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1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圆环,而是三枚封印,王宝玉按照青灵的说法,由下至上抚摸封印,青灵立刻消失在原地,仿佛从来就没出现。

    几大长老深吸一口气,才从错愕中回过神来,王宝玉十分高兴,低头摆弄宝剑,嘀咕道:“封天剑!好啊,以后不叫你青芒,就叫封天吧!”

    “宝玉,还是叫青芒剑,绝不能让任何人知晓此事。”青城子连忙说道。

    “为啥啊?”

2206 生不逢时

    “封天剑古籍上有记载,上古第一神剑,有毁天灭地之能,令群神望而生畏,但究竟哪位大神持有此剑,却并无任何蛛丝马迹,若是消息泄露,只怕神灵都要前来抢夺。”青城子道。

    “好吧,那就还叫青芒剑。”王宝玉点头答应,虽然他不怕岳不凡这类的修士,但是,神灵还是少招惹最好。

    一切安排妥当,王宝玉很放松的带着五百精兵和火珠炮返回了彝陵,蔡文姬正在与陌千寻等人商量对策,天玄门定是遇到了天大的难处,否则不会运走所有的火珠炮。

    还没说出个一二三来,却听到了王宝玉安全返回的消息,连忙过来询问情况。

    王宝玉也没隐瞒,将修士大战大致讲述了一番,却没说缘由,赤炎鸟能够载人飞行的事情还是要保密。

    众人纷纷惊愕不已,对王宝玉的佩服更加深了一层,如今的彝陵非但不用怕诸雄林立,甚至连潜在的威胁也没了。

    王宝玉的心情总体不错,尽管因为他挑起了修士大战,祸兮福所倚,清除了修行界的威胁,将来亲朋们进入天玄门,安全才更有保障。

    当晚,接风洗尘,欢歌燕舞不在话下。

    却说半个月前,末代皇帝、一代名医刘协因病故去,时年五十四岁,山阳城笼罩在浓浓的悲哀中,百姓们不顾官兵阻拦,自发组织起来,哭泣着为临死前还在无偿诊病的刘协,祭奠送行。

    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正在上朝的曹叡得知后,情绪失控,当着众臣的面,难抑悲痛,放声大哭!

    众臣以为曹叡是在做做样子,没想到哭了半天还没有停止,纷纷出列安慰劝说。曹叡红着眼睛,哽咽道:“传朕旨意,尊汉帝刘协为孝献皇帝,修建禅陵,以天子之礼厚葬。”

    “圣上,天下早已易主,何必对前朝庸君如此大礼?”大将军曹爽出列道,下方立刻传来了不少赞同的声音。

    曹叡的脸立刻沉了下来,缓缓道:“心胸阔达,禅让帝位,平息多少血雨纷争;仁心德高,治病救人,几人身后百姓相送!在朕看来,其并非庸君,不过生不逢时而已。”

    “圣上,如此抬举前朝皇帝,只怕有人借机兴风作浪,打着复辟的旗号,再起波澜!”曹爽又想到一个理由。

    “昭伯之言自相矛盾,适才还说是天下早已易主,何惧前朝余孽?”曹叡冷声反问。

    曹爽吭哧了半晌,躬身退了下去,其他人也都闭了嘴。接着,曹叡又宣布:“朕与诸公同着孝服,恭送孝献皇帝。”

    此言一出,下面立刻炸了锅,追认皇帝之位也就算了,还要穿孝服,这太让人难以接受。虽然没人敢出列反驳,但是台下嘀嘀咕咕,认为圣上此举实在是多余。

    见大臣们都带着抵触的情绪,曹叡一拍龙案,猛然站起,指着下方道:“孝献皇帝在位之时,尔等少不了卑躬屈膝,即便有人不在其下为官,父辈也为汉朝重臣,屡受恩惠。如今孝献皇帝大去,尔等却做出不敬之态,让朕实在寒心,可否有日朕不在了,尔等也如此这般薄情寡义?”

    曹叡的一番话,顿时让大臣们清醒了过来,立刻跪倒一片,齐声高呼道:“圣上息怒,臣等不敢!臣等罪该万死!圣上万岁万万岁!”

    曹叡重新坐下,掩面哭泣道:“众爱卿请起,不愿着孝服者,可以不着。但朕定要着孝服,他可还是朕的姑父,小时还曾抱过朕,从未粗声厉色,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圣上如此重情重义,臣等佩服之至,愿尽毕生之力,保大魏江山永固。”陈群泪流满面,高声道。

    “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司马懿也抹起了眼泪,佩服曹叡的心胸与仁德。

    群臣纷纷附和,皇上的态度明确,虽然口上说不强求,但敢不穿孝服者,只怕子女就要为自己穿孝服。

    轰轰烈烈的祭奠活动一直持续了七日才宣告停息,汉献帝死后受到的荣光,超过任何一位亡故的大臣,这也得益于曹叡的开明。

    随后,曹叡又宣布,将汉献帝的儿子全部封王,告慰亡灵。另外,将姑姑曹节封为献穆皇后,以凤辇之尊接回洛阳城,颐养天年。

    再见曹节,华发丛生,神情憔悴。想起姑姑对自己的种种好,曹叡拉着她的手,不愿意松开:“姑姑,之前侄儿怠慢,让您在穷乡僻壤受苦,如今孝献皇帝已经归天,日后便可留在侄儿身边,侄儿定当封姑姑为生母,早晚请安,悉心服侍。”

    “谢过圣上。”曹节微笑,用另一只手拢了拢发丝,说道:“圣上,我留在此地颇为不妥,将来是要遭来闲话的。若还记得昔日情分,还请放我去往彝陵。”

    曹叡刚刚感受到亲情,听到姑姑的话,心生不悦,说道:“姑姑,你我血脉相连,侄儿又贵为圣上,难道还不及外姓之人,王宝玉?”

    “唉,这也是夫君临终嘱托,若圣上不允,便将我埋入禅陵,随他而去吧!”曹节心如死灰,视死如归。

    “姑姑!”

    “圣上,夫君临终唯有此遗言,若非如此,我又怎会独活到今日?圣上不应允,便是断了我的活路。”曹节淡淡说道。

    “姑姑何出此言,侄儿应允便是。”曹叡无奈点头,又说:“如此也好,我母亲也在彝陵城中,你二人也可相伴。”

    “谢圣上!倒是多年不见嫂嫂!”曹节深深鞠躬施礼。

    随后,曹叡秘密派人将曹节送往彝陵城,看着姑姑孤独离去的背影,曹叡又落泪了。圣上,朕,寡人,唉,高高在上却摸不到的亲情,让曹叡觉得自己真是孤家寡人。

    曹节来到彝陵,也带来了刘协过世的消息,王宝玉颇有几分伤感,早知如此,当初真该冒险将舅舅带回,或许真正的神医华佗,能治好舅舅的病。

    如此后悔也晚了,或许这就是天命。曹节见到了甄宓,格外亲切,姑嫂之间相处非常和睦,渐渐地,曹节的脸上也多了笑容。

2207 头上生角

    却说就在阳春三月,蜀汉丞相诸葛亮不顾众臣反对,再次统兵义无反顾的兵进汉中,展开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

    征西将军魏延被任命为先锋,中监军姜维为护军,杨仪为长史,费祎为司马,张翼为前部都督,平北将军马岱,安汉将军王平等诸将一并跟随。

    “相父,早去早归!”刘禅拉着诸葛亮的手,泪汪汪的说道,刚过了一段轻松潇洒的日子,如今又要重新捡起朝政,心情颇有几分黯淡。

    “禅儿,当年先帝将你托付于我,恍然已十载,孔明自觉心中无愧。今日离去,还望你远小人,近忠臣,勤勉朝政,摒弃陋习,不要丢了先帝辛苦打下的江山。”诸葛亮道。

    听到诸葛亮如此亲切的称呼自己,刘禅落泪了,哽咽道:“路人皆知,禅儿并非治国之君,全仗相父一路相扶,相父不在,禅儿心中难安啊!”

    “禅儿万不可自暴自弃,没有生来的皇帝,况且还有先帝英灵庇佑,定可保我汉室千秋万代。”诸葛亮给刘禅鼓劲,刘禅低着头嘟囔了一句,“我却极少梦见父皇,偶然梦境相遇,他总是劈头训斥,醒来更觉惶恐,所学倒是忘记了大半。”

    诸葛亮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了一个锦囊,递给刘禅,“圣上,若是老臣年内不归,还望照此施行,可保我蜀汉江山得以延续。”

    刘禅一怔,问道:“为何相父出此不吉之言?”

    “世事无常,生死有命,只觉油尽灯枯,大限将至。”诸葛亮如实说道。

    “相父,莫要吓唬禅儿,一定归来!一定归来啊!禅儿等着相父,为相父接风洗尘,摆庆功酒。相父,相……”

    刘禅慌了神,拉着诸葛亮的手不肯放开。诸葛亮还是甩开了他,转身离开,眼中却是泪光盈盈,孩子总要长大,长辈终归要放手,时至今日,他的任务该结束了。

    刘禅却是伤心加惊恐,嚎啕大哭,失去了丞相,且不论国家社稷,自己的未来又在何方?

    魏延作为功勋卓著的老将,担任先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