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不断的接触,蔡文姬也开始对王宝玉的身世有了兴趣,得知王宝玉还拥有一个彝陵,家人众多。

    听到彝陵那里是一块自由之地,蔡文姬心生向往,却没有明说,她是何等的聪明,王宝玉尚且困在此地,她想离开这里,也绝非容易,更何况如果她去了彝陵,曹操必会迁怒于王宝玉。

    蔡文姬可不愿意王宝玉出事,天下虽大,王宝玉却是她目前唯一可以相信的人。

    这段期间内,蔡文姬脑海中的一部兵书已经写成,名字就叫做《兵策天下》,书名很霸气,但这部书却出自无名氏的手笔。

    王宝玉拿着这卷书,兴高采烈的去找曹操,对于南征北战的曹操而言,兵书自然十分重要,堪比黄金。

    曹操自从拿到书,半个时辰都没再说话,迫不及待的快速过了一遍,双眼放光,爱不释手,说是一定细细研究。

    曹操还奖励了蔡文姬一百两黄金,尽管王宝玉提醒他,这部书在外可能有流传,但曹操自觉见过识广,他没见过的书,多半这世上就没有。

    著书立传,不光文雅之士喜欢这么做,古代的帝王也多喜好此道,王宝玉走后,曹操反复看这本书,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觉得跟自己投缘。

    既然这本书没有著书之人,不如据为己有,曹操动了这个荒唐的想法,他闭门谢客几天,亲自动笔将这本书抄了一遍,顺手改了个书名,就叫《孟德新书》。

570 撤官封侯

    曹操拿着剽窃来的新书,非常得意,刘备和孙权再牛叉,不是没写出书来嘛,老夫哪一点都比他们强。

    曹操是越想越开心,越想越得意,光自己乐呵那多没意思,为此,还专门举办了一次新书研讨会,没请王宝玉,怕穿帮。

    在场的都是都是文学大儒,各界精英,阵容十分豪华,曹操当众念诵了几章,众人摒神凝气听得十分入神,惊讶之余,纷纷交口称赞丞相的文韬武略堪称盖世无双,表情很真诚,绝非客套。

    曹操假装客气,说写的仓促,定有不少遗漏疏忽,需要修订一番,希望在座诸位踊跃发言,众人纷纷表态,仅凭刚才听到的那几段,毫无瑕疵。

    曹操又是一番谦虚,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将所谓的新书交给了杨修,让他帮忙修改。还大方的说,有什么错误大胆提出来,自己一定虚心接受!

    杨修通宵达旦的看了好几遍,熬得双眼通红,得出的结论是,此书根本无需修改,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又嫌少,堪称旷世奇书,丞相大才!

    曹操听了杨修的汇报,更加的得意,杨修一个字的毛病没挑出来,尴尬又惭愧,同时也非常迷糊,曹操诗词歌赋还可以,从来不知道书也写得这么好,果然是深不可测。

    事后杨修更加用功刻苦,不甘落后他人过多。

    时光飞逝,转眼又近新年,王宝玉在焦急的盼望中,却始终没有收到来自彝陵的任何信件,他心里很清楚,多半是让曹操给拦截了。

    由于曹操下了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彝陵府,一时间,王宝玉的府宅安静的不得了,堪称门前冷落车马稀。

    这天,王宝玉清晨晒太阳眯了一觉,中午又晒着太阳睡着了,门前却突然传来了喧哗之声,谁这么大胆?这可是曹操严令的禁区啊!

    正在王宝玉猜测之时,仆人惊慌来报,说是一队宦官带着圣旨来了!

    嘿!曹操该不会良心发现,又给自己封官了,上次是二品,这回应该就是一品了?王宝玉喜滋滋的走出了院门,果然看见一队身穿锦衣的宦官站在那里。

    为首的一人王宝玉认识,正是因为自己挨打的宦官穆顺,看他站着的姿势还有点歪斜,上次可能是被打断了腿。

    穆顺看见王宝玉,眼神中充满了恨意,王宝玉装作看不见,嘿嘿笑道:“穆大人,不知前来何事啊?”

    “传圣旨!”

    穆顺冷冷吐出了三个字,继续冷冷的瞪着王宝玉,等着他磕头下跪。

    王宝玉岂能不知他的意思,不耐烦的说道:“你也清楚我的习惯,不喜欢下跪磕头,圣旨上写了什么,就赶紧说吧!”

    穆顺满肚子怒气,牙齿咬得咯嘣嘣直响,但终究还是没敢勉强,向后一招手,一名低眉顺目的小太监捧着一卷黄色的圣旨过来。

    穆顺将圣旨展开,高声朗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日边关安宁,并无蛮夷作乱,酌情免去王宝玉抚远巡察使一职,以观后效,钦此!”

    妈拉个巴子,非但没赏,把个虚职都给撸了,这曹操也太不讲究了,简直比刘备还无情无义。这是见蔡文姬接回来了,老子没啥用,卸磨杀驴啊!

    “接着吧!”穆顺将圣旨递了过来,王宝玉十分的不高兴,单手接过圣旨,没好气的随手扔给了身后的仆人,阴沉着脸一声不吭。

    “既接了圣旨,为何不谢恩啊?”穆顺带着嘲讽的口吻。

    “老子就这幅德行,没事儿回你的皇宫蜗居去吧!”王宝玉恼羞的摆手道。

    “可叹我大汉竟都是你这般无礼之人,苍天无眼啊!”穆顺感叹了一句,一听这话就是铁杆的保皇派。

    “穆顺,你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少管闲事。你这句话在我这里唠叨两下也就算完,要是让别人听到了,脑袋肯定搬家。”王宝玉恼道。

    “死又如何?”穆顺瞪着眼睛,一幅大义凛然的样子。

    “行了,你有骨气成不?我不跟你讨论这种无聊的事儿,没事请回吧!”王宝玉转身就要往宅院里走,心中别提多恼火了,还以为升官呢,结果却是罢官,好歹还留这个彝陵太守,否则就要住到露天地里了。

    “站住!”穆顺在后面喊道。

    “府里刚吃过午饭,也没有烧热水沏茶,恕不招待!”王宝玉头也没回。

    “还有一道圣旨!”

    嘛玩意?王宝玉停下脚步,转头怒道:“你不是故意来找茬的吧?”

    “我岂敢拿圣旨儿戏?”穆顺口气里还有些幸灾乐祸,好像乐见王宝玉发怒。

    我靠,看来还真有。

    “新媳妇放屁,零提溜,一点都不痛快!”王宝玉忍不住埋怨了一句。

    “粗鄙之人。”穆顺蔑视的看了王宝玉一眼,向后又招了招手,另外一名小太监又躬身捧着一卷圣旨上前来。

    穆顺犹豫了一下,一幅极其不情愿的态度,缓缓展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贤臣王宝玉远去匈奴,迎得文姬归汉,居功甚伟,酌情封赐彝陵侯,以勉其行,钦此!”

    啥!封侯啊!王宝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先撤官再封侯,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啊!

    “王宝玉,因何不接旨?”穆顺皱眉道。

    “嘿嘿,我接,谢了!真心感谢我们敬爱的皇帝!回去后替我问好,祝他福寿绵长!”王宝玉连忙嬉皮笑脸的上前,接过了圣旨,皇上又没来,他干脆连鞠躬都省了。

    “大印拿来。”穆顺鄙夷的看了王宝玉一眼,再次吩咐道。

    一名小太监捧着个锦盒过来,恭敬的递给了王宝玉,脸上满是谄媚的笑。王宝玉忙不迭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方形的玉印,上面有一个兽钮,玉质通透,质量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比自己那彝陵太守的官印可是强多了。

    印的底部刻着四个篆书大字,正是“汉彝陵侯”,王宝玉忽然想起了关羽也被封侯的事情,好像是汉寿亭侯,不由好奇的问道:“汉寿亭候和汉彝陵侯,哪个官更大啊?”

571 安排美差

    穆顺的嘴角一阵抽动,差点就破口大骂,强压怒火勉强解释道:“一亭之候岂能跟一郡之候相比,郡候可食万户,而亭候不过百户而已!”

    “明白了,官确实不小,钱呢?”王宝玉捻动右手手指笑问道。

    穆顺一甩袖子,转身就走,觉得王宝玉真是不可救药,贪财鬼,国库本来就空虚,上哪儿给他发钱啊!朝廷发给你这个大印,你就有责任和义务替朝廷创收,还有脸伸手要银子?

    穆顺回去的路上一直都在生气,王宝玉则拿着大印回府,心里多少有些不甘。从穆顺的表现不难看出,这他娘的又是一个没有工资可拿的虚名,而且实权尚且不如抚远巡察使。

    算了,金银等物对王宝玉暂时也没有大用,总不能带着金银珠宝穿越回去吧,他在现代可是亿万富翁,根本不差钱,一个傀儡皇帝还能发给自己一座金山?

    至于圣旨,不消说,肯定都是曹操的主意。王宝玉思量再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