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如此冒然去见我家先生,先生如果得知,一定会责骂我的。”小童有些为难。

    “算了,把钱退给我吧!”王宝玉佯作失望。

    “见见也无妨!”

    小童低头看看有些破旧的笛子,正寻思着哪天换把新的,到底还是惦记这些钱,顺着王宝玉手所指方法,使劲一拍老黄牛的屁股。

    令王宝玉差点惊掉下巴的是,老黄牛居然奔跑如飞,比骏马都利索,老黄牛带着小童,轻车熟路的找到了通过河边的路,很快消失了踪影。

    王宝玉这才松了口气,按这个时间算的话,小童是应该可以碰到刘备的。

    忽然觉得胳膊一疼,转头一看,原来是火丫使劲掐了他一下。

    “干嘛!”王宝玉一声吼。

    火丫则一脸不甘心的说道:“十铢钱,就这样给了小童,真真糟蹋了。”

    “你懂个屁,咱们还是去见水镜先生吧!”王宝玉甩开了火丫,大步流星的上了大路,直奔水镜山庄而去。

    “有那闲钱你且存着还我?”火丫心疼的絮絮叨叨不停。

    “放心吧,那二两银子一定还你,耳朵茧子都快让你磨出来了!”

    “是三两!”

    “好好!”

    由于在路上耽搁些时间,来到水镜山庄之时,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说这里是山庄,其实也是一个小村落,但这里的景致照比卧龙岗而言,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低矮的小山连绵起伏,呈现出环抱有情的之态,山林郁郁葱葱,小溪纵横,从风水学上讲,这里绝对堪称风水宝地。小村四周则是竹林遍地,阡陌纵横,偶见农夫牧归而来,扛着锄头牵着牛羊,嘴里哼着小曲,悠然自得。

    沿着村路而入,农屋中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却愈显清幽,远远便看见半山之上,有一处大大的庭院,六七间房舍,土木结构,中间一栋二层小楼,楼顶飞檐雕栏,倒是有些气势。

    “那里便是水镜先生的住处,我也只来过一次。”火丫指着庭院道。

    “水镜先生挺有钱的嘛!”王宝玉赞了一句。

    “他的学生满天下,不乏富甲一方之士。”火丫一脸艳羡的仰脸看着小楼,心情颇有些激动。

    看来办学不光在现代,古代也同样是个高收入的职业,王宝玉心里嘀咕着,又想到一个问题,水镜先生如此有钱,黄月英拿来的这十两银子,未必能被他瞧上眼,早知如此,还不如在路上花一些,反正也这么回事儿。

    庭院的门前,栽种着两颗万年松,都有直径半米的样子,枝繁叶茂,看来也颇有些年头。庭院内却也传出阵阵琴声,只不过演奏水平照比诸葛亮差了许多,旋律有些杂乱。

    王宝玉正想敲门,突然树后转出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虽是仆人打扮,但衣衫整洁,做工精致,他傲气的拦在二人面前问道:“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果然是狗仗人势,王宝玉鄙夷了一个,却陪着笑道:“我们从卧龙岗来,想见一见水镜先生。”

    “扯谎,你分明不是本地口音。”小仆道。

    “真是从卧龙岗来,受孔明先生安排。”火丫连忙上前解释道。

    “水镜先生不在!”小仆仰着脸,鼻孔朝天,却并不看二人。

    “那里面弹琴的为何人?”王宝玉惊讶的问道。

    小仆依旧仰着脸,“不知!”

    操!以为老子不明白,这时期弹琴的都是雅士,水镜先生肯定在里面,王宝玉的脸上顿时出现了怒意,火丫见王宝玉脸色不对,忙拉了拉他的衣角,示意他不可无礼。

    有道是,人不能跟狗一般见识,更何况这还是个狗腿子。王宝玉从怀里掏出了五铢铜钱,火丫连忙一把摁住,直冲着他摇头。

    “要不你搞定他?”王宝玉没好气的说道。

    火丫无可奈何,只得又松开手。

    王宝玉也是不情不愿的递过去道:“烦劳兄弟通禀,就说王宝玉来访。”

024 飞奔的神牛

    “王巴王宝玉!”小仆明显一愣,却也没敢收王宝玉的铜钱,转身便往里走,同时说道:“且容稍等!我这就去通禀先生。”

    这前后的反差也太大了吧!王宝玉一时间弄不明白,还是火丫看出了端倪,解释道:“你如今打扮与我无异,他自然认不得你。”

    原来是因为这身小厮的装扮才不受重视,看来以前自己来的时候,也是有一套好行头,搞不好也像诸葛亮一样的打扮。

    庭院内的琴声戛然而止,几分钟后,一位瘦小枯干的老者在小仆的陪伴下走了出来,长袍穿在身上松松垮垮,老者眼睛不大,却格外有神,两道眉毛短而浓密,却有几分气势,胡须不长,显得下巴有点尖。

    “这位就是水镜先生。”火丫一旁小声提醒道。

    “水镜先生您好!”王宝玉连忙拱手道。

    “宝玉,别来无恙,因何如此打扮?”水镜先生一脸迷惑。

    “路上遭遇劫匪,被抢了衣物。”王宝玉撒谎道。

    “唉,纷纷乱世何时休,只待平地起惊雷。”水镜先生叹气道。

    跟着水镜先生一路进了庭院,里面遍地种着竹林,还有一丛丛的花草,甬道是光滑的石板铺成,那栋二层小楼的门侧,有一处石桌,上面放着一把颇有年岁的古琴,看来刚才老先生正是在这里抚琴解闷。

    来到门前,水镜先生吩咐那个小仆领着火丫去吃饭歇息,自己却带着王宝玉进入了小楼。

    厅堂异常宽敞,足有好几百平米,横成行,竖成列,摆放着不少案台木凳,正前方有一处稍高的台子,上面有一张非常宽大的木桌,上面的竹简书籍堆了好大一堆,而对面的高墙之上,悬挂着四个大字:文以治国!

    这里应该是水镜先生教书的学堂,而“文以治国”这四个大字,却说明水镜先生司马徽,看似谦和平静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巨大的政治野心。

    事实证明,王宝玉的判断并没有错,司马徽的众多学生,在后来的三国纷争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除了徐庶、诸葛亮,还有被水镜先生兄弟相称的庞统。

    水镜先生在上面坐下,招呼王宝玉也落座,那名小仆安顿好火丫后,却又颠颠的跑了进来,奉上了两杯清茶。

    “宝玉,你父王连,也曾在我门下求学,其人才不可量,只是不知今日身在何处,实在可惜。”水镜先生抿了一口茶,开口道。

    王宝玉当然明白这是水镜先生客套,只是在他的记忆中,并不记得自己这个父亲王连在历史上有什么记载,他谦虚的拱手道:“先生谬赞了,家父之才,尚不及先生的十之一二。”

    不能不说,赞美的力量是强大了,水镜先生的脸上也露出了得意之色,又问:“孔明先生近况如何?”

    “还在每天勤奋学习圣人之言,只待有日乘风而起。”王宝玉文绉绉的说道。

    “好好!我之学生中,孔明之才远超出他人,但其人做事犹豫,其妻性情跋扈,实为可惜。”水镜先生对诸葛亮下了判断,这话听起来倒是并不看好诸葛亮的意思。

    王宝玉有心袒护黄月英,说道:“夫人聪慧勤劳,女子中并不多见。”

    “女子无才便是德,持家方为本分。”水镜先生不以为然的说道。

    王宝玉暗自叹息,在古代,即使女人才华横溢,也多半没有用处,这点可比不得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

    只能说黄月英生不逢时,王宝玉当然记得此行的目的,起身上前,将诸葛亮的书信和那一块银子递了过去。

    “先生,我此次前来,正是受孔明先生所托,孔明先生谨记先生寿辰,特派我送上贺表贺礼。”

    “好好!孔明甚知礼仪,必有大用。”水镜先生赞了一句,摊开那张白布写成的书信看了看,不断的点头赞赏:“这书法是越发的好了。”

    但是斜眼看到那块银子,脸上却微微露出了失望之色,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挥挥手让立在一边的小仆收起来。

    财迷,明显是嫌弃少,王宝玉暗自鄙夷。不过也情有可原,水镜先生那么多华丽丽的有钱弟子,又有无数仰慕他的达官贵人,家里是缺不了金银的。

    看外面时候也不早了,王宝玉心里却在琢磨,刘备怎么还没来,不会是那名小童收了钱不办事儿,中间出现了变数吧!

    如果那样,这计划可要彻底打乱了,相对于诸葛亮而言,水镜先生可是相当于伯乐,不经他的推荐,诸葛亮即便是千里马,也是一无用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