    “邓先生,我军奉命前来防御,何谈战事?我日眠夜醒,却也未曾耽搁大事吧!”赵云态度和蔼的说道,倒是将邓芝说的哑口无言。

1950 弱马钝枪

    “将军,你我共事多年,如今之情形,让人心中不安。”邓芝不安道。

    “先生不必担心,子龙一切尚好,夜晚不眠,正可防范敌军偷袭。”赵云给自己的怪异举动找了个不错的借口。

    “夜间自会派人看守,何须将军亲为?若白日敌军突袭,将军……”

    “呵呵,你若不放心,我白日不睡亦可。”赵云笑着打岔道。

    这?邓芝张张嘴,却又不知该问什么,只得无奈退下,心中的忧虑依旧没有退去,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肯定有。

    “报!曹真率领五万大军,兵到斜谷。”这天清晨,一名探马匆忙回报。

    “子龙将军,曹真亲自率兵前来,必有交战之意。”邓芝连忙说道。

    “哼,曹真自不量力,定让他有来无回!”赵云冷哼一声,眼中神采奕奕,豪气冲天,邓芝激动的一时热泪盈眶,这才是他记忆中的英雄赵子龙。

    随后,赵云吩咐下去,三万大军拆分成三队,呈现品字形,以便相互接应,同时准备大量柴草,时机恰当,可以对曹真展开火攻。

    曹真久经沙场,也非无脑之辈,来到斜谷之后,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