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有趣!”刘琮高兴的说道。

    “哎,可惜没有玻璃,效果不太理想。”王宝玉颇为惋惜。

    “何谓玻璃?”

    “就是非常透明的东西,摆在眼前就像是没有一般,跟清水差不多。”

    哦,刘琮似懂非懂,又说道:“我虽不知你所说为何物,但家中还有些水玉,用来做望远镜岂不是更好?”

    王宝玉立刻竖起大拇指,这个刘琮天生还真是个玩家,在玩这方面悟性极高。刘琮口中所说的水玉便是现代的水晶,现代之所以用玻璃代替水晶,当然是基于成本的考虑因素。

    想到便要做到,刘琮又找来能工巧匠,按照之前玉石望远镜的做法又做了两个,一人一个。

    晚上再用改良版的望远镜看星月,哇,那叫一个清晰,别说是刘琮,王宝玉也是喜出望外,每天都揣着,跟个宝贝似的。

    王宝玉不懂什么天文知识,只是大致认得牛郎星织女星和北斗七星,于是,他又给刘琮讲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故事,刘琮听得津津有味,非要缠着王宝玉再讲一个,王宝玉只好又讲了一个《皇帝的新装》,刘琮听到几乎要乐疯了,爽朗的笑声传出去很远,传到了府外监听者的耳朵里,当然也传到了蔡夫人处,蔡夫人稍感安心,觉得王宝玉八面玲珑,凡事信得过。

    在刘琮府上疯玩了几日后,一件大事儿终于发生了,刘琮的一名亲信来报,长公子刘琦,率领江夏大兵一万,来到了襄阳城的东门,吵闹着要进城来拜祭父亲。

    “我要去见兄长。”刘琮着急的说道。

    “公子,且不可出去,门外皆是蔡将军的手下。”这名亲信连忙说道。

    “蔡瑁,真是欺人太甚,狼子野心。”刘琮大骂,却也无可奈何。

    在这种乱糟糟的时候,王宝玉当然也不会傻不愣登的跑出去,便将刘琮劝回,两个人在府中一边玩,一边等消息。

    蔡瑁似乎并未阻止消息,一个又一个消息不断传来,也预示着情况正在恶化中。

    刘琦领兵前来,蔡瑁等人自然不敢放他入城,刘琦便在城下设下灵堂,自己一身重孝,伙同兵士们齐声大哭,一时间哭声震天,搞得蔡瑁等人十分被动,也有几分狼狈。

    哭声还可以忍,总有哭累的时候,但是,刘琦哭过之后,却又当众展示了一份文件,正是刘表写下册立他为荆州之主的遗书!

    蔡瑁等人立刻大惊,完全没想到刘表竟然对后事早有安排,但到了此时,他们自认不会认可,只能一口咬定刘琦的这封遗书是假的,反说刘琦如果再纠缠不休,将出城将其剿灭。

    刘琦的这番举动,背后的主谋当然就是刘备,就在王宝玉离开樊城的那天,刘备已经派伊籍乘一艘快船赶往江夏,并将这封继位书交给了刘琦,还告诉他,刘表已经病逝,蔡夫人不仅对外隐瞒还私自将刘表埋葬于山丘之上,惨哪!

    尽管刘琦平时显得软弱,但是,父亲新故外加继位之事儿,还是让他心中升起了滔天的怒火,一时间英雄气倍增,原本他自襄阳来江夏之时,就带了一万兵马,于是就带着这些兵马,返回襄阳。

    刘琦先去樊城祭拜一番父亲刘表,又将这个重情重义的叔父刘备真当成至亲,随后,经过一番商议后,便杀往了襄阳。

    就在蔡瑁正想着如何撵走刘琦的时候,又有线报传来,刘备上万大军集结汉江北岸,虎视眈眈,只需半日便可兵临襄阳城下。

    同时,襄阳的西门也传来了消息,新野驻防的赵云,也率领五千兵马赶来!

    三面围攻,蔡瑁顿时慌了神,先是安排大将文聘去把守西门,他则跟张允一道带兵去北门驻防,东门则留给了邓义和刘先二将。

    但蔡瑁终究不是治世能臣,考虑问题常常过于武断,有些想当然。邓义曾经担任治中一职,刘先则曾担任别驾一职,都是刘表的幕僚,同为刘表的参谋,他们跟死去的李珪交往甚为密切。

    两个人心里都不赞同年幼的刘琮担任荆州之主,又听说刘琦的手里有真正的荆州委任状,立刻起了反叛之心。

    蔡瑁刚到北门观察刘备的动向,邓义和刘先竟然打开了东门,将刘琦放了进来,而且将自己率领的一万大军和刘琦合兵一处,反而向着城里杀了进来。

200 日后相见

    襄阳说到底还是蔡氏天下,蔡瑁的死党人数众多,一场残酷的战斗顷刻间展开。

    厮杀声呐喊声不绝于耳,老百姓怕被殃及,纷纷躲进了房内不敢出来,双方大军展开了街道战和巷战,一时间尸体遍地,血流成河。

    蔡瑁张允闻听消息,连忙回兵来救,而刘琦却没有跟蔡瑁张允发生正面冲突,果断撤走了军队,向着江夏方向退了回去。

    蔡瑁气得几近疯狂,追了几十里地没追上,又怕刘备趁机来攻城,只好退了回来继续守卫襄阳。

    刘备的大军似乎只是虚张声势,刘琦撤退之后,刘备的大军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汉江北岸,而赵云也只是在城下晃了一下,便也带领大军折返了回去。

    襄阳城最终有惊无险,但是,蔡瑁等人统计一下损失,哭死的心都有,那是相当的严重,邓义和刘先带走了一万兵马,外加投降刘琦的人,刘琦来时一万兵马,回去时已经变成了两万五千人。还有一些文武官员,也趁乱一起出城而去,有的投奔了刘备,有的干脆追随了刘琦。

    蔡瑁气得哇哇直叫,心里也知道,刘琦资质平庸,但此战打得干净利落,有鼻子有眼的,还是依仗了刘备的势力,只恨当初一时大意,放虎归山,心里自然把刘备骂了个无数遍。

    “哥哥太无情,为何不一路攻进来,将琮儿接走?”刘琮似乎对哥哥攻城非但不反感,还有些遗憾最终没有大获成功。

    “这样可以避免损失,反而是增强实力,长公子那里,一定有高人指点。”王宝玉道。

    “太好了,我大哥生性敦厚,我总怕他独自在外受人欺负!等我下次见到他,也要送他一个望远镜!”

    “呃。”王宝玉一阵感慨刘琮心地纯善,“既然是亲兄弟,日后必有重逢之时。”

    “唉,多日不见大哥,甚是想念。若不是守卫森严,我怕是也跟哥哥一起走了。”刘琮道。

    “蔡夫人可是一直将你养大,难道你舍得扔下她?”王宝玉问道。

    “君非君,臣非臣,母非母,子非子,唉,若是生在平常人家,后母如此对我,我定然会一生承欢她的膝下,奉养终老。”刘琮叹气道。

    王宝玉的分析是正确的,背后为刘琦出主意的人,正是那名叫做伊籍的人物,襄阳可是驻扎着十五万军队,刘琦区区一万人马,怎么可能攻陷襄阳?

    刘琦此次前来,正是想以手中的遗书,来招降对蔡氏不满的将士,目的一旦达到,当然不能损失太多兵力,立刻退回方为上策。

    当然,伊籍这么做,也是事先跟刘备商议好的,刘备的目的就是为了分化荆州的兵马,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以少胜多,进而占据整个荆州。

    伊籍按照刘备的指示,在跟刘琦回返江夏的途中,又商议掉头去攻打了一个地方,便是江陵郡。

    江陵太守原本就是蔡瑁本人,但此时的蔡瑁正在襄阳处理有关刘表的善后事宜,并不在此地,刘琦等人兵临城下,采用威胁、恐吓加遗书招降的方式,不断展开心理战。

    江陵的守将搞不清谁才是真正的荆州之主,但刘琦怎么说都是刘表的长公子,向他妥协,也不会遭受世人的唾骂。

    于是乎,本着给自己留条退路的原则,并不想跟刘琦发生冲突的江陵守将,竟然带着此处的五万水军,不战而逃,沿着水路去了襄阳。

    刘琦终于找打了些自信,变得精神了很多,提出让邓义和刘先率部留在江陵防守,自己带兵继续回江夏驻防的决策,倒还算是靠谱。

    尽管江陵这位守将把兵马系数带了回来,无比恼羞的蔡瑁还是杀了他,原因十分简单,江陵郡,也就是南郡,南临长江,北依汉江,不但是军事要地,还是荆州的粮草重地,蔡瑁多年经营,里面的粮草辎重数量难以统计,如今江陵失守,岂不是要断了荆州的钱粮?

    蔡瑁等人随即召集兵马商议如何夺回江陵,大将文聘却托病不出,蔡瑁又怕这边行动,刘备会趁机来袭,到底还是将此事给拖延了。

    荆州似乎陷入了一派乱象,王宝玉不想在此是非之地久留,便准备要回去。

    刘琮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