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两年之后,曹操才开始修建大名鼎鼎的铜雀台,他最有才华的儿子曹植同学,也确实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铜雀台赋》。

    无独有偶,上面有句和诸葛亮很相像的话,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危X。这里的二桥指的是连接铜雀台与玉龙台、金凤台的两座桥,好像跟天上的彩虹一般。

    很明显,此桥非彼乔,据说曹植做此赋之时,周瑜已经死了,随着时光飞逝,一千八百年后,还有人说曹植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赋,不过,如此优美的文字能传承下来,后来人又有谁真的在乎其中始末呢?

    又在驿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鲁肃再次匆忙赶来,说孙权有请,诸葛亮和王宝玉二人顾不得吃早餐,连忙向着朝阳宫赶了过去。

    还是在那间顶楼的圆形房间里,孙权的桌案之前,密密麻麻的站着上百位文臣武将,孙权表情凝重的当众正式宣布:“诸公,曹操老贼觊觎江东久矣,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决意要与之一战到底。”

    武将们立刻发出了一片欢呼,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文臣们却是一片叹息,人人垂头丧气,好似大难临头,却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张昭的例子就摆在前面,这时候还在家关禁闭呢,谁要是这个时候乱说话,只怕很难有好结果。

    孙权根本不看这些文臣们,对周瑜道:“公瑾,此次征伐曹操,孤便拜托你了。”

    “臣愿与曹操决一血战,虽万死犹不辞!”周瑜激动的说道。

    孙权拔出自己的宝剑,大声宣布道:“今命周瑜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凡有不听号令者,无论亲疏远近,即可以此剑诛之,不必奏报。”

    说完,孙权便把宝剑递给了周瑜,周瑜双手接过宝剑,泪光盈盈,再三叩头称谢。

    孙权接着宣布老将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兼任江东特使,一切安排妥当,孙权这才对下方的诸葛亮笑眯眯的说道:“孔明先生,可否留在此地,助公瑾一臂之力?”

    周瑜有点不高兴,他自负的认为一切单独都能搞定,诸葛亮又算什么,况且还不是江东的人。

    诸葛亮看了一眼周瑜,略微一犹豫,随即点头道:“蒙孙将军不弃,愿意效劳,早晚拱听都督驱策。”

    听到“驱策”这两个字,周瑜这才微露笑容,心中暗道,诸葛亮啊诸葛亮,看我怎么收拾你!最好趁机找个麻烦灭掉,以防他们将曹操建铜雀台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出去,也省得媳妇认错人。

    孙权交代完,又把目光移向了王宝玉,思忖了半晌,才又说道:“宝玉,你暂领我之伴郎一职如何?”

    啥?又是伴郎?难道孙权也认为自己是小福娃?王宝玉不禁一呆,不明白孙权这是啥意思。

    诸葛亮则又是轻声咳嗽又是使眼色的,让他赶紧麻溜的答应,王宝玉只好拱手道:“愿为孙将军效犬马之劳。”

    “你虽为伴郎,却不必常伴我身侧,可在军中自由行走,凡事也可直接见我,这块令牌你先收好,无论你去往何处,诸位不可阻拦。”孙权说道,从袖中取出一块铸铁状的令牌,身侧之人连忙接过,转递给了王宝玉。

    大家伸长脖子一看,都发出了唏嘘的感叹之声,周瑜看见令牌,脸上也顿时变了色,带着几分的嫉妒,也有几分恼羞,哼了一声,将脸别过去。

    王宝玉双手恭敬的接过来,此时也看清了令牌上的两个隶书大字,我靠!不要误会,这两个字是感叹词,令牌上面写着的正是,免死!

    嘿,孙权也给了自己一块免死令牌,这面子真够大的。王宝玉心中乐开了花,他就喜欢这玩意,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收藏价值,于是一再躬身表示感谢。

    感激之余,王宝玉也有些纳闷,难道孙权看出来自己是个惹祸精,所以才主动赐予自己一块免死牌吗?

    只不过,孙权也没解释原因,随即宣布散会,还通知周瑜若干人等,会后再到他办公室继续商讨打仗事宜。

    离开朝阳宫,王宝玉的胸脯挺得老高,心里十分得意,安全彻底有了保障,到哪儿也没人敢惹,嘿嘿,本人就是有魅力十足,居然把孙权也给征服了。

    孙权是何等人物,王宝玉当然没有这个能耐轻易搞定他,其实这一切都是孙尚香昨晚找到了哥哥孙权,替王宝玉争取的。

    至于孙尚香为什么要帮王宝玉,只怕她自己也说不明白,也许这个男人有趣,也许这个男人痴情,反正她就是不想王宝玉遭遇危险,甚至还希望有机会能和他一起做游戏。

    又过了一天,鲁肃这才拿来了所谓的联盟书,上面盖了孙权的大印,上面还明确标明了一件事儿,攻伐曹操所获的粮草辎重以及土地,均归江东所有。

291 必是谣传

    诸葛亮看了一眼联盟书,心里老大不高兴,却也没露出不悦情绪,算是默许。

    见并无异议,鲁肃便又在孙权的授意下,拿着这封联盟书,乘船去找刘备送达。

    诸葛亮考虑到鲁肃也不可全信,也没捎信回去,只是让鲁肃转告刘备,就说这封联盟书他已经看过,表示同意。

    刘备看见这封联盟书,一脸的苦笑,他也清楚江东的实力,此次抗曹,主力当然是江东,自己这边只是帮衬而已,于是,刘备勉强盖上了自己的大印,又让鲁肃替自己向孙权问好等等。

    鲁肃任务完成,高高兴兴的返回了江东。至此,孙刘联盟的事情终于搞定,刘备随即吩咐兵马,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时刻准备迎敌。

    几经波折,王宝玉和诸葛亮总算是彻底完成了跟孙权联合抗曹的光荣使命,两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王宝玉,他想当然的认为,曹植写没写诗赋,那都历史之中的小事件,不影响大局,而孙刘抗曹才是大事件,一定得发生才算是符合历史主流。

    但是,新上任统领三军的大都督周瑜,并没有新官上任的兴奋之情,反而十分郁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孙权给了王宝玉一块免死令牌。

    周瑜跟孙权的关系可谓相当不一般,但是却从未曾得到过这种令牌,其余人的更不用说,绝对没有这种机会,如今这样一个小人物,居然得到了孙权如此看重,周瑜不免开始揣测自己主公的意图,是否想让不受约束的王宝玉监视自己,进而牵制自己的权力?

    而且,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儿,更是让周瑜几乎气炸了肺,大骂诸葛亮和王宝玉二人无耻之极。

    为了缓和跟文臣的关系,让后方大本营能够安定,周瑜做的第一件事儿,便是逐一去拜访江东的文臣,争取他们的支持。

    第一个要拜访的人物,当然是元老张昭,周瑜态度谦卑,耐心分析利弊,还不停向张昭讨教。见事情已成定局,张昭也只能表示支持,一再强调当初反对也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是替主公和江东百姓着想,最后还留周瑜一起吃饭。

    张昭是不折不扣的饱学之士,吃饭期间,周瑜提起了曹操要搭建铜雀台,曹植作赋的事情,没想到张昭一口否定,说曹植才气逼人,他的诗词歌赋情兼雅怨,又不失骨气,自己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唯独没有这首《铜雀台赋》。

    周瑜疑惑的说道,许是最新作品,还没有签约上架,当然不会那么早出版了。没想到张昭强调说,铜雀台尚未建成,只是曹操用来彰显平顶四海的野心,此时他征战在外,短期内是不会大兴土木,惹来非议。

    所以,至于这《铜雀台赋》,必是谣传!

    周瑜郁闷透顶,但是诸葛亮和王宝玉一唱一和,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而且自己媳妇小乔和大姨子大乔在江东颇有些名气,难保曹操那好色之徒惦记。

    周瑜随即又去看望了大学士顾雍,顾雍也对此持怀疑态度,虽然他不否认有曹植的存稿提前流露出来的可能性,但却说曹植才高八斗,用词华美,卓尔不群,这几句的文风却有点四不像。

    周瑜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自己的媳妇小乔虽然漂亮,却儿时却喜欢躺着看书,而且一看就看到后半夜,眼睛都快熬瞎了,影响了整体气质,那曹操怎么会如此动心,甚至动用百万雄师只为了多得两个女人?

    但凡是个人物,都不会这么做,何况曹操那奸贼呢?所以,自己定是上了诸葛亮和那个小崽子王宝玉的当,促成了这次大联盟。

    周瑜一气之下,真想干脆到驿馆将这二人给杀了,以解心头之恨,但又怕破坏了孙刘联盟,引起孙权的震怒,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