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7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顿时呆住了,随即暴怒,将桌案都掀了,仰天狂吼道:“父亲,难道我尚且不及王宝玉可信?世上只有亲子祭祀祖先牌位,哪有外人供奉之理?!实是荒谬,荒谬!”

    “魏王息怒,据我所知,先王奔七级浮屠塔而去,与王宝玉应无瓜葛。”钟繇汗如雨下。

    “蠢物!”曹丕大怒,咬碎一口钢牙:“王宝玉莫名修建佛塔,想必动土之日就让父王动了心!王宝玉,你这个妖孽,本王誓讨之!”

    “魏王请听臣一言,王宝玉与刘备、孙权皆相交甚笃,当今朝野尚未安稳,不可出兵啊!”钟繇急忙劝道。

    “若我父被王宝玉那厮挫骨扬灰,魂无所依,你能担待吗?”曹丕瞪着眼睛怒吼。

    钟繇只是叩头,不敢再多言,曹丕让他退下,到底还是念着钟繇的好,没有剥去他的职务。

    曹丕气愤难平,再想想父亲临终遗言,惦记亲生儿子也就罢了,临死还不忘王宝玉!想当初,为了顺承父王的旨意,曹丕低眉顺眼,委曲求全,几经波折才换来今日继位,又有几日得父王赏识,承欢膝下?还不如王宝玉随行左右,亲如父子,而后屡酿大祸,父王却处处偏袒,按兵不动,惹群臣议论不休。

    曹丕本就与王宝玉不和睦,曹操的离世让他得以释放手脚,随即将夏侯惇封为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即刻南下,前去征讨彝陵,如遇阻挠,一律斩杀!

    言外之意,就是要毫不留情的杀掉王宝玉。

    再说江东孙权,听说曹操已死,乐得手舞足蹈,嘴都合不拢。孙权感叹,曹操啊曹操,你这个老家伙到底熬不过岁月这把刀子,还是年轻好,本人正年富力强,有的是机会夺下北方。

    顾雍提醒道:“主公,曹操虽死,但羽翼尚在,而曹丕深知治国之道,有其父之风,倒也不容小视。”

    “依公之见,我当如何?”孙权被搅了兴致,有些不快。

    “不如示好,以怠曹丕之心。若曹、刘开战,我方自可坐收渔利。”顾雍道。

    孙权是个聪明人,随即冷静了下来,采纳了顾雍的意见。思量再三,孙权决定将被关羽擒获后又归了自己的大将于禁,给曹丕送回去,反正这个人说话都说不清,痴痴傻傻也没有实际用途。

    于禁在一伙人的护送下,被送往了邺城,因为他投降了关羽,曹丕对他一点好感也没有,又听说他有点傻,更是不愿意接受。

    “太尉,我想要杀了于禁。”曹丕毫不遮掩的对贾诩道。

    “不可,若是如此,岂不寒了众将之心?”贾诩表示不同意。

    “颐养一名叛国降将,我实在心有不甘。”

    “也罢,我自有办法,可令其羞愤自裁。”贾诩见曹丕主意已定,点头道。

    于禁来到邺城,被送往一处府宅安歇,今日的于禁倒也心宽体胖,见到谁都是一幅傻笑的样子,大将们纷纷前去探望,见他说不出什么来,纷纷摇头叹气。

    这天,于禁正在傻乎乎的吃喝,侍卫称有人送来了一幅画,于禁愣愣的点头收下,展开一看,却神情大变,好像是精神立刻恢复了正常。

    这幅画上,画的正是关羽水淹七军的场景,滔滔洪流,弥漫无尽,士兵们从水中绝望的伸着手,其状惨不忍睹。

    画中的关羽手握大刀,英气逼人,而另外一处,庞德威武不屈,慷慨就义,画面上还有一个人,猥琐不堪的姿态,正在朝着关羽叩头,正是于禁本人。

    于禁顿时泪流满面,种种的往事闪现在心头,他沉吟半晌,仰天道:“曹公,于禁随你而去了!”

    说完,于禁亲手烧了这幅画,拔出腰刀,自刎身亡。

    曹丕闻听于禁已死,哈哈大笑,装模作样的将其厚葬。大将们不知实情,倒是多有人前往祭拜。

    刚刚安稳了几个月的彝陵,战火又起,这天,陌千寻等人急忙来报,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杀奔彝陵而来。

    曹操已死,曹丕必然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王宝玉虽然对此也有心理准备,但却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

    王宝玉连忙召开了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夏侯惇的大军,大将们根本不惧,当初吕蒙就是十万大军,还不是轻易的被打败,夏侯惇又能算什么。

    “千寻,你怎么看?”王宝玉问道。

    “当下之际,保存我方实力更为妥当,夏侯惇起兵,襄阳曹仁定不会袖手旁观,兵力只怕十万不止,可向江东救援。”陌千寻建议道。

    “这关系搞到了这种程度,能行吗?”王宝玉狐疑道。

    “彝陵若有失,南郡亦将不保,孙权定不会袖手旁观。”陌千寻肯定的说道。

    张纮、贾织纲也是这个态度,十几万大军,不容小觑,若是能借用外力退敌,当然是首选之策。

991 请君入瓮

    彝陵只有一万兵马,根本不扛折腾,王宝玉琢磨了半天,还是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客气的向他求援。

    孙权接到了王宝玉的信,愣了半晌,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能张口来求自己,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孙权随即找来群臣商议,众口不一,但大家都明白一点,彝陵要是没了,拉仇恨得到的南郡等地,只怕也要落入曹军之手。

    “伯言,你为何意?”孙权问一直沉默不语的陆逊。

    “臣不敢讲。”

    “但讲无妨!”孙权有点不高兴,作为三军大都督,不说话留着你有什么用。

    “彝陵乃要地,不可有失,必须出兵相助。”

    孙权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意,可是,陆逊却接着说道:“王宝玉久占彝陵,虎视南郡各地,实乃大患。伯言斗胆进言,不妨借出兵相助之际,趁机夺了彝陵,则荆州已定,主公高枕无忧也。”

    “且不论我妹及嫂嫂尚在彝陵,只凭彝陵固若金汤,又如何轻易取得?”孙权拉着脸问道。

    “先前所忧者,只为王宝玉与刘备、曹操二人交厚,如今刘备远在西川,远水难救近火;曹操已亡,曹丕与王宝玉反目,假以劳军之际,进入彝陵,则彝陵瞬间可破。”陆逊胸有成竹。

    其他的人纷纷表示同意陆逊的观点,原因也很简单,他们都认为,吕蒙、蒋钦就是死在王宝玉的妖法上,应该尽早除去此人。唯有顾雍提出了反面意见:“那王宝玉如此心思缜密,只怕未必中计。”

    “若有变故,则江东将士可由主公搪塞召回,任由其自生自灭。”陆逊补充了一句。

    这次大家都没有说话,看来陆逊早就考虑的十分详尽了。王宝玉大敌当前,应该不会轻易放弃与江东的合作,陆逊的计谋多半会实现。

    孙权犹豫半晌,终于点头道:“就依伯言之计而行,但切记一点,不可伤及王宝玉及郡主嫂嫂等人。”

    大家心里都明白,孙权这是还惦记着让王宝玉当妹夫,只是想换一种更主动的形式罢了。陆逊领命,点起十万兵马,带着甘宁、韩当二将,信心满满的直奔彝陵而来。

    陆逊确实小看了王宝玉,且不论王宝玉本人的脑瓜是何等的精明,他身旁的陌千寻可是重生庞统,加上张纮、贾织纲等能人异士的帮衬,基本就是油盐不进,这种计谋根本不可能奏效。

    孙权起兵相助,王宝玉当然高兴,稍感放心。孙尚香更是觉得有面子,腰杆都直了。

    陌千寻暗自冷笑,找到了王宝玉,说道:“陆逊此人看似谦逊,实则奸诈,当日若非他为吕蒙出谋献策,则关将军不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如今,江东大军不去汉江沿岸,直奔彝陵而来,恐怕是要采用假途灭虢之计。”

    王宝玉立刻明白了,担忧道:“你是说孙权出兵相助是假的,想要来夺彝陵?”

    “必是此意!怎奈彝陵不同别地,防守坚不可摧,强攻多有损伤,故其必求进城劳军,继而蚕食彝陵。”

    “陆逊想得也太简单了吧!想让大军进城,门儿都没有!但是让人头疼的是,要是不跟江东军联手,曹丕那坏小子可不是善茬,他这是发着狠要我死啊。”王宝玉忧心忡忡。

    “陆逊若领军与我等并肩作战,着实令人心中不安,我自有计策,既用江东之兵,还要让陆逊算计落空。”陌千寻一切尽在掌握。

    随后,王宝玉和陌千寻密谋了一番,也没跟外人说,静静等候着陆逊带兵前来。

    几日后,陆逊率领大军赶来,停在了彝陵城外,兵甲都卸下,果然请求入城暂歇。王宝玉并没有出门,派陌千寻带着范金强和马云禄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