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之前,孔明岂敢胡言乱语?”

    “若是不起风lang又该如何?”周瑜沉声问道。

    “大都督自可杀我祭江。”诸葛亮自信满满的说着,又拿起扇子摇了起来。

    “唉,此时说这些又有何用。”周瑜叹了口气,心中暗想,你当我不想杀你啊,如果杀了你就能战胜曹兵,本人早就把你给杀了,还轮得着你坐在这里摇扇喝茶说风凉话。

    就在这时,风哨声突然变得响亮,大帐的帆布也被吹得呼扇起来,周瑜急忙奔出帐外,只见一股来自西北方向的狂风,瞬间而至。

    “哈哈,真乃天助我也!”周瑜不禁仰天大笑。

    有道是,无风不起lang,在狂风的作用下,长江之上的风lang骤然变得猛烈起来,曹军的大船被吹得摇摇晃晃,稍有不慎,就可能倾覆。

    于禁连忙命人撤下风帆,船只也是随着波lang上下剧烈颠簸,船上的都是不够专业的水兵,晕船的毛病又犯了,好多都趴到船沿学孕妇呕吐,站都站不稳,哪有精力继续进攻?

    顶多一个时辰,曹军就要冲破江东最后的防线,但眼见风lang骤起,船只不保,于禁气得直跺脚,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鸣锣收兵,几千艘大船尽量靠拢在一起,在彼此的磕磕碰碰之中,缓缓撤回了长江北岸,躲避风lang。

    江东军见曹兵的船只渐渐远去,振臂欢呼,周瑜也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但是抬头看着飞沙走石的大风天,心里却又觉得堵了,不禁暗道一句:“孔明与那王宝玉,皆妖人也,如若不除,终成江东大患。”

    王宝玉一路追着诸葛亮回到了小船上,忙不迭的问道:“先生,那风lang符是咋回事儿?是从《奇门遁甲》上学的吗?教给我呗!”

    诸葛亮呵呵笑道:“哪有风lang符一说,为将者,当首知天时,昨晚我见月周有晕明显,便知今日中午将有狂风。”

    王宝玉一愣,挠了挠头,咋就忘了老百姓的民谣呢,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当然,这时候可能还没有这句民谣。但也说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确实是个人才。

    “先生,你这脑子可真够用。现在周瑜肯定把你当成神仙供着了!”王宝玉竖起大拇指,由衷的赞叹。

    “此时高兴过早,只怕不需两日,周瑜还要再找你我,他烦恼不小啊!”诸葛亮道。

    “曹兵都退了,还能有啥事儿?”王宝玉不解的问道。

    “此次阻击曹军,周瑜只顾防守,却并未注重水战优势,实为一招险棋,如无今日大风,江东此时已然落败。周瑜此次防守,几乎将弓箭射尽,只怕不日曹兵必将卷土重来,届时万难阻挡曹兵。”诸葛亮不无担忧的说道。

    “你是说,周瑜担心箭会不足?”

    “正是!”

    “先生可有好办法?”

    “且容三思!”诸葛亮摆了摆手,看起来暂时也没撤。

    这时,王宝玉脑子里却灵光一现,想起了书上写的的一件事儿,不由哈哈笑了起来,说道:“先生,我有办法,可以解决缺少箭的问题。”

    哦!诸葛亮一愣,问道:“有何良策?”

    “曹操那边不是有很多箭吗?我们可以跟他借。”王宝玉笑道。

    诸葛亮有点哭笑不得,耐着性子摆手道:“两方是敌非友,岂可相借?”

    “嘿嘿,明着借人家当然不会给,我们可以将船上的士兵换成草人,箭射在上面,回来拔下来就能用了嘛!这个方法就叫做草船借箭。”王宝玉得意洋洋道。

    诸葛亮的脑子转得当然不一般的快,他略微思忖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喜色,同时也想到了关键性的问题,说道:“宝玉,此计虽妙,只是必须江上有大雾,曹兵不能看清方可。”

    “就是这个意思。”王宝玉点头道,“先生您不是懂得看天时吗,看好哪天起雾,咱们就可以去跟曹操借箭。”

    “若是多日不起雾,岂不要误大事?”诸葛亮眉头紧锁。

    “呃,也是啊。不过可以趁着这几天多造点箭出来。”王宝玉也有些束手无措。

    诸葛亮没有答话,箭支急缺,短时间岂能造出这许多,还得“借”些才成。

    诸葛亮当真看了看天,却又不吭声的转身进了船舱,拿起那本《奇门遁甲》仔细翻看了起来,王宝玉也跟了进去,诸葛亮指着一处说道:“宝玉,上面恰有一法,叫做浓雾锁城。”

    “先生,你不会真得信这个东西,用妖法搞出一场大雾来吧?”王宝玉惊愕的问道。

    “非常之时,只能冒险一试,总强过坐以待毙。”诸葛亮点头道。

    王宝玉凑过去仔细一看,书上所写的方法,让他大跌眼球,甚至有种吐血的冲动,大呼真他娘的变态。

320 百艘战船

    书上写道,浓雾锁城之法,用女子三日未洗亵衣十件,经血三杯,黑豆十枚,头发数根,放在一起烧,再焚香九根,外加五百字的超长咒语,三日过后,便会有大雾。

    王宝玉一阵咋舌,不放心的问道:“先生,这能行吗?”

    “不妨一试,或有玄机。”诸葛亮道。

    “但是这些原材料也太那个了。”王宝玉皱起眉头。

    “所以才劳烦宝玉讨来。”诸葛亮冲王宝玉眨眨眼。

    “先生,我并非是挑拣之人,其他的都好说,但是我是名术士,最忌讳女人经血,所以我还是朗诵咒语吧。”王宝玉连忙陪着笑脸说道。

    诸葛亮也不强求,痛快的点头答应,“也好。不过念这五百字咒语还有个要求。”

    “啥要求啊?还得声情并茂?”

    “非也,此咒语在朗读之时,要一气呵成,不可有错字或中断,否则一切从头来过。”诸葛亮看似轻松的说道。

    呃,咒语肯定不乏生僻字,王宝玉能通读下来就很不易了,他可没有信心期间不念错或者打艮。

    算了,朗读咒语的事情,还是要交给诸葛亮这个大才子,王宝玉则蔫头巴脑的起身起操办其他物品。

    还好,王宝玉的娘们歌舞团派上了大用场,当王宝玉清了好几遍嗓子,最终板着脸提出要这些物品的时候,妇女们都用异样的眼神看他,不用说,她们在想,这个年轻的都督,一定是个心理扭曲的家伙。

    但副都督的命令,妇女们不敢不从,军中没有良好的沐浴条件,第二天就凑齐了亵衣;女人多了,总有来例假的,经血也搞到了,还都是经过过滤比较纯净的,至于如何收集,全凭各位看官猜测。

    黑豆不难找,香这种常用物品,船上本来就有,头发不好弄,王宝玉就用自己的,用了两天的时间,书上写的东西算是都凑齐了,效率还算是高。

    诸葛亮已经将那篇咒语记得滚瓜烂熟,当着王宝玉背了一遍,居然还有抑扬顿挫,关键真是一字不差,这倒是让王宝玉对诸葛亮的记忆力,极其的佩服。

    果然不出所料,周瑜在清理了战场之后,第一时间就找来了诸葛亮和王宝玉二人,当然,还有鲁肃和程普。

    “诸位,此次与曹军一战,箭羽损失甚多,诸位可有良策,能否十日之内,打造十万支箭羽出来?”周瑜直截了当的问道。

    “绝无可能!”鲁肃摇头,又说:“我可去往柴桑一趟,那里应尚有箭羽。”

    “我熟知柴桑兵力情况,此次大战,兵械尽出,箭羽多则三万,少则一万。”程普道。

    “却是太少,如若曹兵复来,我等定要与其水战,没有箭,将如何迎敌?”周瑜苦巴着脸道。

    “孔明先生,可有良策?或是向刘皇叔暂借一二,战后定会加倍奉还。”鲁肃眼睛直直的看着诸葛亮的羽扇问道。

    周瑜也皱着眉看向诸葛亮,心情那是老纠结了,他寄希望诸葛亮能提出好主意来,解决眼下的困境,但也不想每次都是他出风头,把自己这个大都督给硬生生的比下去。

    “我主时刻提防曹兵,若无箭,一旦曹兵突袭,将毫无还手之力。”诸葛亮摆手道,他不是没想过这一点,水战离开弓箭根本行不通,刘备那边的箭羽也就几万而已。

    “宝玉,你便也想想办法?”鲁肃又热切的看向了王宝玉。

    王宝玉看向了诸葛亮,诸葛亮微微点头,按照事先商议好的,王宝玉大模大样的开口道:“这件事儿也不难,曹操那里有的是箭,孔明先生早就和我商议过,就去曹操那里借一些来。”

    这不是纯扯淡嘛!周瑜、鲁肃和程普三人,都用一种十分怪异的眼神看着王宝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