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颜,谁让你放箭的?”诸葛亮也是脸色一冷,厉声问道。

    “军师,严颜此举只为念在昔日之情,成全张任的忠义。”严颜单膝跪倒,眼中已经出现了泪光。

    诸葛亮本想让马超生擒张任,劝这忠义之士追随刘备,却未料到严颜竟然将张任给杀了,心里便有些恼。最后,他还是没有处罚严颜,吩咐厚葬张任,为其树碑。

    主将被杀,四面被围,张任率领的大军立刻倒戈投降。诸葛亮吩咐大军连夜袭击雒城,闻听张任被杀,刘璋的儿子刘循立刻出城逃回成都。守城的卓膺、张翼二将并没做抵抗,大开城门,投降了刘备大军。

    诸葛亮留下张飞守城,继续率领众人去打绵竹,此时,刘备的大军总数已经超过二十万,气势汹汹,势不可挡。绵竹的费观和李严,见前方雒城已经失守,又闻听张任已死,继续对抗根本不能取胜,二人很识趣的开城投降。

    劝降成功跟主动轻易投降,完全是两个概念,诸葛亮向来对于后者并不看好。而刘备却十分高兴,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策也!尤其是欣赏文武双全的李严,随即将李严封为绵竹太守,以彰显对其信任。

    诸葛亮没来及阻挡,事后还是找到刘备说道:“主公,李严乃新降之将,不可重用。”

    “李严归降,免去多少生灵涂炭,功莫大焉。军师可是担心李严并非是诚心来降?”刘备道。

    “非也。我闻听其人担任县令期间,造大屋私用,孤傲自重,下方多有怨言。”诸葛亮担忧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军师多多教导便可。”刘备打定了主意,没听诸葛亮的话。

    “主公……”

    “我已当众承诺,若矢口否认,岂不是失信于众?我知军师谨慎,也请军师为我考虑。”刘备说话倒也实在,诸葛亮只得闭上嘴巴。

    后来,李严常常给刘备送来一些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深得刘备的好感,渐渐成为了不逊诸葛亮的重要人物。

    雒城、绵竹都已经拿下,大军一路奔向成都。马超主动请命作为先锋,刘备欣然答应,半个月后,马超兵临成都城下。

    整个西川已然全境失守,刘璋心中凄凉,仿佛感觉末日到来一般,悔之晚矣,惶惶不可终日。

    先锋将军,正是威名远扬的马超。不少人听到了这个名字,便发了怵,都起了投降的心思。

    刘璋头上缠着一根布条,面色惨白,好像重病般有气无力的说道:“不想刘备大军有如神助,接连攻破我之城池。哎,我误信刘备,引狼入室,连年征战,生灵涂炭,皆是我一人之罪,身后可用乌绢盖面,无颜见列祖列宗。”

    刘璋说完眼泪便掉了下来,下面更是哭声一片,劝慰刘璋想开些。胜败乃兵家常事,战事瞬息万变,逆转乾坤也不是没有可能。

    刘璋点点头,泪眼汪汪的问道:“诸位,成都危矣,可如何是好啊?”

    “主公,城中粮草三载无忧,当下之计,莫不如令军民一同守城。刘备在惜其名,必不能攻城。”从事郑度再次进言道。

744 刘璋纳降

    “不可,若百姓有失,主公声望何在?”法正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

    “从事所言有理,若是那刘备强行攻城,必然失掉西川民心。”刘巴一心想和大家伙友好相处,共商大计,所以难得表示赞同。

    法正却看不上刘巴,讥讽道:“汝所献张鲁之计并未有效,却招来了马超。”

    刘巴老脸挂不住,愤然脱口骂出:“法正,你必是卖主求荣之人!”

    这话说的太直接,法正脸色惨变,指着刘巴颤声道:“休得血口喷人!”

    “你敢指天骂誓么?”

    “老匹夫!”

    “小人!”

    两人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刘璋此时哪有心思听这些,冷着脸让二人闭嘴,随后起身带领众人来到城墙之上。城下马超的大军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边,刀枪林立,剑戟重重,声势十分惊人。

    “刘季玉,速速纳土拜降,免受生灵之苦,如若执迷不悟,定让你城破人亡!”马超斜指着银枪,高声大喊道。

    刘璋浑身一哆嗦,差点摔倒,众人连忙扶住。就在此时,城门突然打开,一人手持短刀,骑着一匹瘦马,直奔马超冲了过去。

    刘璋等人连忙伸长脖子看去,此人正是郑度。他本来没有武艺,凭着一腔热血,居然向马超发起了挑战。

    马超一看有人应战,连忙进入戒备状态。但一瞧郑度这幅模样,十分惊讶,文文弱弱,手持短刀,这根本不像是打战,更像是拼命。

    马超心生敬意,本不想与他纠缠,但是郑度大吼着刀刀都朝向对方的要害之处。

    “速速退回,否则休怪我无情!”马超不堪其扰,避让着恼道。

    “奸贼,拿命来!”郑度又是一通猛刺,当然刺不到马超毫厘,但是纠缠之中,到底一刀削掉马超胯下马匹一缕马鬃,露出皮肉。

    马超大怒,手中银枪一抖,刺中郑度的胸口,把他从马上挑到了空中。

    郑度在临死的那一刻,依旧冲着上方高喊了一句:“主公,不可投降啊!”

    刘璋的眼泪瞬间都落了下来,他吩咐紧闭城门,不可与马超交战。刘璋除了哭就是哭,哽咽道:“敌众我寡,大势所去。”

    法正没有说话,等的就是刘璋放弃,然后投奔刘备。而刘巴却很积极,眨巴眼睛又出了一计,说道:“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计。”

    何谓非常之计?胳膊还能拗过大腿?刘璋眼中闪烁着渺茫的希望,刘巴这般如此,如此这般的说了两句,刘璋一怔,又是泪眼朦胧,叹息道:“未替百姓谋福祉,却让百姓与我同苦。也罢,广征城中百姓,共同守城抗敌。”

    当密密麻麻的百姓出现在城楼上的时候,马超也傻了眼,不敢轻易发动进攻,留下屠杀百姓的骂名。

    马超不敢攻城,在下面急的团团直转,但刘璋也并不安稳,这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忽然有人来报,蜀郡太守许靖已经出城投降了!

    黄权和刘巴都提议杀许靖留在城中的家人,震慑其他官员。但刘璋叹气道:“唉,立于危墙之下,我且不能自保,何况许靖乎?”

    刘璋不同意杀许靖的家人,这也不是第一次,吴懿、李严等人投降,刘璋同样没杀他们的家人。从这一点看,刘璋倒也是宽厚的仁者,值得夸赞。

    诸葛亮率军随后赶来,马超回报城中的情况,说刘璋用百姓为兵,若是攻城,必然会落下骂名,一切请军师定夺。

    诸葛亮赞赏马超的做法,如果发动强行攻城,即便拿下成都,也必然会失掉民心,肯定是得不偿失。

    如何顺利进入成都,诸葛亮早有打算,他取出了王连的书信,命令信使送入城去。刘璋闻听诸葛亮派人来了,倒也很客气的将信使迎进了官邸。

    信使呈上书信,刘璋打开一看,却是老朋友王连写来的,上面写道:“一夫虽困梓潼,志向未改,愿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你我相交多年,素知主公仁义敦厚,若成都被围不可解,未有生机,还望主公以西川百姓为念,勿起刀兵,纳降为盼!我儿宝玉与刘备有结义之情,与诸葛亮有亲族之谊,此二人定能保得主公平安。惶恐泣之!”

    看完王连的这封信,刘璋泪眼朦胧,他非常了解这位相知好友,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绝不会劝自己投降的。唉,自己作为西川霸主的日子,真的到头了。

    刘璋红通着双眼出了好半天神,这才召集文武群臣,沉声宣布道:“吾父子在蜀二十多年,无恩德于百姓,若是再战,百姓遭难,我之大罪也。今主意已定,纳城投降,诸公各安本分!再侍新主。”

    下方顿时哭声一片,黄权刘巴一言不发,黯然退场,其余众人也摸着眼泪渐渐散去,心中却惶恐不安,就怕刘备入城后发难。

    刘璋派人送去了降表,诸葛亮顿时大乐,刘备也赶来过来,难掩满脸的兴奋。三天之后,刘璋打开了成都大门,手捧益州大印,拜倒在刘备跟前。

    刘备也是双眼布满血丝,和刘璋不同,他是兴奋的没睡着觉。刘备有点不好意思,收下大印,连忙搀扶起刘璋,含着眼泪道:“季玉,非吾不行仁义,奈何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季玉无能,兄长定然能振兴西川,百姓之福也!”刘璋违心的说道。

    “季玉如此想便好。”刘备亲热的拍着刘璋的手,还惦记着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