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5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长,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想起香儿,我心里也很难受,只是北上鲜卑荒野,是我今生最大的心愿。如果心愿未了,只怕生活无趣,勉强跟香儿在一起,想必她也不会开心的。”王宝玉揉着湿润的眼睛,真诚的说道。

    “婚姻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俩彼此有情,一起生活怎会不开心?”孙权眉头紧皱,实在不懂王宝玉这些奇怪的感情理论。

    “兄长,凑合着过谁都会,我正是因为尊重、爱护香儿,才不会让她受到无谓的伤害。”

    孙权一双碧眼死死盯着王宝玉,这小子还真是难摆弄,香儿出身高贵,又貌美如仙,偏偏王宝玉推三阻四,倒像是求着他一般!

    说到底还是自己妹妹死心眼,否则孙权杀了王宝玉的心都有,他耐住性子,招手道:“宝玉,咱们边喝边聊!”

    孙权吩咐人上酒,跟王宝玉喝了两杯,这才又开口说道:“宝玉,我且不明你因何非要去那蛮荒之地,但香儿年龄已经不小,母亲为此日夜忧虑,常常跟我说起。依我看,不妨先把婚事办了,再行北上也无妨。”

    “兄长,能不能让香儿再等等,我一定会回来的。”王宝玉试探的问道。

    “又是等!”孙权不悦的将筷箸拍在桌子上,“女子能有几多青春年华?香儿心中有你,自然也不计较长相厮守,你俩办了婚事,便是共患难的夫妻,你愿不愿北上,香儿肯不肯放你,你们自行商议,为兄绝不参与,所以不要再等了!如今关羽对江东虎视眈眈,我准备迁都秣陵。柴桑郡连同朝阳宫就送给你和香儿,想必关羽对你有情,应不会前来进犯。”

    将繁华一郡当做嫁妆,这在当时可谓从未有先例,孙权开出的条件极其优厚。换做一般人,肯定要感动的痛哭流涕,叩头感谢,捎带着发些誓言等等。

    但王宝玉是个一心想要回家的未来人,尽管也怦然心动,要知道柴桑郡从那块论也比彝陵强,但是回家是王宝玉心底最强的呼声,还是没打算接受。

    见王宝玉沉默不语,孙权咬牙挤出一丝笑容,商量道:“不如今日便把婚期定下来?”

    王宝玉还是没说话,“那便将香儿找来,你俩商议一番如何?”孙权又陪着笑脸问了一句。

    王宝玉还是没吱声,孙权却忍不住了,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呵道:“宝玉,莫非你还嫌我这个当哥哥的做得不够?你权且说来还有何要求,我一并答应!”

    王宝玉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孙权放了自己,但从孙权的眼神中能够看出来,如果再坚持这个观点的话,只怕难以走出这个大帐。

    王宝玉将一肚子的理由统统压住,勉强的点头道:“那就依兄长的意思办吧!”

    孙权顿时哈哈大笑,似乎放下了一桩心事,又由衷的说道:“能得宝玉相助,何愁天下不定?到时封将入相,我自不会亏待家人。”

    “我作为曹操的使臣,不回去能行吗?”王宝玉问道。

    “无妨,曹贼派你来,无非是退兵一事,我自会派人前去说明。”孙权无所谓的摆手道。

    王宝玉没再说话,心里也明白,无论如何,他必须要回到曹营,范金强等人还在许都,若是不回,必定受到连累。而且,想要北上,根本离不开曹操的帮助。

    随后,孙权颇感兴趣了问起了曹操那边的事情,王宝玉也没隐瞒,反正又没有军事秘密,便将自己如何接回蔡文姬,又如何帮着曹操战败马超等等,一一都说了。

    孙权听得津津有味,难怪妹妹对这小子情有独钟,看来还真是有本事。孙权连连赞赏的同时,更坚定留下王宝玉的想法。

    随后,王宝玉被孙权安排了一座大帐住下,吃喝用度和一线大将看齐,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孙权也知道王宝玉的心思,担心他会不告而别,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先例,于是加派了上百名士兵,将大帐看守的密不透风,谅他插翅难飞。

    孙权准备撤军之后,先将妹妹从彝陵接来,把王宝玉和妹妹的婚事办了,生米先做成熟饭再说。

    先不说王宝玉如何脱困,就在孙权跟王宝玉重新见面,一起喝酒谈天的之时,远在西部的涪城,作为同宗兄弟的刘备和刘璋也恰逢此时见了面。

    刘备受邀入川,为了不引起刘璋的怀疑,在庞统的建议下,他将军队旗帜都换成了鲜明的颜色,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刘璋了解行军路线,显得自己光明磊落。

    刘璋了解到刘备的这个安排,心情十分高兴,觉得这个兄弟做事很讲究,立刻吩咐下去,沿途州郡,凡遇到刘备的军队到来,一定要供给钱粮,全力支持刘备北伐张鲁。

    再说张松,从刘备处回去之后,将打掉牙齿的嘴巴和身上的伤痕出示给刘璋看,哭诉曹操残暴无礼,说曹操早有觊觎益州之心。又说幸好主公英明,请来刘备入川,对于没能完成联合曹操的任务,张松希望以死请罪。

    刘璋到底还是没跟张松计较,反而赏赐了他,结果却因为这个决定,彻底失去了西川。

689 不辨菽粟

    张松吃了秤砣铁了心,非但没有感激刘璋的做法,反而暗地联络了法正和孟达,商议一同投奔刘备。法正一直郁郁不得志,而孟达则是哥们义气,没费多少口舌,两个人都爽快的答应下来,形成了叛变的三人帮。

    法正当时是刘璋的第一谋士,有见解、善奇谋。但很多政见并不为刘璋所采纳,又常受到他人诽谤,不得已处处唯唯诺诺,施展不开手脚。要说法正有何独到见地,只消说一样便可,那就是他极力反对刘备入川。

    当听说张松这种模样的人,在刘备那里都能得到礼遇,法正动了心,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心有依附之意,当然心中也改变了之前对刘备的态度。

    为了不引起刘璋的怀疑,法正先是义正言辞的对刘璋建议道:“主公,刘备今日屯兵葭萌,如在枕侧,不可不防。”

    刘璋懒洋洋的摆手道:“玄德与我乃同宗兄弟,又沿路以彩旗彰显其心,安肯夺我基业?”

    “不得不防,恳请主公派人前去刘备处查看军情,打探虚实之后,回头再做商议。”法正坚持道。

    “多此一举!”刘璋很是不满法正的话,但也觉得他一片忠心,顺势答应下来:“即是你心生疑惑,不如就派你前去。”

    刘璋亲自写了一封煽情的信,让法正带着去见刘备,还叮嘱他到了刘备那里要懂礼貌,好好说话,不要唇舌相讥,伤了和气,你以为谁都会像我这么宽容啊?

    法正听到摇头轻叹,如此不辨菽粟之人,确实不值得为他浪费光阴。

    法正转弯抹角的要见刘备,自有他的心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尽管听张松说刘备不错,但他还是想要亲自去考察一下,毕竟关乎一生的命运。于是,稳妥起见,法正立刻启程,前往葭萌关去见刘备。

    以庞统的建议,先别管北面的张鲁,直接挥兵去打刘璋,一定能打刘璋措手不及,说不准直接就能拿下成都。刘备并未采纳庞统的想法,他得到了张松,想的却是里应外合的计策,觉得这样才够稳妥。

    听闻法正前来,刘备大喜过望,连忙亲自出账迎接。一看法正身高一米八,相貌堂堂,刘备的心中更是欢喜,上前习惯性的拱手说道:“久仰孝直英名盛德,今日得遇,实乃三生有幸,心中甚为欣慰。”

    “蜀中小吏,何足道哉!”法正谦虚道,却也仔细打量刘备,目似含星,面若敷粉,越看越觉得刘备有长者之仪,王者之风。

    “还请孝直帐中说话。”

    刘备上前亲热的搀扶着法正的胳膊,将他请进了帐中,与自己同坐在高处,随即吩咐设下酒宴。

    法正取出了刘璋的信件,双手递给刘备,刘备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族弟刘璋,拜致书于玄德宗兄,蜀道艰难,未及相迎,甚为惶恐。有道是,吉凶相救,患难相扶,朋友尚如此,何况宗族乎?今张鲁在北,有旦夕之危,望兄长念同宗之情,手足之义,兴师剿灭狂寇,永为唇齿,自有重酬。”

    刘备看完信,当时就哭了,抹着眼泪说道:“季玉真乃仁义之族弟也!”

    法正没有说话,他也不想跟随一名残暴无情的主子,见到刘备这幅样子,反正觉得刘备这个人做事儿够讲究。

    两人都怀揣着谨慎,所以刘备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谈到张松的事情,毕竟还不了解情况,万一法正不是来投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